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體質的人,在夏天該如何養生?

2020-12-21 醫心愛分享陳醫生

昨天是夏至,2020年的夏至,還出現了日環食,還碰上了父親節,實在太熱了,我躲在家裡避暑,沒有跑到外面看。

最近,全國各地都迎來了高溫的天氣,37、38度是家常便飯,40度也有地方達到。真是全身溼透的感覺。這種暑熱,如果陽氣虛的人認真保養,有益陽氣的恢復。但是對於陰虛的人,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加覺得這種天氣非常難受,這種陰虛體質的人,在如此高溫的天氣中,按中醫傳統而言,到底該注意一些什麼?到底怎麼養生,才能較為平安的度過夏天呢?這就是醫心愛分享今天要說的。

首先,我們要來確定一下人群,什麼是陰虛體質的人群,他們一般會有什麼症狀或表現呢?

我們知道,陰陽在中醫裡面是用於區分萬物的一種概念。所謂陰,就是陽氣的物質基礎,用到人體上面,如身體的精、血、津液等,這個物質基礎,又仿佛是身體這部機器的潤滑液,與冷卻穩定液。如果陰不足,則人體這個機器就會空轉,缺乏潤滑,更可能處於一種虛熱的亢奮,很容易燒壞掉。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陰虛體質的人,一般比較消瘦,臉比較紅一點,容易口乾舌燥,這是因為體內陰液不足,身體亢奮,消耗大的緣故。也正因為如此,一到夏天,他們就非常想喝冷的、冰的飲料。

陰虛的人,手腳容易出汗發熱,胸中熱而容易煩躁,所謂「五心煩熱」,是陰虛體質人群的苦惱,尤其在炎炎夏日,更是難過,有的人表現為脾氣火爆。這是陰虛體質的典型表現。

因為人容易煩躁,人的神沒有那麼安分,陰虛的人非常容易失眠,睡著後也容易出汗,這種出汗,也是因為陽氣沒有制約而運行過於快速的結果。

以上所說,即是陰虛的一般表現,如果陰虛分在五臟,體現出來的症狀就各有不同了!

1、肺陰虛

肺陰虛的人,容易有乾咳的症狀,很少痰的,有痰的話,也是很黏,不好咳出。而且整個人容易感覺潮熱,晚上非常容易有盜汗的症狀。

2、心陰虛

心陰不足的話,心血容易不足,心血不足就容易失眠、多夢、健忘、心悸!在夏天的時候會這些症狀會表現的很明顯!

3、肝陰虛

肝陰不足的人,肝血不足,會導致眼睛看東西模糊,兩邊的肋骨區域容易疼痛,人也會因為肝陽的上亢,而表現的容易發脾氣。

4、脾陰不足

脾陰不足,食慾容易亢奮,卻又吸收不好,大便乾燥,肚子容易感覺不舒服。

5、腎陰虛

腎陰虛的人,可能會表現為性慾亢奮,卻又容易腰酸背痛、腰膝酸軟,而且男人容易遺精,女子的話,月經量會變少。舌頭會比較紅,腎脈會比較亢奮。

如果有陰虛導致的症狀,那麼在如此炎熱的夏天,很多症狀都可能加重。如果病人有合併陰虛的情況,在夏天的時候可能會加重病情,這是醫生和病人都要注意的地方。

以上這些症狀,一般情況下,在夏天炎熱的季節,都會加重。生病的患者,如果有陰虛的情況存在,則在夏天病情容易比平時重,醫生一般都會倍加重視,反覆提醒注意。

現在就具體講陰虛的人在夏天如何保護、保養自己!

一、飲食方面

現在地攤經濟開始火熱,夏天晚上大家喜歡到外面玩,喝啤酒、燒烤擼串是經常的事。但這不是什麼健康美食,偶爾吃點沒關係,不可以經常吃的。尤其是陰虛體質人群,辛辣火熱之燒烤,儘量免了吧。這些東西傷人陰液。

以前有一個病人因為陰虛,產生肌肉跳動的症狀,有的時候是肩膀的肌肉跳,有的時候是臉上的肌肉跳,後來面癱了,經過治療基本痊癒。有一次跑去喝啤酒,燒烤擼串,結果回家他的臉部就又開始跳,嚇得他又來找醫生了。有一些陰液不足,經絡的營養不夠,容易產生這種肌肉跳。當然,肌肉跳的原因有很多。

