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有第5個一線城市嗎?看城市氣運之爭:史詩級人口大遷徙!

2020-12-21 騰訊網

編者按:除了公認的北、上、廣、深,你能想到的第一個城市是?在2019年以前,可能是成都、可能是天津、可能是杭州、當然也可能有人說武漢、南京、蘇州、西安等。我們之前把他們形容為新一線城市,隨著2020年的到來,這場新一線城市晉級的氣運爭霸格局已經慢慢走向明朗。

(一)新一線城市氣運之爭——搶人

如果總結最近5年各個城市的關鍵詞,那麼一定會有:搶人大戰!截止2019年全國已有百餘城出臺了人才政策。

搶人大戰從2017年拉開序幕,2018年走向高潮,2019年搶人更是進入白熱化的「百城大戰階段」。這一年,有30多個城市陸續出臺了新的落戶和優惠政策:

「上至一線城市廣州、深圳,中至杭州、成都、西安、武漢、南京等二線城市直接取消大學生積分落戶政策,下至三四線城市,如安徽宿州,全面放開城鎮落戶,對相關人才最高給予10萬元購房補貼。」

這是一場白熱化的百城大戰,這也是一場看不見的氣運之爭。

提供一組數據感受一下搶人的誇張成程度:人才大戰當年的人口增長率高出正常人口增長率的4倍以上。2017年全國人口增長率是0.53%,南京、杭州、武漢、西安的人口增長率分別為2.11%、2.71%、1.85%和3.12%,基本上是正常增長率的4-6倍。

這些「搶」來的人口意味著消費、意味著稅收、意味著城市未來發展的活力。城市想要打破桎梏,想要長遠發展,都離不開人口源源不斷流入。

(二)新一線城市氣運之爭——留人

新一線城市吸引人口,也需要留住人口。吸引人口可以靠一時的各項優惠政策,但是長遠看想要留住人口,必須要有與這些人相匹配的產業環境和發展空間。

以上數據是根據常住人口及企業數量來源於統計官網。如果省份在紅線上方,意味著該地區某種程度上,具備能夠長期留住人才的能力。距離紅線越遠、意味著能力越強。

為什麼說新一線城市晉級的氣運爭霸格局已經慢慢走向明朗?

從企業留人角度,成都、武漢、合肥已經漸漸掉隊,其對應的省份均在紅線之下。

以武漢為例。

武漢的89所高校數量在全國僅次於北京(91所),而多達130萬的在校大學生數量,更是位居全國之首,全球之冠。

但從2007年起,畢業生留漢就業比例逐年遞減,2007年為55.3%,2008年為52.19%,2010年為50.7%,2011年僅為47.04%,到2014年,武漢高校畢業生達到30萬,但只有10萬留在武漢就業,其他2/3基本上都流向沿海地區。而同是教育大省的廣東和浙江,其畢業生留在本省的比例分別高達85%和80%。

對比和其他地區的差距,從留人角度如果未來有新一線城市可能晉級為一線城市,這個城市大概率會在江蘇、浙江中產生。

(三)新一線城市氣運之爭——史詩級人口大遷徙

最近五年,深圳常住人口流入266萬,廣州人口流入222.5萬,去掉因為行政區劃調整人口作弊式暴漲百萬的西安(168.9萬)和成都(215.3萬),下一個是誰?杭州!近5年增長了146.8萬人。

最近三年,深圳常住人口流入153.1萬,廣州人口流入126.2萬,西安流入148.5萬(鹹陽新區併入),杭州人口流入117.2萬。這3年,西安、深圳、杭州輪流摘取人口流入桂冠,廣州3年間人口流入穩居前3。

新一線城市氣運爭霸之下,是一場史詩級人口大遷徙。

這是近10年一線城市和杭州的人口增長趨勢圖。我們能看到從2016年G20峰會之後,杭州開始進入「超車模式」。2010年~2013年,人口主要湧向北京上海。2014年到2016年,人口主要湧向廣州和深圳。2017年到2019年,廣州、深圳人口流入漸緩,杭州開始成為人們湧向城市的首選。

這是近10年主要新一線城市和杭州的人口增長趨勢圖。我們能夠看到,在這些城市中,蘇州、成都人口增長率,出現放緩跡象。而杭州、寧波、西安人口流入呈現逐年遞增態勢。

(四)新一線城市氣運之爭——聚焦瘋狂的杭州

人口遷移從低收入地區到高收入地區,從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

就時下而言,從《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再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未來中國大都市圈最閃亮的三個明珠分別是:京津冀都市圈、大灣區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

