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系咖啡烘焙!從毫無風味到芳香撲鼻,不渡劫能行?

2020-12-14 凌凌柏點咖啡

一滴馨香入口,卻是世間百態,各中滋味蘊藏無窮。我是凌凌柏,歡迎關注!和我一起體驗咖啡人生~

在整個咖啡製作工作中,烘焙是大家非常感興趣的一個環節。咖啡生豆充滿著澀味,基本無風味可言,咬一咬咖啡生豆,其實就是那種不好描述的"生"味。

還記得凌凌在之前一期裡曾經說過,最初大家喝咖啡是咖啡豆不經過烘焙直接煮的,天吶,可以想像風味差了多少。

經過烘焙,咖啡生豆逐漸轉變為散發著芳香並且味道很複合的咖啡熟豆。

新鮮的烘焙豆氣味非常香,讓人感到心情愉悅,喝起來也更加美味。

市面上很多關於咖啡烘焙的研究結果,大多數是關於烘焙效率和如何製作速溶咖啡一類的。

很明顯是在迎合市場,流量就是力量嘛!

由於這些低質量的咖啡豆缺少那些很有趣的風味,例如甜味或者本土應有的獨特味道,所以,高質量咖啡豆研究的缺乏對消費者或者咖啡產業來講都是一種損失。

綜合來說,所有精品咖啡烘焙商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中逐漸提高,慢慢接觸到咖啡烘焙的精髓的。

不同的烘焙商烘焙的咖啡豆一定有自己的美學理念和烘焙哲學的。同一批咖啡豆,同樣的烘焙技巧,可是每位烘焙師烘焙出的豆肯定不是完全一樣的。

從另一方面講,烘焙師非常明白自己想要的烘焙效果。

剛剛說,雖然要烘焙程度一致的咖啡豆,每位烘焙師最後的烘焙效果因人而異,但是必須強調的是,現在非常需要(明顯)不同的烘焙風格,還有很多烘焙風格需要探索。

咖啡的烘焙在意的不外乎咖啡豆最後烘焙到什麼顏色,花多少時間

單說咖啡淺度烘焙、深度烘焙是比較片面的。因為達到一定烘焙程度可以快炒也可以慢炒。不同的烘焙速度會出現明顯不同的風味,而咖啡豆顏色可以相差不多。

咖啡烘焙會發生一連串不同的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其中,各種反應和高溫會讓咖啡豆重量減少,當然也包括水分的流失。

慢炒,一般會在14-20分鐘完成,咖啡豆烘焙前後重量差異比較大,約喪失16-18%的重量;快炒最快可以在90秒內完成。快炒給咖啡豆中各種成分的反應時間相對短了很多,會有不同的味道體驗。

對於比較昂貴的咖啡而言,慢炒的方式可能更有利於培養風味,讓更好的味道發散出來。

烘焙過程中,咖啡最後風味是靠甜味、酸味和苦味三個要素決定的。

本凌曾經的推文中曾經介紹過咖啡苦味和酸味的來源以及味道變化的規律。

一般來講,酸味比較容易揮發出來,烘焙時間越久,最後留下的酸味就越少。

而苦味是比較含蓄的,烘焙時間越長,萃取出的咖啡液越苦。想想意式濃咖啡的味道,絕對的深度烘焙豆的傑作,越深焙的咖啡會越苦。

凌凌之前很少提到咖啡的甜味。喝過黑咖啡的童鞋肯定明白,基本!很難!感受到甜味吧。但是,人家也是有的。

甜味的發展大致呈現鍾型,就是常說的正態曲線啦。甜味的高峰介於酸味和苦味之間。好的烘焙師知道如何讓咖啡豆達到每個烘焙度裡最好的甜蜜點(這可是長期練就的功夫啊)。

本凌忍不住再一次友情提示!不管是控制溫度的技術高超,還是烘焙方法優越,不好的咖啡豆是怎麼也達不到極致完美的味道的。

ok!今天就到這裡啦~

感謝大家耐心閱讀本凌的圖文。

如果您覺得我的內容、圖文結構哪裡不妥,可以請大家在留言處提意見!

凌凌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希望可以早日更上一層樓呢!

先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啦!

希望大家可以一直關注我的作品,發文不易,凌凌會一直用心做好一件事噠(凌凌也想漲粉好幾萬^_^)!

