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哭就抱長大肯定難帶?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2021-01-21 網易親子

→ 新手媽媽煩惱:寶寶玩命哭,到底抱不抱?

默默媽媽最近很糾結,3個月的寶寶一哭鬧她就本能的抱起來安慰,最近一個朋友告訴她「小嬰兒寵不得喲,如果一哭就抱,那你就慘了,只能整天抱著他,什麼事都不能做,所以噢——」

「對,不能一哭就抱,從現在就開始養成習慣,以後我才有好日子過!」默默媽媽心裡打定了主意,竟然不顧哭得滿臉通紅的寶寶,轉身出了房間,還順手把門帶上,免得聽得心軟了。於是,寶寶哭得聲嘶力竭,最後累得睡著了,眼角還帶著淚水……

多麼教人心疼的畫面啊!奉勸親愛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忽視寶寶的哭聲,千萬不要忽視寶寶的哭聲,尤其是滿周歲以前的嬰兒。你想想,這麼小的孩子,他不會說話,也不會手語,你叫他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呢?除了哭以外,他什麼也不會呀!

→ 寶寶哭鬧 是在表達他的需求


不要忽視寶寶的哭,設法找出哭的原因,並且解決問題,以滿足寶寶的需要。試著去體會一下小寶寶的感受——

有一天,你突然肚子疼得不得了,你呼喊家人,你確實知道家裡有其他人在,可是你喊了半天卻沒人理你,那時你心裡會有什麼感覺呢?是無助、緊張、恐懼;如果家人走過來看你一下,然後又走開去做他的事,無視你痛苦的表情和哀號時,你又是什麼感覺呢?憤怒、絕望、挫折;甚至你的家人還在一旁談天說笑,我想你大概會氣瘋了,發誓這輩子再也不要跟他們說話,或是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

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那麼,你還會忍心不理會寶寶的哭嗎?

不管寶寶的哭是為了什麼,他最終的目的都是「叫人」、「引人注意」,因為他有某種需要,他想告訴你他怎麼了:可能是尿布該換了,可能是肚子餓了或肚子脹得難過,也可能是衣服上有個小東西,刺得他難過,更可能是太熱或太冷了。

而睡覺前的哭鬧(這是嬰兒極為常見的哭,稍哄一下就會沉沉入睡了),也可能是他就是覺得寂寞、無聊,希望有人來陪陪他,跟他說說話,說什麼都沒關係……不管是哪一種原因的哭,父母都不能不去理會他,而且還要設法找出原因,解決寶寶的問題。

寶寶剛出生的那段日子,他的哭聲可能使初為人母人父的你不知所措,甚至跟著他一起哭。不過,細心的父母不久之後就可以從寶寶的哭聲裡分辨出不同的需要,一聽就能八九不離十地抓出他的問題,滿足他的需要。

不要不理會寶寶的哭,不要讓他在那麼小的時候,就對周圍的人失去信任,不要讓他變得悲觀,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地哭都不會有人理,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做事消極、沒有努力向上精神的人。因為他從小就深深體會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這件事,而且,根據專家的研究,嬰幼兒時期受到關注注意的孩子,兒童期和青少年期會比較少有讓父母傷腦筋的行為。

→ 給寶寶溫暖的安慰 解讀不同狀況的哭鬧

寶寶因為不會說話,所以不管心情不好、生病、還是肚子餓了,小寶寶只能用哭鬧來表達情緒。透過本文的介紹,就讓我們來教你如何解讀「寶寶的語言」,安撫他不滿的情緒。

狀況1:生理需求

【常見原因】肚子餓了、尿布溼了、太冷、太熱等。

【行為表現】寶寶多半會以哭泣來表達他的生理需求,有的寶寶可能會選擇放聲大哭,有的則可能小聲嗚嗚哭泣,表現委屈的模樣;或是躁動不安,扭來扭去。

【妙招】

1.媽媽先想一下是否又到了該喝奶的時間,或是以手指輕輕拍寶寶的臉頰,看他有沒有急著尋找媽媽乳房的反應;同時,檢查尿布需不需要更換。

2.如果問題出在尿布溼了或肚子餓,通常只要更換完尿布或餵了奶,寶寶就會停止哭泣。

3.另外,摸看看寶寶手腳會不會太冰冷,看情況加件衣物;如果脖子、頭髮滲出汗水,可能是寶寶因為太熱而煩躁不安。

重點叮嚀

排除寶寶的生理需求,通常寶寶就會露出滿足愉悅的表情,只要家長再陪他說說話、抱抱寶寶,問題很快就會解決囉!

