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窮養思維」,讓優秀的孩子與成功「失之交臂」,越發普通

2020-12-13 騰訊網

想要孩子出人頭地取得成功,跟父母的教育理念不無關係,家長朋友要始終謹記,自己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導者,其他人都無法代替。

你可曾留意過在辦公樓彎著腰拖地,收拾廢紙片的年老阿姨;在寒冬酷暑中頭髮花白的清潔工;在餐廳中唯唯諾諾端著盤子的老者。

這些人頭髮花白卻仍舊要賺錢養活自己甚至家人,由此可見,他們絕非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人,可想想他們的工資和現在的房價物價,真心覺得心酸,而貧窮便是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

說白了,所有家長奮鬥一生就是為了讓孩子離貧窮遠一點,更有能力的家長,則會想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事業發展得更加順利一點,但很多父母都只顧著搭建經濟基礎,卻忘了孩子才是他們人生的主導者。

而孩子能否優秀,根本還是在父母對其的教育方式如何,給孩子的思想留了多少空間

父母的「窮養思維」,讓優秀的孩子與成功「失之交臂」,越發普通

一、捨不得教育投資

造成貧困的原因有很多,簡單粗暴地宣稱貧窮源自懶惰,是無知和武斷的,在生活中,我們因為窮只能應付日常生活的必要開支,沒法去合理消費和投資,也包括對自身的提高和孩子的教育。

家長們節衣縮食、能省則省,自然也有可能負擔不起,孩子昂貴的課外輔導班和興趣班。可毫不誇張地說,教育投資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發展和成長方向,知識不光可以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更能改變他的社會地位。

二、對孩子的教育焦慮

名校畢業的王先生,女兒馬上就要上初中了,孩子聰明漂亮,但卻沒有遺傳到父親的好基因,學習成績不佳,王先生偏認為「虎父無犬女」,秉持著「人定勝天」的觀點,從早到晚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

十幾歲的孩子,從此便失去了玩耍的時間和自由,連雙休日也被學習佔得滿滿的,如果孩子學不進去,就會遭到父親的大聲訓斥,甚至幾個毫不留情的大巴掌。

旁人看原本活潑的女兒日漸消瘦,變得神情呆滯,紛紛勸解王先生,可王先生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讓孩子沉浸於題山書海中,每每見到小姑娘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讓人唏噓不已。把王先生變成「瘋狂爸爸」的元兇,就是他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世事無常,一個小失誤便可能使你丟掉工作;即使銀行帳戶裡有大把存款,投資失敗的你瞬間成為窮光蛋;成績優異的孩子就一定能夠出人頭地,擁有輝煌的人生嗎?

例如王先生,比起孩子的成績更應該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健康是一切成就的基礎,擁有自信和健全心智的孩子,才更有可能得到成功。

不要去強求所謂的安全感,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看到人生更加重要的東西。

三、急功近利的思維模式

有不少家長只是做了一點點的努力,就希望立刻能收到大把的回報,只是輔導一周孩子的課業,就期盼孩子的考試成績統統變成A,如同把一杯牛奶放進微波爐,只要叮上1秒,牛奶立刻變得滾燙。

其實,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時間,追求「即時滿足」的人永遠無法獲得成功,成功需要付出時間、努力和足夠的耐心才可以,擁有貧困思維的人,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回報,他們很快就會放棄。

當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風順的時候,任何人都會很高興,但這樣的經歷並不能教會你很多東西;相反,生命中最黑暗的時期,才能讓你受益很多,因為這個時候你需要對艱難的環境做出反應。

想要成功,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即使被打倒第1000次,都需要選擇站起來面對

四、認為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那些在事業上真正取得成功的人,一刻也沒有停下過學習的腳步。

大學同學a畢業時,年薪並不高,可是他在業餘時間選擇進修,空閒時間就會鑽研和學習最熱門的專業知識,幾年過後a已經成功進入了公司的管理層,收入在我們這一屆的同學中拔得頭籌。

