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究竟是什麼?
雨果對愛情有著最好的描述:
人出生兩次嗎?是的。頭一次,是在人開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則是在萌發愛情的那一天。
對於愛情,文人描述總是這般熱烈而真實:
愛情,一直是人類生命裡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自古以來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之源。
今天,小愛在情人節來臨之前精選了9張名畫,讓我們看看世界名畫裡的愛情,究竟是怎樣的?
▼▼▼
《拉斐爾和弗娜裡娜》
作者:讓 奧古斯特 多米尼克 安格爾
國家:法國
年份:1814年
這幅畫創作於1814年,是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為大天使拉斐爾和情人弗娜裡娜在一起的風俗性肖像。
拉斐爾終身未娶,但他心中卻有著一位無與倫比的女神,那就是他的情人弗娜裡娜。她是拉斐爾藝術創作的靈感和源泉。
他在37歲時突發疾病去世,四個月後,弗娜裡娜也進入女子修道院度過餘生。
她看著畫外,他看著畫中的情人,幽靜的背景中露出半幅畫,那就是《椅中聖母》。原來,聖母正來源於他心目中的情人。
▼
《猶太新娘》
作者:倫勃朗·梵·萊茵
國家:荷蘭
年份:1665年
《猶太新娘》是倫勃朗晚年的作品,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出色、最深刻的一幅。
畫中的丈夫充滿柔情的安慰著妻子,而妻子的右手放在小腹上,充滿了對孩子的未來的期盼。
梵谷參觀此畫時曾說過「如果能在倫勃朗的畫前坐上兩個星期,哪怕我只啃硬麵包,或是少活10年,我也心甘情願。」
這就是偉大的藝術不朽的魅力。
▼
《生日》
作者:馬克·夏加爾
國家:俄國
年份:1915年
《生日》是夏加爾充滿愛意的代表作之一。1915年與猶太小姐帕拉結婚,這幅《生日》就是對他們婚後幸福生活的描繪。
那天夏加爾28歲生日,帕拉拿著鮮花,步履輕盈地走進畫室,他便立即躍起,飛到半空中,轉過頭來吻她。人物飄飄欲仙,構思頗具幽默感,表達了畫家的愛情心境。
愛,就是能夠讓人幸福到飛起來!
▼
《獻給過去》
作者:古斯塔夫·克林姆
國家:奧地利
年份:1665年
夏加爾的愛妻蓓拉在1944年因病菌感染死在醫院裡,多年陪他的愛人突然消失,夏加爾說:「在我眼前,每件事都變成了黑色。」
這是此生最大的悲慟,整整九個月夏加爾的世界失去了色彩,他勉強畫了這幅《獻給過去》來紀念蓓拉,這張「暗藍色」色調的畫作,表現畫家內心深處的憂鬱與哭泣的靈魂,也感謝愛妻一生的付出。
▼
《吻》
作者:古斯塔夫·克林姆
國家:奧地利
年份:1907-1908年
《吻》是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裡姆特巔峰時期的作品,金箔的使用和畫中情侶仿佛合成一個陽具的外形讓這幅作品顯得奢華神秘,又多了一絲情色的意味。
而這幅畫的女主,相傳是克林姆特一輩子的情人艾米粒,他們相伴了一輩子,但克林並沒有求婚,他認為婚姻是恐懼的,而艾米粒只是陪伴著他,直到克林病逝的最後一刻,他的嘴裡都在念叨著艾米粒。
我雖不能給你婚姻,但,我會給你我的心,我的世界。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作者:古斯塔夫·克林姆
國家:奧地利
年份:1907-1908年
《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是荷蘭黃金時代巨匠維米爾的代表作,葛麗葉是一個家境貧寒的姑娘,應聘來到畫家維米爾家做女傭。在畫家的家裡,葛麗葉第一次接觸到奇妙的繪畫世界,這些美妙的繪畫喚醒了她潛在的藝術敏感。
與此同時,維米爾也被葛麗葉的藝術天分和美好氣質打動。葛麗葉迷戀上維米爾的藝術才華,也願意為他付出一切,漸漸的葛麗葉也成為維米爾作品的一部分。
《戴珍珠耳環的女孩》就是維米爾與葛麗葉之間純愛的最好的見證。只是美好的生活總是過得那麼快,最後畫家和女孩之間也沒能衝破阻礙,留下了一個永遠悵惘的故事,和那副不朽的巨作。
什麼是真愛呢?看著你,吻著你,陪著你,才夠真實。
人間最值得的事情,就是愛與被愛,如果你愛的人此刻正好在你的身旁。
那還在等什麼呢?給TA一個甜蜜的吻,勝過耳鬢廝磨的點點情話。
情人節快樂,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