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做出人生選擇#
(公眾號:紅茶君讀書)
1
人生由無數個選擇(choice)串成。
選擇有大有小。小的如衣服顏色的選擇、午餐吃餃子還是麵條的糾結?大的選擇如高考填志願、買房、選擇職業、選擇伴侶等。
重大的選擇會影響一生的軌跡,帶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因此做出這樣的選擇時不得不慎重。
所謂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取得這樣那樣的成就,跟很多因素有關,有的因素其實跟他們本身的能力無關,比如時勢、比如撞上了風口等,但他們無一例外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準確的選擇,這是促使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文目的不在於告訴大家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實際上誰也無法給出這個答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同等級的人是如何做出不同水平的選擇的。
也就是不同思維模式導致的不同選擇模式。
選擇模式按水平從低到高可以分為:反射模式、計算模式和內心模式。
了解了選擇模式,下次需要作出重大決定的時候,也許你就能像那些牛人一樣做出很牛的選擇。
2
案例一:小A的老婆家境很好,兩個人的生活很舒適。小A和公司裡的C高管關係很好,不時請他到家裡做客。不久後,他發現老婆和C高管在微信上的聊天很曖昧。某天小A出差提前回家,他悄悄開門、悄悄進客廳,然後發現C高管正在沙發上和老婆調情。C高管正值盛年,人高馬大,而且有錢有權有勢。
案例二:老黑撰寫的一篇報導翻車了,單位要負法律責任,原因是報導裡面的一個關鍵數據出了問題。早上開編輯會議的時候,老黑的頂頭上司K主編當著總編的面,嚴厲斥責老黑沒有調查落實清楚。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到老黑臉上。
其實老黑事前已經告訴K主編最好不要用這個數據,但K主編堅持要用,說用上去才能達到效果。
老黑知道這一次K主編又要將黑鍋扣到他頭上了。
而且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甩鍋(pass the buck)了。
如果你是小A,你會如何反應?
如果你是老黑,這口鍋你要不要再背?
下面我們看看小A和老黑在不同選擇模式下做出的不同選擇及其影響。
3
反射模式下的選擇。
反射弧以光速接收、處理信息後,幾乎在同一時間就給出了反饋。
腎上腺素像水管破裂後的自來水一樣從腎上腺裡噴湧而出。
血液和腦漿開始沸騰。
案例一:小A衝上前去給了C高管一拳。C高管立刻反擊。
可能的結果是:
小A鼻骨骨折,牙齒掉落三顆,而且事後受到各種形式的打擊報復。
案例二:老黑當場激烈反擊,將真相甚至過去類似事情的真相全部抖出,K主編下不了臺也下不了地縫。
然後老黑受到各種排擠,甚至最終失去工作。重新找個工作?現在哪有這麼容易。
在反射模式下,人們受到固有想法和情緒的驅使做出行動,當中沒有任何思考的間隔。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在這種模式下作出決定。
固有想法: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潛意識告訴我們:你是愚蠢的、沒價值的、受辱的、可恥的。我們的大腦日復一日毫無保留地接受潛意識的這些洗腦。
我們相信婚姻出現問題責任都在對方,我們相信所有的情感都不應該發生變化。
我們相信我們是愚蠢和無能的弱者,只有不計代價的反擊才能讓我們贏得尊嚴。
我們相信某件事情對我一定太難,我一定幹不好。
我們相信事情總會變得越來越壞。
情緒:情緒會排斥思考、綁架身體。
喜歡買包的人一看到包的圖片就想買買買,其實她並不需要包。
正在減肥的人看到吃的東西會特別想吃,但其實她的身體現在並不需要食物。
想避免在這種模式下作出選擇,那就升級你的選擇模式。
4
計算模式下的選擇。
世界上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能在這種模式下做出選擇,但這種模式也是有問題的。
案例一:看到沙發上的一幕後,小A開始思考:我明顯打不過C高管,而且和他發生衝突後,我很可能丟掉這個不錯的工作。另外,老婆很有錢,失去她我的生活水平會直線下降。
於是他鄙夷地看了兩人一眼,默默離開客廳。
後來他確實什麼損失也沒有。
案例二:老黑想,如果我在會上或者會後反駁K主編,會讓他甚至總編都下不來臺,對我並沒有好處,於是他選擇再次默默背起黑鍋(carry the can)。果然,後來他在單位裡沒什麼太大的事。
這種模式可以確保你將眼前的利益最大化(Maximize),但從長遠看,你可能得不到真正想要的東西。
小A避免了身體受到傷害,保住了工作,保住了家庭和生活水平,但內心產生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老黑避免了打擊報復,也保住了工作,但未來他很可能要背更多更大的鍋,他將陷在背鍋俠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歸根結底,這種選擇模式還是讓你陷入被動。
要做出更好的選擇,請升級到內心模式。
5
內心模式下的選擇。
世界上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在這種模式下做出選擇。
做出這種選擇看似簡單,其實很難,因為它往往意味著要在當下做出犧牲。
雖然很難,但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修煉達到這個級別。
我們與牛人的區別是:我們都想到了應該去做某件事情,最後牛人真的付諸實施了,而我們始終停留在想像階段。
內心模式只關注一點:你最在乎(care about)的東西是什麼?
