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回放
1.事件概述
2017年8月25日,媒體報導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太陽宮店存在後廚老鼠亂竄、打掃衛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洗碗機內部沾滿油汙和食品殘渣、把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用來掏下水道等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海底撈老鼠門事件一時引起大眾熱議。
民以食為天,海底撈「老鼠門」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究其原因是食品安全問題的敏感性。
2、折射食品安全管理部門監管力度薄弱
事件實質仍舊是食品安全監管太弱的問題。這不僅僅只是企業自身的問題,還涉及到職能部門機制建設等。因此,網友對此類事件體現了理解的態度。
三、輿情觀察
1、媒體觀點
2、網民觀點
四、關鍵點傳媒危機評級:藍色/有限威脅 Ⅳ級
Ø 承擔責任原則(SHOULDER THE MATTER)
海底撈在首次回應中,開篇便承認問題屬實,允諾在所有門店進行整改,並願意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正是體現了擔責的態度。第一,海底撈並沒有把責任縮小在問題門店,第二,海底撈並沒有將問題推給個別員工,而是將事件歸因為管理制度問題,在輿論面前竭力保全員工,這種被輿論稱為「這鍋我背、這錯我改、員工我養」的態度,贏得了多數網民的好感。
項目分數:40分 評分:40分
在此次輿情處置中,海底撈始終保持誠懇、認真、負責的姿態,在公開信中多處表示「十分愧疚」、「十分慚愧和自責」,並感謝媒體和公眾的監督,處理態度正面積極。
行動方面,海底撈也迅速作出了處理、應對和反饋,如發表處理細則、明確相關責任人、公開監督電話等,一連串動作都有力彰顯了海底撈痛改前非的決心,符合真誠溝通原則。
項目分數:20分 評分:20分
此次海底撈快速處置化解危機,是對「速度第一原則」的再一次佐證。8月25日11時,《法制晚報》報導揭發海底撈的食品衛生問題,並且信息擴散程度呈現鋪天蓋地之勢。面對嚴峻局面,海底撈在最快的時間內發現問題並採取實際行動,在事發後3個小時即進行了首次回應,以道歉為主旨,成為迅速止損的第一步;緊接著又在20分鐘後發布了處理方案,面面俱到地詳細羅列了七條後續舉措,為危機處置搭起了整體框架,其速度不可謂不快。
項目分數:20分 評分:20分
Ø 系統運行原則(SYSTEM)
海底撈訓練有素、自成章法的應對,正是其危機公關機制系統性運作的結果。在信息發布方面,三封通報依次為道歉信、處理通報、整改聲明,先是態度上認錯,再是問題糾正,最後是制度完善,遵循了輿情處置規律。在實體處置方面,海底撈接連公布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從新技術的運用到門店設計,再到社會監督方式等,並且注重從細節入手提升可操作性,如公布了整改具體負責人的職位、姓名甚至聯繫電話,讓一場浮於表面的「危機公關」變為有跡可循的「公關管理」。整體來看,海底撈應對危機時的系統部署和周密策劃,不僅穩住了陣腳,也增加了公眾的信賴感。
項目分數:10分 評分:8分
Ø 權威證實原則(STANDARD)
此次事件中,海底撈多次提及「聘請第三方公司在衛生死角排查除鼠」、「與第三方蟲害治理公司合作」等,表示對暴露問題的處理決心。海底撈還充分利用權威第三方表明積極處理危機的態度,比如表示將主動向政府主管機關匯報,與政府和媒體積極配合,增強了公司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此外,海底撈還擅於利用媒體為己宣傳,在其發布公開聲明與處理方案之後,便有大量正面跟進報導,一時之間,《三小時內火線回應,海底撈危機公關高在哪裡?》、《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原諒海底撈》等文章紛紛被載出,公眾視線也隨之轉向海底撈的公關措施。危機公關必備手冊
預防工作
一、事先預防總比事後補救要好
二、預防工作就像打麻將:盯住媒體,看好自己內部,防著對手
事先的預防和準備工作主要應該做哪些?
1、對媒體,包括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當然特別是央視,關係要做足。越大的餐飲企業越要重視,該做的、能做的關係必須做。
2、加強核心關係媒體的聯繫,為自己積攢人品,不僅要多方了解信息,更要關注各個相關利益團體的動向。
3、密切關注競爭對手,己無害人意,人有害我心,這種情況在無節操的網際網路領域是很多的。就像打麻將一樣,既要盯住上家,也要看緊下家,還要防著對家,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處理已傳播出去的負面消息
一、要儘快確認危機事件發言人,以最快的速度反應。
二、如果有問題,首先是誠懇認錯,(承諾)堅決改正。這種情況適用於確實存在事實問題時。
三,承認有問題,但指出報導有偏頗,力圖撥亂反正。比如說這是個例,是偶然。
四、在外部則要抓緊時間面對核心媒體群,取得核心媒體群的大多數聲音支持;第一時間找到第三方權威證詞;聯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媒體、合作夥伴、政府、協會、上下遊資源、專家、意見領袖,緩解甚至消除質疑和攻擊。
五、沒事別惹事,有事別怕事,是認慫還是對抗要想好。
總之要記住:
1、主動承認錯誤比解釋更加有效
危機觸發的時候,解釋=狡辯,事實會被理解為歪理。
2、主動放低身段比高高在上更加有效
你越低,對方自我感覺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大人從來不和小孩子一般見識,總能包容孩子。
3、主動承擔責任比推諉更加有效
「丟帥保車」在現代社會品牌危機時,更加有效。
4、主動透明流程比規避更加有效
看的越清楚,就會更少猜疑,而且消費者如果猜疑,就不會向好的方向猜疑。就比如動車追尾事件,可能當局者覺得有些事情公布會有負面影響,其實如果你遮遮掩掩,大夥會猜測的更要命。
結語:
危機發生不可怕,可怕的是餐飲企業不予以重視,經營者應該提前做好應對任何危機的準備,在「否認」之前,先讓消費者信服;在「撇清」自己之前,先想想自己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在「公關」之前,先想清楚公關的目的是什麼。總之,消費者更喜歡那些說真話、負責任、有擔當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