在大福州都市圈中,南平市延平區被納入規劃範圍!
距離福州120公裡的延平區,是南平市曾經的市政府駐紮地,曾經長時間內,經濟住居福建前列。
在8090年代,南平曾經被稱為福建「小香港」,當年的南平,給人的感覺是一座經濟發達、人民富足的地區,甚至在我奶奶那一輩人心目中,曾有「老界山好做食」(閩北生活容易)的說法。
南平延平區之所以能被稱為「小香港」,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因為高樓大廈眾多,其次是因為知名品牌眾多。
福州到延平的直線距離是120公裡
首先,南平市延平區曾經是福建省高樓大廈密度最大的地區。
延平區,可能是福建面積最狹小的城區!
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延平區境內匯流成閩江,而延平整個城區則在建溪、富屯溪共同衝刷形成的一小塊平地上,東西最寬處僅有4公裡,南北最大距離只有3.7公裡,比一座普通縣城面積還小,就是這麼狹小的地區,卻居住了超過40萬人口。
延平區面積非常小
正是受困於這樣的地形,無奈的延平人只好「向天要地」,「向山要地」,樓層越建越多,各大樓盤、各大小區也從閩江邊逐漸爬到了山頂上。
——甚至道路也不能倖免,延平城區的道路可能是全福建最窄的,雙向4車道都已經算是主幹道了。大部分的市區道路被整成了「一線天」!
江、橋、密密麻麻的住宿樓是延平的一大特點
一線天般的小區道路
一線天般的市區道路
第二,南平曾經是福建重要的工業基地:
早年間,受困於臺灣問題,國家對福建沿海地區的工業設備、設施的投資幾乎為零!
但是,地處閩江沿岸,又在大山深處的南平市延平區,通過閩江及其支流、鷹廈鐵路、來福鐵路等鐵路幹線上可達江西鷹城、福建武夷山、邵武、三明等城市,下可通達省會城市福州、漳州、廈門等城市,這使南平在短時間內就成長為了福建最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之一。
在延平這個不大的城市裡、在南平山區崇山峻岭中,誕生了黃華山米燒、南孚電池、太陽電纜長富牛奶等著名品牌,擁有青山紙業、建甌酒廠、南平南鋁、南平紡織廠、武夷茶廠等重量級國有企業。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南平國有企業眾多,到南平工作就意味著「吃公家飯」、「住公家房」,生活的一切都與國家密切相關。
南平,成為上世紀福建最受歡迎的城市!
南孚電池
可惜,也是因為南平地區的國有企業包袱太重,進入新世紀之後,在面對全國市場經濟大發展時,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
今天的南平,已經從曾經的福建工業基地蛻化成全省發展最慢的地區。
而延平區,也從曾經的「小香港」逐漸沒落——南平市政府搬離,人口大量外流,一些知名企業或易手或改制,曾經的輝煌似乎逐漸淡去……
人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是福建經濟大爛尾的寧德,數年來GDP增速全省第一,GDP總量超過了南平,2020年,寧德又將超過三明和莆田,從曾經的全省倒數第一,一口氣前進3名。不知道南平是否也有這樣的機會、能力與魄力,經濟大踏步發展呢?
延平納入大福州都市圈規劃,是南平的重大利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延平能鳳凰涅槃,重新引領福建經濟增長!
江、山、鐵路是這座城市永恆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