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個世界一線城市,巨大的GDP,讓其他城市黯淡,上海還在追趕

2020-12-06 馬大哈研究所

亞洲在工業革命以後就全面落後西方國家了,並不是亞洲發展慢了,而是西方發展太快了,所以近代後就是西方天下,經濟發展更能體現這樣的事實,在1964年之前,世界的繁華一線城市都是西方城市,但是到1964年後亞洲出現了世界一線城市,跟西方城市並駕齊驅了,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亞洲的頭部國家的經濟開始步入正軌了。

這個城市肯定不是上海,因為當時上海還處於起步階段,而這個城市只能是東京了,而東京的背後是日本,這一切就順理成章了,因為60年代後日本經濟超過了西歐國家,直趕美國,日本的東京當然是日本經濟發展的成果體現。1964年東京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都是經濟發展的體現,第一個就是高鐵開通運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坐的高鐵,東京1964年就有了,第二是辦了奧運會,那時候辦奧運是體現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經濟的標準,因為沒錢是辦不了這麼大的活動的。

所以,可以看出東京確實是很不錯的,因為北京到2008年才舉辦奧運會,兩個地方相差了44年,而上海還沒辦過奧運會,所以從側面就能看出日本當時的風光了吧,而那時候城市發展一旦進入正軌基本上很多後來發展的城市是很難趕上的,所以很多人會發現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四大一線城市,沒有出現第五個,這主要還是因為發展機遇問題,一但過了那個時間點就很難再有更好的機會了。

但是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一個城市發展打破了這個規律,每年的增長率應該再過30年就能成為一線城市,這個城市就是上海,上海現在也是東京之後的亞洲第二城市,但是東京高達10000億美元的GDP,上海還是有很多提升空間的,而且東京雖然很多年了,發展卻沒有停滯下來,反而是有很強大的經濟發展活力,因此東京在上海發展的同時也在發展,因此上海和東京的差距還真不好說。

