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雞蛋營養成分表

2021-03-05 飼料技術匯


  在產蛋前母雞較好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蛋重與雞體重相關,因此小母雞應被飼餵高代謝能和蛋白質的飼料。

  日常生活中吃的雞蛋很多,你真正了解嗎?看到雞蛋的營養價值這麼高,驚呆否?筆者根據《動物營養學-第6版》整理數據如下,僅作參考。 

成分

每千克雞蛋

蛋重57g

蛋食用部分營養比

總成分(g)

668.0

38.10

1.000

蛋白質

118.0

6.70

0.970

脂肪

100.0

5.70

0.990

碳水化合物

8.0

0.50

1.000

灰質

107.0

6.10

0.040

胺基酸(g)

精氨酸

7.2

0.41

0.97(總胺基酸)

組氨酸

2.6

0.15


異亮氨酸

6.4

0.36


亮氨酸

10.1

0.57


賴氨酸

7.9

0.45


蛋氨酸

4.0

0.23


苯丙氨酸

6.0

0.34


蘇氨酸

5.5

0.31


色氨酸

2.2

0.13


纈氨酸

7.6

0.44


無機物(g)

37.3

2.13

0.010

2.3

0.13

0.850

1.2

0.07

1.000

1.3

0.08

1.000

0.8

0.05

0.580

微量元素(mg)

5.0

0.30

1.000

0.3

0.02


33.0

1.90


0.3

0.02


16.0

1.00


5.0

0.30


本文由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每成功推薦5個好友關注「飼料技術匯」,截圖憑證,即可免費獲取1篇技術文章Word文檔,記得提供您的郵箱+文章名稱或編號。查找微信ID:siliaojs 或者識別圖中二維碼並關注


