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奸死後葬入中山陵旁,墳墓炸開後,墓內4個字讓人氣憤

2020-12-16 騰訊網

我們只要觀察這些年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很多場戰爭中都會出現一些漢奸。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出賣自己的國家,而且這樣對他的同胞們也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我們對這些人的行為都是非常憤怒的,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之後,人們也並沒有忘記這些事情,他們的名氣也越來越臭。

我相信大家對汪精衛還是比較熟悉的,他的出生地點是在廣東,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參加革命了,而且她還參加過刺殺清攝政王這件事雖然最終沒有成功,在袁世凱統治的時候,他又回到了法國繼續留學。在1921年的時候,他在廣州擔任了教育會長。在這件事情之前,他在政治成績這一方面還是比較優秀的,但是後來因為他的思想明顯退化了,他居然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投靠日本人,而且還幫助日本人迫害中國人,有很多人都因為這件事而喪失了生命。而且他居然還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

其實他這個人還是比較自卑的,而且猶豫不決,特別是在謀次這件事情裡面,他做事變得非常膽小,因為他覺得自己的事情沒有一次。不是每一次都能像這件事一樣,自己可以逃脫,所以他就對自己的生命變得非常的珍惜。所以他就變得比較貪生怕死,因此,他不在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抗日戰爭上,他反而利用自己是國民黨的身份,向敵方透露,我們的作戰計劃,而且還開始有消極的思想甚至影響了他身邊的士兵,而且他居然還勸蔣介石投降。

也正是因為它,國民黨內部才發生了分裂,在1938年的時候,他逃到了香港,而且在每個國家之間輾轉。除此之外,他還宣揚日本法西斯,這種無恥的行為我國人民看了之後非常的憤怒,但是日本人非常的信任他,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他就開始了自己的漢奸道路。而且他還籤約了很多條約,就相當於把中國的領土都讓給了日本人,同時,還有很多抗日英雄因為這件事都死在了日本人的手裡。

我相信大家看了他所做的事,你之後都會非常的憤怒,但是最終他終於在日本死去了。但是他的妻子居然把他葬在了南京明孝陵的梅花山,也就是在中山陵的旁邊。但是面對這樣的漢奸,而且他做的事情非常的無恥,在我看來,孫中山也不想看到他。日本投降之後,他的墳墓也被炸開了,我們在他的衣服裡面發現一個紙條,上面有四個字,我們看了非常氣憤,這四個字就是:魂來歸兮。

這樣一位賣國求榮的大漢奸,怎配葬在如此之地,更配不上這4個字!