狀況2:病痛

【常見原因】腸絞痛、感冒、皮膚搔癢、尿布疹、鵝口瘡、長牙等。

【行為表現】如果每天某個時段固定啼哭,哭時可能伸直雙腳,且寶寶末滿3個月就會懷疑是腸絞痛作怪;另外,有感冒或身體其它病痛時,寶寶可能會哭哭睡睡或持續性的啼哭,也可能出現身體其它方面的不適症狀,家長可以先從外觀察覺原因。

【妙招】

1.先觀察寶寶是否有病理上的問題,例如:發燒、皮膚發炎、尿布疹等。如果感覺異狀就要帶寶寶去看醫師,並依照醫師指示用藥。

2.如果醫師懷疑為腸絞痛,家長可以透過腹部按摩來減緩寶寶的不適。或幫寶寶塗抹一些防脹氣的藥膏,減緩不適感。

3.如果喝奶就哭或胃口明顯不好,就要留意可能是鵝口瘡或喉嚨發炎,讓寶寶不舒服,可以改餵涼一點的牛奶或食物,並帶寶寶給醫師檢查。

狀況3:疲倦

【常見原因】想睡覺、玩累了、刺激過多。

【行為表現】

1.每個寶寶性格不同,有些寶寶睡覺時間快到了,會習慣先哭鬧一番,才肯安心睡覺。

2.有的寶寶則會不停地揉眼睛,對大人的逗弄露出沒興趣的表情。

3.最明顯就是拚命打呵欠,眼皮沉重的快要關上了。

【妙招】

1.回到寶寶習慣睡覺的床上或房間,幫他換尿布或放固定的催眠曲,讓他準備睡覺。

2.關掉電視或吵雜的音樂,或離開人多的地方,讓情緒緩和下來。

3.調降室內冷氣溫度或空調,讓寶寶冷靜下來,輕聲對他說話。

4.餵他喝一點水,準備休息。

5.餵母奶的寶寶,也可以讓他喝些母奶,對於情緒安撫有很好的作用,通常很快就會睡著了。

6.輕輕拍寶寶的背,用穩定的聲音告訴他,累了就趕快睡覺吧!

重點叮嚀

1.媽媽通常可以從寶寶習慣的表情或反應,察覺寶寶是否累了、想睡了。

2.讓寶寶停止活動並回到熟悉的床上,通常哭鬧一下,寶寶就會睡著了。

3.媽媽應該建立寶寶固定的生理時鐘,時間差不多就準備讓寶寶睡覺,不要等到寶寶累得哭鬧時才休息。

狀況4:缺乏安全感

【常見原因】看不到母親、突然被聲音驚嚇、陌生環境、摔倒等。

【行為表現】

1.只要母親一離開就大哭,母親一回來又恢復正常。

2.突然出現聲響或受到驚嚇時,寶寶常會大哭,爬向大人身邊或伸手要大人抱。

3.如果處在陌生環境,通常是表情緊張,眼睛直盯陌生朋友或四周環境。

4.學爬或學站中的寶寶,有時會被自己摔倒的舉動嚇得哇哇大叫。

【妙招】

1.將寶寶抱緊,然後安撫寶寶的情緒。

2.如果是因為母親離開而哭泣,可以對寶寶說話,讓他了解情況,拍拍背安撫他。

3.媽媽下次如果要到其它房間,可以不停對他說話,讓他聽見媽媽的聲音。

4.如果是被聲音嚇到,可以帶他去看看發出聲音的物品或地方,讓他碰碰發出聲音的物品。

5.在陌生環境中可先抱著寶寶,不要急著把他交給別人,讓他先四處看看熟悉環境。

6.給他一個玩具或一點小零食,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7.有機會多帶他出去走走,慢慢解除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的擔憂。

