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漁嫂」品牌是我市推進
市域治理現代化的一項實踐,
是我市發展新時代
海上楓橋經驗的一個成果。
今年以來,我市繼續為「東海漁嫂」賦權、賦能、賦譽,創新組建「東海漁嫂」十大員聯盟,進一步增強了「東海漁嫂」的組織歸屬感、工作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激發了「東海漁嫂」參與社會治理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即日起,小新將給大家帶來由舟山日報社和市委政法委聯合推出《走進「十大員」》「東海漁嫂」系列報道,帶您了解最美「巾幗紅」。
走進「十大員」 「東海漁嫂」系列報導之一
宣傳員
「廣大村民請注意了,目前一些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涉嫌洗錢、透支、欠費、醫保卡、身份證被盜用,以及其他涉嫌違法犯罪為由嚇唬當事人,誘騙人們把資金轉到所謂「安全帳戶」「指定帳戶」實施詐騙。請各位村民一定要增強防範意識,切莫上了騙子的當!」
8月19日,年逾六旬的李先生和家人到普陀蝦峙遊玩,被一陣「久違」的喇叭聲吸引。
其實,對蝦峙當地人來說,這樣的喇叭聲並不陌生。負責喊喇叭的是各村的「東海漁嫂」宣傳員。
蝦峙是傳統漁業重鎮,男性平常多以捕撈、運輸為生,漁嫂則是家庭生活、管理的主力軍。蝦峙鎮婦聯負責人介紹,在當地,除了手機,人與人之間最有效的溝通手段方式就是村裡的大喇叭,各種通知、公告、信息通過喇叭傳遞到各家各戶,特別是漁嫂宣傳員向村民進行廣播宣傳,報送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廣播稿,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蝦峙鎮已連續十幾年榮獲平安鄉鎮稱號。
各顯神通丨縴手「織就」基層平安網
作為全國聞名的漁業大市,市民多多少少都和「漁」有關,家人、親戚中總有漁民或從事漁業相關工作。漁區平安是舟山平安的一塊重要拼圖。
丈夫出海,妻子守家。隨著漁業產業結構改革和漁業捕撈作業轉型升級,我市漁民「越捕越遠」,漁嫂堅守後方、鄰裡守望的責任更重了。
2017年9月,普陀區螞蟻島率先成立「東海螞蟻島·漁嫂先鋒隊」螞蟻島宣講團隊,李雪濃、丁荷葉、李賽琴、林妙珠等老漁嫂紛紛加入宣講隊伍。漁嫂們通過進店鋪、進烘道、進民宿、上船頭等形式,開展「漁嫂平安護航」安全生產及平安家庭知識宣傳,用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案例宣傳安全知識及法律法規;在網上,「東海漁嫂」銀髮網宣隊積極組織開展線下拍攝、線上傳播等一月一次的主題網絡宣傳活動,#快拍普陀#新浪微博話題累計閱讀量近2000萬。
朱惠琴是嵊泗縣「東海漁嫂」宣傳員隊伍中的一員。作為散樓樓長,她除了盡心盡責管理樓道日常衛生外,把做好網格居民的日常宣傳教育作為「頭等事」。「青年人平時受教育機會多,消息獲取渠道也寬,一些政策、道理和他們說說都懂,主要還是老年人!」她總是想方設法以「接地氣」的方式將各類平安信息有效快速地傳達到居民的「眼中、耳裡」。
普陀山接待場所多、遊客多,平安工作絲毫不能馬虎。今年,普陀山鎮組建「東海漁嫂」宣傳團隊,隊員們穿梭在景區、社區之間,為居民、遊客送宣講、送知識、送關愛。今年6月,普陀山開展小型接待住所專項整治。東海漁嫂宣傳團隊把宣講課堂搬進四個社區廣場和居民家中,為全山小型接待住所的經營戶送去了住所登記相關事宜的宣傳活動,向經營戶們講解了安裝智慧用電系統和人證一體機的作用。炎炎夏日裡,她們走訪了300餘戶住所,築起了一道亮麗的平安風景線。
