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植物?為了吃到各種懸鉤子啊.」

2021-02-07 物種日曆

我選擇植物學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藉此在野外找到好吃的,而懸鉤子屬不僅每個種都能吃,而且大多數種類都很好吃。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我就是為了懸鉤子屬才學習植物學的。

至於「能好怎」的問題:「好」是沒得說,熟透的懸鉤子果實都多汁可口,要說缺點頂多是有些種類太酸;「怎」也簡單,直接擼下來塞嘴裡就行,野生種類果肉太柔嫩,根本不可能貯存運輸,也就省得打什麼深加工的主意了。

「能」的問題就說來話長了,對於野生果樹,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如何在野外辨別它們。懸鉤子屬的特徵非常好記:灌木或木質藤本,莖和葉片背面的葉脈上有皮刺,果實是由多個離生心皮發育而成的漿果狀聚合果。至於花長什麼樣我就不說了,在野外看見懸鉤子的花意味著你來早了兩個月,很鬱悶的對不對!


如果覺得術語不好理解的話,懸鉤子屬的果實就是這樣攢在一起的小珠子。這是屬模式種黑莓Rubus fruticosus的果實。圖片:wiki commons


很多懸鉤子的果實徹底成熟後是黑色的,這樣才夠甜,紅色的時候比較酸。黑莓Black berry即得名於此。圖片:wiki commons

儘管辨認到屬並開吃很容易,但要確定吃進嘴裡的到底是哪種懸鉤子卻非常困難,這對資深的植物分類學家來說亦然。懸鉤子屬的分類仍然是世界性的難題,按照不同的分類系統,這個屬在全世界有250~700個物種——由這個數字的範圍就能看出分類學家在這個屬上存在多大的分歧。懸鉤子的繁殖方式非常混亂,既容易雜交,又容易孤雌生殖,於是產生了大量的同源和異源多倍體。這讓通過形態來辨別物種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中國植物志》記載的約150個物種裡,常見的物種分化式樣是一個廣布的、變異幅度大的物種周圍,圍繞著若干個狹域分布的近緣種;由於花果相似,很多時候要依靠葉片的形態來區分,但往往是那個廣布種的葉片變異幅度就比其他近緣種加起來還要大

幾年前我試圖做一些這個屬的工作時遭遇了這個攔路虎,一位我所尊敬的老師給我的建議是:「不如你完全拋棄現有的物種劃分,先用分子手段把系統樹建立起來,再重新分種吧。」我估算了一下採樣的難度,又數了數我的經費,默默地放棄了。

傷心事不提了,我還是說說這些年吃懸鉤子的美好回憶吧。

2005年起我在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讀博士,報到沒多久就被老闆趕著出野外,於是我帶著師弟去了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彼時正是春末夏初的好時節,我們實驗之餘就在周圍山上瞎轉。這天在一片杉木林下發現了幾叢懸鉤子,跟我之前見過的種都不一樣。這個種是單葉,皮刺很少;果實也是單生的,酸甜之餘有一種很難形容的味道。師弟說:「有點像某種農藥味,但是很淡,不影響食用。」我們遂暫定其為「農藥懸鉤子」。當時還沒有數位相機,我用一臺破海鷗摁了兩張,回來後掃了底片。



這個種我鑑定為中南懸鉤子R. grayanus,在廣東、湖南、福建、浙江一帶的山地森林中廣布,是一個葉形變異極大的種。它的分布區和一些近緣種的有交錯,有很多的過渡類型,難以區分,所幸我們吃的這一株是比較典型的。攝影:顧有容

作為廣東省的北部屏障,是溫帶植被向亞熱帶植被過渡的地區,懸鉤子屬作為北溫帶的代表性類群,在這裡的多樣性也很高。

南嶺的懸鉤子裡我最喜歡的是空心泡R. rosaefolius,也叫薔薇莓,果實很大很好吃,沒有農藥味。果實成熟期是6~7月,成熟的時候部分小漿果會脫離花託而使得整個聚合果呈現空心,故得名。在薔薇屬裡有個種的學名跟空心泡的是回文,即懸鉤子薔薇Rosa rubus,其重瓣栽培品種就是著名的荼蘼花。


