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施工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鋼筋推薦品牌
為了杜絕假冒偽劣鋼筋及小廠生產的雜牌鋼筋,集團公司規定了鋼筋的推薦品牌,並每年根據各項目開發的需要,經部分項目考 察及推薦,集團工程管理部審核批准,決定增加部分鋼筋及水泥品牌。同時,對存在「瘦身」現象或合格率嚴重偏低的品牌,及時給予取消。非推薦品牌鋼筋一律不得進場。
2 鋼筋電渣壓力焊
電渣壓力焊適用於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豎向或斜向(傾斜度不大於100)鋼筋的連接。電渣壓力焊接頭外觀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
⑴、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當鋼筋直徑≤25mm 時,不得小於4mm;當鋼筋直徑≥28mm時,不得小於6mm;
⑵、 鋼筋與電極接觸處,應無燒傷缺陷;
⑶、接頭處的彎折角度不得大於2°;
⑷、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於1mm。不同直徑鋼筋焊接 時,鋼筋直徑相差不得超過7mm,兩鋼筋軸線應在同一直線上,軸線偏移不得大於1mm。接頭強度要求按較小鋼筋直徑計算。
3鋼筋電弧焊(一)
鋼筋電弧焊包括幫條焊 、搭接焊、坡口焊、窄間隙焊和熔槽幫條焊5 種接頭型式。
幫條焊、搭接焊時,均宜採用雙面焊;當不能進行雙面焊時,方可採用單面焊,幫條或搭接長度應符合左下表的規定。
幫條焊接頭或搭接焊接頭的焊縫厚度S不應小於主筋直徑的0.3 倍;焊縫寬度 b不應小於主筋直徑的0.8 倍。
幫條焊或搭接焊時,鋼筋的裝配和焊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⑴、幫條焊時,兩主筋端面的間隙應為2~5mm;
⑵、搭接焊時,焊接端鋼筋宜預彎,並應使兩鋼筋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⑶、幫條焊 時,幫條與主筋之間應用四點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時,應用兩點固定;定位焊縫與幫條端部或搭接端部的距離宜大於或等於20mm;
⑷、焊接時,應在幫條焊或搭接焊形成焊縫中引弧;在端頭收弧前應填滿弧坑,並應使主焊縫與定位焊縫的始端和終端熔合。
幫條焊及搭接焊示意圖詳見下頁。
電弧焊接頭外觀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
⑴、焊縫表面應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⑵、焊接接頭區域不得有肉眼可見的裂紋;
⑶、焊縫餘高應為2~4mm。
⑷、咬邊深度、氣 孔、夾渣等缺陷允許值及接頭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右下表的規定;
4鋼筋電弧焊(二)
幫條焊及搭接焊的要求如下圖:
5鋼筋閃光對焊
鋼筋閃光對焊可採用連續閃光對焊、預熱閃光對焊或閃光-預熱閃光焊工藝方法。可根據不同條件選用。
兩根不同直徑的鋼筋進行閃光對焊時,鋼筋徑差不得超過4mm。兩根鋼筋的軸線應在同一直線上,軸線偏移的允許值應按較小直徑 計算;對接頭強度的要求,應按較小直徑鋼筋計算。
閃光對焊接頭的質量檢驗,應分批進行外觀檢查和力學性能檢驗,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⑴、在同一臺班內,由同一個焊工完成的300 個同牌號、同直徑鋼筋焊接接頭應作為一批。當同一臺班內焊接的接頭數量較少,可 在一周之內累計計算;累計仍不足300 個接頭時,應按一批計算;
⑵、力學性能檢驗時,應從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6 個接頭,其中 3 個做拉伸試驗,3 個做彎曲試驗;
⑶、異徑接頭可只做拉伸試驗。
閃光對焊接頭外觀質量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規定:
⑴、對焊接頭表面應呈圓滑、帶毛刺狀,不得有肉眼可見的裂紋;
⑵、與電極接觸處的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燒傷;
⑶、接頭處的 彎折角度不得大於2°;
⑷、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於鋼筋直徑的0.1 倍,且不得大於1mm。
6鋼筋機械連接
加工鋼筋接頭的操作工人應經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人員應相對穩定;鋼筋接頭的加工應經工藝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
