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飛燕倚新妝,是高力士挑撥離間?還是李白確實諷刺楊貴妃?

2020-12-23 歷史知心人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曾曾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文化瑰寶,比如說唐詩,就是其中最為奪目最為光彩照人的一顆明珠。

而談及唐詩有一位詩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

作為唐代家喻戶曉的「詩仙」,李白的仕途並不順利,自從42歲的大齡中年李白初入長安,這一路上都是坎坷和辛酸。

李白沒有實現封侯晉爵的理想,反而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灰溜溜離開了首都長安。

明明歷史上給我們留下的隻言片語無不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唐玄宗是欣賞李白的。既然如此,為何還不重用李白,難道是因為有小人作祟?

李白曾有詩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似乎也在暗示我們,有一些「權貴」動了手腳讓他過得不舒坦。

那到底會是誰陷害李白向玄宗進讒言呢?

皇帝肯定是不會隨意聽信任何人的讒言,除非是他身邊最親近的人。

歷來民間傳說的重要懷疑對象就是高力士和楊貴妃,傳說他二人聯合向玄宗進讒言,使得玄宗最後厭棄李白以至於「賜金放還」,把李白永遠放逐在權力之外。

到底是否確有其事?且聽一一分析。

1.高力士為李白脫靴?純屬子虛烏有。

唐 孟棨《本事詩 高逸》的記載

玄宗聞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絕人,器識兼茂,欲以上位處之,故未命以官。嘗因宮人行樂,謂高力士曰:"對此良辰美景,豈可獨以聲伎為娛,倘時得逸才詞人吟詠之,可以誇耀於後。"遂命召白。時寧王邀白飲酒,已醉。既至,拜舞頹然。上知其薄聲律,謂非所長,命為宮中行樂五言律詩十首。白頓首曰:"寧王賜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賜臣無畏,始可盡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內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筆以授之。又令二人張朱絲欄於其前。白取筆抒思,略不停綴,十篇立就,更無加點。筆跡遒利,鳳跱龍拏。律度對屬,無不精絕。其首篇曰:"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樓巢翡翠,金殿宿鴛鴦。選妓隨雕輦,徵歌出洞房。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文不盡錄。常出入宮中,恩禮殊厚,竟以疏從乞歸。上亦以非廊廟器,優詔罷遣之。

分析一下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寫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對李白文才的賞識和對李白的禮遇。

他讓李白以一介布衣入宮待詔翰林;讓李白以「宮中行樂」為內容寫五言律詩十首以誇耀後世;讓李白放開膽子去寫,絕不追究酒後失言之罪;讓李白經常出入宮中,對李白很看重,「恩禮殊厚」,待遇非一般人可比。

第二,李白確實非常有才。

李白不喜歡受聲律束縛,五言律詩非其所長,但對皇上的命題作文,他寫得又快又好。快到十首詩在極短的時間裡一氣呵成,根本不用思考,也不用修改。

《全唐詩》裡現存《宮中行樂詞》8首,包括 孟棨記在文中的那一首,從整體看上去,從多個角度寫宮中行樂的情景,不跑題,形式上符合五言律詩對平仄和對仗的要求,也有一些精彩的句子,比如:「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第三,高力士出現了,楊貴妃沒有直接出現,李白沒有特別狂傲的表現。

2.楊貴妃因詩句「可憐飛燕倚新妝」遷怒李白?不存在的。

李白有《清平調》三首,其中一首寫到: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題主的這個問題出自唐人李浚的《松窗雜錄》,李白因為得罪了高力士,所以高力士挑撥是非,說李白諷刺楊玉環是趙飛燕,因此李白在唐玄宗處失去信任,斷送了前程。

至於是不是諷刺,就要了解趙飛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歷史如何評價,以及詩人在詩中使用趙飛燕的目的是什麼?

一、唐朝以前,詩中的飛燕

飛燕,這個詞有兩個含義,一個是飛翔的燕子,一個是指漢成帝的妃子趙飛燕。在李白以前,也有不少使用趙飛燕這個典故的詩歌。

例如庾信的《和趙王看伎詩》:

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琴曲隨流水,簫聲逐鳳凰。細縷纏鍾格,圓花釘鼓床。懸知曲不誤,無事畏周郎。

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飛燕和綠珠都算是不祥之人。

趙飛燕是漢成帝的第二任皇后,老公和兒子死了以後,趙飛燕後被貶為庶人,後來自殺身亡。綠珠是西晉金谷園石崇的愛妾,因為石崇失勢無法保全自己而跳樓身亡;杜牧的《金谷園〉曾經寫到: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又如齊梁時期沈約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

山陰柳家女,莫言出田墅。丰容好姿顏,便僻工言語。腰肢既軟弱,衣服亦華楚。..羞言趙飛燕,笑殺秦羅敷.

