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實體商業受挫,而部分線上業務迎來了一波增長。36氪曾採訪過的S2B2C跨境電商平臺「魔法燈」告訴36氪,近期平臺銷量同比增長了超500%,客單價增長約25%,單日GMV已經接近2019年的雙11活動銷量。
魔法燈的前身是於2015年成立的紐西蘭阿拉丁公司,之後於2017年正式成立香港魔法燈集團(Mofadeng Limited),是一家採取S2B2C模式的跨境電商平臺。
36氪曾介紹,魔法燈的服務對象是跨境電商小B用戶,包括微商、KOL、白領、家庭主婦、海外留學生、新移民等,其中60%長期生活在海外,從去年開始國內用戶的比例也逐漸增大。平臺為他們提供供應鏈、倉儲、物流、清關、系統等方面的支持,服務於想要購買海外優質商品的消費者。目前魔法燈已經服務了全球近20萬小B用戶。
早期魔法燈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起步,目前已經在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均設立了自營海外倉。魔法燈挖掘這些區域本地口碑好的高質量品牌,涉及母嬰、美妝、個護、保健、生鮮等16大品類,目前已與1000多家海外品牌達成直接合作,共有1萬多個SKU。
創始人王凱向36氪介紹,2月開始平臺訂單暴增,團隊做了一組數據的對比,從春節結束到2月第一周,平臺銷量同比增長了約500%,訂單增長約290%,新上線的小程序埠實現了超過100%的增長,2月第一周GMV將近2000萬。
他認為,過年期間國內的電商平臺大多屬於休假狀態,且部分商品出現緊缺情況,供不應求反而刺激了跨境電商的發展。除了因疫情需要的口罩、消毒類產品,平臺上維生素C、乳鐵蛋白、蛋白粉等提高人體免疫力類的產品也呈現出大幅增長。
當前的情況對跨境電商確實具有推動作用,不過需求的增長也給供應鏈和物流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王凱表示,平臺能及時處理訂單,源於魔法燈多年紮實積累的貨源能力和物流能力。
對於海外廠家來說,全年生產都已經做好了排期規劃,面對臨時爆發的需求,廠家也不敢完全放開生產。這個時候平臺的數據能力顯得很重要,平臺根據對未來訂單進行預測,以此為廠家提供生產建議,優化生產線。
目前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陸續宣布取消部分航線,國際物流成為跨境電商要解決的一個難題。2018年魔法燈收購了紐西蘭本地的一家國際物流公司新順豐(NSF),因此目前已經擁有自主物流資源。NSF是澳新地區的排名前五的國際物流公司,成立時間超過7年,這次為魔法燈帶來了一些優勢:
首先在信息層面,倉庫與物流深入對接,能實現更快速的訂單響應;包裹離境後各環節的真實信息自動傳輸到訂單物流信息中,用戶可以自主查詢;
其次,在航空運力方面,當前紐西蘭各大航空公司運力減半,澳大利亞的直飛航線更是全面停飛。王凱表示,目前魔法燈通過NSF與各大航空公司多年建立的穩定合作關係,預定好了由澳大利亞飛往其它國家進行中轉的航班;而紐西蘭則在運力減半的情況下,提前預約好了接下來一個月的艙位,以保證包裹順利發出。
而在國內的清關和派送環節,也因部分口岸海關及快遞延期上班時間,導致清關和派送時效有所延誤,目前魔法燈已經協調多個口岸進行清關準備,後續全程採用順豐派送。
目前魔法燈正在尋求A+輪融資。王凱表示,2019年平臺GMV為4個億,在不藉助外部資金的情況下,預計2020年可以翻兩倍;如果2020年融資能夠到位,業務能實現5-8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