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不能直接飲用,一定要燒開,不然就會生病,這是我們從小受到的叮囑。不過最近看國外電影電視劇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國外特別是歐美地區,他們很喜歡直接喝自來水。
對於這個現象,大多數網友的回答是「因為國外自來水乾淨,達到了飲用水標準,而國內水質不行「。雖然不明真相,但其實我一開始也這樣認為。
後來偶然間看到一位網友的觀點,頗有意思。他認為國內的自來水完全可以直飲,只是咱們國人不習慣喝冷水。而大家會對自來水產生懷疑和不信任,完全是輿論導向的誤導和不良淨水器商家的宣傳。
那到底是我們的自來水不乾淨?還是說僅僅因為我們不敢喝呢?水幹不乾淨這個概念很抽象,無色無味、看不到雜質就是乾淨?顯然不能這樣判斷。
我國很早就出臺了居民飲用水相關標準,並且在2007年7月1日,在原有標準基礎上,國家標準委和衛生部聯合發布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下稱「新標準」),進一步修訂強制性國家標準和13項生活飲用水衛生檢驗國家標準。
內容很多無法詳述,但有幾點核心內容我們可以了解。「新標準」中有一項叫做「常規指標」,能反映生活飲用水水質基本狀況的水質指標。
「常規指標」包含微生物、毒理指標、化學指標和放射性。簡單來說,微生物指細菌;毒理指標包含重金屬、無機物、有機物等等;化學指標指的是顏色、氣味、pH和部分金屬、溶解性固體等等,......
從這一項來看,我國飲水用標準對各項有害物質有著非常詳細的定義和規定。並且「新標準」第4項「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部分規定如下:
4.1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證用戶飲用安全。
4.1.1生活飲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生活飲用水中化學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
4.1.3生活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
4.1.4生活飲用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4.1.5生活飲用水應經消毒處理。
從以上這些描述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自來水能完全符合「新標準」,直接飲用對健康沒有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國外自來水乾淨,飲用標準高」這種觀點,我國在指定新版飲用水標準時,已經實現飲用水標準與國際接軌。新標準水質項目和指標值的選擇,充分考慮了我國實際情況,並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以及歐盟、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飲用水標準。
總之一句話,我國自來水標準也並不比發達國家低。這又不得不回到開頭的疑問,為什麼他們敢喝,我們不敢喝?
文化和習慣差異
先不說自來水幹不乾淨,僅從生活習慣來看,咱們國人一直以來更喜歡喝熱水,尤其是幾千年的飲茶文化,讓開水深深烙印在每個國人的心底。並且喝冷水鬧肚子,這是中國很常見的體質。因此,即使自來水乾淨無害,我們也不會經常飲用。
而歐美人除了咖啡是熱的之外,更偏愛冷水甚至是冰水。去國外餐廳吃飯,服務生肯定會給你端來一杯冷冰冰的自來水,他們叫做「tapwater」。如果你給外國人一杯熱水,他反而會覺得很奇怪,難以接受。
設備和管路新舊不一,新標準實施時間短
早在1914年,美國國會首次發布聯邦飲用水標準,隨後這100多年來,美國一直在不斷優化和完善飲用水標準,而我國在1956年才真正有了自己的《飲用水標準》。2007年的「新標準」雖然在各項指標上已經完全和國際接軌,但實施時間並不長,並且該標準參照了歐美俄日標準進行修訂,足以說明我們的標準此前一直是落後的。
