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達| 去年前三季度虧損21億元,低毛利是「硬傷」,基帶晶片第一...

2021-01-08 CIO時代網
    在恆玄科技(688608.SH)成功上市之後,科創板又迎來一家通信行業的巨頭。近期,晶片獨角獸公司翱捷科技向上交所遞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

對於翱捷科技大部分圈外人士可能比較陌生,但提到「ASR」,在半導體圈可是如雷貫耳。翱捷科技實際控制人戴保家是通信晶片行業的一代老將,美股退市企業銳迪科的前老闆。本次科創板IPO,翱捷科技擬募資23.8億元。如果成功上市,將成為A股唯一一家掌握全制式蜂窩基帶晶片設計能力的公司。

「復仇者聯盟」

翱捷科技成立於2015年,由戴保家與浦東科投等投資機構出資成立。

說這個組合是「復仇者聯盟」並不為過。

銳迪科曾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國內頂尖的射頻晶片研發公司,2013年至2014年期間,浦東科投和清華紫光相繼對銳迪科提出私有化報價。儘管戴保家當時更傾向於「委身」於承諾銳迪科獨立性的浦東科投,但由於清華紫光報價更高,在資本方的力量下,戴保家和浦東科投黯然出局。隨後,銳迪科的業務被紫光展銳所整合。

在這一大背景下翱捷科技成立。

翱捷科技的主要業務是全制式蜂窩基帶通信晶片,基帶晶片承載了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間轉換的功能,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且需要很大研發投入,即使是老牌的晶片廠商德州儀器、博通等也紛紛出局。目前除翱捷科技外,只有高通、聯發科、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這四家公司掌握該技術。其中與紫光展銳在業務上有較多重合,因此雙方的爭鬥在所難免。這也是為什麼把翱捷科技比喻為「復仇者聯盟」的原因之一。

翱捷科技這項轉換功能的核心技術一部分是靠買的。

翱捷科技在發展中先後有兩次重大併購。公司於2017年收購Marvell移動通信業務,從而獲得了基帶通信晶片的相關專利和技術;2019年,翱捷科技收購智擎信息100%股權,官網信息顯示,智擎信息是一家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提供商,可提供設備預測性運維、智慧工廠、在線監測解決方案。

雖然技術一部分靠買,但基帶通信晶片的前景實在是太誘人了,在即將到來的廣域物聯網大爆發時代,它是絕對的主角。這使得翱捷科技吸引了阿里巴巴、小米、武嶽峰投資、華登國際、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等投資機構的青睞,戴保家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24.36%的股權,阿里巴巴持有17.15%的股權。

數據來源:招股書

財務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收入0.84億元、1.15億元、3.98億元和7.07億元,呈現高速增長狀態,但公司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分別虧損5.84億元和21.16億元。

從業務上看,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基帶通信晶片的收入佔比有所下降,移動智能終端晶片、高集成度WiFi晶片、晶片定製和半導體IP授權服務的收入大幅增長,佔比增加。2020年公司業務進一步多元化發展。

傷不起的低毛利率

快速的發展難以掩蓋公司的先天不足。在巨頭林立的無線通信晶片市場,翱捷科技一出世就陷入了包圍。

翱捷科技在國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高通,國內則面臨聯發科、華為海思、紫光展銳和樂鑫科技(688018.SH)的競爭。樂鑫科技雖然不算巨頭,但其高集成度WiFi晶片已經連續三年位列全球銷量第一,在細分領域有很大優勢。

這導致翱捷科技不得不採用賠本賺吆喝的戰略。公司在招股書中坦承,「通過降低毛利率成功實現收入的大幅增長。」

公司主要產品基帶通信晶片在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別為18.07%和20.99%。

一位晶片資深人士表示,無晶圓晶片設計公司研發費用率至少在10%以上,算上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要保證盈利的話,30%的毛利率才算是及格線。同樣做基帶通信晶片的高通和聯發科在2019財年的毛利率分別為64.57%和41.85%。

