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覓知音(歷史故事)

2020-12-08 歷史長軸線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俞伯牙的人他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尤其是他的琴彈得很好。他的老師就是當時很有名的琴師成連。伯牙最喜歡談的就是《高山》《流水》琴曲,常常為找不到知音而發愁。

史載有一年,俞伯牙奉晉君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俞伯牙彈完一曲,砍柴人一聲緩嘆曰:「嵬,乎志在高山;湯,乎志在流水。」

俞伯牙驚奇地嘆道在這夜深人靜的郊外就有懂得他琴曲的知音,他激動的移船相見,當即邀砍柴人暢抒情懷,得知砍柴人名叫鍾子期,就當即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以琴相會。

轉眼到第二年中秋,伯牙興致勃勃的常州如期赴約,他揮手彈奏,高山流水。曲罷,久久不見子期到來,伯牙深感不安,經多方打探得知,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臨終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聽俞伯牙的琴聲。伯牙萬分悲痛,他在子期墳前悽楚地彈起了《高山流水》。曲罷,摔琴發誓:「永不再彈琴。」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臺。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相關焦點

  • 我有玉琴溫如許,高山流水覓知音
    三千年歷史的古琴何時成了小眾和無人問津?此時再縱觀四周,何時從高高的樂壇上到隔壁有小孩的人家裡,傳出的只有鋼琴、吉他這些西洋樂器的聲音?音樂沒有國界和優劣之分,但屬於我們自己的音樂卻不該被厚此薄彼至今。
  • 一劍知天下,高山流水覓知音
    本文轉載自2009年《紐西蘭聯合報》一劍知天下,高山流水覓知音              記實"我與抒懷劍情結"尤渝霞    這是一個好幾年前的故事 ,有一次回國,路途來回太疲勞,我的腰突然間疼痛難忍。
  • 成語故事:高山流水
    【成語】:高山流水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成語故事】:
  • 中華成語故事——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遇或樂曲高妙。成語故事:春秋時代,有個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人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大喜,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而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為至交。
  • 成語小知識:高山流水的故事
    高山流水是一個成語,它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比喻知己或者知音,第二層意思則是比喻樂曲高妙。高山流水既然是一個成語,自然也與大多成語一樣,有典故,有出處。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是出自《列子·湯問》,其主人翁為俞伯牙和鍾子期。
  •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為我何求,然世間茫茫眾生何處覓知音?
    然世間茫茫眾生何處覓知音?一如《高山流水》的故事,俞伯牙山中撫琴,樵夫鍾子期偶然路過竟然能領悟曲中深意,「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從此這兩個地位懸殊之人成為好友。鍾子期死後,俞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再彈琴。世上唯一的知音之人已經不在,對於俞伯牙來說,琴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 《陳情令》高山流水覓知音直教人奮不顧身
    第一印象:演員顏值都不錯,可以看下去,我看劇不是單純的看顏控,我認為玄幻修仙劇需要演員顏值高才能撐起那些「虛幻世界」裡的故事和臺詞。看到肖戰的古裝扮相第一眼挺驚豔的,娛樂圈從不缺少好看的演員,但有些演員現代裝好看古裝可能就差點味道,而肖戰在劇中的扮相讓我一眼驚亮。
  • 《DNF》阿拉德創世季 勇士覓知音
    複製口令碼:u9dnf 戳這裡兌換>>   《DNF》阿拉德創世季勇士覓知音活動來襲。玩家們打開腦洞進行DNF周邊創作參與活動,就有機會活動豪華大獎。即使不參加比賽,參與投票也能獲得一些福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DNF共創第六季勇士覓知音活動介紹。
  • 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相遇,高山流水成就一段「基友情」
    #紅辰講故事#2020年「武漢抗疫」,在這座有著3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發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跡,例如在疫情期間,有很多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等,自發接送前線醫務人員,為無數的醫護人員送上吃食,為「武漢抗疫」默默傳遞著愛與力量。