東京從1964年獲得巨大成功後,城市科技文化方面都是亞洲典範,很多亞洲城市都想學東京,但是成功很難複製,基本上要看國家發展水平,而中國的很多城市正在複製這種發展奇蹟,這是很多城市沒有的機遇。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全國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去年舉行的世界城市評選中,我國的很多城市表現突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城市超越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從gdp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還不到1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臺北gdp只有5000多億元,但是,由於人口不多,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靠前,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中國最強新一線城市,GDP排名全國前十,有望晉升一線城市
    近幾年來,全國許多城市都在利用自己最獨特的優勢不斷發展,紛紛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幾個城市,我相信在這幾個城市裡,每個人都不會是陌生人,而且非常多的人都把這些城市作為工作和生活的首選地,遊客們也非常喜歡去這些地方旅遊。
  • 我國這座城市,其GDP在我國僅排36位,卻是世界上的一線城市
    我們的城市,它的GDP在我國只排36位,但它卻是世界上的一線城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隨著我國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建設日趨完善,許多城市也在不斷努力向前,在國際上的聲望也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的國際性大城市,如東京、倫敦、紐約等國際舞臺上的郵票
  • 這座GDP不足深圳一半的城市,為何能成為世界一線城市呢
    提到一線城市,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北京,在上海、廣州、深圳這類大城市裡,一線城市的世界裡,可能出現的可能是倫敦、巴黎、紐約等,而在最近的一線城市評選世界城市名單中,我國也有6個城市被剪掉了,其中有一個,很顯眼,它的gdp不到深圳的一半,而且gdp排名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幾十位了,這類看似普通的城市
  • 中國第三個GDP突破萬億的地級市,今年誕生,卻未入選新一線城市
    下GDP的含義,GDP也稱為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內部,所有常駐單位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衡量國家以及地區經濟狀況的最核心指標,我國至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引進GDP指標以後,基本就以該指標才測算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的gdp已突破9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
  • 我國面積最小的省會,上海是它的近20倍,卻同為世界一線城市
    中國的面積很大,城市也有幾百個,其中任何一個省的省會城市都是經濟的中心,所以其面積和人口都比其他城市要多得多,但是,國內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省會,它的面積非常小,只有上海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和上海同屬世界一線城市。
  • 廣東「最強」的兄弟城市,GDP都超過了2萬億,攜手入選世界一線
    說起我們國家的廣東小夥伴自然耳熟能詳,畢竟作為我們國家,經濟實力是最強大的身份,多年來一直是我們國家,名符其實的經濟老大,存在感很高,憑藉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這股東風,廣東實現了飛躍,更多的省中,第一次的位置,這裡的gdp已經突破了九萬億。
  • 中國「最強」地級市,GDP不如溫州、濰坊,卻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是我國的一線城市,絕對是中國城市發展的領軍天團,傲視無敵,但是,不要忘記我們的寶島臺灣,臺灣歷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歷史原因,臺灣的社會發展比大陸要快得多,經濟發展程度也不比大陸差,臺北是臺灣的省會城市,與北上廣深相比,沒有最牛的只有更牛,無疑是中國非常牛的城市
  • 中國「最小」的省會城市,面積是深圳的1/6,人均GDP卻有20萬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樣快速的發展速度,在各自的省的共同發展,通常是一個省的省會城市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想必的省會城市整體經濟在這個省的其他城市也很好。
  • 中國十大高校數量、GDP、工業上海全超越北京:世界頂尖一線城市
    #長期以來上海和北京都是中國最大兩座城市,兩座城市經濟、教育、工業、金融、醫療各有優勢,今年上海擁有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後,這種旗鼓相當的綜合實力平衡已經打破,代表著上海綜合實力已經全方位超越北京,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國際大都市、世界頂尖一線城市。
  • 印度最強城市,GDP強勢碾壓其他城市上榜首!相當於我國幾線城市
    眾所周知,這個時代是在不斷的發展著的,在近百年來,人類自從進入了工業革命,發展速度變得極為迅速,各國蓬勃發展,中國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短短數十a年的時間裡,趕上了很多發達國家的腳步,如今也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GDP堪比廣州的1/4,常被人遺忘,卻是首個走進世界一線的中國城市
    去年就世界一線城市的評選結果已經落下帷幕,根據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工業等多方面綜合評價,深圳成為我國第六個進軍世界第一線的中國城市。前五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臺北和天津。而在國內各省各市的GDP,人均GDP「大戰」中有一個地方,沒有什麼存在感常被人遺忘。
  • 中國第二座GDP達3萬億的城市,跟住上海的步伐了,你知道是哪個嗎
    許多省市也在統計去年的部分統計數據,前幾天部分地區的統計結果全部出榜,在官網上公布了自己的成績單,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北京GDP突破3萬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二個「3萬億俱樂部」城市,到目前為止,提起中國經濟最強的城市,人們都會想起上海,雖然球隊的成績不會低於10多年來的數值,但面對同樣是一線城市的北京
  • 中國「最名不其實」的城市,GDP不到1萬億,卻成為「世界一線」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城市的GDP都比較高,近年來我國GDP一直走高,可能GDP增速放緩,但內部數據仍較高,但基數越來越大,我國GDP將超過80億,北京和上海的GDP超過3萬億元,但無論如何,在部分外國人看來,北京和上海根本比不上GDP不到1萬億元的臺北,但我要告訴你們,國內生產總值不到一萬億的城市
  • 中國最名不其實的城市,GDP不到1萬億,卻成為「世界一線」
    過去幾年,我國大部分城市的GDP都比較高,這幾年我國的年度GDP持續上升,可能這一GDP增長速度也在放緩,但其中的增長數字仍然比較高,因為最終這裡面的基數也越來越大,截至2018年,我國GDP超過80億,其中北京和上海的GDP超過3萬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一些外國人眼裡,北京和上海比不上
  • 世界10大一線城市排名,中國有三座城市上榜,俄羅斯和印度無上榜
    紐約城市圈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圈之一,英國倫敦和紐約被列為世界兩大頂級城市。截止2017年,人口約851萬人,2018年,紐約生產總值8017億美元,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7家企業的總部位於紐約。 紐約作為世界頂級城市,在世界金融業影響力巨大,同樣紐約的金融是否穩定,關乎著世界金融。
  • 中國又一潛力城市,增長速度超東京,未來有望成世界最大國際都市
    伴隨著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各個城市的經濟都在快速增長,尤其是一線城市,不僅經濟有了相當程度的增長,而且城市的基礎建設也做得很好,特別是成都、武漢、杭州,更要爭得上風,看城市發展快不快,證明國家進步。我們都知道,每一個國家和城市在公布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 gdp之後,都會有一年的進展,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看到,造成世界差距巨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潛力會以城市的速度增長,成為東京,這是未來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城市。
  • 中國黑馬城市,GDP破萬億5年,落戶285家世界500強,目標對準上海
    城市之爭,最大看點在於經濟,這話並不虛假,而在當下越來越多的城市GDP破了萬億,經濟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在其之中,有這麼一個城市,早在五年前GDP就破了萬億大關,而如今落戶285家世界五百強,還把上海定為了自己發展的目標,如此城市,頗為狂妄,但是卻也並無其道理。
  • 高性價比的一線城市——上海
    疫情下的房地產行業成總是我身邊還活躍在地產圈中為數不多的朋友,今年已經是他從事房地產行業的第17個年頭,也是我們相識的第12年,過去16年中他先後供職於4家房地產企業,2020年差點就開始他的第5家地產企業工作經歷,但是因為疫情影響,新項目無限期推遲動工,無奈他只能北上上海,不惑之年遠離愛人和孩子,開始異地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