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媽媽煩惱:寶寶玩命哭,到底抱不抱?
默默媽媽最近很糾結,3個月的寶寶一哭鬧她就本能的抱起來安慰,最近一個朋友告訴她「小嬰兒寵不得喲,如果一哭就抱,那你就慘了,只能整天抱著他,什麼事都不能做,所以噢——」
「對,不能一哭就抱,從現在就開始養成習慣,以後我才有好日子過!」默默媽媽心裡打定了主意,竟然不顧哭得滿臉通紅的寶寶,轉身出了房間,還順手把門帶上,免得聽得心軟了。於是,寶寶哭得聲嘶力竭,最後累得睡著了,眼角還帶著淚水……
多麼教人心疼的畫面啊!奉勸親愛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忽視寶寶的哭聲,千萬不要忽視寶寶的哭聲,尤其是滿周歲以前的嬰兒。你想想,這麼小的孩子,他不會說話,也不會手語,你叫他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呢?除了哭以外,他什麼也不會呀!
→ 寶寶哭鬧 是在表達他的需求
不要忽視寶寶的哭,設法找出哭的原因,並且解決問題,以滿足寶寶的需要。試著去體會一下小寶寶的感受——
有一天,你突然肚子疼得不得了,你呼喊家人,你確實知道家裡有其他人在,可是你喊了半天卻沒人理你,那時你心裡會有什麼感覺呢?是無助、緊張、恐懼;如果家人走過來看你一下,然後又走開去做他的事,無視你痛苦的表情和哀號時,你又是什麼感覺呢?憤怒、絕望、挫折;甚至你的家人還在一旁談天說笑,我想你大概會氣瘋了,發誓這輩子再也不要跟他們說話,或是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
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那麼,你還會忍心不理會寶寶的哭嗎?
不管寶寶的哭是為了什麼,他最終的目的都是「叫人」、「引人注意」,因為他有某種需要,他想告訴你他怎麼了:可能是尿布該換了,可能是肚子餓了或肚子脹得難過,也可能是衣服上有個小東西,刺得他難過,更可能是太熱或太冷了。
而睡覺前的哭鬧(這是嬰兒極為常見的哭,稍哄一下就會沉沉入睡了),也可能是他就是覺得寂寞、無聊,希望有人來陪陪他,跟他說說話,說什麼都沒關係……不管是哪一種原因的哭,父母都不能不去理會他,而且還要設法找出原因,解決寶寶的問題。
寶寶剛出生的那段日子,他的哭聲可能使初為人母人父的你不知所措,甚至跟著他一起哭。不過,細心的父母不久之後就可以從寶寶的哭聲裡分辨出不同的需要,一聽就能八九不離十地抓出他的問題,滿足他的需要。
不要不理會寶寶的哭,不要讓他在那麼小的時候,就對周圍的人失去信任,不要讓他變得悲觀,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地哭都不會有人理,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做事消極、沒有努力向上精神的人。因為他從小就深深體會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這件事,而且,根據專家的研究,嬰幼兒時期受到關注注意的孩子,兒童期和青少年期會比較少有讓父母傷腦筋的行為。
→ 給寶寶溫暖的安慰 解讀不同狀況的哭鬧
寶寶因為不會說話,所以不管心情不好、生病、還是肚子餓了,小寶寶只能用哭鬧來表達情緒。透過本文的介紹,就讓我們來教你如何解讀「寶寶的語言」,安撫他不滿的情緒。
狀況1:生理需求
【常見原因】肚子餓了、尿布溼了、太冷、太熱等。
【行為表現】寶寶多半會以哭泣來表達他的生理需求,有的寶寶可能會選擇放聲大哭,有的則可能小聲嗚嗚哭泣,表現委屈的模樣;或是躁動不安,扭來扭去。
【妙招】
1.媽媽先想一下是否又到了該喝奶的時間,或是以手指輕輕拍寶寶的臉頰,看他有沒有急著尋找媽媽乳房的反應;同時,檢查尿布需不需要更換。
2.如果問題出在尿布溼了或肚子餓,通常只要更換完尿布或餵了奶,寶寶就會停止哭泣。
3.另外,摸看看寶寶手腳會不會太冰冷,看情況加件衣物;如果脖子、頭髮滲出汗水,可能是寶寶因為太熱而煩躁不安。
重點叮嚀
排除寶寶的生理需求,通常寶寶就會露出滿足愉悅的表情,只要家長再陪他說說話、抱抱寶寶,問題很快就會解決囉!