  • 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們需要怎樣的良師益友?
    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已經流傳兩千多年,鮑叔牙與管仲之間管鮑之交亦是千古佳話。此四人之間相互的友誼或者情感,古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莫過於此。人,首先是社會性動物,所以一生之中必然需要良師益友。俞伯牙善於撫琴,但是曲高和寡,知音難覓。有一次順江而下,在船艙中撫琴,琴音遍布大江山野。在江邊砍柴的鐘子期聽到了琴音,伯牙彈琴心裡想到高山,鍾子期說:「 好啊!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心裡想到流水,鍾子期說:「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不管伯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兩人由此成為知音密友。
  • 絲竹聲聲,千迴百轉覓知音
    千迴百轉的音樂與朦朧而迷離的夜色好似最佳搭檔,它們在尋找共鳴、尋找知音。說到傳統音樂,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絲竹聲聲。其實,絲竹二字,是中國傳統民族弦樂器和竹製管樂器的統稱,亦泛指音樂。《禮記·樂記》中記載:「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商君書·畫策》也談到:「是以人主處匡床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
  • 高山流水尋知音 不見當年鍾子期 馬鞍山上留遺冢 好向蒼天問古今
    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知音碑亭坐落在鍾子期墓前,為水泥結構仿木建築,通高6米、長5.2米、寬4.2米。亭座為青石壘砌而成,座面鋪35釐米見方的青片石,4根仿木水泥圓柱支撐著青灰色的歇山式飛簷迴環亭頂,柱礎為鼓形。
  • 探訪武漢三大名勝之一的古琴臺,尋一個一生一起走的知音
    拍攝於古琴臺-高山流水曾經這些成語「如履薄冰、差強人意、高山流水」等,可沒少讓語文老師頭痛。古琴臺入口高山流水這個成語也是排在易錯題排行榜前三的位置,今天咱們要看的景點古琴臺就和這「高山流水」有關。伯牙痛失知音悲痛萬分,在鍾子期墓前撫琴悼念,之後便把琴給毀了,並終身不再彈琴。這兩人的故事經常被後人稱讚,後人便築館紀念稱之為琴臺,別名伯牙臺。鍾子期從伯牙的曲子中領會到「高山」、「流水」可以說真的是伯牙的知音,只可惜知音相見是緣,再見卻很難!高山流水這個詞後來就被用來比喻知己或知音難遇,也比喻樂曲高妙。
  • 周深《江湖覓知音》(《新笑傲江湖》手遊一周年主題曲)新歌上線
    周深《江湖覓知音》(《新笑傲江湖》手遊一周年主題曲)新歌上線 在這裡聲明一下,這首歌中午就出來了,一直單曲循環中,忘記轉發了!!!不好意思了!
  • 湖北荊州石首市的一個鎮,名字從字面上難理解,背後卻有歷史故事
    我們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民族,而這些傳統的歷史文化,在很多地名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比如邯鄲、洛陽、開封等眾多地名,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存至今。 在湖北也有一個地名在歷史上享負盛名,那就是荊州。雖然現在的荊州市是歷史上的古荊州不完全等同,但這一悠久的地名卻傳承至今。
  • 「高山流水」苗家人待客最熱情的敬酒方式
    成語「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湯問》,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在苗家,來者皆是客,但凡有貴賓到家做客,苗家就會以最高禮遇接待,向貴客敬酒,這樣的敬酒方式被形象稱為為「高山流水」。苗家人的酒如同苗家人的山、苗家人的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水有多深,酒罈就有多深!
  • 【花信年華】閱讀本是尋常事,繁華靜處覓知音
    某一天買到一本心儀已久的新書,激動萬分,決定泡一杯咖啡,點一盞小燈,以一種嘚瑟的情緒進入狀態,粗略的看完一遍,覺得似乎也沒有什麼,於是扔到一邊另覓新歡;過了一段時間,中間又看過一些書,讀了好多故事,有一天忽然想起當時的草率,於是重拾舊愛,才猛然發現,我似乎不曾真的明白;於是一本書重讀一遍,就有了不一樣的心情和體會,那種感覺真的是難以名狀。
  • 古詩詞中的真摯友情:高山流水遇知音
    子期逝世,伯牙摔琴謝知音,從此不再演奏。高山流水的佳話在古詩詞中以不同形式綿延至今,將真摯友情所帶來的感動滋潤我們的心靈。願我們都能覓得摯友,人生路上結伴同行。作者:小柴,不典型獅子女,喜音樂美食,愛電影品茗,只想快快樂樂過日子,不想唯唯諾諾度一生。
  • 探尋廉江古琴手工製作技藝:匠隱於市,斫琴覓知音
    苦覓良材匠心斫古琴小院裡堆放著林星四處覓來的琴材。走進內室,映入眼帘的是牆上掛著的近十張古琴,抬頭一看,牌匾上「與園」二字遒勁有力,書架上擺放著滿滿有關古琴的書籍,這裡是林星的「修煉」之所。閒暇時,他在這裡以琴會友。斫琴需要好的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