羞言趙飛燕,笑殺秦羅敷。這首詩中,與趙飛燕一起出現的是秦羅敷,她是《陌上桑》中的人物,美麗善良忠貞不渝。

梁元帝蕭繹《班婕妤》

婕妤初選入,含媚向羅幃。何言飛燕寵,青苔生玉墀。誰知向輦愛,遂作裂紈詩。以茲自傷苦,終無長信悲。

這首詩和趙飛燕一起出現的是班婕妤,這是漢成帝的第一任皇后,趙飛燕的出現,使得班婕妤被打入冷宮。

這幾首詩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古人美女的代表。那麼在詩中有諷刺的意思嗎?

胡震亨:太白於樂府最深,古題無一弗擬。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合而若離,離而實合,曲盡擬古之妙。嘗謂讀太白樂府者有三難:不先明古題辭義源委,不知奪換所自。不參按白身世遭遇之概,不知其因事傅題,借題抒情之水旨。不讀盡古人書,精熟《離騷》、選賦及歷代諸家詩集,無由得其所伐之材與巧鑄靈運之跡。今人但謂李白天才,不知其留意樂府,自有如許功力在,非草草任筆性懸合者,不可不為拈出。

李白的詩歌創作力量之大,我們的教科書中有許多他的作品,這也顯示了他在中國文學中的崇高地位。

一千多年過去了,李白的詩歌仍然很受追捧,無數人給他極高的評價。

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們學習,想要繼續了解的朋友,我推薦這套《李白詩集》《杜甫詩集》收錄了兩個人的佳作,裡面不僅有名揚海外的,還有一些不為人所了解的。

