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0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胡洋大夫 呼吸科大夫胡洋
病房裡有一位40多歲的男性晚期肺腺癌病人,這位病人已經從一代靶向藥吃到了三代,維持了四年多,可惜已全部耐藥了,最近一次複查全身多發骨轉移,體質變得虛弱,呼吸不暢,來住院的時候說:我疼的連呼吸都覺得像是在吞玻璃渣,沒辦法思考,渾身任何一個地方碰一下都疼。疼痛已經折磨得這個曾經的壯漢形銷骨立,面目猙獰。
國際疼痛學會從2004年起將每年的10月11日定為「全球徵服疼痛日」。2020年10月19 ~ 23日是今年的中國疼痛周。國際專家早已達成共識,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慢性疼痛嚴重影響軀體和社會功能,使患者無法參與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動,嚴重降低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確定為繼血壓、呼吸、脈搏、體溫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
在一項調查中顯示,大多數癌症患者最為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疼痛。可見,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質量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消除患者疼痛。早在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提出了「癌症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按照這一原則,90%的癌痛都可以得到緩解。然而,三階梯止痛原則已提出了近40年,現實生活中,仍有許許多多的癌症患者在飽受疼痛的折磨。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有70-80%的病人伴隨疼痛,其中有50%~60%的疼痛因各種原因而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到底該如何減輕癌症病人疼痛症狀?
規範化使用鎮痛藥
癌痛治療必須規範化,一開始就進行疼痛評估,按照疼痛評分,以三階梯、五原則的用藥原則為指導,積極處理癌痛藥物併發症,按照這樣的方法,85%以上的病人疼痛可以得到減輕。具體來說就是1.能口服儘量以口服止痛藥為主,無創且方便,不能口服選擇芬太尼貼劑或嗎啡栓劑。2.輕微疼痛可選擇非甾體類藥物,根據疼痛強度逐漸過渡到曲馬多或嗎啡。新的癌痛指南,逐漸弱化曲馬多或布桂嗪等二階梯藥物,強調足量和儘早使用第三階梯藥物。3.由於長效止痛藥(羥考酮、嗎啡緩釋片、芬太尼貼等)起效慢,一定要按時給藥,保證穩定的血藥濃度,而不是等疼的時候才想起來用藥。
按照疼痛原因進行止痛
癌症病人疼痛原因眾多,有腫瘤本身引起的,也有腫瘤治療引起的,所以,評估癌痛時要充分查找到疼痛原因。不同原因、部位和不同性質的疼痛,治療方式有所不同,比如骨轉移引起的骨痛,可以採用局部放療、骨水泥固定、放射性核素內照射、粒子植入、射頻消融等等多種局部治療方式減輕疼痛,靜脈使用雙磷酸鹽控制骨轉移發展。腦轉移引起的頭痛,需要甘露醇或激素脫水降顱壓,並進行放療,可以減輕腦水腫,緩解頭痛。還有一些晚期癌症病人癌細胞直接破壞神經引起神經病理性疼痛,這類疼痛除阿片類麻醉藥物止痛外,需要輔助使用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抗驚厥藥物以及三環類抗抑鬱藥,病變較局限者可以施行神經阻滯或者神經毀損。
對於癌痛病人來說,讓自己舒適,提高生活質量,應該是最高的追求。所以,不要抱著麻醉藥有毒、麻醉藥「成癮」、忍痛是一種美德等等陳舊錯誤觀念。對各級醫護人員來說,「使癌症病人不痛」不僅僅是口號,還要落到實處。
胡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有個癌症患者對我說他怕痛不怕死,疼痛有多可怕,怎樣才能緩解》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