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江永:千年古村上甘棠

2020-12-14 湘湘愛旅行

保存完整的宋代古橋櫛風沐雨,仍橫跨在謝沐河上;高大雄偉的文昌閣矗立在河畔;200多幢明清古宅,古色古香;摩崖石刻上,文天祥題寫的真跡,跨越千年。

這裡是千年古村上甘棠村。上甘棠村位於湖南省西南部的永州市江永縣。它是湖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早在2006年,村裡的古建築群就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甘棠村一左一右靠著兩座山頭,右是昂山,左側將軍山,村後則是延綿的大山,前有謝沐河玉帶環繞,山水如畫。古村猶如坐在太師椅中,走進村裡宛如步入世外桃源。村裡現有453戶居民,共1800多人,除7戶人家是新中國後遷入的異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清代道州《周氏宗譜》記載,上甘棠周氏族人為召公姬姓後裔。隋末,周氏南遷始祖周歸仁由山東青州遷到湖北襄陽,至第四世周安時生如鍉、如錫二子,至此。一千多年來上甘棠遂成周氏族人世居地,為瑤鄉少有的幾個漢人居住的古村落之一。

據考證,自宋代初年,周氏族人就開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續至今。村口立有一座「上甘棠村」重簷牌坊。一條十幾米寬的河流,像是一條護城河,也像是一條分界線,分開了新村和舊村落。

沿河有一道高牆,將村落圍起。進入門樓,門樓有孔洞,在古代曾經大門,二層有觀察孔或槍眼,可以防匪患。沿村裡古道前行,每個巷口建有一座門樓,門樓雕龍畫棟,門樓建築一般比較講究,八字牆門,雕花梁枋,磐石門墩,顯示地位和財力。村裡人說,古時周氏各個支系按門樓聚族而居。原來沿主街道設有一至九單九個門樓,現在保存較好的有一單、四單、五單、七單四座門樓。村內至今仍保存著200多幢明清時代的古民居,多以明清建築為主。

進入南柵門,第一幢建築是「周氏祠堂」又稱「忠厚祠」,為明末清初建築。忠厚祠北側一幢建築是「上甘棠博物館」,記載了村子的歷史、村子裡走出的周氏族人的概況。

村外幾十米處,沿著謝沫河向北走去,過一座長滿青草的石頭橋,「步瀛橋」。這是上甘棠村主要出入口。據村內一塊古碑記載,「步瀛橋」名字是「仿唐太宗時學士登瀛州之意」,也稱「登瀛橋」。橋為三孔石拱橋,長30米,寬4.5米,高5米,造型優美,始建於北宋靖康元年(1336年)。為全省現存唯一一座宋代石橋。

過步瀛橋,與村隔河對岸,一座高聳的樓閣建築,曰文昌閣,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共四層,高16米,面寬10.6米,進深10.2米,矗立於謝沫河西岸。文昌閣前有古戲臺,後有古驛道,是上甘棠村民聚會之處。

夕陽下,或者晨光裡,童叟牽牛從橋走過,後有壯觀的文昌閣,千年影像,倒映在河流中,是遊客們最喜歡的攝影角度。

(村落 何勇攝)

村外百多米處將軍山下,順著山腳一條石階向上,這是古驛道。近百米山崖上刻滿摩崖石刻,被稱為「月陂亭」石刻。保留下來的27塊石刻,訴說著千年古村的歷史。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南宋著名將領文天祥題寫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據說,時任湖南提刑的文天祥曾進駐永明縣(今江永縣),與文天祥在京城知交的周德源回鄉探親時拜訪文天祥,向其求字。文天祥揮毫寫下「忠孝廉節」四個大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永明縣令王偉士命人將四字刻於「月陂亭」崖壁上。