下期見!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創作:凌凌柏點咖啡

相關焦點

  • 【咖啡知識】淺度烘焙與風味特性
    因為烘焙度較淺,生豆所含的有機酸以及醛酯類芳香物,破壞程度最輕,很容易表現出來。另外,梅納反應初期半生不熟穀物味也是淺焙豆常有的氣味。杯測界所稱的「酵催作用」,主要指分子量較低,且具有高度揮發性的花果酸香味與肉桂、青豆等草本芳香味。而「酵催作用」產生這些香氣有兩部分組成。
  • 咖啡烘焙與咖啡風味輪
    (樹脂成分:松柏類的松科與杉科,皆分泌烯類化合物的松脂,具有辛香味以抵禦蟲害或松鼠啃食)「乾餾作用」是指固體或有機物隔離空氣,幹燒到完全碳化,而隔絕空氣旨在防止氧氣助燃或爆炸。以木片包在錫箔紙內進行乾餾為例,可製造木炭並生成甲醛、醋酸、焦油和煤氣等焦嗆產物。
  • 淺度烘焙與風味特性
    印尼曼特寧獨有的溼刨法,可大幅縮短乾燥時間,造就曼特寧低酸悶香的「地域之味」。杯測師從70℃開始測味,直到室溫才停,就是在尋找以上所述酵催作用下的迷人花香與酸香味,同時也在檢測咖啡是否有發酵過程的酸敗味。這類酸香味在淺焙至中焙,也就是一爆中間至二爆前,濃度最高。在SCAA風味輪中酵催作用被歸納為三大韻味:花韻、水果韻、草本韻,如以下表列。
  • 無損風味超即溶咖啡,3秒喝到醇香冷萃!
    咖啡的膠囊造型很像一個mini咖啡杯,尺寸比成年男子的大拇指大不了多少。打開蓋子,咖啡香氣瞬間撲鼻而來,熱烈又濃鬱。共有3種風味,均選自於5大洲咖啡產區的100%阿拉比卡咖啡豆,每一顆豆子都能溯源,每一口都是地道醇正。
  • 解讀精品咖啡風味輪的85種風味
    這85種風味,由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和德州農工大學合作得出。初衷是希望在品鑑咖啡時,可以通過統一量化的語言去描述不同品種咖啡的風味,增加咖啡評鑑的科學性和可比性。 熱愛精品咖啡的朋友對這張SCAA的風味輪應該不陌生,但是很多說看不懂,那今天就簡單講講風味輪的構造和表達的含義!
  • 乾貨 | 烘焙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數據記錄軟體的出現和應用,人們理所當然地對咖啡是如何從綠色變成特定程度的棕色更感興趣,他們也很容易就能比較每天和每周的烘焙成果,以了解個中差異。即使有了更好的追蹤和記錄方式,對專業烘焙師來說,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我該如何開始對我的咖啡做實驗?我的烘焙曲線會如何影響咖啡最後呈現的風味?烘焙咖啡時有任何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嗎?大家是怎麼找到自己的烘焙曲線的?」
  • 咖啡風味——再品鑑
    在衝調咖啡時,酸度的表現是很重要的,在良好的條件及技巧下,可發展出酸度清爽的特殊口味,是高級咖啡必備的條件。咖啡的酸味是形容一種活潑、明亮的風味表現,這個詞有點類似於葡萄酒品評中的形容方式。假若咖啡豆缺乏了酸度,就等於失去了生命力,嘗起來空洞乏味、毫無層次深度。酸度有許多不同的特徵,像來自葉門與肯亞的咖啡豆,其酸度特徵就有著襲人的果香味以及類似紅酒般的質感。
  • 誰說深烘焙的咖啡沒有好風味?
    ,根本喝不出什麼風味特徵」、「深烘焙的豆子對人體不健康」的語調。絕對不是任何一名烘焙師傅、任何一支生豆深烘焙出來的味道都差不多呢——主要還是看烘焙師傅的功夫到不到家&生豆品質優良與否。因此,在同樣的烘焙時間及火力下,高海拔咖啡豆還是能保有許許多多的芳香成份以及焦糖化反應而來的甜味;低海拔豆只能迅速投降,整個豆體幾近灰化而徒留焦碳味罷了。
  • 咖啡知識 | 咖啡風味輪有什麼風味?咖啡風味類型詳解
    咖啡淺烘焙之中度烘焙的滋味以低分子量與中分子量的酸甜味為主,但是瑕疵豆太多或者烘焙不當,即使淺中烘焙也會出現不討好的苦鹹滋味。以至於深烘焙則以高分子量的苦味與鹹味為主。但是深烘焙並非一無是處,最珍稀的深烘焙味譜——「濃而不苦,甘醇潤喉」。咖啡水溶性風味物的佔比
  • 詳解咖啡烘焙程度|深度烘焙咖啡、中度烘焙咖啡、淺度烘焙咖啡
