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到優秀,最有效的捷徑,是讓自己擁有深度思維!

2020-12-12 鍇哥的世界

我們經常說學習要有深度,思考要有深度,要培養深度思維。但到底什麼是深度思維呢?我們該如何理解「深度」的意義呢?

今天,我們來聊聊深度思維。既然有深度思維,那麼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淺度」思維。

我們先說說淺度思維。無論是深度思維,還是淺度思維,這裡都涉及到一個稱之為邏輯思維鏈條的東西,簡單來說,可以將深度和淺度理解為思維鏈條的長短。

而淺度思維所對應的就是較短的邏輯鏈條。

舉個例子,比如解數學大題的時候,我們根據題目的信息,只能推論到往後的一兩步;又比如在做個人規劃的時候,往往很容易會陷入只關注個體,陷入局部細節之中,缺乏對個人與環境之間的考慮。

這就是較短的思維鏈條,這種淺度主要是由於無法認知較長的因果鏈條和只能關注到眼前而缺乏遠觀視角以及全局視角所導致的。

另一種淺度思維,是由於我們只能從最熟悉的事物出發,缺乏多元思維,無法靈活切換視角導致的,比如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僅僅局限在某個領域,甚至是這個領域內的一個局部,又或者不懂得融合貫通所學習過的知識,那麼這個問題的思考過程只能由點及線,而不能由點到面。正如查理·芒格所說的「在拿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

還有一種淺度思維是由於突然面對信息量過大、且較複雜的問題所導致的。大腦是一個需要鍛鍊的器官,沒有人從一出生就擁有理解複雜問題的能力,當思維能力跟不上,卻要求短時間內處理信息量特別大、特別複雜的問題時,大腦就會陷入超載狀態,導致效率低下,或者不知道該如何著手處理。比如,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工科學科的人,突然打算自學編程,那麼在最初開始看書時,肯定會看到昏昏欲睡,大腦有一種疲憊感。

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深度思維。這種深度思維包括擁有較長的思維邏輯鏈條,能更深入的分析一個問題,也能突破單一視角的局限性,靈活切換看待問題的視角,並能從遠觀和宏觀的視角上理解事物。

那,我們如何培養這種深度思維呢?

第一方法:5Why思考法

Why也就是為什麼的意思。5Why思考法指的是針對一個問題要多問為什麼,這也是俗話所說的「打破砂鍋問到底」,直到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當然,5Why思考法,並不是嚴格要求連續問5個問題,問問題的次數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

並且,問的問題一定是有效問題,問問題時也儘可能避免帶入個人情緒,比如憤怒、悲傷的情緒,當一個人憤怒時,如領導面對犯錯的下屬,帶著憤怒情緒問問題,那麼所得到的答案也只會是情緒化的答案。

這是一個由果溯因的過程。

第二個方法:5So思考法

So,即所以。指的是,思考一個問題時,多用所以呢、然後呢、接下來怎樣呢這樣的詞語,直到得到有指導性的答案。

這是一個由某個現象推論到事實原因的過程,5Why思考法是一個向前追溯原因的方法,而5So思考法則是一個向後追尋結果的方法。

比如今年疫情的來襲使得口罩成為了剛需品,醫療行業吸引了很多關注。

然後呢?

一些醫療物品需求增大,比如口罩、測溫槍、消毒液。和疫苗相關的研究也會得到極大的重視。

然後呢?

相比其它行業,醫療這個行業有會較高的熱度,所以如果買入醫療的基金大概率上會賺一筆錢。

所以今年年初當醫療等基金大跌時,我入手了一些,至今持倉收益率已達到

了80%多。

當然,這可能還涉及到其它方面或更深度的考慮。任何事物,都可以使用深入問問題,或者由因溯果等方法去思考,從而找到有用的解決方案。

不管是5Why思考法,還是5So思考法,這只是一種技巧,也即相當於武功的招式,但是招式即便再多,如果沒有足夠的內功支撐,那麼其威力也是有限的。

而這種內功的培養要求我們掌握更多的常識和專業知識。掌握的常識和專業知識越多,那麼再結合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就能更深度地去思考問題,並且避免單一視角所導致的局限性。

