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力資本術:剝離互金擁抱銀行 千億市值映照下松發股份業績慘澹

2020-12-21 新京報貝殼財經

民營石化巨頭恆力的金融資本版圖繼續擴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恆力旗下公司日前通過司法拍賣競得錫商銀行2.8億股股份,耗資2.8億元。該部分股份原由另一江蘇大型民企澄星集團持有,此次拍賣後成為第二大股東。在布局銀行之外,恆力的金融版圖也有收縮動作,其中,其已從互金板塊深圳信雅達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完成退出。

恆力始建於1994年,其主營業務是以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全產業鏈發展的國際型企業,2019年總營收高達5567億元。近年來,恆力擴張迅速,擁有兩家上市公司恆力石化、松發股份(603268.SH)和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同裡旅遊(834199.OC),其中,恆力石化為恆力核心上市子公司,近年來業績爆發、市值超千億規模,而對比之下,松發股份和同裡旅遊的業績則表現慘澹。

作為支持擴張的資本手段,恆力還在債券市場表現活躍,於今年發行了兩期合計金額1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相比於此,恆力集團在銀行渠道的融資不容小覷。截至2020年3月末,恆力集團在各家銀行授信總額度為1725.14億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額度為1365.07億元。

耗資2.8億競得錫商銀行2.8億股,將成第二大股東

12月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自阿里司法拍賣平臺獲悉,江陰澄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澄星集團」)持有的無錫錫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錫商銀行」)3.7億股股權司法拍賣已於日前結束,江蘇恆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耗資2.8億元競得2.8億股,無錫東弘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耗資8030萬元競得8000萬股,無錫錦萊儲運有限公司耗資1050萬元競得1000萬股。

此次司法拍賣裁定系由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於9月作出。執行裁定書顯示,這部分錫商銀行3.7億股股權系由澄星集團質押給無錫東弘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因澄星集團未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無錫市中院裁定對這部分股權進行拍賣,變賣。

筆錄所附錫商銀行財務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8月,錫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814.87萬元,淨利潤為虧損2279.52萬元。

貝殼財經曾於7月報導,澄星集團凍結風險持續蔓延,所持錫商銀行股權遭到法院凍結,此前澄星集團已數次將所持錫商銀行股權進行出質。此外,澄星集團所持華龍證券與蘇民投股權亦出現凍結。

恆科新材料為民營石化巨頭恆力集團旗下企業,在股權結構上由江蘇恆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恆力化纖」)全資持有。據恆力集團上市公司恆力石化(600346.SH)披露介紹,恆科新材料與恆力化纖位列其四大聚酯經營主體企業(另外兩家為德力化纖和康輝石化),且均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記者注意到,江蘇恆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恆科新材料」)此前已在錫商銀行開業前認購其1.998億股股份,認購比例9.99%。澄星集團原認購股數為4.8億股,位居第二大股東。經過此次股權拍賣,恆科新材料將合計持有錫商銀行4.798億股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

事實上,恆力布局錫商銀行由來已久。據2020年3月公告,錫商銀行已完成發起人股東調整的相關工作,新增發起人股東江蘇恆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及江蘇利創新能源有限公司,原發起人股東江蘇雙象集團有限公司、感知技術無錫有限公司調整認購股份數量;南京德樂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柯利達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不再認購錫商銀行股份。

除了錫商銀行,恆力在金融領域還布局了蘇南小貸。

恆力集團發行文件顯示,其金融服務業務主要由其下屬子公司吳江市蘇南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蘇南小貸」)運作。蘇南小貸公司成立於2009年,註冊資本為2億元,主要面向「三農」發放貸款、提供融資性擔保、開展金融機構業務代理以及其他業務。

2019年,蘇南小貸發放貸款11.10億元,收回貸款10.26億元,年末貸款餘額5.2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6320.21萬元,淨利潤2300.37萬元,利率水平在年10.99%左右。

2020年3月末,蘇南小貸發放貸款1.26億元,收回貸款2.65億元,3月末貸款餘額3.86億元;2020年1-3月,蘇南小貸實現營業收入1472.53萬元,利率水平在年12.02%左右。