定海鹽倉駐軍部隊多、新居民多。鹽倉街道凝聚軍嫂群體力量,以鹽倉特色軍嫂團隊為骨幹,輻射下屬七個社區村的宣傳幹部為主要隊員,成立「東海漁嫂」宣傳員團隊,助力鹽倉建設發展。宣傳員團隊通過上門宣傳、舉辦活動等形式,以安全生產、消防、反毒、反詐騙、反邪教、防溺水和交通安全等內容為主,提醒新老居民從自身做起,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並將服務區域拓展到了社區樓道、小區、公園等「零距離」服務點。
組織發力丨「東海漁嫂」引領新風尚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籠罩全國。
「各位老大請注意了!本次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大家要高度重視,積極配合政府做好防範工作,做到少聚會,少聚餐,不打麻將,不打牌,勤洗手,勤通風,所有大中型漁船不得早於正月十六之前出海捕撈……」
今年60歲的漁嫂胡松素帶領岱山長塗漁嫂宣傳員放棄新春的天倫之樂,迅速投入緊張的海島「戰疫」事業當中,從宣傳防疫常識到組織自製口罩再到推廣普及健康碼,抗擊疫情的每一段時間都能看到漁嫂們忙碌的身影。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東海漁嫂充分彰顯時代擔當,也為紀念國際婦女運動110周年書寫了時代答卷。」市婦聯負責人介紹,全市53萬「東海漁嫂」參與疫情防控阻擊,除了醫護人員與病毒搏鬥外,一支支東海漁嫂志願服務隊編織基層疫情宣傳、防控網,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時刻勇擔當,「東海漁嫂」引領新風尚。在平時,我市各地東海漁嫂宣講隊深入基層一線,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文明創建、垃圾分類、漁業安全生產、禁毒反詐、移風易俗等貼中心、接地氣的宣傳宣講活動,特色明顯。
去年10月12日,浙定漁11116號漁船滿載回港,停靠在定海小沙街道長白島蛟龍碼頭。首先「下船」的是三大袋滿滿當當的垃圾袋,船員們將分類好的垃圾遞給碼頭上聞訊趕來的東海漁嫂志願者。很快,志願者將垃圾裝進碼頭上放置的垃圾桶內,並拖至村裡處理。就這樣,「海上垃圾」完成了交接。
漁船出海前,送去分類垃圾袋和分類知識;漁船到港後,第一時間接船回收垃圾。在「東海漁嫂」宣傳倡導下,定海小沙街道成了我市首個提倡海上垃圾分類的街道。「以前,飲料喝完瓶子放在船上礙手礙腳,隨手扔到海裡那是正常不過的事情;現在大夥都能自覺歸類,因為保護海洋環境就是保護漁業資源。 」浙定漁11207號船老大袁百歲說。
定海美之聲演唱團有98名「東海漁嫂」宣傳員。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隊員們精心編排創作文藝作品,將《垃圾分類》《如此家庭》等小品搬上草根舞臺,吸引市內外媒體爭相報導。該團隊還獲得了「浙江省三八紅旗集體」「舟山市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
在我市宣傳部門推動下,各縣(區)、管委會著力推進「東海漁嫂」宣傳員隊伍建設。「東海漁嫂」禁毒反賭宣傳隊、漁業安全生產宣傳隊、創城知識宣傳隊、拆遷政策宣傳隊等在新區遍地開花。
「東海漁嫂」宣傳員小名片:
結合其自身特點,在社會治理中廣泛開展各類宣傳、宣講活動,配合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不斷凝聚社會正能量。
初步統計,全市現有「東海漁嫂」宣傳員560餘名,每個鄉鎮(街道)均建立「東海漁嫂」宣傳員隊伍,每支隊伍平均人數達到10人以上。
@來源舟山日報、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