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以前,奧馬爾曾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領導人。2001年「9·11」事件後,塔利班政權垮臺,首領奧馬爾及其塔利班殘餘勢力逃亡。
【原文編者按】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阿富汗政府官員於當地時間29日宣布,塔利班武裝組織的領導人奧馬爾已經死亡,但塔利班方面未對此消息做任何評論。
在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以前,奧馬爾曾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領導人。2001年「9·11」事件後,塔利班政權垮臺,首領奧馬爾及其塔利班殘餘勢力逃亡到阿富汗東南與巴基斯塔交界山區繼續與北約和阿富汗新政府負隅頑抗。美國政府對奧馬爾開出了1000萬美元的懸賞。
本文選自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巨塔殺機:蓋達組織與「9·11」之路》。
奧馬爾
1989年的賈拉拉巴德之戰中,奧馬爾毛拉被一枚炮彈炸瞎了右眼,臉頰和前額也遭到嚴重毀損。他人很瘦,但長得高而結實,是個著名的神射手伊斯梅爾汗,曾在阿富汗戰爭中擊毀許多蘇聯坦克。
和大多數聖戰者不同,他能說一口還算過得去的阿拉伯語,而且成了阿卜杜拉·阿扎姆謝赫講演的忠實聽眾。虔誠、謙遜和勇氣是他主要的個性特徵。阿扎姆講演的時候奧馬爾很少受人關注,除了他那濃密的黑鬍子底下偶然一現的羞澀笑容,以及他在《古蘭經》和聖訓方面的知識;他曾在巴基斯坦學習伊斯蘭律法。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之後,奧馬爾回到了坎大哈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在一所宗教寄宿學校教書。然而,戰事並未結束;即便1992年4月共產主義政府落入聖戰者之手,戰鬥也沒有平息。暴力活動完全沒有界限可言。交戰的部族與匪徒在鄉間橫行。古老的種族仇恨,再加上復仇的共同呼聲,使野蠻行徑愈演愈烈。當地的一個指揮官領著部下輪姦了幾個小男孩。這類可恥的獸行隨處可見。
「腐敗與道德墮落攫住了整個國家,」奧馬爾後來說道。「殺戮、劫掠和暴力成了規範。沒人想到局勢會變得如此糟糕。同樣,也沒有人認為這種局面會有所改善。」
在這個絕望的時刻,奧馬爾得到了神的啟示。先知向他顯靈,指示這位平凡的鄉村毛拉為他的國家帶來和平。帶著因完全篤信宗教而生的無畏精神,奧馬爾借來一輛摩託車,開始走訪本省其他宗教學校的學生。學生們(在普什圖語中叫「塔利班」)都認為必須得做點什麼,但沒幾個人願意放棄學習,跟著奧馬爾去從事他那危險的追求。最後,他召集起53名最為勇敢的學生。
奧馬爾(左一)和賓·拉登在2001年的合影
奧馬爾在反蘇戰爭期間的老上級哈吉·巴沙爾對他受到先知啟示一事大為敬佩,他幫助奧馬爾籌集了資金和武器,而且還個人捐贈了兩輛轎車、一輛卡車。很快,擁有近200名堅定信徒的塔利班就控制了坎大哈省的邁萬德地區。當地的政府軍指揮官率2500名部下向塔利班投降,並交出了大量武器儲備、數架直升機、幾輛裝甲車,還有6架米格21噴氣式戰鬥機。由於極度渴求秩序,許多阿富汗人都團結起來支持塔利班——塔利班吹噓自己是熱忱為真主服務、永遠不受腐蝕的僕人。
使塔利班日益壯大的三股力量,以驚人的速度在阿富汗全境蔓延開來。第一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的物質支持——金錢和武器。有些塔利班成員曾就讀於圖爾基王子的幕僚長艾哈邁德·巴茲卜在戰爭期間設立的職業學校科爾,因此,從一開始沙特情報部門就和這些年輕的叛亂分子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二股力量來自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的另一側,是擠滿了阿富汗難民子弟的宗教學校(如艾哈邁德·巴茲卜建立的職業學校)。這些學校是亟需的教育設施,因為巴基斯坦是全世界文盲率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其公共學校體系連教育本國兒童都力有不逮,更不用說蘇聯入侵後逃往巴基斯坦的300萬阿富汗難民的子弟了。這些宗教學校的資金通常由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的慈善機構籌集,再通過當地宗教團體分發到各個學校。
因此,本地原有的許多蘇菲派清真寺都被關閉,並改為傳授瓦哈比派教義的學校。自然,這些宗教學校為當地的瓦哈比派團體創造了一大批政治支持者,因為它們不僅提供免費膳宿,居然還每月發放津貼——對於許多學生的家庭來說,這是一筆至關重要的收入來源。
學校裡的男孩子們成長在一個只有男性的世界之中,很長時間都不能與家人相見。祖國的傳統、習俗和知識與他們天隔地遠。他們被指為乞兒和娘娘腔蘭姆,常淪為那些接觸不到女性的男人的獵物。這些學生埋頭於嚴格圍繞《古蘭經》、沙裡亞律法和歌頌聖戰的學習之中,腦海中想像著一個完美的伊斯蘭世界;而與此同時,他們身邊卻充斥著無法無天、野蠻殘暴的行為。
他們生活在打垮了超級大國的父親與兄長的陰影之下,渴望著為自己贏得榮譽。一旦塔利班的軍隊需要增援,白沙瓦與部族地區的宗教學校就會直接停課,學生們則坐上送他們過邊境的大巴,一邊讚美真主一邊奔赴戰場。
坎大哈投降6個月之後,塔利班的戰士已達1.2萬人,再過6個月,這個數字又翻了一番。
第三股力量是鴉片。奪取坎大哈之後,塔利班立即牢牢地控制了國內鴉片生產的中心赫爾曼德省。在塔利班統治期間,阿富汗成了世界最大的罌粟種植基地。走私犯與毒品大亨要依賴塔利班清除運輸道路上的匪徒;作為回報,他們會交上10%的稅款,這成了塔利班的主要收入來源。
坎大哈市有一座清真寺,寺內保存著一件相傳是穆罕默德先知所穿的鬥篷。只有在發生災禍的時候,這件古老的袍子才會被人們從銀匣中請出來——上一次袍子出匣還是70年前的霍亂流行期間。1996年4月4日,奧馬爾把先知的鬥篷拿到了坎大哈市中心的一座清真寺。他先在廣播上宣布自己將公開展示這件聖物,然後就爬上了清真寺,穿著鬥篷在寺頂招搖了半個小時。當時,周圍狂熱的人群歡呼他是「穆民的埃米爾」,即信眾的領袖。群眾中有人暈倒;有的人則把帽子和頭巾拋向寺頂,希望能蹭到那件神聖的袍子。
當然,世界所有地方的伊斯蘭教徒都夢想他們的宗教能夠在一位正直人物的領導下重新統一。有許多國王和君主曾想充當這個角色,但從來沒有人像這位藉藉無名的毛拉一樣,把先知的聖袍裹到自己身上。這個姿態既大違常理,又令人激動萬分。奧馬爾得到了繼續進行戰爭所需的政治權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這個舉動在象徵意義上確保塔利班將作為一支道德力量席捲阿富汗,進而把影響力擴展到整個伊斯蘭世界。(勞倫斯·賴特/文 張鯤 蔣莉/譯)
《巨塔殺機:蓋達組織與「9·11」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