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中聯谷王」:講述一個「普通農機手」到「農機創客」的華麗轉身

2021-01-09 路面機械網

6月5日,經過連續幾日的陰雨之後,安徽宿州豔陽高照,終於開始大面積麥收。

連天陰雨過後,宿州進入大面積收割期,谷王TB60盡顯英姿

在坡田上,谷王TB60依然如履平地

在宿州北楊寨鄉三官村,80後機手李淮北開著綠色的谷王小麥機正在地頭搶收。06年他開始當機手,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去年,他開始用谷王TB60小麥機,但那時仍是給別人打工。也正是使用谷王獲得高收益的經歷,讓他堅定了自己買谷王做老闆的信心。「谷王,明顯比別人收得快,效率高了,錢掙得也多。」他高興的說,「所以我今年自己買了一臺,自己幹,掙的錢都是自己的。」

在田間,李淮北駕駛著谷王TB60小麥機,如綠色的旋風一般來往穿梭,飽熟的麥子被大口大口吞進機器。在田裡給他引路的農戶不得不經常小跑著,免得被他攆上。

宿州雨後搶收,糧食滿車讓農戶笑臉如花

宿州用戶李淮北今年做老闆,由衷的為谷王點讚

說到今年的目標,李淮北說他已經報名「首屆中國農機創客大賽」,目前這幾天先在自家附近至少收個三百畝。因為谷王TB60不僅收得快,而且收得乾淨,農戶們早已經跟他約好了。「收完家裡的,就跨區去山東。希望自己能在中國農機創客大賽中拿個好成績。」談到今年準備掙多少錢,李淮北得意地拍了拍身旁的谷王TB60,充滿自信的笑著說「至少4萬,爭取5萬。」雖然因為宿州下雨耽誤了幾天,但是他絲毫不擔心收割進度,谷王效率這麼高,完全可以把前面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記者近期走訪發現,正是由於谷王TB60高效率的出色表現,讓每一位使用谷王機子的人都有了更好的收益,也成就了很多像李淮北這樣的打工農機手有機會華麗變身為「農機創客」。(本文來自中聯重科農業機械)