聚焦我國目前城市格局,長三角人口有1.5億、城市群經濟總量佔全國近20%,大灣區人口有1.1億,城市群經濟總量佔全國近12.1%。

大灣區如果不考慮香港,內地目前已經有兩個一線城市,如果說未來中國還有可能有誕生一個一線城市,那麼這個一線城市必定從長三角城市群裡誕生。

新一線城市群雄並起爭做「第五」,區位上長三角獨佔先發優勢,地處長三角的杭州,正為此痴狂。

杭州有多瘋狂?浙江區位,留人能力一流。氣運之爭,搶人能力一流。

在2019年,它成為了近5年唯一一個人口流入量反超一線城市的「新一線城市」,打破了近5年廣州和深圳的壟斷格局。

在這場「史詩級人口大遷徙」中,杭州正快速累積著城市氣運。它距離第五個一線城市仍然遙遠,但是同時已經在新一線城市氣運之爭中,逐漸脫穎而出。

相關焦點

  • 2020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排行榜公布!東莞擠進了一線城市
    據報導,第一財經對42個重點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情況進行了梳理。結果顯示,當前人口淨流入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廣州、天津、佛山、蘇州、寧波和杭州。全千萬不要再用有色眼鏡看東莞了,在剛剛出爐的2020年城市人口淨流入排行榜中,廣東東莞力壓廣州,成為第四大人口淨流入城市,很多東莞人會覺得明明人越來越少了,為什麼數據是相反的呢?據其透露,從淨流入總量來看,上海、深圳、北京、東莞和廣州位居前五,這其中除了東莞之外,其餘均為一線城市。
  • 中國第一大城市是哪?是人口最多城市、還是相當於3個東京的城市
    據統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東京都市圈的人口數則達3700萬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亦是日本最大的城市。東京是傳統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 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那麼,中國的第一大城市該花落誰家呢?
  • 臺灣省第一大城市, 中國一線城市。
    臺灣省第一大城市, 中國一線城市。千年破曉07-05 12:48臺北(Taipei),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省會。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被新北市環繞,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東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柵以南丘陵區,北包大屯山東南麓。
  • 邁入「GDP萬億俱樂部」的佛山,會是下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嗎?
    Vol. 01 實際居住人口已突破千萬 2019年佛山GDP為10751.02億元,增速6.9%,成為中國第17個進入「GDP萬億俱樂部」的新成員。這個後來者還有一個引人注意的方面是,人口增量大。
  • 中國「最強」地級市,GDP不如溫州、濰坊,卻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是我國的一線城市,絕對是中國城市發展的領軍天團,傲視無敵,但是,不要忘記我們的寶島臺灣,臺灣歷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歷史原因,臺灣的社會發展比大陸要快得多,經濟發展程度也不比大陸差,臺北是臺灣的省會城市,與北上廣深相比,沒有最牛的只有更牛,無疑是中國非常牛的城市
  • 中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在這其中,有一座特別的城市,排名超過了廣州這座現代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如果從GDP的角度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都還不到一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座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比較小,臺北GDP僅約5000億元,但由於人口稀少,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高,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處於數一數二的水平,臺北為什麼經濟總量不高,卻被選為世界一線城市呢?
  • 世界級一線城市美國有7座城市上榜,日本僅一座,那中國呢?
    成為了國家前列城市之後,就要與世界做比較,讓自己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頂級都市。全世界一共有200多個國家,要是按城市分的話,那就是成千上萬了,要在那麼多城市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級一線城市可以說是相當困難的,下面來盤點一下幾個人口大國裡,各自有幾座進入世界級一線城市。
  • 新一線城市!
    恭喜大佛山又多了一個新名字 新一線城市 佛山:新一線城市 2020年5月29日,第一財經旗下城市數據研究項目「新一線城市研究所」《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珠三角4市成人口贏家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經濟發展的差異帶動了人口的變化,儘管兩者變動並不完全同步。2009年,僅有6座城市: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和廣州的人口超過千萬,但這一數據在2019年實現翻番,達到12座。另外,在2019年,800萬人口以上至10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快速增長達到11個,這些城市都有在未來10年衝擊人口千萬大關的可能,中國已經進入「大城市時代」。