空心泡R. rosaefolius,這個種是羽狀複葉的灌木或藤本,分布遍及長江流域以南、東南亞乃至整個環印度洋區域。圖片:wiki commons

時間再往前一點,我大三暑假在峨眉山野外實習。那時候比較窮,在山上只能買得起1塊錢一碗的冰粉聊解饑渴,而且冰粉也不是隨時都能買到,所以遇到結果的懸鉤子大家都很高興。記得那天從金頂下行到萬年寺,一路上吃了總有十來個種吧,不過景區不讓採標本,多數都無法確定種類。後來我在成都工作那幾年,基本上把四川盆地西邊的懸鉤子種類吃遍了,邊吃邊鑑定之下,幾個印象深刻的種也就能對上號。

吃得最多的是喜陰懸鉤子R. mesogaeus,中國西南山地的廣布種。名為喜陰,但在陽坡上也長得很多,尤其多見於闊葉林被砍伐後的跡地,是一個先鋒物種。這個種的果實成熟後是黑色的,甜度適中,勝在量大。這個種還是重要的蜜源植物,花極多,每朵花都能分泌大量的花蜜,而且糖濃度超過50%,蜜蜂特別喜歡。據我們的調查,有關地區7月出產的蜂蜜裡大概有90%來自喜陰懸鉤子。



喜陰懸鉤子R. mesogaeus的花蕾和果。《中國植物志》說這個種果實無毛,但也不盡然,上圖就是個非典型。依海拔不同,果實成熟期在7~8月間。攝影:顧有容

秀麗莓R. amabilis也是個花果皆大的種,聚合果能有3cm長。分布區和喜陰懸鉤子相同,果實成熟略晚,味道偏酸。



秀麗莓。攝影:顧有容

高粱泡R. lambertianus因為果序像高粱穗子而得名,但我不知道把果實的照片存在哪兒了……它是懸鉤子屬裡開花結果最晚的種之一,果實最遲到10月才成熟,果小味酸,聊勝於無。


高粱泡的花。攝影:顧有容

好了,已經寫到口舌生津了,但最早成熟的懸鉤子也要等到(明年)5月,真是令人捉急。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

