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如懿傳是真的有點炸。原本我也覺得超越《甄嬛傳》、pk同期《延禧攻略》是不太可能做到的。然而,看了《如懿傳》的原作和更新的劇以後不得不說,在宮鬥劇裡,如懿傳是一股清流。
女主角如懿怕不是這麼多宮鬥劇裡唯一一個輸給自己,輸給愛情的女主,鬥倒了所有人,最後卻和很多普通人的愛情一樣無疾而終——看多了一路神擋殺神的嬛嬛,看過了到處送盒飯的魏瓔珞,看遍了女主角們費盡心機爭寵,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清宮劇老老實實講述一段愛情故事,講講一對愛人自己的故事。
從劇情上來看,劇裡人物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不少情節都充滿了深意和無奈。
第一集的一開始就是四阿哥鍾情青櫻,卻因為長幼尊卑需要讓哥哥先行選擇福晉,並且所有人都覺那樣才是對的。雖然青櫻靠著小聰明脫身,成功讓三阿哥沒有選擇自己,也說出了「那是大家覺得我和三阿哥般配,我又不喜歡他。」——可不喜歡又能如何呢,她和四阿哥彼此相愛,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為他的嫡福晉,也沒能白頭偕老。
當青櫻回到皇后身邊,無奈又繼續開始,就算她是個女子,是個不能左右自己命運的女子,她還是被攛掇著要去承擔「復興宗族」的使命。
而一轉眼,皇后倒臺,皇家總是無情,青櫻想叫一句「姑父」都是失了禮的,皇后想給兒子求個情也是罪過,皇帝之間的父子情更是可以靠一句話斬斷。
就連皇帝喊自己的兒子坐上龍椅,坐在自己身邊,四阿哥都難以兩全地說著不敢。皇帝說,這是命,人要有所得,就要有所付出,於是四阿哥付出了他的心上人,換來了他想要的皇恩,也換到了將來的皇位。
如懿傳的節奏很快,僅僅一集就給觀眾展現了一副令人無奈的畫卷——在這部劇裡,誰都不能做個完全的好人,誰也不能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誰也沒辦法全憑心意處事,而這一切在四阿哥繼位後更是變本加厲。
連一碗雞湯都能被嬛嬛說出百般深意,像這樣前作白蓮花女主突然黑化成大boss的戲碼也算有趣。其實第一眼看時覺得這部劇的用色實在是太過花哨,然而看了兩集發覺,繁複的顏色背後,這部劇自帶一種灰色基調。或者說,這部劇背後的每個人物,都有著難以言喻的無奈和痛苦,連皇帝都不能倖免。越往後補這種壓抑就越發強烈,人物的紛爭更是充滿情緒上的內斂和一種得體的收放。
例如,烏拉那拉氏被太后毒死的一段,如懿已然決定付出自己的生命卻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親人離開,甚至不得不當著眾人的面,當著太后的面說出姑母是暴斃,與他人無關。
這樣的壓抑在後期富察皇后的身上也格外明顯,她不喜歡如懿,但在太后面前她還是努力為如懿爭取應有的地位,她不想做壞事也不想做好事,只是站在皇后的身份上做該做的事。
平心而論,如懿傳在處理這些妃嬪和皇上的關係時,讓他們回到了最本質的夫妻關係。紫禁城是一座城,婚姻也是一座圍城,這一點上,如懿傳對清宮劇有著很超前的認知和理念。而如懿大概就是所有灰暗裡唯一的光明,唯一從頭到尾都堅守善良,也堅守初心,堅持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