  • 從城市等級看中國房價
    中國城市級別劃分第一級:直轄市、特別行政區、GDP大於1600億且市區人口大於200萬的城市:北京、天津、瀋陽、大連、哈爾濱、濟南、青島、南京、上海、杭州、武漢、廣州、深圳、香港、澳門、重慶、成都、西安(18個)第二級:其他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城市、省會、蘇錫二市:石家莊、長春、呼和浩特
  • 如果當年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將是中國第5大一線城市?
    4如果當年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那麼松江超越蘇州,比肩深圳,成為中國5大一線城市都有可能!假設1958年沒有併入上海市的松江專區,如今成了「江蘇省地級松江市」,如今會下轄幾個區縣市呢?松江華亭湖畔將不止是泰晤士小鎮,此處應該有「秋褲」東方之門!
  • 誰是中國城市的人氣之王?
    為此,本文找到9組和人口吸引力有關的又通俗易懂的大數據,希望從中窺探到中國城市的人氣之王。 01 從出行大數據看城市吸引力 近日,百度地圖慧眼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
  • 世界一線城市:美國有5座,印度有3座,中國呢?
    原題:世界一線城市:美國有5座,印度有3座,中國呢?對此大家怎麼看?那麼這一次在世界一線城市中,美國有5座,印度有3座,那麼中國將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美國有5座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可想而知,發達是美國的代名詞,在這次名單中,美國當地有5座城市入圍了這次的榜單,紐約、洛杉磯、舊金山、波士頓、芝加哥。
  • 中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一線城市都超千萬
    中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1、重慶市,3562萬常住人口2、上海市,2418萬常住人口3、北京市,2153萬常住人口4、成都市,1872萬常住人口5、廣州市,1865萬常住人口在上述的五座城市當中,北上廣的出現完全不讓人感到意外,但為何重慶和成都能夠超超過別的城市居於榜單之上呢?
  • 中國下個「一線城市」誕生,成都武漢未上榜,這座城市的呼聲最高
    中國下個「一線城市」誕生,成都武漢未上榜,這座城市的呼聲最高,眾所周知,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代表著中國城市經濟的最高發展水平,遠遠超過其他城市的實力和優勢,是中國大小數百個城市奮鬥的目標, 今天我們談談中國下一個「一線城市」的誕生吧? 成都武漢沒有上榜,這個城市的聲音最高!
  • 除北上廣深外,再選出四個一線城市,你認為哪些城市能脫穎而出?
    說到中國一線城市,就是我們熟悉的北上廣深,當然,這四個城市不僅在全國城市課程中一直領先,而且在世界城市的比較中也大放異彩,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有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華盛頓等大城市,中國城市的發展似乎還沒有達到原來的水平,四個一線城市真的很少
  • 在海底撈的世界裡,臨沂是一線城市!
    近日,臨沂濱河萬達官宣海底撈,意味著第5家海底撈落地臨沂。8家海底撈,濟南這種二線城市僅有4家海底撈,就算是青島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也只有6家海底撈,到底為什麼臨沂能開這麼多家呢?
  • 世界10大一線城市排名,中國有三座城市上榜,俄羅斯和印度無上榜
    香港位於中國南部沿海,與澳門、珠海隔海相望,離深圳之有一河之隔。香港主要由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組成。2018年末,總人口約748.25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本地生產總值達28429億港元。
  • 全球一線城市:印度有3個,美國有5個,我國有幾個?
    根據2020年我國前三季度GDP貢獻數據顯示,我國當前有31個城市GDP超過5000億元,其中有11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如果按排名劃分,上海、北京、深圳排名前三甲,重慶、廣州、蘇州名列4-6位,成都、杭州、南京、武漢排在7-10位,在這份名單裡,有兩個城市表現格外扎眼,一個是重慶,另一個是武漢。重慶亮眼之處在於超越了老牌勁旅廣州,與前三甲僅一位之差。
  • 中國人口多的省會城市,新一線城市排名連奪三冠,卻不是河南
    城市發展的成果不僅是土地面積的不斷擴大,也是人數的增加,在中國,如果說人多,首先想到的是河南省會鄭州,鄭州的人數以前也確實很多,所以很多人留下了刻板的印象,實際上,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每個城市的人數也在變化,鄭州的人數已經不多了,下面介紹的不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會城市之一河南省,而是新一線城市排名接連奪得三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