相關焦點

  • 懸鉤子屬植物是什麼鬼,只要好吃就行了
    由於懸鉤子屬種類繁多,變異性大,僅僅根據植物外部形態分類比較困難,而且由於各分類學家看法不一致,所以命名比較混亂,再加上各地都有對這類植物的俗稱(比如葛公就是俗稱),所以分辨植物品種的事情就交給植物學家吧,我們只管怎麼吃、哪種好吃就行了。
  • 【一月一花木】NO. 16懸鉤子屬植物,好吃才是王道
    談起懸鉤子屬植物,大家或許會懵,一點概念都沒有啊。那麼對於樹莓、空心泡、插田泡、覆盆子、山莓、高粱泡、川莓等等。相信你一定聽過甚至吃過一到兩種,是的!這些全都屬於懸鉤子屬植物,而且全都可以吃!懸鉤子屬植物(Rubus L.)
  • 童年的美味---懸鉤子和野草莓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喵喵爬到山上打滾,在道上偶遇一堆誘人的果果,道邊一光頭老和尚正在掃地,於是捉住老頭便問,嗨~和尚老頭兒~這是啥啊?能吃咩?好吃咩?紅毛懸鉤子   圖:李策宏老和尚答:這個好吃啊,它叫老不死~喵喵大惑不解,問:老頭兒,你為毛叫它老不死啊?老僧白眼一翻,朗聲道:騷年~你居然不知道?
  • 送你一朵小花兒:懸鉤子
    金櫻子的果子叫做雞頭頸,外面的皮吃起來也是甜甜的,但是刺太多不好清理,小朋友們不愛吃。最開心的,就是仲春時節,山上各種懸鉤子成熟了,採啊採啊一小筐,抓起來一把大快朵頤,簡直爽歪歪。蓬蘽 (音磊)    薔薇科懸鉤子屬     攝于田邊蓬蘽長在田邊山腳甚至房前屋後,發現它時,總是一大叢一大叢,果子好摘,一下子就滿滿一把,吃起來甜甜的汁水充滿唇齒,讓人無法自拔。
  • 懸鉤子屬|赤果果的誘惑
    ,稀無刺。葉互生,單葉、掌狀複葉或羽狀複葉,邊緣常具鋸齒或裂片,有葉柄;託葉與葉柄合生,常較狹窄,線形,鑽形或披針形,不分裂,宿存,或著生於葉柄基部及莖上,離生,較寬大,常分裂,宿存或脫落。蓬蘽講真的,能夠認真看完那麼一長段描述的都是假不了的真愛,不過也可能有些小夥伴還沒看完已經暈了,當然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懸鉤子屬可以吃,而且味道還很不錯哦~想當初,某人誇下海口說要寫一個懸鉤子屬的合集,卻沒想到原來懸鉤子屬的家族如此龐大,而且目前見過的只有寥寥幾種,你說這傢伙,都還沒有學會走路怎麼就想要灰翔了呢。。。
  • 懸在天邊,一把好吃的鉤子(單葉篇)
    (/・ω・\)浙江產的單葉的懸鉤子基本都可以吃,並且味道都還不錯,木莓是個例外。所以在野外見到這類單葉的懸鉤子,只要分析確定不會有農藥,乾淨並沒沾過山上的牛糞什麼的,那只有一個字—吃吃吃。明明三個字啊! ∑(っ °Д °;)っ不過在吃之前,總要做個明白人,知道吃下去的東西具體叫啥名吧?
  • 懸在天邊、一把好吃的鉤子
    於是,田間地頭,能吃且好吃的物什,絕對不可能逃出我們的手掌心:野薔薇的嫩莖、正在孕育而未展開的白茅花序,豐富著我們的零食食譜;紫紅的桑葚、碧綠的嫩豌豆和蠶豆,更是美味;最好吃的莫過於那些草莓狀的各種覆盆子了,枝條上的銳利刺,根本阻擋不了孩子們對美味的熱愛!課餘或節假日,去田頭和林子裡採集這些美味,是當季的必修課。
  • 美味的誘惑,江南常見懸鉤子9種
    這是最常見的懸鉤子,是和人類最親近的懸鉤子,也是唯一要注音的懸鉤子。不必去山野,城市裡就到處可見,綠化帶上就常能看到幾朵白花鑽出來。這是名氣最大的懸鉤子。因為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曾經提及,大家看到這樣的果實,都叫它們覆盆子了。其實掌葉覆盆子不一定能在城市見到,我懷疑魯迅吃的可能是蓬蘽,哪怕在山間,掌葉覆盆子也是不常見的。
  • 懸鉤子 讓吃貨們瞬間淪陷的紅果大餐
    蓬蘽 講真的,能夠認真看完那麼一長段描述的都是假不了的真愛,不過也可能有些小夥伴還沒看完已經暈了,當然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懸鉤子屬可以吃,而且味道還很不錯哦~想當初,某人誇下海口說要寫一個懸鉤子屬的合集,卻沒想到原來懸鉤子屬的家族如此龐大,而且目前見過的只有寥寥幾種,你說這傢伙,