8.準備一個觸感舒服的安撫娃娃,放在寶寶身邊或用一條大毛巾把他稍微包起來,讓他覺得有安全感。

重點叮嚀

當寶寶覺得不安的時候,通常會以聲音,例如大哭或大叫,希望引起媽媽或照顧者的注意,儘快回到他的眼前,大約六個月左右寶寶也開始出現怕生的反應,所以,這是正常的表現,此時最好立即讓寶寶得到響應,降低他的焦慮,久了就會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同時,以愉快的語調讓寶寶放鬆心情。

狀況5:無聊

【常見原因】寂寞、厭煩、沒人理他、沒辦法表達想法等。

【行為表現】

1.有的寶寶習慣有人陪,只要視線中沒有看到人就開始哭。

2.有的時候是因為一個人躺久了太無趣,決定大哭吸引注意力。

3.或是進行一項不感興趣的活動,以哭泣或厭煩來抗拒。

4.有時也可能因為想法沒辦法達到而生氣,例如:抓不到某個玩具、吃不到奶嘴等。

【妙招】

1.如果總是要找人抱的寶寶,可以先開口對他說說話,拍拍他的身體,不要他一哭就立刻馬上抱起來。

2.給他一個新鮮的玩具,或抱他離開原來的環境,讓他轉移注意力。

3.注意他的需求,解決他的問題,例如:把玩具交給他。

4.陪他說話或播放兒童故事CD、透過熱鬧音樂,吸引他的注意。

5.轉換環境,帶他出門去,把他放在推車裡,讓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人。

重點叮嚀

寶寶無聊的時候也會鬧脾氣,想要大人多陪陪他、抱抱他,帶他去找點新鮮事物,有時間的家長當然就儘量陪他做些活動或體操,不然就需要準備幾個新奇有趣的玩具,交替拿出來,讓他忙得不亦樂乎,沒有時間哭鬧了。