直螺紋接頭的現場加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鋼筋端部應切平或鐓平後加工螺紋;
2、鐓粗頭不得有與鋼筋軸線相垂直的橫向裂紋。
接頭安裝前應檢查連接產品合格證及套筒表面生產批號標示;產品合格證應包括使用鋼筋直徑和接頭性能等級、套筒類型、生產單 位、生產日期以及可追溯產品原材料力學性能和加工質量的生產批號。
對接頭的每一驗收批,必須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截取3個接頭試件作抗拉強度試驗,按設計要求的接頭等級進行評定。當3個接頭試件均符合相應設計等級的強度時,該驗收批應評定為合格。如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檢。復檢中如仍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不符合要求,則該驗收批應評定為不合格。
現場截取抽樣試件後,原接頭位置的鋼筋可採用同等規格的鋼筋進行搭接連接,或採用焊接及機械連接方式補接。
對抽檢不合格的接頭驗收批,應由建設方會同設計等有關方面研究後提出處理方案。
7柱子鋼筋定位
柱子縱筋應定位準確,不少於兩道定位箍筋(樓地面位置一道箍筋、距樓地面1250px高一道箍筋,最好做內外定位箍筋,如右下 圖,在柱主筋內側,根據柱筋的定位尺寸,焊制定型的定位箍筋和外圍標準箍筋配套使用,待混凝土澆築完成凝固後,將內定型 箍取出,循環使用,防止柱主筋偏位。
8柱子縱向鋼筋連接(一)
柱子縱筋連接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抗震KZ柱相鄰縱向鋼筋連接接頭相互錯開。在同一截面內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
首層柱(嵌固部位上)≥Hn/3內為非連接區,樓面上部及梁底下部≥Hn/6且≥500且≥hc部位為非連接區。綁紮搭接接頭區域應錯開 ≥0.3llE ,機械連接和焊接連接接頭應錯開≥35d 。
當某層連接區的高度小於縱筋分兩批搭接所需的高度時,應改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
當設計中註明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柱的平面位置及層數時,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柱內的縱向鋼筋不得採用綁紮搭接接頭。
9柱子縱向鋼筋連接(二)
上柱鋼筋比下柱多時見圖1,上柱鋼筋直徑比下柱鋼筋直徑大時見圖2,下柱鋼筋比上柱鋼筋多時見圖3,下柱鋼筋直徑比上柱鋼 筋直徑大時見圖4 。
圖中為綁紮搭接,也可採用機械連接和焊接連接。
10抗震KZ柱變截面位置縱向鋼筋構造
抗震KZ柱變截面時,縱筋構造應符合下圖中的規定,不得隨意在樓面上彎折或割斷處理。
11抗震KZ中柱柱頂縱向鋼筋構造
抗震KZ柱中柱柱頭縱向鋼筋分四種構造做法,施工人員應根據各種做法所要求的條件正確選用。
12抗震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和抗震KZ邊柱、角柱柱頂縱向鋼筋構造
抗震屋面框架梁縱向鋼筋和抗震KZ邊柱、角柱柱頂縱向鋼筋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根據工程實際情況 按《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11G101-1第59頁、80頁 選用標準節點。不得隨意割除柱頂縱筋。
13梁柱節點鋼筋構造
梁柱節點箍筋必須按設計要求的間距加密箍筋。當現場安裝有困難時,可在柱每側設置不少於1根ф12鋼筋段與節點箍筋點焊制 成鋼筋籠,隨綁紮後的梁筋一起下沉至設計位置。
14梁多層鋼筋綁紮
梁主筋設計為多層時,一、二排縱筋之間的淨距不小於25mm和一排縱筋直徑的較大者。如箍筋彎勾阻擋二排縱筋位置,應將箍 筋彎鉤如右圖處理。分隔筋直徑不小於25mm和縱筋直徑的較大者,一、二排縱筋與分隔筋三者必須靠緊,用粗鐵絲綁紮,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處設置,以後每增加3m設一處,同一面縱筋每跨不少於2處;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處設置,以後每增 加3m設一處,每跨不少於2處;
15鋼筋綁紮
剪力牆、板鋼筋必須滿扎,不得跳扎。
16馬凳支撐
馬凳筋的製作規格及安裝間距應符合集團下發的《工程施工常用做法及預(結)算執行標準彙編(2012版-土建)〉中的規定。
馬凳筋不得直接安裝在模板面上,應安裝在板底筋上,在安裝馬凳筋位置的板底筋十字部位墊好板底筋的保護層墊塊。
17上反梁鋼筋
上反梁鋼筋必須綁紮到位,宜和上層、剪力牆、柱同時澆築,當不能同時澆築時,在支上層剪力牆、柱模板時,必須保證上反 梁主筋的位置,不得因支模導致上反梁麵筋位置發生較大偏差。
18異型柱箍筋
異型柱箍筋必須按照設計要求的大樣圖製作、安裝。箍筋開口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