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傑仔帶著記者來到順德區樂從鎮新隆村一座橋下參觀他的塗鴉作品。/佛山日報記者張明術攝
樂從「塗鴉男」陳英傑以最自由的方式,盡情釋放他的靈感
文/佛山日報記者麥鳳莊
圖/佛山日報記者張明術
3歲跟著父親學國畫,20歲那年偶遇街頭塗鴉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陳英傑的塗鴉很特別,跟塗鴉發源地美國等地的作品相比較,你會發現阿傑的塗鴉很有中國風,山水花鳥,龍虎蟲魚,雖用現代噴漆、記號筆,卻能揮灑出濃淡相宜、圓潤有致的「中式塗鴉」,傳統的優雅融匯現代的奔放,讓人嘆為觀止。
「中國風」塗鴉裝點街頭
塗鴉,是源自於美國的街頭藝術文化,而今在佛山街頭斷壁殘垣也悄然流行起來。「總結上一年塗於佛山街頭的山水系列作品,結合城市裡古老破爛又長滿青苔的牆壁慢慢展開創作……尋找老牆壁,賦予新概念。」@畫圖男的系列街頭塗鴉連日來在微博上引起一陣小旋風,博友們用「驚豔」來形容,不少人對比國外的街頭塗鴉,大讚@畫圖男的塗鴉更有味道,更有內涵。
陳英傑家住順德樂從,家門口就是連片的彩色塗鴉,有字母,有動漫;有人物,也有線條,奇思妙想,構成牆壁上一幅幅靈動圖案,連綿成片,仿佛置身畫廊之中。「隔壁裝修時,水泥濺汙了牆壁,沒法清洗,我就用塗鴉裝飾一下。」很多醜陋頹敗的牆壁,都是被阿傑如此「妙手回春」的。
細心觀察,會發現阿傑畫的塗鴉很有「中國風」,河湧埠頭的舊牆壁上,是一幅連綿的潑墨山水畫,濃淡相宜。此外還有龍、虎、鷹、笑佛等素材。街頭用的是噴漆、家裡習作用的是油性記號筆,工具很現代,但手法卻很有國畫風。
「3歲我就跟爸爸學國畫了。」自小的薰陶,阿傑擅長工筆、寫意、潑墨等各式國畫種類,不僅鍛就他紮實的基礎,還成了他生命中的藝術情結。20歲那年,阿傑遇上並痴迷塗鴉,只因塗鴉能讓他以最自由的方式,盡情釋放他的國畫靈感。「傳統國畫太"中規中矩"了,我希望籍著塗鴉能有所突破。」
所以,他筆下的山水、動物及人物,其延伸感和流動感強烈,故此他的街頭塗鴉也明顯有別於其他塗鴉愛好者的作品。
他的父母很開明
阿傑在學校是學習成績老跟不上的「差生」,但他的藝術天賦卻成就了他的人生,「當初希望他出國學金融幫下我手,後來我還是尊重他的愛好。所謂"行行出狀元",只有他覺得快樂就得了。」父母的開明,為阿傑提供廣闊的施展空間,他希望好好經營塗鴉,成為自己的「事業」。目前不少人通過微博看中了阿傑的塗鴉,常邀請他去現場創作。
樂從中學正門的沙良橋底的牆壁,有阿傑和來自國內、甚至美國等國外塗鴉愛好者的作品,「我們常會聚在一起搞創作,互相交流心得。這才能使自己的靈感永保長青。」
而今,阿傑和佛山一幫塗鴉愛好者的足跡已經遍布佛山的大街小巷,樂從、石灣、南海平洲等等。當你路過廢墟,斷壁殘垣,請放慢腳步,也許在牆壁上能有驚喜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