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發布會上介紹有關情況。當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歡、石龍洪、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應詢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及佔臺灣總出口額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密不可分。這充分說明,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是廣大臺胞的重大利好;兩岸經貿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利益要求,不斷擴大深化,臺灣同胞就能更多獲益受惠。
當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不是臺灣對大陸依賴加深。發言人有何評論?朱鳳蓮就此作上述表示。
有記者問,有輿論認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正進入加速期,臺商臺企應利用自身優勢,深度參與大陸新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產業融合發展。請問發言人,臺商臺企在這方面有哪些新機遇?
朱鳳蓮指出,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沒有理由不攜手發展、共同發展。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兩岸未來5年乃至15年的宏偉藍圖,這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光輝前景和歷史機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也將極大提升大陸和有關經濟體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這些重大機遇和長期利好,必將促進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
她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進一步擴大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空間,進一步發揮臺商臺企在智能製造、信息技術、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長,發揮他們在強化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紐帶中的獨特作用。
朱鳳蓮說,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其發展受到兩岸業界高度關注。去年底,兩岸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發起成立海峽兩岸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推進聯盟,將為促進兩岸相關企業合作、實現互利互惠發揮積極作用。廣大臺胞臺企全面把握大陸發展趨勢和重要機遇,主動適應大陸發展新階段新要求,充分參與,深度融合大陸「大循環」「雙循環」發展格局,定會獲得更大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