    現在很多咖啡店在跟顧客介紹不同咖啡豆的風味時,也會科普一些咖啡知識,其中有很多人關心的烘焙程度,深度烘焙與中度烘焙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解析這個問題。為什麼要烘焙咖啡豆?,商業咖啡豆多少會含有羅布斯塔品種,在風味呈現上也多少會有瑕疵,為了降低這個瑕疵感,普遍採用深度烘焙的方式,如果用淺度烘焙或者中度烘焙,就很容易喝出咖啡裡的瑕疵風味。
  • 威士忌風味的星巴克桶釀咖啡,有點微醺
    定製烘焙曲線,原汁原味呈現波本威士忌與咖啡迷人的雙重風味,芳醇的甜感中還回味出一絲酒韻。 展示了咖啡豆從裝桶、到過桶和烘焙的過程,講述了一顆瓜地馬拉安地卡咖啡豆在KNOB CREEK波本威士忌專屬釀造木桶中的奇妙之旅。
  • 咖啡知識 | 新手如何描述咖啡風味?
    ,精準的描述出咖啡的風味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比如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喝不出你說的柑橘味、堅果味、巧克力味等等,那麼,對於咖啡新手來說,應該如何描述咖啡的風味?咖啡苦,很多人都認為咖啡中的苦味來源於咖啡因。但事實上,咖啡的香氣和味道,是在烘焙後才產生的。在烘焙過程中,咖啡生豆的水分慢慢釋放,重量減輕,顏色加深,體積膨脹,含有香氣的油脂慢慢釋放出來。咖啡的味道:入門者在品鑑咖啡酸味的時候,無需過於關注具體酸味的名稱,而應該學會區分:不舒服的酸、刺激性的酸、強酸、死酸和清爽的酸。
  • 教你如何能喝出咖啡的不同風味!
    一個小知識:咖啡有85種味道。 既然咖啡有這麼多種味道,為什麼我喝到的咖啡只有一個味道—苦? 確實,有的人對於味道確實不那麼敏感,感覺吃什么喝什麼都差不太多。
  • [咖啡烘焙]「香」與「顏色」
  • 咖啡的香氣:梅納反應與焦糖化咖啡風味 咖啡香氣的辨別
    1960年至今,科學家已經從咖啡生豆中分離出300多種化合物,烘焙後的咖啡熟豆更多,至少850種。在咖啡的處理方式上,無論是日曬還是水洗處理方式,都有發酵階段,在此過程咖啡果被酵母菌或細菌分解為乳酸、醋酸等有機酸,增加咖啡的酸香調。像近年來很流行的厭氧發酵處理法,就是通過處理方式保留咖啡美味芳香的物質。
  • 咖啡烘焙程度哪個好?咖啡豆烘焙程度口感與風味詳解
    淺度烘焙淺度烘焙就是指咖啡豆在一爆開始至一爆密集的這段時間。酵素作用與梅納反應初期,咖啡豆的有機酸尚未被完全裂解,因此酸味會較為搶眼、苦味淺到沒感覺。一般來說,這種烘焙度的咖啡風味上能夠保留一定的花果香氣以及明亮的果酸。
  • 生命太短,每一口咖啡我都要喝精品!(咖啡85種風味解讀)
    精品咖啡進階必讀本文轉自豆舞精品咖啡微信號(ID:bean-dancing)說到咖啡,很多人想到的都只有苦!加糖、加奶都蓋不過去。咖啡的這85味並不代表有85種口味的咖啡,而是咖啡在種植、加工、烘焙的過程中,受到環境、基因、加工方式、儲存運輸方式、烘焙程度以及烘焙師技藝等影響,產生的不同的風味。
  • 咖啡風味輪和咖啡風味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
    不僅僅是咖啡新手,還有很多喝咖啡很多甚至咖齡幾年的人都感受不到咖啡的細微風味。難道咖啡風味僅僅是商家為了廣告效果添加的虛假描述信息嗎?咖啡風味輪又是什麼呢?想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下什麼是咖啡風味?什麼是咖啡風味?
  • 你為什么喝不出咖啡的85種風味?
    一個小知識:咖啡有85種味道。既然咖啡有這麼多種味道,為什麼我喝到的咖啡只有一個味道—苦?確實,有的人對於味道確實不那麼敏感,感覺吃什么喝什麼都差不太多。這個簡單來說就是味覺遲鈍或者味盲,換一個說法就是,他們的味覺感官相較常人來說會比較差,品嘗不出很多東西的味道差別。
  • 從生豆到一杯精品咖啡,哪有那麼簡單?你必須了解的甜酸和芳香感
    多糖主要是纖維素一類,多糖可不是糖,不甜的,所以甜的還是單糖成分。咖啡豆中的水分大量蒸發之後,單糖在咖啡烘焙溫度的催化下會發生反應。例如一些單糖發生焦糖化反應,形成咖啡豆風味中焦糖式的調性。焦糖化之後,咖啡豆中糖分減少,反而會轉變成一些苦味,這個反應也是苦味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