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往往會把自己的「好心」,強加給自己的子女;一句「還不都是為你好」,總是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人做事,總是按照自己的「好心」,要求自己的兒女對自己「言聽計從」,可是事實上往往適得其反,沒有孩子願意聽父母的「指手畫腳」,結果鬧得都不愉快。做人,切記不要把自己的「好心」,變成「強人所難」,甚至變成「道德綁架」,指責別人把自己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
做人,更不要把自己當成「好人」,甚至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用自己的「好心」希望改變別人,其實這是愚蠢的行為,你的「好心」別人未必領情,把自己的喜好意願標準,強加給別人,其實是「強人所難」。
一、你的好心,別人未必需要。
所謂的「好心」,其實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別人未必領情,你的好心,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讓別人照著做,別人對你的「好心」未必認同,甚至會對你的好心反感和排斥,你的好心當然就變成了別人的「驢肝肺」。
你的「好心」要給對的人,在施與以前看看別人需不需要;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吃點,不缺營養,對孩子「威逼利誘」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吃,也不顧及孩子是不是願意吃,女孩子都不喜歡胖,說不定正在減肥,你的「好心」,孩子就會不領情,不高興,造成家人之間的煩惱。
生活中有的人很熱情,有「好心」,看到別人在做事情,就主動幫助別人,還根據自己的經驗標準對別人「指指點點」,希望別人按自己的想法來,結果把事情弄得很尷尬,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想法,你的好心變成了「越俎代庖」,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因為你的好心,別人未必需要。
二、你的好心,就是強人所難。
有時候,你的好心,就是「強人所難」,你的動機出發點是好的,怕別人感到你不熱情,怕慢怠了別人,要知道每個人的需求都是一定的,如果別人能吃一碗飯,你非要別人吃兩碗,你的好心就變成了「強人所難」。
強人所難,在聚會和酒桌上往往表現得很突出,主人為了表示自己的熱情和好心,總是對客人勸酒勸吃,你拒絕吧,覺得不給人家面子;你領受吧,實在又享受不了,這就是「強人所難」,結果不是喝醉了,就是吃撐了。
你的好心,要適可而止,當別人表現出已經夠了或者不需要的時候,就不要強人所難,否則別人不領情或者拒絕了你或者不給你面子,你的好心就變得很尷尬。
三、你的好心,是瞎操心。
有時候,你的好心,就是瞎操心;你把自己認為的「好心」,對別人的人生「指指點點」完全不顧及別人感受和想法,就不是明智的做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你的想法和經驗,只是你的人生觀點,未必適合別人。
人最大的缺點,就是自視甚高,總認為自己了不起,能夠做別人的人生導師。我的女兒讀大學時,全家人包括親戚朋友都勸她,填報醫生老師公務員等志願,認為以後會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這不過都是小縣城人的想法,其實女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選擇;在全家人的「好心」勸說下,幾乎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幸好自己還填報了一個自己喜歡的志願,結果那個志願恰巧就錄取了她,四年後她在全國大學生比賽中獲得了冠軍,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她按照我們的「好心」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未必會有那樣的成就。
你的好心,不要去左右別人的人生選擇,你擅長的領域別人未必感興趣,你走過的路別人未必適合,千萬不要好心,辦了錯事,你的好心,適合沒有主見的人,對有自己選擇的人來說,你的好心就是「瞎操心」。
四、不要以為自己有好心,進而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別人不領你的情,還對別人「道德綁架」 。
在生活中不要認為自己是個好人,認為自己的言行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別人必須聽你的,按照你的要求和意願去做人做事,以為是對別人好,別人拒絕了你或者不領你的情,就不高興,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主觀的想法去做人做事,你認為的好人,你認為的好事,別人未必會肯定認同,有的人甚至會與你的看法大相徑同,所以即使你的發心動機是好的,也要點到為止,而不是強求別人按你的意思行事,否則你的好心真的就會變成別人的「驢肝肺」。
你可以把自己的「好心」給別人,但不要強人所難;別人有自己的選擇想法,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目標,拒絕你的好心好意,實屬正常,如果不是最親的人,「道德綁架」只能會讓別人認為你別有用心。
你不是聖人,你的思想和作為未必會正確,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好心」,變成了「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