相關焦點

  • 中聯重科:農機事業部調研紀要
    招商證券(香港)10月15日發布對中聯重科的研報,摘要如下:中聯重科組織參觀蕪湖智慧農業項目,智慧農業雛形已現公司農機業務計劃未來五年實現100億-150億元人民幣收入,盈利10億-20億元人民幣公司2018年攜手吳恩達團隊聯手打造智慧農業項目(包括智慧農機和智慧農業服務),加速信息化技術在農業和農機上的應用。目前已經實現了通過智慧農機收集數據,利用AI和算法處理數據並得出精準播種、施肥、除害和收割等決策,利用智慧農機精準完成決策的閉環。整個閉環中將大幅減少人力投入、優化成本並實現系統不斷迭代升級。
  • 2021年中聯農機將對拖拉機等產品進行全面升級
    1月5日,2021中聯重科農業機械商務大會在湖南長沙召開。中聯重科董事長、CEO詹純新,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農機董事長、CEO熊焰明,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中聯重科監事劉小平等,中聯農機經營團隊及營銷團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代理商代表齊聚一堂,共話農機發展新未來。
  • 攜手共進 財富共贏——中聯農機召開 2020東北年中商務會
    7月12日,主題為「攜手共進 財富共贏」的2020中聯農機東北年中商務洽談會暨產品推介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蒙部分區域的中聯農機經銷商、服務商及客戶代表齊聚一堂,共謀發展。
  • 中聯農機整體解決方案精彩亮相甘蔗機械化盛會
    作為甘蔗生產機械化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中聯農機攜系列甘蔗收穫機、拖拉機、秸稈打捆機以及拉貝農機具等15款匠心產品精彩亮相,受到與會領導、行業專家、國內外客商、用戶的廣泛關注。  針對甘蔗機收短板,中聯農機憑藉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立足國內甘蔗種植環境和農藝條件,耗時七年研發與市場驗證,推出AC60輪式、AS60履帶式、AC90大噸位三大系列甘蔗收穫機,以及以甘蔗裝載機為主的系列甘蔗轉運設備,形成一套完整的產品配套型譜。其中甘蔗收穫機憑藉作業效率高、損失率低、含雜率低等特點,領跑國內市場。
  • 異域同心 合作共贏——中聯農機海外經銷商大會「雲」上開幕
    異域同心 合作共贏——中聯農機海外經銷商大會「雲」上開幕 2020
  • 中聯農機股份有限公司來漢壽考察洽談
    7月24日下午,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農機CEO熊焰明一行來漢壽考察。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功表,副縣長楊戊、宋化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太子廟鎮黨委書記呂孝勝參加考察洽談會。縣委副書記、縣長 周功表中聯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年產銷規模30億元,位居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前三強,是中國唯一一家全過程農業機械製造商,公司產品涵蓋北方旱田作業機械、南方水田作業機械、智慧農業、農事服務等現代農業經營模式,享譽國內外。
  • ...農機質量調查工作調研座談會在蕪湖中聯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召開
    12月17日,農業農村部農機試驗鑑定總站、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質量監測處李宏處長一行蒞臨我市三山經開區中聯農機公司,就農機報廢補貼更新、農機質量調查和投訴系統建設等一系列工作展開調研。農業農村部農機鑑定推廣總站彭彬副處長、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裝備處處長張道華、省農機試驗鑑定站站長湯春橋、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江哲、市農機管理局局長潘家廬等領導參加調研。 李宏處長一行首先參觀了中聯重科蕪湖工業園生產基地,詳細了解了中聯水稻機產品生產線上的製造流程。
  • 中聯重科農機廣西顯身手 搶收甘蔗,備戰春耕春種
    搶收甘蔗,備戰春耕春種中聯重科農機廣西顯身手華聲在線2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連日來,在柳州市柳江區的大片甘蔗田裡,中聯重科的甘蔗收穫機在廣西甘蔗砍、運、榨、種的這個關鍵時期,中聯重科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有力地幫助了廣西一手抓抗「疫」、一手抓農時,降低疫情影響的同時,推動甘蔗產業生產趕進程、保豐收。
  • 89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全是「谷王」
    本報訊(記者楊遠高)5月28日,在西平縣蘆廟鄉宋營村,西平縣小康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兩臺「谷王TB80」小麥聯合收割機正在給群眾收割小麥,極光綠的收割機在麥田間來回穿梭,顯得格外耀眼。    今年49歲的西平縣小康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焦得領現在已是個老農機手了。
  • 銳評:2019年農機行業10大營銷事件
    銳評:玉柴是銷售收入超過600億元的大企業,在商用汽車和工程機械行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長期深耕農業機械配套領域,近幾年更是加大了在農機領域的拓展力度,憑藉卓越的產品品質和良好的售後服務,得到了廣大農機手的支持和信賴。2.
  • 2019年農機暢銷榜:自走履帶式穀物聯合收割機
    為提升農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優秀產品知名度,引導農民用戶選擇購買銷量大、市場佔有率高的農機產品,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與中國農機化導報聯合發布2019年農機暢銷榜
  • 2019中國國際農機展10大拖拉機:約翰迪爾8R優秀,超拖1號再上榜!
    2019中國國際農機展剛剛落下帷幕,農機君在本次展會上也有所見聞,各式各樣的產品眼花繚亂,但大家最多關注的應該還是拖拉機產品,農機君特地為大家帶來本次展會上亮相的10大值得關注的拖拉機。 由於農機君目之所及十分有限,有不到位的地方,歡迎各位大咖補充。
  • 智能農機:政策利好,成為行業趨勢,雷沃、中聯、一拖紛紛搶食
    規劃明確指出,要推進我國農機裝備和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加快高端農機裝備的生產研發和推廣應用,同時要加快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提高農機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也紛紛表示,聚焦弱項短板加快農機裝備創新和產業轉型。鼓勵大型企業向成套設備集成轉變。
  • 全國麥收全面展開 中聯重科綠色高效收割機成三夏亮點
    農業部要求各級農機部門積極應對,立足抗災奪豐收,及早做好各項準備,制定應急預案,精心組織農機跨區搶收、搶種作業,不誤農時,以做到成熟一畝、收穫一畝、播種一畝,努力奪取夏糧豐產豐收和全年農業豐收。  在今年小麥機收作業進程中,湧現出了一批高效率、低能耗的綠色環保收割機產品,為縮短小麥收穫的時間,推進低耗綠色排放、秸稈綜合處理等環保工作立下汗馬功勞。
  • 《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徵集活動啟動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記者方永磊 實習記者王紅霞) 9月12日,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中國農機安全報社(中國農機化導報)聯合主辦的《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徵集活動在北京啟動。
  • 廣西崇左市農機中心舉辦拖拉機、甘蔗聯合收割機駕駛技能培訓班
    2020年10月21-22日,崇左市農機中心在扶綏縣渠黎鎮雷達現代農業合作聯社舉辦拖拉機、甘蔗聯合收割機駕駛技能培訓班,市農機中心全體幹部職工、扶綏縣農機中心部分幹部、雷達合作社員工等30多人參加培訓。
  • 約翰迪爾關停寧波工廠,是國產農機的勝利?
    在我國農機行業,價格和價值在天秤的兩端,且並不對稱。說白了,是大多數中國農民的購買力和意識偏弱。高檔拖拉機不如還高檔轎車好賣,至少有很多有錢人去買高檔轎車,但高檔的農機價格高,農民中幾乎沒有有錢人。所以至少在現階段,高檔的農機具並不適合中國農民使用。
  • 2019年農機市場6大「怪相」
    文|一板一眼說農機 知谷自媒體作者 >剛剛過去的2019年,農機市場整體運行不盡人意,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怪相,筆者總結了6大「怪相」,或對行業發展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農機專家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
    「你們有什麼農技農機需求?」三句話不離本行的王建華,成了家鄉農機人喜愛的農機專家。26年,逐夢農機化的曲靖市麒麟區農機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建華,一心一意為群眾節本增效奔忙在田間地頭。點滴積累成行家裡手1994年8月,從曲靖市農業機械化學校畢業後,20出頭的王建華懷揣農機事業的夢想,來到了麒麟區農機站。
  • 中國智能農機走到了哪一步
    農業生產的數位化、農機的智能化改造和應用推廣成為大家在今年白馬峰會上討論的一個焦點。這是一個技術層面的討論,但它所涉及的問題不限於技術維度。它的背後也是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糧食安全問題。以插秧機為例,它的駕駛難點在於如何開得又直又快,這些要素會直接影響到產量和收割。儘管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升級後的農機設備還沒有實現完全的無人操作,但是已經有效降低了人力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