相比於這樣擴張動作,恆力擴張亦對其金融布局進行調整。去年10月,貝殼財經曾報導恆力集團退出了深圳信雅達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信雅達公司」),為其近年來快速擴張路上少見的收縮動作。

恆力集團旗下恆力股份董秘李峰迴應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信雅達主營網際網路金融的公司,基本上可以算是空殼公司,目前被集團剝離,未來恆力集團還會逐步退出地產業務。

兩度發債 未來或面臨授信餘額不足

資料顯示,恆力集團2019年總營收5567億元,現位列世界500強第107位,恆力為家族類型企業,實際控制人陳建華、範紅衛夫婦在此前發布的2020年度胡潤百富榜中以1350億元財富排名第20位。

近年來,恆力加速崛起。

今年2月,新京報曾報導,恆力投資項目已全國開花,包括位於貴州的260億元投資計劃、位於陝西的1500億元煤化工全產業鏈項目、位於江蘇的230億元恆力時尚產業園、位於廣東的820億元石化中下遊及新材料項目。恆力集團擬投資的上述4大項目涉及資金已達2810億元。

為了給集團擴張提供資金,恆力藉助債券市場大舉融資。

上清所披露顯示,恆力集團2020年發行了兩期短期融資券,為分別於8月和10月發行的「20恆力CP001」、「20恆力CP002」,發行金額合計10億元,募集資金中5億元用於償還金融機構借款,5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除上述兩期短期融資券外,目前恆力集團尚在存續期的應付債券為恆力石化2019年9月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19恆力01」以及恆力集團2018年發行的10億元中期票據「18恆力集MTN001」。

其中,恆力石化所發行的公司債計劃將所募集資金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且未來可能調整部分流動資金用於償還有息債務。

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在今年10月對恆力集團作出的評級報告中確定恆力集團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

相比於發債渠道,銀行渠道對恆力集團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在10月的發行文件中,恆力集團披露表示,其主要合作銀行包括中國農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截至2020年3月末,恆力集團在各家銀行授信總額度為1725.14億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額度為1365.07億元,尚未使用授信額度為360.07億元,已用授信額度佔總授信額度的比例為79.13%,剩餘授信額度佔公司總授信額度的比例為20.87%。

恆力集團表示,未來公司可能面臨授信餘額不足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恆力集團負債規模迅速擴張。

據恆力集團今年10月發行文件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恆力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363.76億元,歸母淨利潤為6.74億元;截至一季度末,恆力集團資產總計2336.80億元,負債合計1783.53億元。

大公國際提出,恆力集團同時面臨諸項風險——因原油價格波動性較大,石化企業面臨一定成本控制壓力;恆力集團資產結構以非流動資產為主,受限資產佔總資產比重較大;集團有息債務規模持續增長,在總負債中佔比較高,其中短期有息債務規模較大,存在一定短期償債壓力。

進擊資本市場 大連國資減持

在此之際,恆力在資本市場表現活躍。

2016年3月,作為恆力集團化纖資產經營主體和恆力石化前身的江蘇恆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借殼大連橡膠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大橡塑」,600346.SH)實現了在上交所主板的重組上市。

重組上市完成後,恆力集團隨即啟動將大型石油煉化項目和PTA業務注入上市公司。2019年6月,上市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恆力石化」。

而在完成上市後不久,即有媒體報導恆力實際控制人陳建華協助調查,或涉原十二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珉案。2016年4月12日,其時還未改名恆力石化的大橡膠回復上交所就此事的問詢函表示,陳建華僅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目前公司由實際控制人之一的範紅衛(陳建華配偶)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全面負責公司生產經營。

據媒體報報導,2016年9月,陳建華重回公眾視線,恆力集團網站發布了他接待大連長興島經濟區領導參觀公司的消息。

另一方面,恆力石化自上市以來業績持續向好,營收規模不斷擴大,淨利潤亦增長迅速。

2017年至2019年,恆力石化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22.88億元、600.67億元、1007.8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19億元、33.23億元、100.25億元。

2020年三季報顯示,恆力石化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33.34億元,同比增長35.38%;歸母淨利潤為98.96億元,同比增長45.16%。

截至三季度末,恆力石化資產總計1933.57億元,負債合計1496.84億元。

和很多企業一樣,股權質押的手段也為恆力所使用。

據恆力石化10月27日公告,目前控股股東恆力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3.55億股,持股比例為76.07%;累計質押上市公司股份12.99億股,佔其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24.26%,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8.45%。