數據來源:招股書

翱捷科技的另一款主打產品高集成度WiFi晶片同樣採用了低價策略,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該產品毛利率為20.88%和16.73%。2019年產品單價僅為3.95元/顆,這一產品單價甚至低於以低價著稱的樂鑫科技。2019年樂鑫科技晶片產品營收為5.2億元,銷量接近1.23億顆,對應單價為4.23元/顆,毛利率為50.33%。

數據來源:招股書

翱捷科技在高集成度WiFi晶片上還綁定了美的集團(000333.SZ)。招股書中提到,「公司產品通過國內白電龍頭企業供應鏈嚴苛的驗證並大量出貨。公司在單位成本基本保持穩定的情況下,為快速開拓市場,制定了有競爭力的產品銷售價格。」

翱捷科技作為無線通信晶片領域的後發者,實際上面臨著較為尷尬的局面。一方面為了追趕巨頭需要維持很高的研發投入,公司近三年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均遠超100%;另一方面,公司研發的產品大多是基於已有市面產品的改進,差異化相對較小,缺乏顛覆性的產品,所以不得不用低價策略打開市場。

高研發投入換來的卻是低毛利率,翱捷科技的困局在短期內恐怕無法解決。

招股書「精心」挑選對比對象

作為科創板的擬上市公司,翱捷科技還竭力要證明自身技術的先進性。為此,翱捷科技在招股書中「精心」選擇了對比對象。

在基帶通信晶片方面,翱捷科技將其產品ASR1802S、ASR1803和高通的MDM9X07進行對比,並得出結論:「公司晶片具有更小的晶粒面積,在蜂窩物聯網領域具有一定優勢。」ASR1802S和ASR1803由翱捷科技分別於2019年和近期推出,而MDM9X07是高通2016年推出的,推出時間相差3年。

在高集成度WiFi晶片方面,翱捷科技將其產品ASR5501、ASR5501和樂鑫科技ESP8266進行對比。並得出了結論:「與競品相比,公司產品在適配電壓範圍、輸出功率、鄰道抑制、安全性能和靜電保護性能上均優於競品。」

ASR5501和ASR5501S由翱捷科技分別於2019年和近期推出,而ESP8266是樂鑫科技2014年推出的,推出時間相差5年,根本不是同一代的產品。並且,翱捷科技對於自身較弱的指標還選擇避而不談,如對於物聯網產品十分重要的深度睡眠電流指標,ESP8266是10uA,根據愛集微的報導,ASR550X系列是12uA。

當界面新聞記者試圖登陸翱捷科技官方網站(www.asrmicro.com)進一步查詢時,截止發稿日,公司網站處於無法訪問的狀態。

此次上市,翱捷科技擬募集23.8億元,分別用於新型通信晶片設計、智能IPC晶片設計、多種無線協議融合、多場域下高精度導航定位整體解決方案及平臺項目等。

整體來看,翱捷科技募投項目圍繞的是物聯網應用的各個場景,是一條「無比正確」的賽道。但「無比正確」也意味著巨頭們也在這裡投入重兵了,翱捷科技在這個賽道和巨頭們「練死勁兒」真的好用嗎?在已經有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的情況下,翱捷科技國產替代的邏輯也沒有那麼清晰。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同樣是銳迪科人馬創建的另一家晶片公司恆玄科技,TWS耳機晶片是一個比較新的賽道,巨頭在這方面積累也不多,這或許是恆玄科技能取得成功的關鍵。

來源:界面新聞

第三十二屆CIO班招生 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碩士班招生 北達軟EXIN網絡空間與IT安全基礎認證培訓 北達軟EXIN DevOps Professional認證培訓

