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以民為本 共建法治社會丨時評

2020-12-23 宣講家網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這部專題文集,收入習近平同志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文稿54篇。其中許多文稿是首次公開發表。

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個方面的要求,其中著重強調了「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個基本原則和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立場和力量源泉。因此,我們要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行深刻認識與準確把握,恪守「以民為本」的基本準則,共建一個和諧美好的法治社會。

以人民為中心,廣泛汲取人民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我們深深紮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在法治工作中,我們要積極、充分、廣泛地汲取群眾的智慧。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關注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拓寬公眾參與立法的渠道,健全立法機關與社會公眾的溝通聯繫機制,增進立法機關與社會大眾的雙向溝通,健全法律法規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和公眾意見採納情況反饋機制,激發群眾的積極性,集思廣益、博採民智。

以人民為中心,以公平惠民為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定不移厲行法治,一個重要意圖就是為子孫萬代計、為長遠發展謀。」在人民群眾關切的民生重點領域,我們要不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完善食品藥品、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等領域的法律法規,以逐步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在當下,完善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與加強民法典的宣傳與教育工作也要同步開展,以法治的力量守護民生,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

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群眾的關心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對執法亂作為、不作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見比較集中,這要成為我們厲行法治的聚焦點和發力點。」要始終堅持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從創新執法理念、完善執法制度、改進執法方式、提升執法素養等方面入手,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同時,切實加強對司法執法的制約監督工作,重點聚焦人民群眾所關注的不公、不廉、黑惡勢力、冤假錯案等問題,全面建立防範與追責機制,整治司法執法中的「亂作為」「不作為」「不公正」等行為,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作者:鄭思媛

責編:趙一頔

校對:張慕琪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把牢法治航向,辦好「民之所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執政興國、人民幸福安康、國家長治久安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形成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黨中央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系統謀劃,確保法治中國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 堅持以民為本 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吉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描繪了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美好藍圖,明確提出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們必須堅持以民為本,堅決落實這一目標。
  • 堅持以民為本 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論學習貫徹省委...
    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描繪了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美好藍圖,明確提出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們必須堅持以民為本,堅決落實這一目標。
  • 恪守法治原則 彰顯法治力量 打贏"掃黑除惡"...
    恪守法治原則 彰顯法治力量 打贏"掃黑除惡"...1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恪守法治原則
  • 新華每日電訊丨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 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顧小立、何欣榮、周楠、蘭天鳴、唐弢)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以民為本,循法而行。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新華社記者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 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
    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以民為本,循法而行。在法治中國建設的蓬勃生機中,各地群眾不斷感受到更多的溫暖,收穫著更多的紅利。
  • 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社會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人民權益,這是法治的根本目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場,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要求。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更要依法保障人民權益。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綱要》將「保障人民權利」作為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作為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主要原則,將「加強權利保護」作為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的五大重點工作之一。在保障公民參與權方面,提出健全公眾參與重大公共決策機制。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與新店社區共建項目法治公園揭幕
    原標題:弘揚法治精神共建法治社區18日,作為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與福州市新店社區共建項目之一的新店社區法治公園正式揭幕。全國人大華僑委委員葉雙瑜參加活動。這是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繼上月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後,持續鞏固提升與基層社區的文明共建工作的又一舉措。
  • 卓澤淵:加快法治社會建設
    1997年,黨的十五大明確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基本方略和法治發展目標。法治國家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為之奮鬥的理想,也是我們的行動指南。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的決定》,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法治國家建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 官本向民本轉變!
    黨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作為全國首批50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之一,青島鮮明提出,構建具有時代特徵、市域特點、城市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打造全國一流的市域社會治理標杆城市。此次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的動人場景,窺斑見豹地將青島社會治理的良效展現無遺。
  • 應恪守法律確保合法!
    山東長安網齊魯石敢當編者按齊魯論劍,安邦護民!為打造山東法治評論的高端品牌,省委政法委與省法學會聯合開闢「敢當銳評」專欄,針對當下新聞熱點開展法治評論。藉助省政法智庫資源優勢聘任部分法治評論員,齊魯石敢當陸續刊發「敢當銳評」文章。同時,也歡迎有識之士加入我們,發揮您的學識和專業特長,進行法治解讀評論。齊魯石敢當每半年舉辦一次「敢當最銳評」評審活動,每年第四季度將舉辦全國範圍的優秀網絡法治短評評選活動。還等什麼?
  • 攜手共建「紅領巾法學院」 撒播法治陽光
    攜手共建「紅領巾法學院」 撒播法治陽光 2020-12-07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
    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以民為本,循法而行。
  • 六枝特區以民為本推進政務公開進農村
    六枝特區以民為本推進政務公開進農村。一是建平臺,促信息共享。以網站、APP、小程序等政務新媒體為載體,緊緊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注問題,將政務公開工作落實到村(居)。目前,共建立27個政府部門、18個鄉(鎮、街道)、128個公共企事業單位基層政務公開專題頁面,全區250個村(居)委會均在鄉鎮小程序開設村務公開專欄,各部門、各鄉(鎮、街道)專題累計錄入各類信息5500餘條。  二是理目錄,促信息全面。
  • 我院民二庭與省高院民二庭開展黨支部共建結對
    我院民二庭與省高院民二庭開展黨支部共建結對 2020-12-17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與我縣共建培訓基地 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路徑
    12月20日,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與我縣舉行「共建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儀式上,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焦裕祿幹部學院、縣人民檢察院共同籤署了《結對共建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培訓基地協議書》。王清義、李明俊、孔令營、席建設共同為「共建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培訓基地」揭牌。
  • 新華網評:讀懂「人民」二字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分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建設,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2018年成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更是要管宏觀、謀全局、抓大事,把主要精力放在頂層設計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綱要》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未來法治社會建設謀劃的總體思路,確定的重點任務,對於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有著重大意義。
  •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到皇姑法院調研指導黨建工作
    2020年12月1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黨支部書記、庭長鄭學林,副書記、黨務廉政專員齊素一行五人到黨建共建聯繫點皇姑法院開展黨建活動並調研指導黨建工作。齊素還為我院幹警帶來了一堂精彩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課。齊素指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
  • 鮮花盛開的民主法治示範鎮
    近年來,獅灘鎮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推進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按照全鎮平安建設總體部署,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基礎、村民自治為根本,推動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不斷走向深入,實現社會治理更加高效、治安秩序更加良好、群體評價更加滿意的社會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