傳統的文化裡,一些植物性食物,如蓮藕、銀耳、淮山藥、百合、甘蔗、雪梨等水分充足的食物,都是滋陰的佳品。而在肉類裡面,如果要滋陰,可以吃一些豬肉和鴨肉,但是在烹調的時候,不要放太多的辛辣調味料,免得變得很燥熱而不利於陰虛體質的人。海鮮類中的帶殼產品多是涼性的,可以滋陰。

在中藥材裡面,也有很多滋陰之品,如生地、熟地、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等等,可以找一個中醫師,根據情況搭配一下,用來煲湯或者泡茶,也是很好的養陰方法。

而要非常注意的地方,雖然陰虛的人感覺很熱,但更要少吃涼食,溫度太低的食物會傷到陽氣,更容易造成陰陽兩虛,陰虛的症狀可以用適當滋陰的方式來調整,而不是用溫度太低的食物飲料來澆滅陽氣。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二、睡覺要注意的

如果睡眠不足,對於陰虛的人來說,在夏天,陽氣在某種程度上更容易亢奮,而傷到陰液。所以,應該睡眠要充足一些,最好還要睡個午覺,這是保護我的陰液,不用花錢的好方法。

三、運動鍛鍊

容易導致大汗淋漓的運動,對於陰虛體質的人群而言,並不適合。陰虛的人不要去大量出汗,更容易傷到陰液,而加重症狀,進一步引發嚴重的問題。

陰虛的人,在夏天,可以選擇在早晚比較涼快的時候,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比如散步、太極、遊泳、八段錦等。會比較合適。

四、天氣熱的時候,出行要注意

夏天非常熱,夏天在中醫裡面對應人的心,而中午也對應人的心,如果夏日的中午,到處亂跑,人會很難受,尤其是陰虛的人,應該儘量避免的。弄不好,也可能導致一些潛在的疾病突然發作!

、男女之事要節制

夏日陽氣盛,更容易勾動陰虛體質之人的性慾。雖性慾旺盛,卻每次不持久,這是陰虛的特徵在夏日的表現。這樣反而容易又傷到人的陽氣。所以,陰虛體質的人,主動的去節制自己的欲望,對於腎精,腎陰,腎陽的恢復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六、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心態平和很重要

陰虛的人,非常容易煩躁,這是身心互相影響的必然結果。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修心,時刻注意自己的心態,這樣調整也對身體的陰虛有改善的作用。

放寬心態,隨緣而過,陰虛的人,夏天就會好過一些。

七、陰虛的人更要除溼氣

陰虛的人,是自身的陰液不足,但是陰液不足,並不代表身體裡面沒有溼氣,如果喝了太多水,尤其是涼水,那麼溼氣是會堆積在體內的,而夏天有的地方也是溼氣很重,外溼也會導致內溼。陰虛合併溼氣重,這是夏天很多陰虛人的共同特點。

我們用除溼的藥給陰虛合併溼氣重的人治療,溼氣退掉以後,陰虛的本質就表現出來了。

以上七點就是我為陰虛體質的人總結的度過夏天的秘籍,希望大家健康快樂!

我是醫心愛分享,感謝你的閱讀!