恆力石化表示,恆力集團目前資信狀況良好,具備資金償還能力。

而伴隨著恆力石化的爆發式增長,大連國資已持續減持恆力石化。

恆力石化2019年年報顯示,大連國投集團持有恆力石化8273.78萬股,持股比例1.18%為第六大股東,且大連國投集團在報告期內增持了2363.94萬股。

據最新的三季報,大連國投集團已不在前十名股東名單中,為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之一,所持股份已降至3171.15萬股。

除恆力石化外,恆力旗下掛牌公司同裡旅遊則系由陳建華與範紅衛夫婦於2011年出資成立,後由恆力集團增資持股。目前恆力集團持有同裡旅遊90%股權,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陳建華、範紅衛,陳建華個人另持有同裡旅遊10%股份。

同裡旅遊經營實體為同裡湖度假村,據介紹可提供集客房、餐飲、會議、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精品酒店運營和服務。財務數據顯示,同裡旅遊自掛牌以來營收規模陷於停滯,並持續虧損,2019年度才首次實現歸母淨利潤為正,為22.91萬元。

2020年上半年,同裡旅遊再次出現虧損,半年內實現營業收入2468.81萬元,歸母淨利潤為虧損951.17萬元。

此外,恆力集團還入主了另一家上市公司松發股份。

松發股份主要經營家瓷、定製瓷和酒店瓷等日用陶瓷用品,於2015年上市。恆力集團在2018年下半年入主松發股份。

上市公司公告顯示,為了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和個人投資資金需求,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道藩、陸巧秀及其一致行動人林秋蘭與恆力集團籤署協議,恆力集團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松發股份3742.8萬股股份,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9.91%,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陳建華、範紅衛夫婦成為松發股份實際控制人。上述交易的股份轉讓價格為人民幣21.91元/股,轉讓價款合計為人民幣8.20億元。

恆力集團其時表示,其入主松發股份系因認可上市公司發展戰略並且看好其未來發展,願為上市公司的發展提供助力。2018年10月,松發股份公告稱此次股份協議轉讓已完成過戶登記手續。

記者注意到,和同裡旅遊類似,松發股份業績表現不佳,其2018年與2019年連續兩年歸母淨利潤下滑,其中2019年度未能完成歸母扣非淨利潤不低於3000萬元的業績承諾。因此林道藩、陸巧秀及林秋蘭於今年5月向上市公司補償現金289.49萬元。

2020年三季報顯示,松發股份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再次下滑,實現營業收入2.87億元,同比下降32.87%;歸母淨利潤為712.17萬元,同比下降75.98%。