相關焦點

  • 汪精衛死後葬入中山陵旁,墳墓炸開後,墓內的4個字讓人氣憤
    我們對這些人的行為都是非常憤怒的,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之後,人們也並沒有忘記這些事情,他們的名氣也越來越臭。 在這件事情之前,他在政治成績這一方面還是比較優秀的,但是後來因為他的思想明顯退化了,他居然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投靠日本人,而且還幫助日本人迫害中國人,有很多人都因為這件事而喪失了生命。而且他居然還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
  • 汪精衛死後要葬在中山陵,蔣介石聽聞後做了此事,所有人都叫好
    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汪精衛本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也是那個年代革命的先驅者,曾和孫中山一起創建了同盟會,孫中山去世後,汪精衛和蔣介石的爭鬥就開始了,1925年,蔣介石利用中山艦事變,將汪精衛趕下了臺,汪精衛本想扣押蔣介石,但發現根本指揮不動手底下的人,這更讓他生出了一種挫敗感,同年五月以就醫的名義離開。
  • 孫中山夫人宋慶齡為何不葬中山陵
    ▲孫中山與宋慶齡在南京中山陵園環繞中山陵的附葬諸墓中,廖仲愷與其夫人何香凝的合葬墓,面積不大,但風格卓異。廖仲愷遇刺身亡於1925年8月20日上午,他的夫人何香凝 47年之後病逝於北京。依照她「生同寢,死同穴」的遺願,靈柩運往南京與廖仲愷合葬。廖仲愷夫婦都是最早的同盟會員,是中山先生最親密的戰友和助手。
  • 宋慶齡為什麼拒絕葬在中山陵?
    有人說,宋慶齡為什麼沒有選擇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與孫中山一起合葬?是因為宋慶齡曾經講過,紫金山是為真正偉大的人物服務的。言外之意就是她是一個普通人,是人民的一員。雖然是孫中山的夫人,但她不願意用這種身份去分享偉人的光輝。所以,她覺得普通人要葬在公墓裡。這是宋慶齡為什麼不葬在紫金山的一個原因。
  • 汪精衛死後,埋在中山陵旁,墓穴被炸開後現出四個大字
    他們都為中國作出了卓越貢獻有些人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有些人惡貫滿盈,遺臭萬年,如秦檜這種人。他投敵叛國,枉殺忠臣,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嶽飛,罪大惡極。而今天說的人是中國抗日戰爭裡的三大漢奸之一——汪精衛。汪精衛的一生汪精衛原名汪兆銘,出生在浙江山陰一帶。
  • 不顧反對嫁給孫中山,宋慶齡死後卻不願意葬在中山陵,只因這句話
    宋慶齡當年不顧父母反對,毅然選擇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毫不猶豫的跟隨在孫中山身後,伴隨孫中山度過了數十個春秋,堅定的踏上了捍衛共和制度的道路。孫中山五宋慶齡兩人感情向來交好,理論上兩人死後應葬在一處,但實際上宋慶齡死後,並沒有葬在中山陵園,而是囑託後人將其葬在了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園。這就不免讓人疑惑,為什麼宋慶齡沒有與孫中山合葬,而是選擇與自己的母親為伴、長眠於上海?
  • 宋慶齡沒有葬在中山陵,臨終前留下遺言,要和此人葬在一起
    孫中山在臨終前留下了很多遺言,大部分都是關於國事的,私事只有一件,是對好友廖仲愷的妻子何香凝說的,「我死後,請你一定善待孫夫人!」孫夫人指的就是宋慶齡,可見孫中山在臨終前最不放心的人,正是自己的愛人。這份囑託,何香凝一生沒有忘記,她和宋慶齡的關係非常要好,二人既是革命同志,也是親密的朋友。孫中山去世幾個月後,廖仲愷遇刺身亡。
  • 紫禁城內的「墳墓宮殿」,皇帝親自批准祭祀,墓主人生前威震朝野
    這一座宮殿被稱作是「墳墓宮殿」,墓主人生前曾經威震百官,哪怕是今天青史留名。究竟是哪一座宮殿,在紫禁城中能夠獲得皇帝的親自批准,不僅修造了陵墓中才能見到的「守宮獸」壁虎,而且還將墓主人的棺槨,停放在此長達三十年?
  • 在制度森嚴的古代,連墳墓都有等級之分
    他們不僅生前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在死後進入的墳墓都有相應的等級劃分,一生都活在等級森嚴的囚籠中。墳本來指的是高出地面的土堆,《禮記·檀弓上》有「古也墓而不墳」的記載,意為古人死後埋在平地裡,不用土堆起來作墳塋。墓專指埋葬屍體的坑穴,上面蓋上土以後不種植樹木。
  • 南京著名歷史古蹟之——鐘山上的中山陵
    山南正中有孫文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其左有明孝陵、梅花山、廖仲愷與何香凝合葬墓,右有鄧演達墓、靈谷寺等;山北有明朝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人的墳墓。山頂有1934年建成的被譽為「東亞第一」的紫金山天文臺。二、博愛莊嚴的中山陵
  • 參觀中山陵,領略現存最新帝王規格墓,原來孫中山也有這點小心思
    2015年2月,我和朋友來到南京,依次遊覽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夫子廟、總統府和雞鳴寺,在行程的中間,我們去了中山陵,這座現存最新的帝王規格墓葬。作為古都的南京,曾先後有十三個朝代或政權在此建立都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孝陵就位於南京,而與明孝陵接壤的便是著名的中山陵。
  • 汪精衛墓地被炸開,屍首還未腐爛,褲袋暗格發現張紙條,僅4個字
    事後,雖說汪精衛的身體在短暫的時間內好轉,但也只是表象,1944年1月,因為傷口的再度惡化,鑑於國內的醫療水平難以滿足,便前往日本治療,但是,沒過多久,1944年3月3日,汪精衛在手術後有了短暫好轉後不過半年
  • 在農村,離異女人死後葬哪裡,答案令人心酸
    俗話說:何處黃土不埋人。但是在農村,有一類女子,她們去世後葬到什麼地方,卻成了一件難事。那就是,離異的女子。我們的傳統,講究的是「落葉歸根」,要有一個歸宿,可是,農村離婚女子,她們的「根」究竟在哪裡呢?
  • 疑冢尋蹤: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
    疑冢尋蹤: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冢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曹操下詔令對身後事作出安排:「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後,漢制亦謂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使足相容。」 兩年後,曹操病逝於洛陽,遺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從這曹操親筆的遺詔、遺令中,可以得到一些關於他的墓葬的信息。首先,按照詔令的說法,曹操死後是被埋在了西門豹祠廟的西原之上。
  • 死後居然和她葬在一起
    無奈自己喜歡的人愛的卻是別人,自此純貴妃就開始黑化了。看過這部戲的觀眾無不對純貴妃的狠毒滿腔憤恨,就連大家最愛的富察皇后也是被她害死的。那麼,歷史上的純貴妃究竟是怎樣的呢?也是像電視劇裡面一樣不擇手段嗎?這一點還真的是和電視劇裡面的有所不同。據說歷史上的純貴妃是乾隆很喜歡的妃子,而且為人十分和善,在後宮的地位也很尊貴。
  • 古代唯一一個被葬入太監墓的皇帝,其悲慘結局不禁讓人淚目!
    圖片:漢少帝劉辯劇照據歷史記載,劉辯死後,被安葬在了宦官趙忠的墳墓裡,而非東漢的皇陵。趙忠是漢靈帝時期一個重要的宦官,深得漢靈帝信賴,被漢靈帝稱為像「自己父親」一樣的人。可是在後來的宮變中,趙忠被何進殺死,並且拋屍荒野,他為自己修建的陵墓也就一直荒廢著。
  • 侵華日軍嚴禁破壞這三人的墳墓,一個是中山陵,另外兩個是誰?
    ——華崗(中)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858,閱讀約2分鐘日軍侵華期間,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特別是日軍佔領南京後,殺害了城內的居民,房屋更是被日軍縱火焚燒。整個城市幾乎一片火海。但在南京,還有一個地方基本沒有被日軍破壞,那就是中山陵,甚至很多躲在中山陵裡的市民都安然無恙,讓人大跌眼鏡。
  • 大漢奸汪精衛被炸墓焚屍,立有跪像,漢奸故居要不要保護?
    汪精衛死後,被葬在南京中山陵旁。抗戰勝利後,汪墓被炸。蔣介石命令墓址建亭。據記載,工兵爆破分兩步,第一步炸開外層混凝土,第二步炸開內窖。工兵們從墓基下打入一條地坑,然後在坑內裝上大量炸藥」而後引爆。爆破畢,遂開棺,時任南京市市長的馬駿超親自檢查。發現除了陳璧君親手蓋上的『魂兮歸來』的白幡外,還發現一本汪精衛手抄的詩稿,字跡還可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