責編:chenjian

相關焦點

  • 科創板IPO|攜未彌補虧損衝刺科創板,禾賽科技能否成國內「雷射雷達...
    (原標題:科創板IPO|攜未彌補虧損衝刺科創板,禾賽科技能否成國內「雷射雷達第一股」?)科創板再迎「同股不同權」考生。
  • 雷軍又將收穫一個IPO,翱捷科技擬登陸科創板,阿里巴巴為第一大股東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翱捷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423.35萬元、1.15億元、3.98億元、7.07億元,翱捷科技在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40.66%、33.10%、18.08%和27.9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98億元、-5.37億元、-5.84億元、-21.16億元。
  • 135家券商前三季度大賺1327億元,承銷保薦業務...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最新「成績單」: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較去年前三季度增長31.08%;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326.82億元,較去年前三季度增長42.51%,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也就是說,有9家證券公司出現虧損。
  • *ST新光:前三季度淨虧損10.12億元
    【*ST新光:前三季度淨虧損10.12億元】10月22日訊,*ST新光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9億元,同比下降11.09%;淨虧損10.12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5535元。
  • 智東西晚報:傳蔚來計劃自研晶片 證監會同意螞蟻集團科創板IPO註冊
    「智東西」晚報第1583期2020.10.21 周三#今日要聞#1、傳蔚來計劃自研晶片 李斌正積極推動10月21日消息,據報導,蔚來正在規劃自主研發自動駕駛計算晶片,該計劃尚處於早期,2、聯發科將向AMD供應高速運算晶片10月21日消息,臺灣經濟日報消息稱,聯發科將向AMD供應高速運算晶片。
  • *ST新光: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10.30億元~9.80億元
    *ST新光: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10.30億元~9.8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2 16:19:38
  • 加特蘭發布全新Alps系列毫米波雷達晶片
    集微網消息,3月21日,加特蘭微電子在上海浦東嘉裡大酒店正式發布了其革命性的Alps系列毫米波雷達系統單晶片。繼2017年發布第一代77GHz毫米波雷達射頻單晶片後,此次加特蘭微電子為業界帶來了更高集成度的系統單晶片。Alps系列晶片集成了高速ADC、完整的雷達信號處理baseband以及高性能的CPU核。
  • 背靠中科院,自帶5G光環,通信基帶晶片商中科晶上衝刺科創板
    主營業務方面,中科晶上主要面向通信與信息系統需求,從事基帶處理器晶片設計和協議棧軟體開發,服務對象包括衛星通信、農機智能化領域。此次,中科晶上計劃募資10億元,主要投向終端基帶晶片研發項目,其中包括5G相關項目。一邊背靠中科院這棵大樹,一邊投身基帶晶片研發這個熱門領域,中科晶上的科創板IPO吸引了市場頗多目光。
  • 國際醫學:2020年前三季度淨虧損約4.98億元
    原標題:國際醫學:2020年前三季度淨虧損約4.98億元   國際醫學
  • 凱撒旅業: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1.60億元~1.90億元,同比...
    每經AI快訊,凱撒旅業(SZ 000796,收盤價:15.09元)10月14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60億元~1.90億元,同比下降174.02%~187.9%;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2369元~0.1995元。
  • 蘋果又要強上基帶晶片了!說說那些年蘋果踩過的晶片巨坑!
