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們熟知的舊汶川縣城毀於2008年的汶川地震。事實上,在此之前的1933年,更為古老的汶川舊縣城也毀於另一場地震。
欞星門前的橋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地處四川茂汶縣(1958年建立茂汶羌族自治縣時取「茂縣」、「汶川」二名各一字得名)以北大約60多公裡岷江東岸的疊溪古城,在地球劇烈顫動的一瞬間,隨著地下的隆隆巨響,消失在高山谷地的地下深處。這是近代地震史上著名的7.5級疊溪大地震。
人們很難相信,這個建制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邊塞重鎮,這座有過繁榮昌盛的歷史、也經歷過戰禍兵燹的古城,竟是如此輕易地就在那白色地光閃過的一瞬,隨著山搖地動,飛沙滾石,被生它養它的地球母親張開大嘴吞食了下去。
這次地震有感範圍北至西安,東到萬縣,西抵阿壩,南達昭通。北京,南京地震臺及世界絕大多數地震臺———大阪、孟買、哥本哈根、漢堡、巴黎、突尼西亞、雪梨、多倫多、渥太華、檀香山等地也都接收到了這可怕的地震波。據統計,震區大約有6800餘人喪生。這是近代四川境內損失最慘痛的一次地震,它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了極為恐怖的一頁。
汶川大門
公元1933年(民國22年)8月25日,農曆七月初五,當日天空風和日麗,晴空萬裡。一群羌族小孩正在城隍廟裡觀看羌族藝人為城隍老爺「穿衣」,因為再過十天,即農曆七月十五,就是疊溪城一年一度的城隍廟會。屆時,虔誠的羌人還將向城隍老爺求雨,求老天保佑,普降甘雨,拯救生靈。
時值中午,幹了半天活的人們正在吃午飯。天上沒一片雲彩,沒有一絲風,太陽高高地掛在當空,火辣辣地照耀著大地。幾個小孩子坐在城隍廟邊的城牆上撕啃著玉米棒。
塔樓 綿虒鎮(老汶川縣)文廟旁的魁星樓
突然,太陽紅了臉,天空中突然冒出一條火龍,發出霹靂一聲巨響,大地開始猛烈地搖晃起來,地中發出巨大響聲,與地面隆隆之聲相混合。飛沙走石滾滾而來,人們的耳、眼、口、鼻均被塵土所塞,滿眼迷離不能遠視,只見近處地皮到處裂開了大縫,忽開忽閉,大地向下傾陷,人在地上一步不能移動,意志全失。
持續了一分鐘之久,地殼停止搖晃,但四周巨大的隆隆聲仍持續不斷,沙石繼續飛揚,三小時後塵霧稍歇,方可辨遠近,太陽西沉,河山改易,城廓為存。疊溪這座擁有二百七十餘戶羌人的古老羌城,歷史上重要的軍事要塞———古蠶陵重鎮,竟被地震毀於一旦,只剩下一座殘破不堪,大部分倒塌了的城隍廟。城隍老爺塑像亦被亂石打得支離破碎,半張莊嚴的臉龐和一隻瞪圓的眼睛被埋在塵土之中。
在疊溪遭到滅頂之災的同時,世界各地的地震儀也不斷收到了大地顫動的信號,鳥孰峰、南京地震臺幾乎同時記錄到這災難的振波;馬尼拉、大阪、棉蘭、孟買、哥本哈根、漢堡、檀香山、巴黎、突尼西亞、雪梨、多倫多、威林頓、渥太華、拉巴斯等世界百多家地震臺都測收到了這可怕的振波……
地震史料上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時間: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
地震史料上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坐標:北緯30度,東經103.7度。
地震史料也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可怕的震級:7.5級。
從此,一個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川西北疊溪羌城,這個自古就是地處兵家必爭之地的疊溪重鎮,被地震從地圖上抹掉了,它隨著巨大顫動的一瞬間消失了……但疊溪這個地名卻永遠滯留在中國強震震中分布圖上,被永遠地記錄在中國地震史料中,仍為眾多的地震科學家和地震工作者所關注。
1933年,四川茂縣疊溪古城地震中消失
大震之後,房屋盡行倒塌,當晚下起了瓢潑大雨,大地還在不時地抖動著,山上不時地滾落石頭,災難還在繼續肆虐著大地。大地震中倖免於災難的人們驚慌失措。露宿荒野,在饑寒交迫中掙扎著……
大震時,沿岷江兩岸的銀瓶崖、大橋、疊溪三處崩下的巖石將岷江堵塞,頓時出現了三大埝壩。岷江主流斷流,銀瓶崖埝壩以上的江水被迫回激北流,挾沙石倒湧,兩小時後即淹至沙彎、猴兒寨。兩天後淹到普安,四天後湖水倒注至泉水崖,淹沒了觀音廟,水位上升300餘米。
從此,高山峽谷中出現一片平湖,逶迤達三十華裡,寬約四華裡,稱為上海子。同時松平溝、水磨溝、魚兒寨溝等地山崩數處,形成大小海子十一個,淹沒了大量的田地和房屋。
疊溪地震還引發了山崩,堵塞河道,把岷江攔腰斬斷,最終江水倒灌,淹沒疊溪城及附近21個羌寨,死亡6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