相關焦點

  • 「寶寶哭不抱,不哭才抱」的創始人,後來怎麼樣了?結局很諷刺
    但是莉莉婆婆卻說「孩子現在哭的時間比不哭的時間長,你都要孩子一直哭著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麗麗氣不打一處來,明明是怕婆婆太累,婆婆卻說是自己做錯了,到底誰對誰做呢?在查閱過資料之後發現「寶寶哭不抱,不哭才抱」最早是來源於國外,創始人名叫約翰·華生。
  • 寶寶愛哭是抱多了?這些帶娃「經驗」靠不靠譜
    寶寶哭時怎麼應對為了應對寶寶定時炸彈一般的哭聲,寶爸寶媽們可謂是採取了五花八門的應對方法(歡迎各位寶媽對號入座):1、一哭就抱法有的寶媽一聽到寶寶哭,就受不了了:「娃兒哭得這麼傷心,親媽不能不抱啊!不管採取什麼措施,關鍵的是,你真的知道寶寶為什麼哭嗎?寶寶為什麼哭?對於還不會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來說,哭鬧是ta們表達自己的唯一方式。但是剛才還對你撒嬌賣萌笑著的寶寶,可能下一刻就哭了,這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的,寶寶的心思真的這麼難猜?
  • 寶寶發燒要悶汗?嬰兒哭了居然不能抱?大錯特錯的爛方法害人不淺
    尤其是當自己正在按照科學育兒方法帶孩子的時候,老一輩就非要用傳統的方法來照料寶寶,確實讓人非常煩惱。 當然,蘇主任並非要說所有的傳統育兒方法都是錯的,很多傳統育兒方法也是非常可取的一直被沿用到今天。而更多的科學育兒觀念正在讓寶寶的成長更健康,所以我們更應該傳統與科學相結合。
  • 為什麼寶寶「橫抱」哭,豎抱就好?背後的原因很可愛
    很多家長第一次當爸爸媽媽,沒有育兒經驗,但是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大部分帶孩子的方式來源於醫生的叮囑,但是等到親身經歷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一般醫生會建議父母抱孩子的姿勢為橫抱,因為寶寶的年齡比較小,身體各方面發育不完善,尤其是脊椎。豎抱會讓身體承受很大的壓力,不利於脊椎發育。
  • 「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這樣真的能培養出省心的孩子嗎?
    文/婷媽曾經,網上有一種言論,說「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表示這樣做能避免寵壞孩子,可以教出省心的孩子。並且說這種方法是很多媽媽驗證過的、有效的方法,還給了一個貌似很專業的詞,叫「延遲滿足」。剛出生的孩子的胃只有一顆葡萄大小,再長大一點,就跟一個橄欖那麼大小,出生七天後,也才一個雞蛋那麼大。所以,月子裡的寶寶,要採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餵養,一、兩個小時就要餵一次奶。有時候媽媽沒有及時餵奶,或者媽媽的奶量很少,寶寶就可能會哭。這是餓得哭啊。
  • 「孩子哭了是不是沒吃飽?」一哭就塞奶,新生寶寶被餵出腸梗阻
    對於家有嬰兒的家庭來說,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孩子哭了。特別是出生幾個月的小嬰兒,一哭起來總是讓爸爸媽媽手足無措。很多時候,孩子一哭,家長首先考慮的是寶寶是不是沒吃飽餓了,趕緊給寶寶塞奶。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寶喝進去的數量並不直觀,如果寶寶出現哭鬧,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媽媽的奶不夠,沒有給寶寶吃飽。
  • 經常抱和經常躺著的孩子,哪個更健康?醫生:長大後區別很大!
    寶寶出生後家人談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孩子好不好帶?現在人們比較洋氣,把那種不好帶的寶寶稱為高需求寶寶,這類寶寶很愛哭,受不得一點「委屈」,累了哭,餓了哭,尿了哭,沒人玩兒也哭。那怎麼辦?抱起來哄哄吧,可是老人們都說孩子應該多躺,尤其是月子裡的寶寶儘量不要抱,抱不好會影響孩子脊柱發育。真的是這樣嗎?經常抱的孩子和經常躺著的孩子哪種更健康呢?小時候可能看不出來,但長大後區別還是明顯的。
  • 寶寶喜歡讓抱著睡,一抱就睡,一放下就醒,怎麼辦?
    長時間下來,養成了依賴,所以該狠心時就該狠心;但又有人說,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小孩兒心理不健康,容易走極端路線,還是應該多給寶寶一些愛比較好,其實寶寶纏人也就這幾年,長大了就獨立了!關於孩子是否抱睡的問題,媽媽們在網上是眾說紛紜:@Miss Queen:有時候也可以放下,但是睡的時間很短就醒了。不理他的話就哭的撕心裂肺的,拍拍他也不管用。但是抱著睡的時間長。
  • 寶寶出生後,一放下就醒不抱就哭?新手媽媽該如何改變嬰兒睡眠?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寶寶健康平安地出生無疑是每個家庭最期盼的事情。家裡的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肯定不捨得讓孩子哭一聲,一哭要麼趕緊抱起來哄,要麼就是直接抱著餵奶哄他睡覺。時間久了,寶寶就養成了抱睡、奶睡的不良習慣,這讓寶媽十分崩潰。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究竟在哭什麼?找對原因方可對應安撫
