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茅臺酒最好喝,這一點我一直保持懷疑的態度。貴州茅臺酒是因為價格最高才最好喝,還是因為好喝才賣得最貴呢?如果把飛天茅臺酒和普通醬香酒倒入杯子裡盲品,你能喝出來哪個好嗎?
不說專業品酒師,單從大眾視角來看,其實很多人喝不出太大區別。
2019年,一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盲品實驗,他從紅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檳三個品類中各選取兩款酒,兩款酒價格相差10倍以上,然後讓參與實驗的50名葡萄酒愛好者盲品,並讓他們指出哪一瓶酒更貴。結果只有53%的志願者選對了,這基本上和翻硬幣,瞎猜沒什麼區別,他最後得出結論,參加品酒會的志願者都是在自嗨,他們把高價等同於高級,只選貴的不選對的。
只說白酒,價格並不能具體的表現一款酒的品質優劣,因為高端白酒已經不只有單純的商品屬性,更多是作為社交工具、利益交換籌碼。同一香型的白酒,價格差距不要太大,大部分人都喝不出好壞,你和那些在實驗中自嗨的志願者一樣。即便價格差距大,幾杯下肚,部分專業人士都喝不出來。
那麼影響酒質優劣的因素有哪些呢?
釀酒原料
凡是我們的糧食,都可以作為酒的原料。這些糧食作為釀酒原料有等級之分,最好的是高粱,其次是大米和麥,最後玉米、紅薯,其餘的只能做酒精。
所以,買酒要買糧食酒,買糧食酒要先挑高粱酒。牛欄山二鍋頭是玉米釀的,品質在那擺著,再好也貴不到哪裡去。
釀造工藝
中國的白酒都是發酵蒸餾白酒,但各自工藝差別很大。汾酒自古便是清香型老大,其「一清到底」的獨特口感獨此一家,當年壓得衡水老白乾、二鍋頭等喘不過氣,最後以老白乾香型等命名才堪堪走出汾酒的陰影。
茅臺酒出酒率低,也是因為釀造工藝特殊且繁瑣,從下曲到出售最低要5年。一般小麯酒,半個月就擺上了貨架。
勾調技術
常見的品牌酒,釀出的新酒必須要經過勾調才可出廠,否則口感和口味很差,能喝得你懷疑人生。用多少老酒,如何調味,是各家酒廠的核心機密,也是白酒釀造最高深的技術。
哪怕是一個小作坊正經釀出的原酒,經過五糧液勾調技術加工後,必定超出普通白酒一大截。
以我的角度來看,汾酒青花30年不算貴,它的口感,品質在一線品牌並不遜色。如果與飛天茅臺、五糧液等放在一起盲品,你只能說出香型不同,到底哪款最好你肯定分不出來,但你還是會選擇飛天茅臺,畢竟它價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