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播出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了。雖然一開始口碑不行,但是慢慢的豆瓣評分和播放量都上來了,劇情怎麼樣,咱先不說,裡面的服化道是真心精緻,聽我給你細數。
1.皇上是個「吃貨」,什麼東西都是真吃,喝茶也是真喝,全組都調侃「道具組」是憑一組之力養活了皇上。皇上平時不怎麼吃飯,好像是為了演乾隆,故意讓自己瘦,因為歷史上乾隆就很瘦。白蕊姬吃「全魚宴」這場戲,彈幕都驚嘆菜色看起來很好吃,這個冒著熱氣的鍋,聽說是導演特意讓道具老師在下面點的蠟燭,所以不僅有熱氣,鏡頭搖過來還能看到下面的火光。
看著滿滿的廚師名單,就知道是真用心了。
2.如懿生日的時候向皇上提了他生母的事,皇上一怒之下準備離開,走到門前又回了頭,結果從後門去了海蘭哪裡,去到海蘭那裡皇上又說不想離開這延禧宮。這一段真的蠻讓人感動的,哪怕他怒氣再大,也還念著如懿的臉面,此時的弘曆心裡真的是有青櫻的,再想到以後兩人決裂,如懿斷髮,不禁淚目。
當初愛是真的愛,就像很多人的婚姻一樣,剛開始確實大家都是真心的,但時日漸久,人心易變,否則離婚率也不會那麼高。
右上角兩個小太監在那修繕宮殿,導演什麼都拍的細,但是沒說。
3.當初眉姐姐最愛吃藕粉桂花糖糕,也做得最好,眉姐姐最喜歡菊花,喜歡它寧可枝頭抱香死 不曾吹落北風中的氣節。如懿傳中,有拍到太后最愛藕粉桂花糖糕,喜歡菊花,宮中擺放的都是菊花。不得不說,這一點很用心了,嬛嬛這麼些年,一直都在懷念眉姐姐吧。
64集,金玉妍死後如懿問起她的情況時,捻了一片羽毛,投入火爐之中。這個鏡頭特別精細,特別打動我。金玉妍死有餘辜,但她的離世卻讓我覺得有一絲悲涼和憐憫。她這一生都如同隨風漂浮的羽毛一樣,無依無靠。她以母族為榮耀,母族拋棄了她;她以世子為信念,世子背叛了她;她以兒子為希望,兒子卻誤會她。所以她才會在如懿告訴她被母族拋棄時,整個人都呈現出崩潰的狀態,因為她喪失了她的根、她的血脈、她的來源,她對自己的身份認同產生了懷疑。她臨死前告誡自己來生要為自己而活,因她今生都在受人擺布,葬身於後宮這個火爐之中。多少婀娜多姿、嬌豔芬芳的女子,都如同空中漂浮的輕羽一般,於火爐中香消玉殞?
我覺得汪俊導演是非常適合這個劇的。我對於專業知識了解不多,但直觀地就可以看到戲劇的細節魅力,運鏡的光影斑駁,人物出場的明暗對比。而且他在採訪中說,想要拍攝出一種「清宮浮世繪」的感覺,敘述這一場「皇家的婚姻圍城」。這是一個非常有個人藝術想法的導演,而且最終他設想的完成度其實是很高的。至少,我能很容易地從細節感受到跨越時光的真實與美好,妃子們聚在一起繡花聊八卦,圍坐在燻籠旁邊烤慄子吃,宮女太監們在長街上勞作閒談。這種美是賈寶玉在大觀園裡頭分花拂柳,是迎春立在那花陰下頭用花蕊引魚兒,是細緻又安靜的美,一下子就讓你相信這一切都是曾真實存在的。
可惜最初拍好準備上映的時候一再受阻,耽擱了最佳播放期。但是不得不承認它的優秀。
(以上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