【來源:這裡是湖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千年打卡勝地邀您打卡 2020永州文旅推介會在廣州舉行
    今天上午10點,由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大湘南對接大灣區」2020永州文旅(廣州)推介會在廣州市中國大酒店舉行。借2020廣州文交會東風,重點推出6條打卡永州的旅遊精品線路,帶領大灣區朋友們領略永州旖旎的自然風光,感受兩千年古城璀璨的人文底蘊。
  • 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首發團打卡永州
    11月27日至29日,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龍頭企業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首發團來到永州,完成了一次以「江永女書,千年零陵」為主題的新一輪「打卡」之旅!這批來永州「打卡」的遊客近200人,全部來自粵港澳大灣區,被稱為「打卡永州的旅遊專列」。
  • 湖南有一古老的村莊上甘棠,經歷一千年還是以往的樣子
    隨著這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以前喜歡旅遊,但是很多人沒有時間和金錢去做,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工作的福利也越來越好,有些公司還為員工舉辦集體旅行活動,今天說的是湖南有一古老的村莊上甘棠,經歷一千年還是以往的樣子。
  • 「永州古村落」江永小河邊村:扶靈瑤文化的點點滴滴
    江永小河邊村:扶靈瑤文化的點點滴滴陳瑜寫過了江永「四大民瑤」中的清溪瑤、古調瑤、勾藍瑤,也想追尋下「扶靈瑤」的蹤跡。扶靈瑤主要集中在江永源口鄉,境內崇山峻岭,群峰挺拔,山崗上覆蓋著茂密的森林。首光保遷移到江永下首家落業,故首光保是下首家首氏始祖。並載明了首光保是第一十四世首氏人,又名帥保,生於元至元年(約1294年),卒於明洪武六年(1373年)。配周氏,生四子。其後裔於洪武年(1371年)居二世派分二房。一房為敦厚堂堂號首家邨(今江永允山車田下首家村),二房營居洪熟村(今江華縣白芝營鎮洪熟村)。
  • 湖南又一古村走紅,人稱永州「婺源」,景色優美門票免費遊客不絕
    但是在湖南永州也有一座相差無幾的古村,上甘棠古村,建於貞觀末年,距今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是一座真正的古村。04雖然經歷了上千年風吹雨打,古村裡的古樓古橋,依然挺拔屹立,令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上甘棠就如同隱士一般,任時光變幻,它自巋然不變。
  • 走進永州古村落|沐浴理學光澤的小坪村
    俯瞰小坪村(網絡圖片)在永州,有這樣一個村落,它坐落在道縣清塘鎮西北部,都龐嶺東麓,距清塘鎮4.5公裡,總面積6.7平方公裡。現有人口2200人,其中廖姓2100餘人,佔95%,其他姓不足100人。穿行於巷陌深處,就像鑽進了迷宮,巷巷相連,格局一致,與江永的上甘棠古村有幾分相似,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建造智慧。我們信步而行,東走西轉,居然轉到了村子正門,到了那裡,差點被嚇了一跳:居然聳立著一堆高低錯落的青石拴馬樁,同治、道光、嘉慶等年間的進士將自己的身份地位標示於眾,讓遊客撫摸著拴馬樁,仰望歷史的記憶與榮光。
  • 攻略丨暢遊永州的正確打開方式 請查收!
    周家大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素有「民間故宮」、「瀟湘第一古宅院」之稱。周家大院景區是「永州之野」美麗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一級節點,是零陵區「進城、下鄉、入水」旅遊戰略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文旅瀟湘一路歌——永州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走筆
    江永縣千年古村上甘棠村因其景色秀麗,名勝古蹟甚多,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劉志強 攝 一條條文生旅精品線路脫穎而出,一批批文生旅品牌強勢崛起—— 截至目前,永州已打造8個4A級旅遊景區,38個3A級旅遊景區。東安、雙牌、寧遠成功創建為第一批湖南省全域旅遊示範區,數量居全省第一。舜帝陵、柳子廟入列湖南二十大文旅地標。江永勾藍瑤村、祁陽龍溪村被評為全省文化和旅遊扶貧示範村。江華瑤族自治縣水口鎮被評為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鎮。
  • 「江永古村落」江永城下村:「保合太和」綿延的周易思想脈絡
    陳瑜在江永西南部的粗石江鎮有一個叫城下村的村名,其實這裡並沒有城。也許曾是清代永川鄉十九都及清溪古調二瑤之地,故有此村名。側門樓特別講究防盜,在大門前後都設置「頂天立地」的門槓,地上是條石鑿圓形孔,上方是木樑打孔,雙層,甚至三層防護,這在古村落建築不多見。建築物屋頂都採用硬山頂式,飛簷馬頭牆,特別講究,一般都是四層結構,第二層普遍塗紅色,第三層是精美彩繪故事,色彩搭配合理豔麗,飛簷都飾各種凸雕。
  • 永州八景,千年古城,大美零陵