歡迎關注我,學習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五心煩熱、脾氣暴躁,原來是陰虛了,夏季陰虛體質該如何養生呢?
    這種高溫的天氣下,一般人都會覺得不舒服,但是有一種人會比其他人表現得更加難受,那就是陰虛體質的人。所以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陰虛體質的人該如何度過炎炎夏日呢?首先很多人會說什麼是陰虛體質的人,有哪些表現呢?我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陰虛體質的呢?
  • 陰虛體質養生
    因此,應當學會調節、緩和亢奮的情緒,釋放煩悶,安神定志,舒緩情志。學會正確對待喜與憂、苦與樂、順與逆,保持穩定平和的心態;平素加強自我修養,養成冷靜、沉著的處事態度,避免與人爭吵。起居養生陰虛體質者,畏熱喜涼,適應秋冬,夏熱難耐。
  • 陰虛體質,該如何進行調理?中醫給出3個保養方
    一般出現陰虛情況的人,大多數都是因為燥熱之邪從體外侵襲,或者平時吃了太多溫補性、乾燥的食物。如果平時很容易焦慮、憂思的話,也會出現陰虛的症狀。而且陰虛也有分類型,不同類型其出現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具體該如何分辨呢?我們來看看:——肺陰虛:此類患者大多會出現乾咳、或咽喉乾燥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痰液帶血絲的情況。
  • 陰虛體質的人該怎麼過冬? | 生活妙方
    之前我講過,每個體質的人,在每個季節,身體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現在來講,如果是陰虛體質的人,該怎麼過冬。這陰虛體質的人,身體會虛熱,所以,在夏天的時候,是比較難過的,因為夏天天氣熱,熱容易導致陰液虧虛,因此,陰虛之人在夏天更容易出現問題,會出現種種熱證。而到了冬天,天氣涼了,這陰虛之人該感覺舒服了吧? 答案是:不一定的,此時,陰虛之人表面看著舒服,可是實際上,也會有自己的問題的,那就是容易出現外寒內熱的情況。
  • 口乾舌燥,陰虛體質如何調理,看你是不是陰虛體質
    我們都知道平和體質是所有體質類型中最理想的,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幸運的擁有令人羨慕的平和體質。有一類人性情急躁、外向好動,不論冬夏都特別怕熱,還總是覺得哪兒都幹,口舌幹、皮膚幹、大便幹,並且光吃不長肉。這樣的人就屬於陰虛體質,在人群中所佔的比例為8.98%,是一種常見的體質類型。人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特別女性更年期這個階段,體內的陰氣減少了很多,很容易出現陰虛。吳大真老師從中醫角度介紹了陰虛體質應該如何調理~~什麼是陰虛?
  • 陰虛體質——「陰虛則內熱」
    有一類人性情急躁、外向好動,不論冬夏都特別怕熱,還總是覺得哪兒都幹,口舌幹、皮膚幹、大便幹,並且光吃不長肉。這樣的人就屬於陰虛體質,在人群中所佔的比例為8.98%,也是一種常見的體質類型。  陰虛體質就是由於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人體陰氣不足,滋潤、制約陽熱的功能減退,致使陰不制陽,而出現燥、熱、化氣太過等陰虛內熱表現。
  • 陰虛體質,陰虛陽亢如何運用食療與艾灸養生!
    陰虛體質往往由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熱病、房勞內傷、或失血耗液所致。常見如口乾唇紅、手足心熱、便秘、尿黃且少、舌紅、苔少、盜汗遺精、失眠多夢等。陰虛症狀陰虛體質食療宜滋陰與清熱兼顧,宜用清補之品,在調理陰虛體質時應注意結合填精、養血、同時養陰應兼顧理氣健脾,滋陰食物多柔膩,久服傷脾陽,引起腹瀉腹脹,故滋陰時可加入一些陳皮、
  • 什麼是「陰虛體質」?有哪些症狀?我們該怎麼調理「陰虛體質」?
    中醫常說的「陰虛體質」是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應保持協調平衡, 中醫稱之為「陰陽平衡」。「陰虛」是陰陽失衡的表現之一,因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故稱陰虛,多見於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後而致陰液內耗的患者。由於陰虛不能制火,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兩者常互相影響。
  • 冬天到了,陰虛體質該怎麼養生?這些要知道!
    面對這樣的局面,很多陰虛的人,可以說是又要經歷一波磨難了。很多人覺得說,陰虛的人應該是夏天比較遭罪才對,但是我們可能有所不知的是,陰虛之人雖然整體表面看著舒服,可是實際上,也會有屬於自己的問題,那就是容易出現外寒內熱的問題。出現這樣的狀況,一般自己都會覺得比較難受。陰虛的話,會存在哪些狀況呢?首先就是眼睛會市場感覺乾澀,時不時總是覺得眼睛熱。其次的話,就是口乾,有事沒事就想要喝涼的飲料或者是水。
  • 調理陰虛體質 做健康女人