    她一晚上起來很多次,嚴重睡眠不足,這樣的情況持續好幾天了,懷疑是不是寶寶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民間也存在「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寶寶到了兩個月左右,就會突然變成哭鬧折騰的「小惡魔」,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完全不知道如何安撫。
  • 小月齡寶寶睡眠訓練1 戒抱睡的理由
    1.從頭做起寶寶出生後,家人可能就會常常抱著寶寶,在溫暖的懷抱裡蜷縮著走動像極了在子宮裡被擠壓和晃動的感覺,所以抱睡就很容易養成了,但隨著寶寶迅速長大,家人也很快就發現自己抱不動了……所以儘量在孩子剛出生時,就避免抱睡習慣。2.為什麼要少抱睡?
  •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一哭必須馬上抱!否則會損害大腦發育!
    最近,很多寶媽在後臺問我關於孩子哭了能不能馬上抱的問題。不抱吧,怕孩子哭壞,抱吧,又怕寵壞孩子。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搞清楚一件事:對於寶寶來說,哭是他們表達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他們的哭更是直接:餓了、困了、尿布溼了、不舒服.
  • 一哭就抱,慣壞孩子?坑人的12大育兒誤區一次講清
    寶寶白天按需小睡,晚上才能睡得好。 04 一哭就抱,會慣壞孩子 真相:寶寶哭了,抱一抱,沒有錯,是本能,沒必要糾結會不會慣壞孩子。當然,孩子哭,更重要的是排查孩子為什麼哭,這樣能更好的安撫孩子。
  • 寶寶最難帶的4個階段,熬過去,寶媽就解放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新手父母沒有育兒經驗,覺得他特別難帶,但其實剛出生的寶寶好帶很多。因為他的活動範圍比較小,當寶寶逐漸長大後,你會發現他越來越難帶。尤其是處在以下4個階段時,能頻頻讓父母崩潰,不過如果熬過這幾個階段,寶媽基本上就解放啦!
  • 你會分辨寶寶的哭聲麼?教你讓寶寶一秒止哭
    出現這種情況的一般是寶寶睡覺環境有噪音,媽媽要把寶寶抱到安靜的房間裡,輕聲安撫,寶寶很快就會停止啼哭,安然入睡。 2、寶寶腸脹氣啦 寶寶有時候的哭聲會十分的尖銳,短促有力,小腿亂蹬。這時候媽媽千萬要注意哦!寶寶是腸脹氣了,媽媽應該給寶寶做一下排氣操,這樣寶寶才會停止哭聲哦!
  • 「孩子哭就要抱」,李玟瑾教授的勸告,父母要聽進去
    自打80後90後長大,成為孩子的養父母后,他們深知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小時候過得艱苦的父母,他們很想讓孩子享受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又怕對孩子過於溺愛。尤其是當孩子哭時,大多數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心疼孩子,想著去抱一抱、哄一哄。
  • 為什麼寶寶喜歡抱著走,坐下就會哭鬧不止,其中原因父母要知道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名稱,也是最辛苦,最累的一個「職業」,是母親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和一朝分娩的痛苦才生下了寶寶。很多女性都覺得生完孩子之後自己就算是「完成任務」了,可是,生完寶寶之後還要帶孩子,照顧他們上學,看他們一點點長大。
  • 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馬上抱?這裡有兩個令人心碎的實驗
    前些日子,我們聊了聊和寶寶肌膚接觸的重要性,收到很多家長的留言提問:「家裡老人都說,經常抱孩子,會把孩子寵壞,以後有的累!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馬上抱?」那咱們先把答案明確了:不會寵壞,要馬上抱!哭泣和求安慰,是每個寶寶與生俱來的本能。
  • 寶寶幾個月大最難帶?這3個階段比較考驗寶媽,選對方法輕鬆搞定
    而且最近這段時間不知道怎麼了,寶寶睡眠特別輕,只要有點風吹草動,保準就醒。醒來之後就開始大哭,怎麼哄都不行。其實閨蜜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她的育兒知識還不夠,寶寶的每個發育階段都有不一樣的特點,只有選對方法,才能輕鬆搞定寶寶。寶寶幾個月大最難帶?
  • 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馬上抱?兩個讓人心碎的實驗告訴你答案
    前些日子,我們聊了聊和寶寶肌膚接觸的重要性,收到很多家長的留言提問:「家裡老人都說,經常抱孩子,會把孩子寵壞,以後有的累!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馬上抱?」那咱們先把答案明確了:不會寵壞,要馬上抱!哭泣和求安慰,是每個寶寶與生俱來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