什麼是你內心深處最在乎、最重要、最渴求的東西?你在未來究竟想得到什麼?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希望過上一種怎樣的生活?
案例一:如果對小A來講,最在乎的東西是伴侶間的忠誠,那麼他會慶幸自己看到了真相,看到了她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伴侶,這段感情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於是他輕輕走開,並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平靜地提出分手。
未來他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伴侶,過上一種他真正想要的快樂的生活。
當然,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婚前,而他能及時做出這種選擇就更好了。
如果對他來說,最在乎的東西是給孩子創造穩定的家庭環境或者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那麼他同樣可以默默走開,未來他同樣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案例二:如果對老黑來講,最在乎的東西是公平和自由自在,眼前的工作環境讓他痛苦不堪,那麼他就會選擇採用合適的方式說明情況,然後放棄目前的工作,即使這會在在一定時間內讓他生活困窘,但未來他將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事業,過上真正令他快樂的生活。
所以,反射模式和計算模式下做出的選擇只能給你提供當下的、短暫的快樂,內心模式下做出的選擇塑造未來長期的快樂。
如果想用內心模式作出選擇,我們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最在乎的東西是什麼。
只有最在乎的東西才能帶給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
賈伯斯最在乎的東西是專注和簡單。為此,他捨棄產品中所有能捨棄的功能,砍掉所有不必要的產品線,因此蘋果公司的東西是那麼與眾不同,仿佛有一種藝術的魅力。
6
沒有人能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出選擇,以及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真正在乎的、能令自己快樂的東西,然後傾聽內心的聲音,做出選擇。
這很難,但我們能無限接近。
最後,來記5個單詞和短語吧:
1.choice(可數名詞):選擇;挑選;選擇
2.care about:在乎、在意
3.pass the buck:甩鍋(推卸責任)。Buck在這裡是簡稱,全稱是buckhorn knife(由鹿角作為握柄的獵刀)。早年美國人在玩撲克牌時,為求公平而輪流坐莊,莊家面前要放一把buckhorn knife來做記號。所以,pass the buck最初的含義就是把這刀傳到下一家,表示輪到某人做莊。
後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幽默地將「pass the buck」引申為「把責任推卸給他人」。
美國總統杜魯門根據「pass the buck」又發明出了另外一句經典名言「The buck stops here!」,並把它做成銘牌放在辦公桌上,表示「責任止於此,不要推給別人」。
在20世紀40年代,為防止政府官員相互甩鍋,杜魯門在聯邦政府乃至各州政府推行這句座右銘「the buck stops here」,號召大家別甩鍋,勇於擔起責任。
4.carry the can:背黑鍋(被迫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Can意為罐子,carry the can表面意思是「提著罐子」,後引申為背黑鍋。
Carry the can 出自於軍營,起源於19世紀20年代晚期的英國皇家海軍。當時,皇家海軍軍營有啤酒供應,一位士兵不僅要負責為大夥提罐取酒,還要承擔退空瓶子的任務。啤酒灑了,啤酒罐磕了碰了,都是他一個人的責任,由此,carry the can便成了「代人受過,替別人承擔責任」的代名詞。
5.maximize(及物動詞):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