    所以移動基帶晶片,分為基站端和手機端,基站端功率大,體積大,解碼能力強,我國的華為、中興等公司很早就有了基站基帶晶片。移動基帶晶片體積小,為了實現多個不同的制式的編解碼工作,難度大,需要較高的無線通信知識和設計能力才能實現。
  • 中微公司定增百億合理性連遭問詢 扣非淨利虧損仍堅持募資蓋樓?
    公開資料顯示,中微公司所處的細分行業為半導體設備行業中的刻蝕設備行業,以及LED設備行業中的MOCVD設備行業,主要為集成電路、LED晶片、等半導體產品的製造企業提供上述設備。  中微公司因此被資本熱捧,今年年中股價一度達到298元/股,相比年初時累計漲幅達到190%,市值從600億元最高膨脹到超1500億元。  三季報的出爐迅速打破資本幻想。
  • 小米、阿里等明星股東雲集 平臺型晶片設計企業翱捷科技衝刺科創板
    聚焦無線通信晶片  招股書顯示,翱捷科技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無線通信晶片的研發和技術創新,是國內同時擁有全制式蜂窩基帶晶片及多協議非蜂窩物聯網晶片研發設計實力,且具備提供超大規模高速SoC晶片定製及半導體IP授權服務能力的平臺型晶片設計企業之一。
  • 36氪首發丨蜂窩物聯網晶片公司「智聯安」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加速...
    36氪獲悉,蜂窩物聯網晶片公司「智聯安」已於近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為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公司發展商業化並加大晶片測試及研發投入。由「智聯安」自主研發的NB-IoT通信晶片MK8010已經通過了三大運營商NB-IoT入庫認證,產品完整的功能性已驗證,並達到了商業化落地的標準;「智聯安」在5G物聯網通訊領域的產品CAT.1bis射頻樣片已完成流片,即將推出集成基帶、物理層、電源管理、OpenCPU及音頻子系統,支持USB、SDIO等高速接口的CAT.1全集成SoC單晶片,並於2021年實現量產;在車聯網領域,「智聯安
  • 通信晶片老將戴保家旗下ASR赴科創板!擬募23.8億!阿里、小米長江等...
    其中,在蜂窩基帶晶片領域,目前全球範圍內能對外銷售商用多模蜂窩基帶晶片的Fabless型晶片設計廠商僅有高通、三星、海思半導體、英特爾、聯發科 和紫光展銳和翱捷科技等。報告期內翱捷科技蜂窩基帶晶片產品銷量累計超過3000萬套。
  • 凱撒旅業欲申請3.5億元貸款償債 前三季度虧損2億 創始人已卸任...
    前三季度營收下滑利潤暴跌,「免稅業務」或成最後救命稻草近年來,凱撒旅業淨利潤持續下滑。從去年開始,凱撒旅業將目光瞄準了「免稅業務」。不過,7月13日,凱撒旅業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虧損,九連板隨之結束。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免稅概念尚在襁褓,還不能影響公司業績。最新的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凱撒旅業的營收分別為7.53億元、1.37億元和2.98億元,同比分別下滑41.30%、90.69%和84.91%。
  • 三季度虧損8640萬元,嘉楠科技為何把自己「挖」出了血?
    三季度營收同比大縮水,總算力下滑成背後"主謀"據嘉楠科技三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本季度的季度總營收為1.63億元,同比下降75.7%。與上一季度的1.78億元相比,環比下滑8.4%。市場諮詢公司ABI Research的數據也顯示,預計到2025年,邊緣AI晶片市場收入將達到122億美元,雲端AI晶片收入將達到119億美元,邊緣AI晶片市場規模將首次超過雲端AI晶片。
  • 蘋果開始自研iPhone基帶 A系列晶片之父主導
    此前蘋果和高通雖然達成和解,繼續採購高通的基帶,但是蘋果拼過一直未放棄過自研基帶。當初花費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的基帶研發團隊,其實就足以說明一切問題。而蘋果硬體技術高級副總裁的強尼·斯洛基,是蘋果內部晶片研發的重要人物,他在2008年加入蘋果,蘋果首款自研晶片A4就是在他的領導下研發的,片蘋M1他也參與了最初的規劃。蘋果官網的信息顯示,強尼·斯洛基打造的晶片技術工程團隊,是全球最強大、最有創新性的晶片技術工程團隊之一。蘋果自研基帶,預計也會在他領導下進行。
  • 前三季度虧損9.1億 江淮汽車或籌劃賣地
    前三季度虧損9.1億 江淮汽車或籌劃賣地 根據評估,此次擬轉讓的資產帳面淨值4.87億元,評估價值7.16億元,增值達2.29億元,增值率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