    「我們永州在歷史上與桂林都同屬零陵郡,山水相連、地貌相似,空氣清新、風景如畫,可謂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永州八記》名揚天下,「永州八景」蜚聲中外。黃蓋、蔣琬、刑道榮、懷素、劉巴、李達等古今名人數不勝數,柳宗元、歐陽修、李白、杜甫、韓愈、寇準、陸遊、徐霞客、楊萬裡等文壇巨匠留下了大量歌詠永州山水的詩篇,永州既像一幅風光旖旎的畫卷,也是一本濃墨重彩、底蘊深厚的文化巨著,讓人一生一世也品讀不完」。通過我通俗易懂的推介,朋友們已對永州神往不已,大有此生不到永州一遊就枉來世上走一遭的感慨。
  • 江永「背包巡察」提升村級巡察質效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陳健林 周文)「看著清澈乾淨的自來水從家裡的水龍頭流出來,心裡感到非常開心。」12月7日,江永縣夏層鎮昔形塘村用上自來水,今年67歲的周女士高興地說,多虧了巡察組督促施工方加快了供水管網改造進度,解決了老百姓用水難的問題。前不久,江永縣委第三巡察組進駐昔形塘村,開展「背包式」巡察。
  • 江永·華商貴澳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項目正式籤約 總投資5.2億元
    永州新聞網 發布機構: 【字體: 大 中 小】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平成 唐俊
  • 永州電大(永州社區大學)為新增三個社區學院正式授牌
    本網訊(通訊員:王瑩、李春豔、粟琴)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永州市社區教育四級網絡體系建設,促進永州區域內的各級各類社區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12月8日至12月9日,永州電大黨委書記李長於、副校長王霈等共赴藍山縣、江永縣、新田縣分別對藍山社區學院、江永社區學院、新田社區學院三個新增社區學院進行正式授牌。
  • 瀟水河畔陽明山下,湖南的南大門2130歲了,它的名字叫永州
    湖南自古被稱為瀟湘之地,但瀟湘具體指的是哪裡卻鮮為人知,其實,最早的瀟湘指的是瀟水與湘水交匯之處,也就是湖南省最南邊的永州,永州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零陵,由於風景優美,在攝影圈子中一直有這樣一句話「瀟湘之源,詩畫零陵」,本來魚皮餃對這些旅遊城市外在的名氣是不屑一顧的,因為盛名之下往往難副其實
  • 「陳言愚論」永州古村落,在永州發展戰略定位中不可或缺
    永州古村落,在永州發展戰略定位中不可或缺陳瑜永州之美,美在山水,美在古韻,美在神秘。在永州開展的「六城同創」活動中,最耀眼的莫過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只有四個:長沙、嶽陽、鳳凰縣、永州。永州有3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8處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傳統村落8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43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3個,在全國地級市不多見!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古,永州的強項就是古韻、神秘、神奇!
  • 永州卡!「千年打卡勝地」,期待你的到來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4日訊(記者 張璐 孟姣燕 通訊員 周敏芳)「歡迎大家追尋柳宗元的足跡,打卡永州!」今天上午,在長沙地鐵濚灣鎮站舉行的「永州號」旅遊主題列車啟動儀式上,永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賀輝向長沙市民發出邀約,期盼廣大遊客朋友們能來一場打卡永州的心動旅程。
  • 永州憑什麼?
    「大永州」,是我們對所在城市的期許。所幸的是,湖南省「十四五」的相關規劃,讓我們重新看到了永州「大城崛起」的曙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重燃「大城夢想」,永州憑什麼?1其一,永州或迎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永州交通位置2其二,永州從來沒有放棄夢想。
  • 去永州,必吃的十道名菜
    永州,雅稱「瀟湘」,自公元前124年始至泉陵侯國以來,已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懷素、黃蓋、何仙姑、周敦頤、李達、陶鑄等歷史名人都出自永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永州美食吧!2、永州血鴨永州血鴨是湖南永州的一款傳統名菜。永州血鴨分為多種,有江永,道縣,新田、寧遠、藍山、東安、雙牌等多個說法。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此菜。具有美味、開胃涼血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