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十二年了。
十二年,意味著什麼?從蹣跚學步的兒童到懵懂少年,從初出茅廬的青澀臉龐到涉世漸深的淺淺皺紋,從花甲之年到垂暮老矣。
十二年裡,八零後開始成為中流砥柱,九零後已經紛紛奔向而立之年,零零後粉墨登場。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十二年了,作為那次地震的親歷者之一,總覺得應該說些什麼。
人們總是善於忘記,但有些歷史需要我們銘記,記住那些傷痛,反思那些傷痛,我們才能在前進的路上走的更遠,更踏實。
2
2008年5月12號下午兩點多,初三,體育課。
中考將至,空氣裡都是緊張與離別的味道。酣暢淋漓的球賽過後,跟體育老師坐在操場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忽然一陣震動從地底傳來, 我們幾個坐著的人瞬間有些不穩。體育老師喊了聲「地震」,就把我們班的同學召集到了操場中心。
接下來就看到教學樓裡的同學陸陸續續的走了下來,神色驚慌。顯然在樓上的震感要強烈的多……
後來,我們就知道了那個讓全世界為之傷痛的地方:汶川。
家鄉甘肅,是僅次於四川的受災地區之一,震災造成遇難365人,受傷10158人,緊急轉移安置179.7萬人,所幸家鄉臨洮縣除了一些房屋倒塌,並無人員傷亡。
而後,悲痛開始蔓延開來。
歷史老師在課上為我們誦讀有關地震的報紙,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在自己站了三十多年的講臺上痛哭不已。
同學們自發的走上操場,為逝者默哀。
一組組令人心驚的數據,生靈塗炭,一張張令人痛心的照片,國之哀矣。
3
忘不掉的,是那些傷痛。
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5·12日14時28分04.1,中國四川省汶川發生芮氏8.0級大地震,震中位於中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境內、四川省省會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處。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時,共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35名學生遇難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
川蜀大地滿目瘡痍,哀鴻遍野。
4
忘不掉的是那些淚水
「埋著的一些學生還沒斷氣,
他說我們痛啊,
我說你們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持,堅持住!」
平日裡對著話筒說話都要打好草稿的一市之長
在鏡頭前哭的如同一個孩子。
女主播在播念死亡數字時泣不成聲。
一向冷冰冰的央視
讓我們看到了那冰冷下熾熱的心。
年輕的戰士站在已經成了一片狼藉的家園面前
我救得了其他人
卻救不回廢墟中的妻兒
餘震不斷,下令撤離
他們卻不肯離開
「再救一個,
求求你讓我再救一個,
我還能再救一個」。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5
忘不掉的是那些力量
十萬解放軍在當日迅速集結
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往災區
中國軍人的集結速度舉世震驚
三軍聽令,星夜馳援。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在地震後兩個小時乘飛機
趕往餘震不斷的災區
現場指揮抗震救災。
一十五名傘兵
在地面情況複雜
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指揮、無地面標識的情況下
一躍而下
為後期的救援提供了寶貴的條件。
好男兒當馬革裹屍還
十五勇士在出徵前夕寫下了遺書。
慷慨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天安門前,無數的人拿起手中的五星紅旗
大聲疾呼 :四川加油 !汶川加油!
那一刻,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那一刻,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一個總理能在地震發生兩個小時後就飛赴災區的國家,一個能夠出動十多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數十億元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自願搶救傷員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 」——俄新社報導
6
忘不掉的是那些人性中的光輝
一位偉大的媽媽,用跪拜的姿勢,用血肉之軀。
為寶寶撐起了一線生機。她的脊背被鋼筋水泥壓的變了形狀。
在人們發現她時,她已沒有了呼吸,但她卻始終以一個怪異的姿勢佇立著。
後來救援隊震驚的發現,身下尚在襁褓的孩子竟安然無恙。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寶寶的襁褓裡有一部手機,上面有這樣一條簡訊: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
英雄不死,浩氣千秋。
5月12日,山搖地動、天花板砸下來的瞬間。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懷抱住了課桌,護住4個學生,孩子最終獲救,他卻獻出了自己51歲的生命……
少年強,則國強。
在地震發生十餘小時後,一名北川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
就在武警官兵準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
滴水之恩 當以湧泉相報
莫三比克,非洲國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 2美元,約為瑞士的五百分之一。
一個每天每人的產值才1塊4毛多的國家,一個國家領導人去聯合國開會,要為路費發愁的國家,在地震期間為我國捐款4萬美元。
在近年中非合作計劃中,莫三比克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眾志成城
谷歌當時的博文說道:「當我們依照慣例整理和分析谷歌搜尋引擎的流量數據時,一條從未見過的曲線出現在我們面前。當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時,我們的眼睛溼潤了。」
幾乎降到0的那個節點說明了當時網絡搜索的數量,這個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數據記錄著中國為汶川地震默哀的三分鐘。
7
俱往矣,痛定思痛。我們用什麼面對汶川地震十周年?
白巖松在一次演講時說道:十年,我們不能滿足於有,而要追求好;未來十年非常緊迫的任務,中國在應急救援和災難醫學發展方面要用高、精和世界一流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天災難以避免,但我們要盡力避免人禍。
政府在震後出臺了《農村民宅抗震構造詳圖》以及《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
2009年,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啟動。
但我們的救災水平相比於部分發達國家,如日本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十二年後的汶川
汶川大地震十年,我們已經做了很多。但是,仍然遠遠不夠。
而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在緬懷之餘,了解一些和學習地震安全知識。
下面這張圖裡的知識希望你永遠用不到,但你一定要知道。
十二年之際,作為兩次大地震的親歷者,(玉樹地震時家鄉也是災區之一)總會時不時的回憶起那山河失色的一刻。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銘記歷史,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正視痛苦,民族的脊梁才能崛起於廢墟之上。
勿忘國殤,多難興邦。
這些經歷也時時刻刻提醒著我,生命的脆弱與造化的無常。
勇敢去愛,去經歷,去熱淚盈眶。
去親近,去探尋,去追逐夢想。
因為你並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