值得注意的是,恆力集團曾通過委託蘇南小貸向所控股的上市公司松發股份提供貸款。

據松發股份公告披露,2019年8月和2020年7月,恆力集團兩次通過委託蘇南小貸向松發股份提供貸款合計1.3億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趙毅波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2019年淨利或超千億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
    摘要 【2019年淨利或超千億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上市券商2019年12月月報已於日前披露完畢。從月報累計數據看,36家A股上市券商2019年全年淨利潤總額超1000億元,全年累計營收總額超2500億元,同比均呈上漲態勢。
  • 山東首家市值過千億的高新技術企業:歌爾股份今日市值達1083.86億元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4日訊 就在今天,以33.9元開盤的歌爾股份股票成交額38.19億,市值達1083.86億元,意味著歌爾股份成為山東第一個市值過千億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繼萬華化學(1733.14億)、青島海爾(1204.06億)、濰柴動力(1267.83
  • 15家美股互金上市公司現狀堪憂,唯有信而富發出SOS信號
    此後幾年間,國內互金企業紛紛效仿宜人貸,將目光轉向海外資本市場,掀起赴美上市潮。在此浪潮下,共有15家互金企業成功在美上市。縱觀這15家在美股上市的互金公司,有故事,也有事故。截至2020年9月1日晚間美股收盤,15家在美股上市的互金企業中,有5家股價低於1美元,淪為仙股,並面臨退市風險;聖盈信、和信貸、比特數字(原點牛金融)、微貸網先後因涉嫌非法資金被立案調查;信而富更是更名為SOS,或以此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剩下為數不多互金企業也舉步維艱,紛紛暫停或剝離網貸業務,謀求轉型。
  • 李澤鉅接手2年,故意讓公司市值蒸發千億,李嘉誠藉此賺到3千億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形勢並不好,實體經濟下滑嚴重,全球央行大放水,很多公司市值暴漲,特斯拉市值逼近了4千億美元大關,中國的蔚來汽車一年內市值漲了30多倍,股價從1美元多漲到了50多美元。李澤鉅接手2年,成績似乎並不好,單單是長實一家公司市值就蒸發了千億。那麼李嘉誠是不是選錯接班人了?李澤鉅接手兩年就敗光了千億市值,如果再幹2年,不是要敗光全部家產了麼?不過這就是李嘉誠父子布的一個大局,李澤鉅故意讓市值大跌,李嘉誠藉此卻成功賺到了3千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石油化工板塊加速升溫 恆力石化等龍頭屢創新高
    截至8月7日,恆力石化(600346)周漲幅17.76%領跑石油化工板塊,榮盛石化(002493)、恆逸石化(000703)同樣漲幅居前。具體來看,在上周行情中,恆力石化連續實現股價突破,8月4日-5日接連攀升,最終於5日午後觸及漲停。8月6日,恆力石化盤中最高價達20.85元/股,創下上市以來新高。截至8月7日公司股價報收19.16元。
  • 帶上網紅經濟光環的「星期六」,積極剝離鞋業、減持股份推動轉型
    2018年,網紅餐廳「海底撈」正式登陸港股市場,而後由近千億市值向兩千億市值進擊!現今,帶著網紅「太二酸菜魚」品牌的九毛九也強勢登陸了港股市場,上市首日股價收漲56.36%,總市值跨進百億市值俱樂部。近幾年,為進一步推進「時尚IP生態圈」的戰略實施,公司進行了多次收購兼併的資本運作!2017年初,公司通過參與設立佛山星期六時尚產業併購投資合夥企業,收購了從事網際網路營銷業務的時尚鋒迅和北京時欣。通過此次併購,公司獲取了時尚信息平臺的流量入口,快速切入網際網路營銷行業。
  • 浙商銀行最新成績單:平臺化服務戰略影響幾何?
    截至4月1日,15家上市銀行披露2019年成績單,淨利潤合計1.14萬億。既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的利潤千億,招商銀行等股份銀行的百億規模,也有紫金銀行、無錫銀行的不足20億元。從細分板塊看,規模最小的城農商行增速連續放緩,四季度相比一季度下降整整3個百分點。
  • 李寧市值突破千億,或將收購英國百年鞋企,老闆身家130億
    繼10月20日創下40.50港元/股的新高,且市值突破千億港元之後,10月21日,李寧股價繼續上漲,至13:00時許,報41.8港元/股,漲2.7%,總市值1040億港元(891.99
  • 投資約115億,恆力石化又將新建一化工項目
    記者 | 徐寧1恆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力石化,600346.SH)再度擴充PTA產能。9月30日,恆力石化公告稱,下屬子公司恆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擬建設年產能達500萬噸的PTA項目。恆力石化的新PTA項目計劃明年年底建成投產,總投資金額約114.95億元。其中,31.8億元為恆力石化的自有資金,其餘資金將從銀行貸款。恆力石化預計,該項目達產達效後,年均銷售收入可達212.5億元,利潤總額為12.06億元。目前,恆力石化的PTA產能為1160萬噸/年。
  • 市值超千億 三七互娛上位A股遊戲新龍頭
    最近股市漲勢如虹,諸多行業龍頭迭創新高,A股遊戲龍頭三七互娛的市值也站上千億元大關。公司董事長李逸飛年初喊出的「向千億市值目標穩步邁進」的豪言,如今已經提前實現。數據顯示,2019年三七互娛實現遊戲營收132.27億元,同比增長82.51%。這意味著,三七互娛已成為繼騰訊、網易之後,國內第三大遊戲廠商。