當對大腦鍛鍊多了,那麼以後即便遇到信息量很大,很複雜的問題,也能保持思維能力,並從宏觀視角、遠觀視角等角度看待問題,從而找出有用且高效的解決方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更關於學習、思維的文章,可以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父母的「窮養思維」,讓優秀的孩子與成功「失之交臂」,越發普通
    想要孩子出人頭地取得成功,跟父母的教育理念不無關係,家長朋友要始終謹記,自己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導者,其他人都無法代替。 你可曾留意過在辦公樓彎著腰拖地,收拾廢紙片的年老阿姨;在寒冬酷暑中頭髮花白的清潔工;在餐廳中唯唯諾諾端著盤子的老者。
  • 思維深度決定你能走多遠,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四種思維深度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對於每個人來說,思維才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思維連通我們潛意識,改變我們的底層思維,重塑我們的人生信念與希望。我要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好,首先就需要養成良好思維的習慣。對於每個人來說,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五種思維深度,這才是他們最為本質與深刻的內涵所在。
  • 鯊魚思維:看透反覆失敗的底層邏輯,找到成功的捷徑
    你想想,人家走的是隧道,是捷徑,而你在爬山,所以你肯定比人家晚到終點,晚到還算好的,大部分人,都在中途放棄掉了。我們之所以總是選擇最難的路作為我們生活和工作的解決方案,很大的原因,是我們把「解決問題」和「完成目標」這兩件事兒給搞混了。在我研究的眾多思維模型之中,「鯊魚思維」絕對是對這兩個問題解釋的最透徹的一種思維模型。
  • 想讓自己從平凡變得優秀,你需要四步,給自己培養成長型思維
    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從一個平凡的人,變得更加出色和優秀呢?英國Teach First招募機構的創始人JoOwen,跟各個其他的優秀人才接觸之後發現,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從平凡到優秀,其思維模式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如何進行有效地思維切換?適當轉換大腦,讓學習更輕鬆、更有效
    真正思維卓越的人,都不是一股腦一直在某一領域或者某一件事長時間枯燥無味去堅持的。而大多數優秀的科學家其實是特別擅長讓大腦休息和進行思維轉化的,並且也都是在很多領域都有所建樹的,比如像伽利略、愛迪生、諾貝爾……無論是科學、藝術、工業等等領域都是有所發展。
  • 如何找到自己熱愛的完美工作?做到這3點,你就能優秀到不能忽視
    優秀到不能忽視,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你是否擁有核心競爭力。有句特別雞湯的話,當你有一個別人無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哪怕是攤煎餅,只要這項技能你比周圍人做得都好,好到別人無法忽視你,你的人生就會不一樣。
  • 世界上最棒的10種思維(深度好文)
    學習以下10種世界最頂級的思維方式,也許你能找到人生最正確的打開方式。1愛別人要像愛自己一樣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維1、上帝思維《聖經》有言:要愛人如己。愛別人就要像愛自己一樣,因為你幫助了別人,受益的最終是自己。這就是經典的上帝思維。就像「盲人打燈」那則寓言中說的那樣:漆黑的夜裡,提著燈籠出門的盲人從來沒有被其他人撞倒過。因為這盞燈照亮了別人腳下的路,也讓別人注意到了在黑暗中前行的自己。
  • 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
    這句話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常用來激勵自己,作為生活和工作的鞭策。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很多人會一直在想,我要怎麼做才能變得更優秀呢?為什麼現在的自己如此落魄?「為什麼沒有錢?為什麼現在還是拿死工資。當你不停質問自己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有覺醒的意識了。接下來,我的分享對你們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
  • 深度思考有沒有用?如何讓自己學會深度思考?
    思考並無益於當前,更多是想逃避 大家都知道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可到自己身上就知道難了,畢竟每個選擇都有它的難處和關鍵,可每當想進一步考慮下一步甚至更後的事情時,人們就會以想太多也沒用的理論來逃避深挖問題的關鍵,而且問題的很多關鍵都跟自身相關,都抱著逃避的心態來面對思考。
  • 捷徑,是蝕骨毒藥
    出獄後,張尚武也沒有想過要去找一份正經工作,而是開始了自己的街頭乞討、賣藝之路。 從石家莊到北京,再到上海,他一路都靠表演倒立為生。
  • 智聯招聘:優秀並非偶然 新銳中產擁有過人特質