如果你聽說過「清華北大畢業照樣混得很慘」,那一定不是清華北大的錯,而是畢業後沒有持續奮鬥努力。

同樣的道理,懂得終身學習不斷努力,即使起點低一點,成績差一點,學校可能並不那麼出挑,依舊能夠取得不錯的成就。

留言板話題:家長朋友們,您是否有這幾種「窮養思維」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S和小S的女兒,一個「窮養」一個「富養」,但兩個人同樣優秀
    由於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不同,父母對孩子會選擇不同的養育方式。有的人教育理念超前、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寬鬆,就會富養女兒;有的家庭則會選擇窮養的方法,當然,不只是普通的人家,不少的明星家庭也不例外。港臺娛樂圈有名的姐妹花大S和小S不僅性格迥異,兩人在結婚生女後,對孩子選擇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 大S選擇富養孩子,小S則選擇「窮養」,家長的思維才是關鍵
    在大多數人眼裡,富養和窮養是根據家庭條件來決定的,當然比較有錢的家長也是可以選擇「窮養」自己孩子的,所以這兩種養孩子的方式一般都是由金錢決定的。
  • 放養不是置孩子於不顧,放他思維自由,養他習慣堅持,才能成功
    儘管有這樣一個成功的例子擺著,仍有網友認為不可取,這不是放養是放縱。小小孩子不管教,後期真的會讓父母后悔,萬一養跑偏了將耽誤孩子的一生。 說到底,大家會有顧慮是正常的,不過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也源於大家對放養的誤解。
  • 窮爸爸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孩子的優秀,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不少父母在孩子未出生之際就開始籌謀:選哪裡的房子、幾個月開始上早教、未來就讀哪所幼兒園…… 優越的家境確實可以給孩子提供搶跑的機會,但教育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最終拼的還是父母。
  • 如何掌握富養孩子的程度?運用「燈式思維」,合理富養又不傷孩子
    雖然古話都說「窮養兒,富養女」,但實際上真正為人父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兒女時,沒有哪個父母會狠下心來虧待自己的孩子,那麼問題便來了:父母若是太過富養孩子,孩子會不會恃寵而驕?父母若是窮養孩子,會不會顯得為人父母過於苛刻?
  • 班主任:「窮養」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往往有這三個特點
    他說,孩子的「窮養」和「富養」與家庭的富裕或者貧窮壓根沒啥直接關係。如果有錢人沒有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好,或者只是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沒有幫助孩子的精神成長,那麼這也是」窮養」,這種常見的「窮養」的孩子有三種共同點,下面一一給大家說一下。
  • 兒童奢侈品來襲父母不手軟 孩子窮養還是富養?
    當兒童奢侈品來襲,你們準備好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了嗎?奢侈品到底該不該買?兒子真該「窮養」,女兒真該「富養」嗎?六一兒童節前夕,早報記者深入市區各類家庭,對此進行詳細調查。「他們擁有比普通家庭要強得多的購買力,普通家庭到香港旅遊,而他們到香港只為購物。」  家長:「奢侈」是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  「我們有這樣的條件,為什麼不能為孩子提供這樣的生活呢?我們只是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案例二中的陳女士說,有人覺得她的行為是為了炫富,讓孩子覺得高人一等。
  • 富養不靠譜,窮養就靠譜嗎?李玫瑾簡單7個字道出養孩子的精髓
    富養孩子窮養心李玫瑾教授一句「富養孩子窮養心」,簡單七個字,道出了孩子該「窮養」還是「富養」的精髓。網友看到這段話紛紛留言:一針見血、字字珠璣、靈魂拷問……李玫瑾教授:如果你打算為孩子掙錢,你從一開始就把人生定位搞錯了。
  • 被物質「窮養」的男孩長大後什麼樣?父母遵循四點,才是養兒真諦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儘管「窮養兒,富養女」的育兒經被流傳至今,可是多數父母依舊搞不清楚「窮養」和「富養」的真正含義,尤其是男孩,將來肩上的擔子和責任更重,如果被正確窮養,則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反之,則是傷害明顯,後遺症如影隨形。
  • 「清華學霸」武亦姝爸爸身份曝光,成功孩子的背後,是優秀的父母
    成功孩子的背後,是優秀的父母。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僅需要孩子自身足夠努力和優秀,還需要家長教育方式得當。不知道大家對那個之前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走紅的武亦姝是否有印象?當時她的才華可以說是驚豔了不少人。
  • 孩子這三個「窮養」的特徵藏不住
    在近些年「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言論可以說是甚囂塵上,雖然大家對於這一現狀感到十分反感,也有很多人駁斥,但是窮養出來的孩子越來越難以出頭,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談到「窮養」,其實我們應該辨析一個概念,那就是經濟上的貧困和窮養其實是兩個概念,如果一個家庭不給孩子教育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那麼哪怕這個家庭有再多的物質資源,也都算是窮養,而如果一個家庭能夠給孩子成長中足夠的養料,那麼哪怕經濟條件不算優秀也是富養。
