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左)突訪喀布爾,與卡爾扎伊密談數小時,極力修復受損的美阿關係。
新華社/法新
繼突訪伊拉克之後,美國國務卿克裡25日又突然出現在喀布爾,與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就北約撤軍、與塔利班和談及阿富汗大選等問題展開磋商。
有分析稱,上任不到兩個月的克裡沒按預先公布日程訪問巴基斯坦,而是拐向阿富汗,很可能是為了給連日口角不斷的美阿緊張關係降溫,以期平穩推進駐阿北約部隊的撤出。
美阿摩擦升溫 克裡飛來滅火
有阿富汗消息人士透露說,克裡25日與卡爾扎伊秘密會談數小時,重點商討明年年底大部北約軍隊撤離前如何穩定阿富汗局勢、將安全責任移交給阿富汗軍隊以及2014年阿富汗大選等問題。
在其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克裡重申美國將落實對阿富汗的長期承諾,並支持建設一個強大、團結的阿富汗。克裡稱,美國將致力於維護阿富汗的主權基礎,絕不會讓塔利班分子動搖這一基礎。
針對近日阿富汗國內持續爆發的反美示威活動,克裡大方地表示,已接受卡爾扎伊總統對美方所作的解釋與保證。
今年以來一再激烈指責美國的卡爾扎伊總統,25日的態度呈明顯好轉。他抓住機會就其本月10日指責美國「私通」塔利班的新聞向克裡做出解釋,更為其2月24日下令驅逐部分駐阿美國特種部隊一事進行了辯護。
卡爾扎伊說:「我從未用過美國和塔利班『共謀』的字眼。這不是我的原話,而是媒體斷章取義。」
關於「逐客令」,卡爾扎伊辯稱,其控訴與批評並不意味著要「冒犯盟友」,而只是要保護阿富汗人民。
克裡對此回應積極:「美國將與阿富汗政府合作保護阿富汗人民。美國並無其他意圖……我們在一條線上。我不認為我們之間有任何分歧。卡爾扎伊總統的解釋讓我聽了感到非常非常舒服。」
給足卡爾扎伊總統面子
自上月24日卡爾扎伊下令驅逐部分美軍以來,美阿關係持續緊張,摩擦不斷。本月9日,美方向阿方移交巴格拉姆監獄控制權一事被美方臨時叫停,更令雙方關係火上燒油。或許是為了配合克裡的「滅火之旅」,駐阿美軍25日已正式將監獄向阿方移交。
巴格拉姆監獄在阿富汗具有標誌性意義。阿富汗國內一直將卡爾扎伊政府能否取得對監獄的控制權視為美軍是否尊重阿富汗國家主權的標誌。25日監獄控制權移交後,卡爾扎伊說:「今天是個好日子。」
「願意看到塔利班回到談判桌」
卡爾扎伊剛剛炮轟過美國「私會」塔利班,克裡25日卻對卡爾扎伊決定幾周內與塔利班在卡達舉行會談表示支持。
隨著北約撤軍日益臨近,卡爾扎伊已清楚認識到,2014年國際聯軍走後,獨自面對塔利班武裝的只能是自己。因此儘早與塔利班展開直接對話才是出路。
阿富汗外交部24日已宣布,卡爾扎伊總統不久後將前往卡達,討論與塔利班和平談判事宜。有消息人士稱,卡爾扎伊總統最快一周內就可成行。
阿外交部發言人賈南·穆薩扎伊說:「卡爾扎伊與卡達埃米爾的會談將包括阿富汗和平進程以及在卡達設立塔利班聯絡處。」
今年2月,卡爾扎伊與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裡共同承諾,雙方將致力於在6個月內實現阿富汗和平,並呼籲塔利班在卡達首都多哈設立聯絡處,以便與阿富汗政府代表對話。
穆薩扎伊說,阿富汗政府對塔利班在卡達設立聯絡處的立場沒有改變,「這一辦事處只能用來促進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之間的直接關係以及展開直接對話。塔利班必須明確表態他們準備好與政府對話」。
25日與克裡會談後,卡爾扎伊向媒體表示,美國已同意塔利班在卡達設立辦事處,塔利班可以與阿富汗各方展開會談。
克裡對此表態說:「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卡爾扎伊總統相信美國願意看到塔利班回到談判桌來。」
「不要指望美國全面撤軍」
克裡同時警告塔利班:必須明白和平談判是解決當前困局的最好方式,不要錯過阿富汗國內和解的機會。美國雖會撤走大部分軍隊,但仍將擔負對阿富汗的安全承諾,不會允許過去10年的成果付諸東流。
他還特別強調,歐巴馬總統目前尚未決定2014年後在阿留駐多少部隊,「塔利班不要指望美國全面撤軍。」
多國部隊紛紛搶先撤離
不論美國是否曾與塔利班秘密接觸,克裡支持卡爾扎伊總統推進與塔利班的和談進程都有充足理由。畢竟,曾經的阿富汗「佔領軍」正群起打包撤離。
澳大利亞國防部3月26日宣布,澳軍在阿最大軍事基地——位於魯茲甘省的塔林庫特基地將於今年年底徹底關閉。目前,在阿執行作戰任務的澳軍都駐守在該基地。
澳國防部長史蒂芬·史密斯26日稱,該基地關閉後,大部分本國駐阿部隊將撤回澳大利亞,「我們期望在今年年底至少有1000名士兵可以回國。」
2001年美國因「9·11事件」而領銜出兵阿富汗時,澳軍即第一時間隨之在阿執行作戰任務,目前駐阿1650名官兵中,1300名駐烏魯茲甘省,其餘分布在坎大哈和喀布爾省。
按照雙方協議,2014年12月31日前,北約將把全部軍事防務移交給阿富汗政府。隨著這一期限的臨近,大部分出兵阿富汗的北約成員國已完成撤軍,或正在加速撤軍。
荷蘭和加拿大已分別於2010年8月和2011年7月結束在阿作戰任務。法國作戰部隊去年12月15日也已全部撤離。
德國政府去年11月28日決定,2014年2月前把駐阿德軍從4600人減至3300人,並在年底前撤回全部德國戰鬥人員。英國首相卡梅倫去年12月19日宣布,英軍將在2013年撤回3800人,2014年年底前全部撤離。
英、德兩國派駐阿富汗的軍隊規模僅次於美國,分列第二、三位。
至於美國方面,歐巴馬總統上月發表國情諮文時表示,駐阿美軍計劃在一年內撤出3.4萬人,此後撤軍行動一直持續到2014年年底——阿富汗戰爭屆時將告結束。
雖然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多次向阿富汗方面保證,北約撤軍後,阿富汗仍能從北約得到「足夠幫助」,但以卡爾扎伊為首的那些阿富汗人卻在擔心:2014年後,北約還有多大興趣和多少資源可以投向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