    據數據顯示,32.7%的新銳中產白領午餐平均消費在21—30元,普通白領的佔比則為20.4%;而31—40元的午餐平均消費上,新銳中產白領的比例為8.4%,普通白領則僅有3.3%。在居住形式上,32.9%的新銳中產白領選擇貸款買房,而普通白領則為19.3%。在出行方式上,新銳中產白領開私家車的比例為29.1%,而普通白領則為14.6%。在睡眠質量上,新銳中產也比普通白領睡眠質量好不少。
  • 《深度思維》:8個思維方法,讓你成功突破極限,實現成功逆襲
    01、了解深度思維作者認為,決定我們是否能成為人生贏家,就取決於我們是否具備深度思維。只有了解了什麼是深度思維我們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握這項技能。因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深度思維這個概念,並且與深度思維對應的「淺度」思維。
  •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成長型思維,讓孩子實現從平凡到優秀的蛻變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思維影響著一個人的行動方式,我們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受到思維模式的影響。成長型的思維模式能讓孩子更有前進的動力,從而幫助孩子一步步從平凡走向優秀。
  • 「深度思考」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從專業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通過認識到生活中信息的良莠不齊,從而架起自己與信息之間的一道過濾網是建立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批判性思維之甄別信息首先認識到信息的欺騙性,提高警惕,然後才是不斷地提高自己鑑別信息的能力。
  • 文創化思維:促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黏合劑
    翻翻自己的微信、微博,是不是有數量眾多的「好友」?社交APP的出現,讓人類的連接廣度大大地增加了,但我們並不能與每一位都保持著高頻的互動。回頭細看,好像我們能保持密切交流的人其實就那麼多。有人感言,這就像現代人的孤獨症:表面上是現代社會的社交達人,但都只是生活在一個人來人往的村莊裡。
  • 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度分析了「看客思維」
    孩子長大後,會接觸到父母、老師以及身邊各種熟悉和不熟悉的人,這些人「看客」思維方式對孩子的形成與這個問題的形成直接相關。「看客思維」的一種表達形式:幸災樂禍我的大侄子8歲,他的父母很嚴格,我侄子告訴我哥哥什麼事不怎麼會,但他經常和我最小的叔叔說話。
  • 如何擁有健康的睡眠 深度睡眠的方法有哪些
    其實,健康的睡眠還是特別的重要,為了我們的健康,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好好的保養自己的身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還是得多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才能擁有深度睡眠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隨小編來了解了解,其實,這些方法也是很簡單的,一起來看看。
  • 為什麼非常普通的男人仍然迷戀自信,優秀的女人卻仍然懷疑自己
    1、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有著天然的區別男人和女人在生理和心理發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自然不同。國際著名的人際關係和情感問題專家約翰格雷博士在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說,男人和女人有先天的認知差異,這導致了男女在思維模式、做事方式和溝通方式上的巨大差異。
  • 《都挺好》蘇明玉:擁有「成長型思維」,才能突破自我,逆流而上
    的確,童年陰影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痛的事情,可好在蘇明玉沒有像樊勝美一樣,在痛苦迷茫中不知所措,而是毅然決然和家裡斷絕關係,靠著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有人說,《都挺好》不太現實,因為蘇明玉的成功太過於簡單,可我覺得,她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因為她擁有著一種很厲害的「成長型思維」,擁有這種思維的人,在面對困難時就更容易突破自己,逆流而上。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 黃金圈思維.
    這就是「黃金圈思維法則」最核心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掌握這種不同的思維模型,並且它能夠助力你在商業洽談更能成功,打開你對事物的新認知。從為什麼開始,而不是「是什麼」。稍微優秀一點的商務人員談合作,他們的思維方式就有所不同,上來不會說「是什麼的部分」,而是會闡述「為什麼的部分」。與人交朋友是第一環節,當弱關係到強關係之後,厲害的商務通常會跟我這麼說:「王總,你知道你們的廣告投放業務為什麼要給我們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