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所有的莎草科植物一樣,莖實心,橫斷面常為三角形。所以有三角草,三稜草的稱呼。
其聚傘花序開花的時候,為圓筒形或長圓形,長10-25毫米,寬6-10毫米。看起來就像一個個小鑽子,也像一把把小梳子,還像一個個小釘子。怎麼命名更形象呢?
就叫磚子苗吧!中藥界為它背上小書包,定了學名。
分布於長江以南及陝西、臺灣、西藏等地。夏、秋季採收,洗淨,切段,曬乾。
入藥部位為其全草。味辛、微苦,性平。辛能發表祛痰與行氣,苦能平喘與燥溼,加之歸肺、肝經,
具有祛風解表,止咳化痰,解鬱調經的功效。可用於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皮膚瘙癢,月經不調的治療。
選方:
1、治皮膚瘙癢,遍體生風:磚子苗一握,煎湯泡浴,立效。(《履巉巖本草》)
2、治皮膚瘙癢:磚子苗、槓板歸各適量,水煎外洗。(《精編中草藥圖譜4 便攜本》)
槓板歸味酸,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等功效,可用於溼疹,蛇蟲咬傷等的治療。
與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的磚子苗合在一起水煎,外洗患處,有較好療效。
2、月經不調:磚子苗、連錢草各15g,水煎服。(《精編中草藥圖譜4 便攜本》)
連錢草別稱活血丹、金錢草等,味辛、微苦,性微寒。歸肝、腎、膀胱經。具有利溼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等功效。
磚子苗和連錢草都味辛,微苦,磚子苗解鬱調經,連錢草散瘀消腫,對肝鬱氣滯,寒凝血瘀型月經不調有療效。
3、治血崩:磚子苗20g,石灰菜、柏枝葉各10g,水煎服。(《精編中草藥圖譜4 便攜本》)
血崩是指女性非經期陰道大量出血的症狀。多由於女性身體虛弱,擾亂正常的經脈循行,氣血不暢,血不能歸經,只好從陰道淋漓不絕。
本方所用石灰菜,學名叫泥胡菜,外形和小薊相似,可全株入藥,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祛瘀的功效。
柏枝葉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葉。苦、澀,寒。具止血活血功效。
本方中,磚子苗祛風解表,解鬱調經,泥胡菜清熱解毒,柏枝葉止血活血。三者合用,活血散瘀止血,可治肝腎不足、衝任失調所致的崩中漏下等出血證。
但是氣是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血崩會造成陰氣損耗,因此治療血崩,不能只顧著止血而遺漏補血補氣。故此方止血後,還需配合當歸等補血藥,黃芪等補氣藥以治本。
4、治水腫,小便短少:鮮莎草打量,貼湧泉,關元穴。(《泉州本草》)
以上便是莎草的藥用選方,這是一味全國多地可見的草藥,你見過嗎?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