  • 誰在炒作新日恆力?4年3跨界踩雷 淨利過山車式猛增128% 股價漲停
    7月21日,寧夏新日恆力鋼絲繩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新日恆力)股價再度漲停。截至收盤,其股價為6.55元/股,總市值44.86億元。這是繼7月20日連續兩個漲停。有趣的是,市場上有關新日恆力利好消息並不多。能夠上檯面的是,其月桂二酸項目預計將於2020年內完工。該項目是新日恆力三大重點工程,也是其唯一的自建項目。
  • 恆力石化:3天收到14.39億元「退稅款」,沙特阿美陷超級虧損:利潤降...
    恆力集團:3天收到14.39億元「退稅巨款」,躍升至《財富》世界500強第107位   恆力集團位列第107位,較去年提升74位!據了解,多年來恆力業績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以每兩年一個千億跨越的速度快速發展從2017年首次申報世界500強到今年的107位,恆力迅速實現排名「四連跳」。
  • 新煉化項目開始掙錢,恆力石化去年營收破千億、淨利增兩倍
    記者 | 徐寧1作為四大民營煉化巨頭之一,恆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力石化,600346.SH)披露了其大型煉化項目投產後的首份年報。恆力石化稱,該一體化項目是當前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和業績增長的主驅動力。此外,公司原有精對苯二甲酸(PTA)、聚酯業務經營情況良好,進一步增厚了公司盈利。
  • 北方華創市值破千億,股價再超200元
    1月11日,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華創」)股價再次突破200元大關,達到201.45元,市值突破千億大關。成為首個市值突破千億的光伏設備企業,同時也是第四個市值突破千億的光伏相關企業。此前三個市值突破千億的光伏相關企業分別為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和陽光電源。
  • A股第四家千億市值光伏公司誕生背後:泡沫幾何?
    作為A股第四家躋身千億市值的光伏公司,中環股份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處於A股光伏板塊前列,並於1月13日盤中市值高達1014億元。但眼下,二級市場對於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股價泡沫爭論四起。多空對決之下,...1月14日,中環股份(002129.SZ)沒能延續前一個交易日的強勢,股價遭遇調整。
  • 市值破千億
    發行數量二千萬股(份)以下且無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以通過直接定價的方式確定發行價格。發行人尚未盈利的,應當通過向網下投資者詢價方式確定發行價格。 興業證券:擁抱權益時代「四重奏」 「機構配置」再迎政策催化>> 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
  • 剝離幼教資產 威創股份謀求「新出路」
    日前,有著幼教賽道「跨界第一股」之稱的威創股份發布公告,宣布已正式籤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旗下四大核心幼教品牌之一的可兒教育進行剝離,交易對價為3.03億元。自從幼兒園資本化路徑被封堵後,2019年來,威創股份從引入戰投新股東、變賣實體物業到如今開始剝離幼教資產,似乎一直在尋找新的出路。面對淨利潤持續下滑,監管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威創股份能否走出頹勢又或開闢出新的賽道實現「自救」?
  • 華付信息資產將置入棒傑股份登陸資本市場 有望成A股人工智慧行業...
    有望成人工智慧行業重組第一例重組草案顯示,棒傑股份擬以除庫存股外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張歡、黃軍文等人持有的華付信息51%股權進行資產置換,置出資產最終由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陶建偉及陶士青、金韞之共同指定的主體承接。
  • 兩家銀行一個意外決定,千億港元市值蒸發
    當天,滙豐控股、渣打集團(02888.HK)均於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取消派息計劃並暫停回購股份。宣布暫停分紅後,兩大銀行巨頭在香港市場股價一度重挫,截至收盤,滙豐跌超9%,報39.95港元,渣打跌超7%,報39.9港元。兩家銀行市值一天蒸發接近1000億港元。
  • 東方證券陳剛:建議從事半導體行業的企業家注重創新、擁抱資本
    因此,他對選擇了半導體這個行業的企業家提出建議,第一點首先是創新,其次是業績;第二點,一定要擁抱資本,而不是追逐資本;另外,他認為,很多事情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成功。記得我當年花了很多的心血研究一家剛上市的半導體公司,當時他們也做了很多事情,包括海外併購等一系列,但十幾年過去了,這個公司的市值、業績和市場關注度都沒有什麼明顯的提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我也想了一下,應該來說,十幾年前做半導體太難了,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