  • 小S因469元項鍊罰跪女兒:刻意窮養會養出「心窮」的孩子
    養孩子到底該富養還是窮養,一直是個難題。大S一向富養孩子,而小S則是窮養。小S自爆因為女兒許老三買了一條2000臺幣(469元)的項鍊,一氣之下罰跪許老三。以小S的經濟狀況,有必要對孩子這般摳搜嗎?在家庭經濟能力尚可的情況下,刻意窮養會養出「心窮」的孩子!為什麼不要刻意窮養在全民富養的年代,大多數父母面對孩子生活以及教育問題,抱有這樣的態度:花錢絕不手軟!這種情況下,父母不富養孩子,而選擇窮養孩子,確實有「慧眼獨具」的感jio。沒錯,舉全家之力供養一個孩子的富養模式,確實弊端多多;但,明明有錢卻不捨得給孩子花,同樣不對!
  • 資深班主任:孩子的家境藏不住,「窮養」長大的孩子,一眼能分辨
    窮養和富養長大的孩子,很不同。雖然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在養育孩子這方面,人們還是有著不一樣的看法的。有的人覺得,就算生活水平提升了,養孩子也不能富養,還是要窮養孩子,孩子將來才能有出息;而有些人則是覺得,既然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們就應該更捨得在孩子身上投資,富養孩子,孩子將來才更容易成才。可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養出來的孩子,在老師眼中,都是很好分辨的。
  • 都是養女兒,大S「富養」,小S「窮養」,如今孩子間的差距太明顯
    我們都知道,培養一個性格健全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年齡小,他們的思想行為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不同教養方式,會對他們之後形成一個什麼樣的性格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也正是因為很多家長朋友有了從小培養孩子性格健全的意識,大家開始因材施教,對自家孩子從小就開始了艱辛的培養之路。
  • 孫儷曬女兒的禮物:成功的父母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確實,孩子懂得對父母關愛,懂得感恩父母,是父母的驕傲。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一、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還可怕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貧窮,也不是爭吵,而是養出了這樣一個白眼狼。 確實,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永遠都學不會孝順,無論父母付出再多,也無法滿足他,只會變本加厲;不懂得感恩的孩子,無論他再優秀,也無法過好這一生。 二、懂得感恩的孩子,未來可期
  • 「富養」的大S女兒和「窮養」的小S的女兒有什麼不同?差距明顯
    這就讓更多擁有女兒的父母,在女兒身上「狠下血本」。無論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用度 ,還是在學習教育、興趣愛好上面竭儘可能地滿足她們需求,勢要讓女兒成為眾多孩子中的佼佼者。同時也有一些家長認為「窮養」要好過於「富養」,畢竟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身體力行地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體諒到父母的辛苦與不易。
  • 女子嫌男友太過摳門,最後選擇與其分手,窮養下的孩子有多自卑
    在養育孩子一事上,相信每個家長內心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兒觀念,不過這些育兒觀念大致上可以分為"窮養"和"富養",這兩大育兒觀念在思想的進步之下衍生出了很多種,然而不知在何時,有一部分家長誤解了"窮養"和"富養"的意思,用一種近乎過度的養育方式在孩子們的身上執行著,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巨大的阻力
  • 大小S的育兒分歧:孩子到底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
    實際上糾結這個問題的父母都搞錯了重點,那就是窮養、富養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但是到底要怎麼選擇這兩種方式呢?首先要搞清楚它們會影響孩子的哪幾個方面。如果父母沒有引導孩子形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那麼他的人生很容易失控。這個時候再去糾結富養好還是窮養好根本就沒有意義。大家應該都看過影視作品中呈現出來的紈絝子弟形象。他們胡吃海塞,結交各路狐朋狗友,肆意揮霍家中錢財,看起來沒有一點上進心。
  • 為何越富有的家庭,越喜歡「窮養」自己的孩子?原因是這3點
    為何越富有的家庭,越喜歡「窮養」自己的孩子?原因是這3點對於富有的人來說,他們本身的家庭條件是很好的,至少在衣食住行上,並不會有太多的顧慮,且對於很多東西的消費上,也是能夠有購買的條件的。對此,有些人就會有一個這樣的疑惑,就是,為何越富有的家庭,越喜歡「窮養」自己的孩子?原因是這3點。看看你猜中了幾點。1、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第一點,就是富人他們是想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
  • 「窮養」的森碟和「富養」的王詩齡,7年後差距有多大?一目了然
    這樣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在七年後的差距其實也可以一目了然,如今的森碟已經很少在節目上亮相了,但是從新聞裡的一些報導和圖片可以看出,真可算是"家有女兒十八變",森碟不僅完美繼承父母優秀的臉蛋基因,還成為了一個小小的運動員,並且有各式各樣的興趣愛好,現實生活那麼充實難怪無暇參加綜藝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