    女性卵巢功能早衰多與陰虛體質有關。由於陰血不足,身體沒有多餘的陰血排出體外,從而出現女性年紀輕輕就月經量少、周期延長、甚至閉經等疾患。根據下面的幾個問題,測測自己的身體是否瀕臨陰虛的狀態: 1、睡眠很失敗,不是睡不著就是經常勞累地做夢; 2、皮膚沒有光澤,蒼白或者萎黃; 3、月經量比一般人少,經期維持三天就會結束; 4、嘴唇常發乾起皮,甚至可以撕下來,或是口腔潰瘍反覆發作; 5、有時候覺得眼睛乾澀,甚至疼痛; 6、夜間經常覺得咽喉發乾
  • 不同的體質,需要不同方法養生調理(值得收藏)
    所謂體質就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之中先天秉承父母的遺傳,在後天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個形態結構。我們一般有九種體質: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氣鬱滯血瘀質和痰溼質,還有溼熱質。你如果能夠根據自己的體質類型來養生的話,便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我們該怎麼樣了解自己的體質呢?我們平時應該吃一些什麼?那今天就跟大家去一一分享。
  • 一陰虛就火旺,陰虛火旺體質的人,有哪些特點?怎麼調理才好?
    但凡對養生知識稍有了解的人,對陰虛火旺這四個字肯定都不陌生。中醫上講,人共分為九種體質,陰虛體質就是其中之一。陰虛生內熱,陰氣越虛,體內的火氣越旺,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陰虛火旺的情況。陰虛火旺對人體的危害是比較大的,人體內的陰陽二氣平衡,身體才會健康。陰虛代表體內陰氣不足,陰不制陽,會出現陰虛陽亢的情況,身體會陷入亞健康的境地。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陰虛火旺體質呢?陰虛火旺的人,身體往往都有一些共性特徵,若你也有,說明你屬於陰虛火旺。
  • 陰虛體質該如何進行調理?中醫給出一杯代茶飲和一個穴位幫到你
    因此,陰虛體質的調理要點自然是,養陰增液。推薦一個代茶飲麥冬、百合、沙參、白芍、生地、當歸,各5g。麥冬、沙參肺胃之陰同養,百合補心陰,白芍益肝陰、生地壯腎水。陰虛通常會有血虛,所以前面有說「皮膚乾燥、易生皺紋」。當歸不僅養血,還有潤腸通便之功用。
  • 痰溼體質如何養生
    下面就請跟隨小編了解一下什麼是痰溼體質,痰溼體質人群應如何養生?痰溼,一種病症名,指人的體質的一種症狀。亦稱為遲冷質,多由飲食不當或疾病困擾而導致。慢性咽喉炎不能一概而論的,有的是基於陰虛體質,這時一定要潤;有的是基於痰溼體質,這時要化痰、理氣、散結。5、痰溼體質容易和鬱症相伴而生。
  • 氣虛體質如何養生?
    體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即:陰、陽、氣、血、津液為根本。體質分為九種,氣虛體質為九種體質中最常見一種類型。本文分析氣虛體質者當如何養生?以本文所談的氣虛體質為例,預防氣虛體質,亦源於自律。我們每個人自己要重視養生,養生要靠自律。 其一,針灸及按摩預防氣虛體質。 有研究證實,通過按摩關元、足三裡穴可以明顯改善氣虛體質。關元為小腸經的募穴,又是人體丹田的之所在,為先天;足三裡為土經土穴,又是胃經的下合穴和合穴,而胃為水谷之海,為後天。按摩關元和足三裡,正可以調節先天和後天。
  • 陰虛體質的人舌象是什麼樣子?
    陰虛體質,主要是指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熱等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導致陰虛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是因為熱病後、病久不愈、情志失調、房事不節以及過服燥熱之物所導致的陰液損耗,導致體內陰液過少,人體得不到滋養所致。 燥熱傷陰,陰虛體質者多喜歡吃煎、炸、燒烤等食物,或嗜菸酒。還有很多人飲食愛吃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燙啊,酸辣粉等等。
  • 先來看看自己什麼體質,再去談養生.
    對於女性養生來說,不同體質所要遵循的養生之道是不同的。從中醫學的角度分類,女性體質可以分為四類。
  • 中醫九種體質及體質養生知識
    一,平和體質(健康派)特徵:該體質人群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慾好,平時患病少。患病傾向:不愛得病。養生方法: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少食過於油膩及辛辣之物。適宜運動:年輕人可選擇一些強度大的運動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則適當散步、打太極拳.
  • 男人體質不同如何正確養生
    不同體質男人怎麼養生?
  • 不同體質的人,在春夏秋冬的補法各不相同
    《黃帝內經》說:「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意思是有智慧的人養生,會順應節氣的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規律。而不同體質的人,在不同的季節裡,身體的表現也是不同的。我們只有辨明了自身的體質,找到了身心不適的癥結,才能學會如何根據外界氣候、天氣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