  • 喜歡吃山莓?害怕懸鉤子?其實你說的可能是一家
    植物在種子成熟以前產生出各種防禦手段,以避免過早被動物吃掉,有的運用化學武器,種子成熟前的生果具有苦澀的味道(甚至有毒),有的則採用物理防禦,不成熟的果實包裹著令蟲子討厭的絨毛或密刺,種子成熟後,則由防禦轉為吸引,果實轉為色彩豔麗,芳香甘甜,以吸引動物來吃,在物理防禦方面,薔薇科的強刺跟馥鬱的香氣一樣,給人很深刻的印象。
  • 冬日懸鉤子大概就是高粱泡吧!
    不過橘子倒是吃得蠻滿足。認識高粱泡是今年的第一天。橙紅色的小果掛滿一面,帶刺的小枝爬滿它旁邊的灌木,灌木爬滿了,它就往空地上爬,誰也攔不住它。當時是2020年的第一天,是一次登高活動,和朋友看到這樣一片懸鉤子,先是驚嘆,這個時候還有這樣的紅果嘛,再是驚喜,一人摘了一小枝,邊吃邊下山,嘖嘖稱嘆聲從路上到朋友圈裡。
  • 那些年吃過的「刺莓」都是什麼-蓬蘽(Péng Lěi)、掌葉覆盆子、插田泡、紅腺懸鉤子、茅莓、高粱泡
    隨著炎熱的夏天臨近,生長在山間的野果相繼成熟,蓬蘽(Péng Lěi)、掌葉覆盆子、插田泡、紅腺懸鉤子、茅莓、高粱泡,這些帶刺的植物都屬於薔薇科懸鉤子屬
  • 餓貨,快來份懸鉤子吧丨蓬蘽、茅莓、山莓、木莓、寒莓、插田泡、高粱泡、掌葉復盆子與黑莓
    本期9種懸鉤子屬植物,屬於薔薇亞科,為多年生落葉灌木、半灌木或匍匐草本,一類重要的小漿果果樹資源,簡稱樹莓或可食懸鉤子。高維生素C、具有抗癌SOD等使其被譽為第三代新興水果和「生命之果」。其中,樹莓(圖1)、黑莓(圖2)多見報導。
  • 粗葉榕 | 果能吃,好吃,味道像無花果
    前邊寫過懸鉤子和桃金孃,我的童年野果系列之三,便獻給最近接連見到的粗葉榕。小學的時候爸爸就帶我吃過它了,去山上玩時經常能見到,雖不比懸鉤子、桃金孃那般漫山遍野,也還是可以解解饞的。紅彤彤的果子軟軟甜甜,味道像無花果,我極愛無花果的滋味,自然也就很喜歡這野果了,那時候爸爸說它的名字叫「五加皮」[1]。學了植物以後,一看粗葉榕那「果子」便知是桑科榕屬家的。
  • 鄉土植物|荼蘼花究竟是哪種花?
    從古流傳至今的荼蘼花,一直便有著終結的寓意,韶華勝極,花到荼蘼。《群芳譜》稱它:「色黃如酒,固加酉字作『酴醿』。亦名佛見笑,百宜枝,獨步春,瓊綬帶,白蔓君,雪纓絡,沉香蜜友。都是潔淨優美的詞語,讀來令人愉悅,如同它的花朵。可惜的是荼蘼花並沒有定論,現代多執意追尋植物分類,無法給予明晰的答案。
  • 無痕鉤子的魔力,學下面六招,值100元
    小福有個魔術無痕鉤子!學下面六招,值100元!小福去了一個朋友的新家,只是為了看他的大包小包帶一打快遞包裹回家。他一個接一個地打開拿出來,我知道新廚房有各種各樣的小物件,包括洗碗機過濾器、廚房板架、開關插座、鍋蓋架、手機架、無痕掛鈎等。
  • 植物野趣 | 晚熟的美味野果
    偶然機會,小野去了一趟大山裡,寒風雖凜冽,但也吃到了美味的野果。下面小野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晚熟的美味野果,順便也要提醒大家,野果不可以亂吃,稍有不慎,就會吃出事情的。這種野果與之前介紹的樹莓、掌葉覆盆子等野果都出自同一科屬,都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
  • 一篇文章搞清楚各種」Berry莓「
    3、黑莓 Blackberry:薔薇科(Rosaceae)懸鉤子屬(Rubus)灌木,主要原產於新舊大陸北溫帶,北美東部和太平洋沿岸尤為豐富,在不列顛群島和西歐為常見萌生林和綠籬植物。蔓越莓是一種天然抗菌保健水果,是防治女性日常泌尿系統各種細菌感染、尿道炎、膀胱炎、慢性盂腎炎的最佳自然食療法。蔓越莓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在酸性泥土裡生長的農作物,它們需要大量的水. 一旦一個枝蔓開始生長,它將持續生長許多年。有的枝蔓可以生長75到100年還可結果。蔓越莓跟藍莓長相類似,不過蔓越莓是紅色的,藍莓是藍色的,這樣就不會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