這兩本書總共是49元錢,一本也就二十多塊錢,一頓飯錢,換一本書獲取一生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錦瑟無端五十弦,可憐飛燕倚新妝
    大詩人李白曾寫過這樣一首詩: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首《清平調》是李白為讚美楊貴妃而作,在這首詩中,李白揚此抑彼,用漢朝大美女趙飛燕的不足來襯託楊貴妃的完美。然而李白這個馬屁卻拍在了馬腿上,跟李白素來不和的太監高力士向楊貴妃打小報告,說李白是在用趙飛燕來影射她,因為趙飛燕在歷史上有很多劣跡,比如淫亂後宮,謀殺皇子皇孫等。楊貴妃大概也屬於「胸大無腦」的類型,輕信了高力士的話,把李白驅逐出宮,於是李大才子又成了「蓬蒿人」。其實在李白的心裡,趙飛燕還是有一定地位的,從他那首《陽春歌》中就能看出來。
  • 楊貴妃出軌李白?還是李白愛慕楊貴妃?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中的妃子就是楊貴妃。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眾所周知。但你知道楊玉環和李白是什麼關係嗎?李白在金鑾殿受到了隆重的招待。也是在那之後,李白見到了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有「羞花」之稱的楊玉環。而李白和楊貴妃的情愫也就是在那時候萌生的。       一天晚上,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興慶湖畔,他們漫步長堤,身後是空輦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園弟子。他們在花香月色之中,擺下歌舞。
  • 李白為誇小姐姐漂亮,寫下一組七言樂府詩句,把她的美豔寫到極致
    因為高力士的挑撥,認為李白是在借詩諷刺自己,無腦的唐玄宗聽信了讒言,將李白革職,令他終身不得重用。李白在最初也只是一個平民,因為沉香牡丹亭的詩句名聲大噪。有一天唐玄宗和自己的愛妃楊玉環正在飲酒作樂,為了宴會的其氣氛,歌手李龜年也帶領著自己的一班弟子在助興。這時玄宗突然對他說:「賞名花,對豔妃,你們怎麼還在寫這樣的舊詞?
  • 李白作詩讚美楊貴妃,短短28字,把女人的美描述到了極致!
    《清平調》總共有三首,每一首都有四句七言,每首都從不同角度來描述楊貴妃,直到現在依然讓世人讚嘆,還被改成了流行樂曲,鄧麗君、王菲等著名歌星都翻唱過。李白寫《清平調》的時候還有一個故事,李白雖然才名在外,但是仕途的發展卻沒那麼順利,因為唐朝還是很看重出身門第的,得不到一個有身份的人引薦,是很難入朝為官的。
  • 李浚寫一部道聽途說的《松窗雜錄》,讓高力士直接變成「壞」太監
    作為唐朝的大宦官,高力士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因「脫靴事件」,他甚至親手毀了李白的前途。可高力士如果泉下有知,最痛恨的不是李白,而是一個叫李浚的文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李白最經典的這組詩,把楊貴妃的容貌形容到了極致!
    可是儘管如此,在歷史上,還是有人得到了李白揮灑筆墨的詩篇,而且算是唯一的一個,那就是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唐朝楊貴妃。那麼,李白和楊貴妃之間,是否有過情愫呢?相傳天寶元年八月,唐玄宗召見天下聞名的李白。李白見招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門去!之後,在金鑾殿受到了唐玄宗的隆重招待。也是在那之後,李白見到了國色天香楊玉環。
  • 向來豪放的李白,為何把蘭花寫得如此悲悽
    可以看出來,詩人李白寫這首詩時心情是很憂鬱的。蘭花發出清香,象徵著人的高尚品質,本是高興的事情,更何況李白原本就是豪放不羈的性格,那麼為何情緒又如此低落呢?原來此時李白翰林供奉的處境越來越艱難,接著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了。說通俗一點就是給了一點錢安慰一下,你回家去吧。皇帝的意思是不用李白了,要把他趕出京城長安。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自古英雄愛美人,「四大美女」就更不用說了,各路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讚美她們的詩詞歌賦,就連「詩仙」李白也是如此。在李白一生數之不盡的創作裡,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就是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而其中兩句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楊玉環出生在公元719年,身在一個宦門世家,她從小就獲得了良好的教育,並且對音律和舞蹈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在李白一生數之不盡的創作裡,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就是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而其中兩句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楊玉環出生在公元719年,身在一個宦門世家,她從小就獲得了良好的教育,並且對音律和舞蹈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十五歲時精通琵琶,容貌驚人,音律舞蹈造詣極高。白居易曾在《長恨歌》中稱讚她道「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 《清平調三首》李白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按照上一期的預報,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李白的《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古詩詞文賞析之唐詩《清平調·一枝紅豔露凝香》李白
    清平調·一枝紅豔露凝香 【唐】李白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有人問,李白是豪放不畏權貴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為何會寫下吹捧楊玉環美貌的《清平調》呢?等等,問題來了,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不是吹捧楊貴妃?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其實《清平調》並不一定只是表面上的吹捧,也可能是在譏諷唐玄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解讀一下《清平調》的三首詩便知道了。
  • 李白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吹捧楊貴妃,有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李白,中國家喻戶曉的大詩人,人稱「詩仙」。李白寫詩實在太厲害了,我們教科書裡有多篇他的作品,這也說明李白在中國文學上的崇高地位。一千多年過去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無數人給他極高的評價。事實上,李白在古代就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 唐玄宗命半醉半醒的李白為楊貴妃作詩,卻無意間成就了千古名句
    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清平調詞三首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 李白《清平調》三首中的大唐風華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後人看這組詩,有人說李白在諷刺楊貴妃。其實,一派天真的李白即興作這組詩的時候根本沒想到如此「深刻」的層次。
  • 李白很肉麻的3首詩,全都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其中一首更是經典
    李白的詩,看似狂放灑脫,不慕名貴權利。但其實在李白的詩中,有3首很特別,一是這3首詩都叫《清平調》,二是這3首詩全都是赤裸裸地誇讚楊貴妃,而且其中一首還流傳千古。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李白的誇人功力如何。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這3首詩把楊貴妃比作牡丹,描繪了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感情故事。3首詩都是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尤其是第一首最露骨肉麻。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李白醉酒千古作
    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白髮,早晨還是滿頭的黑髮,怎麼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 如何從各個方面,形容出女子的美貌,來看看李白這三首詩
    我們的大詩人李白自然是少不了的,這不,他就寫了三首詩,分別從時間、空間等方面寫出了楊貴妃的花容月貌、閉月羞花。相傳這三首詩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欣賞牡丹時覺得氣氛太過單調,於是便召李白進宮寫詩來助助興。在自己的領導面前自然是要好好表現一番,李白果然不負眾望,寫下了這三首名作。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穠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 六點|​​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平調詞三首》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清平調:一種歌的曲調,「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之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