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旭
《破解精油》自2018年5月20日正式開始,每天堅持用30分鐘來閱讀這本芳香療法的經典書籍。感受到作者的用心,非常詳細地記錄與整合了近代多位對芳香療法發展做出貢獻的傑出人物,他們各自的哲學觀點。你會發現這些觀點有不同之地,但也有很多和諧統一的地方,就如同精油的協同作用,讓芳療從古至今都發揮著她不可小覷的療愈力。
芳香療法:從歷史到現代
▼
分享一:一直以來,芳香植物對地球上的生物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它們不僅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也是各民族文化中能夠醫治療病的草藥。這些芳香植物含有大量的「揮髮油」,為這些植物賦予了獨具特色的香氣和滋味。古代的鍊金術士把這些具有香氣的「芳香精質」視為植物的「靈魂」或「精氣」。
分享二:從法國醫生丹尼爾·潘威爾開始,他在臨床治療時非常強調病人的【體內環境】的重要性!到八九十年代的菲利普·馬勒畢優,也給別強調體內環境對於芳香療法的重要性。體內環境的範圍很廣,包括個人的基因、身體、生理和心理情況。他認為一旦體內環境失衡,病原體便可能猖獗發展。在1980年兩位巴黎的腫瘤科醫生在法國植物療法與芳香療法學會上也神話體內環境的重要概念。認為個人的體內環境主要取決於內分泌系統,此觀點對於當時法國和其他國家的臨床芳香療法都帶來重大影響。
30分鐘閱讀《破解精油》P31-P41
▼
這一部分閱讀的內容涉及到作者總結了現代芳香療法實踐的現狀,尤其是以英語系國家芳療的發展現狀,芳香療法以按摩的方式外用這點可以看出摩利夫人的在這部分對英語系國家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作者提出了很多哲學性的觀點,而這些觀點實實在在是現階段世界上所有芳療師都在思考的問題。隨後作者對於精油的吸收途徑、透過皮膚吸收以及透過吸聞吸收,收集了很多文獻報告來證明精油在這兩種途徑下對人體產生的效應。這部分也很精彩!
精油作用於人體的機轉原理
▼
《破解精油》P42-P54 在這12頁內容裡體現了作者的功力,將精油如何在體內分布、擴散、新陳代謝、排洩的原理機制為芳療讀者做了詳細的說明,我想這是很多芳療教育家也很難做到的事情。接下用了很長的篇幅用表格來說明精油的生理作用,詳細到哪些有研究佐證,哪些還欠缺專論研究。這部分很適合喜歡找一些科學論據的同學來看一看。同時這個部分也可以給我們做很多配方上的思考。
不過精油的療愈智慧也在於植物經過億萬年的演變生存,不斷的與大自然之間找尋平衡,會有生物多樣性,可能也並非是單一做科學研究能一一論證出來,精油對人類身心的奇效,也應當是芳療師們或熱愛植物的朋友們不斷嘗試研究、長期使用的心歷累計!
分享一:關於精油在人體的散布和收,是和精油分子的特性息息相關,關鍵的就是在與脂溶性與水溶性。脂溶性分子會容易被脂肪組織吸收、儲存、聚集;而水溶性分子比較容易出現在高血流的器官中。不過大部分的精油分子都是脂溶性的,所以也會很快離開血液,轉而進入到肌肉或脂肪組織中。
分享二:精油在體內的代謝與排出:精油分子在新陳代謝中,會經歷一系列生物轉化的過程,讓它們從脂溶性降低、水溶性提高,這樣才能透過腎臟讓它們歲尿液排出體外。
所以精油分子進入人體內通過一些列的生物轉化過程會起到不同的生理功效,當然有些生理功效還沒有完全被實證出來。但我看到這裡,已經完全對此作出努力研究的前輩們致敬。
更重要的是,我感覺芳療師實際上比其他學科或專業人事要學習與精通更多東西,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考驗,所以,所有學習芳療的朋友們,大家已經非常棒了。
香氣能量
▼
P68-P82頁進行了關於香氣對心理的影響以及療愈效果的探討;從能量角度看待香氣;以及芳香按摩的身心影響。
分享一:氣味可以增加自尊和自信。令人愉悅、享受的香氣,不僅可以提高自尊,在行為的層面,也可能有助於促進社交關係。
分享二:歌德和魯道夫兩位哲學家,都曾根據中世紀醫師帕拉賽爾斯提出的「藥效形象說」,對植物科屬、植物形態和療愈特質的關係進行探索。他們認為只要仔細觀察植物以及它們的生長環境,就能發現關於植物特質的大量線索:每一種植物都是先從肉身階段,也就是種子與根當中「進化」而來,接著進入生存階段,長出葉片,在進入靈魂階段,開出花朵;接著植物會結出果實和種子,再一次「退化」到肉身階段。
精油配方制定與調配
▼
84頁起,逐步進入到精油配方制定與調配。事實上,一旦你熟悉各種氣味的類型和特色,對於香氣有豐富的知識和體會,就能更順利地與客戶進行溝通和探索,這樣的功力雖然不是一蹴而就,但卻不難辦到,更重要的仍在於經驗積累。
直接去體驗是經驗累積的唯一途徑,書本中的文字或資料不可能真實的氣味畫上等號。這句話對於有意學習調香藝術的人們固然是金玉良言,對於正在接觸、學習精油的人們也同樣適用。
摩利夫人的個人處方概念和延伸應用;官能基與分子論。這兩大部分都很精彩,我個人覺得摩利夫人的整體療愈的方式,非常符合初學芳療時逐漸建立的重要觀念,這與東方醫學的觀點是一致的。
書中提到:「個人處方應該要反映個人的弱點和身心擾亂之處;應該加強不足、減少過盛,更重要的是,要能把身體的韻律和功能,調節到正常的狀態。所謂的功能失調,可能是身體過度消耗的能量,也可能是身體節奏過於緩慢。無論如何,都會導致身體功能無法正常運作。」
從第100頁開始,感覺書中內容從理性來到了感性部分,提到許多是芳療的直覺性,包括一些生物學家、環境學家、植物學家提到芳香療法應該以精神感官的哲學思想為核心。
需要直接深入了解精油香氣,體驗從根部、莖部、葉片、草葉、木質、樹脂、花朵、果實和種子萃取出來的精油,在香氣上有什麼差異。這樣的過程將大量運用到嗅覺,並使個人能夠在和精油的互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啟發!
芳香能量學的概念:就是把精油香氣和心靈影響作出連接與對應的系統。基本上,這是一種精神感官取向的概念,香氣能量讓個人產生反應,而且具體展現在個人的認知,情緒與精神層面中。如果疾病的根源來自心靈,那麼精油的香氣可以透過心理-神經-內分泌的路徑,對身體進行療愈。
中醫與芳療:氣是人體維持生命所需的重要物質(例如血液和體液)當中的能量,這樣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精油當中,因為精油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芳香植物維持生命所需要物質。
未完待續...
520精油讀書會
詳情諮詢課堂班主任
苗莉姐姐
▼
點擊閱讀原文【520精油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