狀況2:病痛
【常見原因】腸絞痛、感冒、皮膚搔癢、尿布疹、鵝口瘡、長牙等。
【行為表現】如果每天某個時段固定啼哭,哭時可能伸直雙腳,且寶寶末滿3個月就會懷疑是腸絞痛作怪;另外,有感冒或身體其它病痛時,寶寶可能會哭哭睡睡或持續性的啼哭,也可能出現身體其它方面的不適症狀,家長可以先從外觀察覺原因。
【妙招】
1.先觀察寶寶是否有病理上的問題,例如:發燒、皮膚發炎、尿布疹等。如果感覺異狀就要帶寶寶去看醫師,並依照醫師指示用藥。
2.如果醫師懷疑為腸絞痛,家長可以透過腹部按摩來減緩寶寶的不適。或幫寶寶塗抹一些防脹氣的藥膏,減緩不適感。
3.如果喝奶就哭或胃口明顯不好,就要留意可能是鵝口瘡或喉嚨發炎,讓寶寶不舒服,可以改餵涼一點的牛奶或食物,並帶寶寶給醫師檢查。
狀況3:疲倦
【常見原因】想睡覺、玩累了、刺激過多。
【行為表現】
1.每個寶寶性格不同,有些寶寶睡覺時間快到了,會習慣先哭鬧一番,才肯安心睡覺。
2.有的寶寶則會不停地揉眼睛,對大人的逗弄露出沒興趣的表情。
3.最明顯就是拚命打呵欠,眼皮沉重的快要關上了。
【妙招】
1.回到寶寶習慣睡覺的床上或房間,幫他換尿布或放固定的催眠曲,讓他準備睡覺。
2.關掉電視或吵雜的音樂,或離開人多的地方,讓情緒緩和下來。
3.調降室內冷氣溫度或空調,讓寶寶冷靜下來,輕聲對他說話。
4.餵他喝一點水,準備休息。
5.餵母奶的寶寶,也可以讓他喝些母奶,對於情緒安撫有很好的作用,通常很快就會睡著了。
6.輕輕拍寶寶的背,用穩定的聲音告訴他,累了就趕快睡覺吧!
重點叮嚀
1.媽媽通常可以從寶寶習慣的表情或反應,察覺寶寶是否累了、想睡了。
2.讓寶寶停止活動並回到熟悉的床上,通常哭鬧一下,寶寶就會睡著了。
3.媽媽應該建立寶寶固定的生理時鐘,時間差不多就準備讓寶寶睡覺,不要等到寶寶累得哭鬧時才休息。
狀況4:缺乏安全感
【常見原因】看不到母親、突然被聲音驚嚇、陌生環境、摔倒等。
【行為表現】
1.只要母親一離開就大哭,母親一回來又恢復正常。
2.突然出現聲響或受到驚嚇時,寶寶常會大哭,爬向大人身邊或伸手要大人抱。
3.如果處在陌生環境,通常是表情緊張,眼睛直盯陌生朋友或四周環境。
4.學爬或學站中的寶寶,有時會被自己摔倒的舉動嚇得哇哇大叫。
【妙招】
1.將寶寶抱緊,然後安撫寶寶的情緒。
2.如果是因為母親離開而哭泣,可以對寶寶說話,讓他了解情況,拍拍背安撫他。
3.媽媽下次如果要到其它房間,可以不停對他說話,讓他聽見媽媽的聲音。
4.如果是被聲音嚇到,可以帶他去看看發出聲音的物品或地方,讓他碰碰發出聲音的物品。
5.在陌生環境中可先抱著寶寶,不要急著把他交給別人,讓他先四處看看熟悉環境。
6.給他一個玩具或一點小零食,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7.有機會多帶他出去走走,慢慢解除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的擔憂。
8.準備一個觸感舒服的安撫娃娃,放在寶寶身邊或用一條大毛巾把他稍微包起來,讓他覺得有安全感。
重點叮嚀
當寶寶覺得不安的時候,通常會以聲音,例如大哭或大叫,希望引起媽媽或照顧者的注意,儘快回到他的眼前,大約六個月左右寶寶也開始出現怕生的反應,所以,這是正常的表現,此時最好立即讓寶寶得到響應,降低他的焦慮,久了就會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同時,以愉快的語調讓寶寶放鬆心情。
狀況5:無聊
【常見原因】寂寞、厭煩、沒人理他、沒辦法表達想法等。
【行為表現】
1.有的寶寶習慣有人陪,只要視線中沒有看到人就開始哭。
2.有的時候是因為一個人躺久了太無趣,決定大哭吸引注意力。
3.或是進行一項不感興趣的活動,以哭泣或厭煩來抗拒。
4.有時也可能因為想法沒辦法達到而生氣,例如:抓不到某個玩具、吃不到奶嘴等。
【妙招】
1.如果總是要找人抱的寶寶,可以先開口對他說說話,拍拍他的身體,不要他一哭就立刻馬上抱起來。
2.給他一個新鮮的玩具,或抱他離開原來的環境,讓他轉移注意力。
3.注意他的需求,解決他的問題,例如:把玩具交給他。
4.陪他說話或播放兒童故事CD、透過熱鬧音樂,吸引他的注意。
5.轉換環境,帶他出門去,把他放在推車裡,讓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人。
重點叮嚀
寶寶無聊的時候也會鬧脾氣,想要大人多陪陪他、抱抱他,帶他去找點新鮮事物,有時間的家長當然就儘量陪他做些活動或體操,不然就需要準備幾個新奇有趣的玩具,交替拿出來,讓他忙得不亦樂乎,沒有時間哭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