相關焦點

  • 讀懂營養成分表
    封面圖片來自:skoptimum.com登山,長距離徒步或者是露營等山友喜歡的活動都是大體力消耗的運動,在這樣的活動中,懂得如何補充能量和營養是非常重要的,要達到合理的補充營養,懂的看懂營養成分表是很重要的。
  • 不同的雞蛋,營養成分真的一樣嗎?
    雞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說到雞蛋,人們肯定會想到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雞蛋,但是不同的雞蛋除了外觀和價格不同外,其營養成分真的存在差異嗎?
  • 專家:五花八門的雞蛋 營養成分差別不大
    五花八門的雞蛋 營養成分差別不大  專家介紹,雞蛋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維生素、脂肪和礦物質等。五花八門的雞蛋,總的來說營養成分是相差不多的,但養殖環境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可能會造成細微的差別,比如雞蛋口感風味的不同。
  • 雞蛋、鴨蛋、鵝蛋哪種更營養?附營養含量對比明細表,一目了然
    大家都知道,蛋是一種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食物,具有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隨著市面上的蛋類產品越來越多,小夥伴開始糾結吃什麼蛋更有營養。顏色深營養更豐富?吃雞蛋不如多吃幾個鵪鶉蛋?「初出茅廬」不懂買蛋技巧?今天我們都來聊一聊。什麼?蛋蛋們的營養價值相差不大?·Round1:紅皮雞蛋VS白皮雞蛋營養價值相差不大。
  • 預包裝食品上的「營養成分表」怎麼看?
    營養成分表通常以一個「方框表」的形式表示,共有3列,從左到右依次為營養成分的名稱、含量及其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讀懂營養成分表,就可以了解到許多重要信息。那麼營養成分表要怎麼看?小編這就來教你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以下簡稱「營養標籤標準」)規定,我國所有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成分表上都必須標註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這5個營養成分。在食品配料中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時,營養成分表中必須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 食物營養成分表
    食物營養成分表類別食物名稱
  • 掌握營養成分表,學會科學吃東西!
    不過,多多注意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可以幫助你在零食的選擇上更加貼合自身的營養狀況,儘量降低營養過剩的機率。什麼是營養成分表?營養成分表,是食品包裝上用於標示一定分量的食物所含營養素的表格。中國的食品營養安全標準規定,所有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強制標示的內容包括能量、核心營養素的含量值及其佔營養素參考值 (NRV)。
  • 如何看懂食品標籤的營養成分表?
    或者這樣的食物 答案後面公布...這是上面那個營養成份表所描述的食品:一個精心調味過的胡蘿蔔蛋糕。這時候營養成分表(Nutrition Facts)就起作用了。要注意在美國的營養成分表裡,纖維是包括在碳水化合物中的。而在英國,纖維是與碳水化合物分開的。通過營養成分表是看不出來的,需要留意配料表。這個蛋糕在配料表中列舉了所用的植物油:油菜籽油(Rapeseed)和棕櫚油(Palm)。
  • 雞蛋、鮑魚、魚翅的營養價值
    有些人在買雞蛋時,很在乎蛋皮的顏色,專門選購紅皮蛋,認為紅皮雞蛋比白皮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其實不然。測定結果表明,兩者營養素含量並無顯著差別。白皮與紅皮雞蛋蛋白質含量均為12%左右;脂肪含量是紅皮的略高,為11.1%;白皮略低,為9.0%;碳水化合物兩者差別不明顯;維生素A含量是白皮的較高,紅皮的較低,維生素E是白皮較低,紅皮較高;其他營養素含量比較,相差不明顯。
  • 營養成分表|乾貨教學,看得懂食品成分的終極奧義,才不會胖啊
    我自己是個「營養成分表狂魔」,每次買吃的東西看詳情頁,最先就找營養成分表。但很多食品詳情頁根本不標註營養成分表,我就會去翻買家秀,看裡面的拍圖能不能拍出來。再沒有我要不就不買了,實在想買就會直接問店家要。
  • 推薦| 聰明地選擇食品,從關注營養成分表開始!
    推薦 | 聰明地選擇食品,從關注營養成分表開始!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營養成分表
  • 專家說:五花八門的雞蛋 營養成分差別不大
    如今的市場和超市,雞蛋的品種可謂琳琅滿目,不僅有土雞蛋、柴雞蛋、五穀蛋、富硒蛋、初生蛋、蘑菇蛋、烏雞蛋、笨雞蛋,還有綠殼蛋、紅殼蛋、白殼蛋,讓消費者眼花繚亂,不知道選哪一種更有營養。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公共監測中心專家吳維煇、李亞菲、王威利和張展為消費者科普不同名稱雞蛋的營養與品質。
  • 護膚品看成分表,食品保健品的營養標籤同樣重要
    相信各位愛美的粉絲都養成了買護膚品看成分表的好習慣,對於食品、保健品,除了看成分表以外還有一個東西也值得一看,就是營養標籤。有些人覺得太專業了看不懂,尤其是有些海淘回來的還是外文標籤,看著就頭大,其實營養標籤並不複雜,看懂了不僅可以幫我們合理膳食,避開不健康的食物,還可以幫我們計算保健品的攝入。
  • 想變美變健康 你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註了食品中不同營養素的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我國主要採用的「4+1」的模式對營養素進行標註,「4」是指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1」是指能量,這五大項與我國居民的營養相關問題和慢性疾病密切相關。除此之外,食品廠家還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標示其他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類別。營養成分表的前兩列很容易看懂。
  • 想變美變健康,你得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我們在超市選購商品時,會發現幾乎所有食品包裝背面都有一個表格——「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到底如何看懂這個表格呢?營養成分表主要標註了食品中不同營養素的含量和營養素參考值。營養成分表的前兩列很容易看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第二列標註的單位有所不同,一般分為每100克(毫升)或是每份,前者的標註方式更為常見。
  • 生活必備技能:教你看懂飲料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
    但是具體各種營養成分的量是多少,從配料表裡是看不出來的,要評估一個食品的營養價值,還得看營養成分表。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身體挺健康的,所以不必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但是攝入熱量過多會導致肥胖;鈉攝入過多會顯著增加高血壓風險;脂肪的攝入,特別是反式脂肪的攝入,和心血管疾病相關。
  • 各種食物營養成分表
    常見食物營養成分蔬菜的營養  蔬菜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它富含人體需要的維生 素、礦物質及消化系統必須的粗纖維等。在我們食用的蔬菜中,豆菜類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根莖類含澱粉甚多;葉菜類一般含澱粉較少,含纖維較多均含 有鐵、鉀、維生素以及胡蘿蔔素;花菜類含維生素A、B、C和礦物質相當豐富;瓜果類含水分最多,它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C。
  • 關於奶粉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你看懂了多少?
    對於這些食品成分,我國也有相應的標準,筆者統計了相關標準,僅供大家參考。除了這些食品原料,還有很多成分,比如:低聚果糖、維生素A、檸檬酸鉀、核苷酸、膽鹼等等營養素均為營養強化劑。營養強化劑是指為了增加食品的營養成分(價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營養素和其他營養成分,通俗點兒說,它們是為了增加產品的「營養價值」而加入的。
  • 學會看營養成分表
    M小朋友一邊喝酸奶,一邊看上面的營養成分表,然後提出了題目的這個問題「如果能夠換算的話,千焦和毫克哪個比較大?」
  • 99%的人都看不懂的營養成分表!隱形高熱量真的會胖!
    營養成分表裡都有啥?/ NRV%是什麼意思?每一種預包裝食品流入市場前,都需要取得一張「通行證」——營養標籤。營養標籤,其實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含了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健康聲明等一系列內容。營養成分表通常有三項主要內容,從左到右依次為營養成分的名稱、營養成分的含量以及營養素參考值(NRV%)。至於選擇哪些營養成分「上榜」,中國採取的是「1+4」模式,即能量+四大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