另一方面,自然水源經過層層關卡來到家裡,不僅需要經過自來水廠的淨化,還需要經歷長距離的管道運輸和二次供水,這可能才是自來水不能直接喝的主要原因。
早期,我國自來水運輸管道以鑄鐵、銅等金屬管道為主,幾年下來就會發生鏽蝕,導致水中含有重金屬,後來改用防鏽效果稍好的鍍鋅鋼管也僅僅是好一點而已。
2000年開始,我國全面禁止鍍鋅鋼管改用PPR(聚丙烯)塑料管,腐蝕問題才得以解決,但直到今天也不是所有管道都更換為了PPR管。
如今很多新建小區往往是高層,20層以上很常見,這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二次供水。自來水廠供應的水壓一般超過10層就很弱了,所以小區物業會在樓下安裝加壓泵或者在樓頂安裝水箱儲水。
水箱儲水可能有些朋友聽說過比較噁心的事件,大家自己腦補畫面。最直接的問題,長期未清洗的水箱難免會滋生大量細菌,使得自來水無法直飲。
歐美國家的水也不一定完全適合直飲
淨水設備在發達國家普及比較早且很廣,有些小區、別墅都安裝了集中式淨水設備,這也讓自來水的安全得到了進一步保障。不可否認,有很多外國人長期喝自來水依然身體健康、吃嘛嘛香,不過這也不能代表所有人。
我在搜集資料時看了很多生活在美國的up主發的生活視頻,他們指出,美國人確實只喝冷水,但不一定是自來水。尤其是富裕程度不是很高的地方和一些注重衛生的民眾,他們往往會選擇喝瓶裝礦泉水或者使用濾水壺過濾一遍再飲用。
總的來說,我國目前實施的飲水標準要求很高,已經和國際水平不相上下。但標準說白了也只是一張紙,真正喝到嘴裡的水還有很多很多過程難以控制,不管國外還是國內都是如此,所以將自來水煮沸再飲用始終是明智的。
煮沸不光可以殺滅細菌,還可以適當降低水的硬度和餘氯。我國北方水質普遍較硬,也就是含鈣鎂離子比較多,雖然沒有研究表明飲用硬水會影響健康,但也有說法指出長期攝入過量鈣鎂離子會誘髮結石、脫髮等疾病。
自來水廠一般用二氧化氯、漂白粉(含氯化物)消毒,所以出廠的水裡面會有餘氯。我測過很多水源,比如自來水、開水、瓶裝水、淨水器,還沒有發現過餘氯超標的情況,但還是那句話,地區不同結果也不同,燒一燒總歸更加放心。
淨水器不是坑貨,但也許心理作用更大
有資料顯示,2017~2019年淨水器市場銷售規模分別為329、377、396億,每年都在穩步增長,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在家電產業逐年下滑的大環境下,淨水產業被看做藍海。不管淨水器到底有沒有用,至少從銷量上說明很多人還是對自來水水質有一定懷疑和擔憂。
目前最主流的家用淨水器是RO反滲透淨水器,反滲透膜過濾精度為0.1納米(作為參考,細菌直徑一般在幾十到幾百納米之間),可以直接濾除掉細菌、重金屬和其他雜質,出來的水幾乎為純水,一般我測試出來TDS值小於10(僅供參考,不嚴謹),非常純淨。
而且除了最核心的RO反滲透膜,淨水器還會配備其他濾芯,比如PP濾芯(過濾鐵鏽泥沙)、活性炭濾芯(吸收異味),最後往往還會加上一個紫外線殺菌功能。
所以只要是正規廠商生產的淨水器,其實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出來的水能保證很高的純淨度,直飲問題不大。
我個人認為,煮沸的方式雖然可以有效殺菌消毒,但在某些環境下還是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它並不能去除重金屬、不能大幅度軟化水、不能去除水裡的雜質等等,而淨水器恰好可以彌補這些問題,不能說淨水器就是坑貨。
但你要說每個家庭都該裝一個嗎?這倒不見得。我還是願意相信很多城市的自來水標準和供水系統有保障,裝淨水器更多是讓自己安心,打消顧慮。不過北方地區或者老舊小區我還是推薦裝淨水器,那些地方有水質隱患的概率比較大。
不得不說,咱們國人對飲用水安全、食品安全一直保持著很警惕的態度,我知道一些朋友即使買了高精度RO淨水器也仍然要燒開再喝,說到底還是心裡那一關過不了,畢竟誰不想喝到安全的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