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也來炒:中國是亞洲最大潛在市場,也是主要軍事和經濟威脅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環球網報導】美國商務部長也加入炒作「中國威脅」的隊伍了。據美國消費者新聞和商業頻道(CNBC)報導,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當地時間8日聲稱,「中國仍然是該地區(亞洲)最大的潛在市場,但同時也是主要軍事和經濟威脅。」

(美國消費者新聞和商業頻道(CNBC)報導截圖)

  據CNBC報導,當天在新加坡舉行的米爾肯研究所亞洲峰會開幕式上,這位美國商務部長非議中國稱,「中國在遵守國際貿易規則方面做得不好」。報導稱,羅斯「解釋」說:在美國提出的539項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令中,中國佔210項。他還聲稱,此外,中國(公司)在美國「實體清單」中佔了「很大」一部分。

  報導說,羅斯還宣稱,「在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同時,我們繼續鼓勵(進行)更加自由、公平的貿易至關重要」,「美國實際上是保護主義最少的主要經濟體」。

  原來踩中國是為了自誇……

羅斯 資料圖

  羅斯並非近期談論中國的首位川普政府高官。此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曾在美媒刊登署名文章標題是「中國是(美國的)國家安全頭號威脅。」他宣稱,「北京打算在經濟、軍事和技術上主導美國和全球其他國家」。

  就「中國是否對美國構成威脅」等相關問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早前就曾回應稱,中方願同美方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係。這是中方的既定政策。但美國恰恰相反,不斷向中國施加壓力,動輒指責和抹黑中國。誰在威脅誰,事實一目了然。比如,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來沒有通過任何涉及美國內部事務的提案,美國會卻一個又一個地審議和通過各種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議案;中國的軍艦和飛機從來沒有到美國周邊去展示力量,而恰恰是美國不斷派遣軍艦飛機到中國家門口來耀武揚威;中國從來沒有制裁過任何一家美國企業,總是歡迎美國企業赴華投資興業,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營商環境,而美方卻千方百計打壓中國的企業,並對中國企業實施所謂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限制中國的發展權利。因此,如果說到威脅,恰恰不是中國威脅美國,而是美國在威脅中國。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如何消除美國的這種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曾表示,美國個別政客言必稱「中國威脅」,但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章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明確表明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相比之下,美國從未作出過像中國這樣的政策宣示。放眼當今地區和國際熱點敏感問題,有哪個是中國造成的?!又有哪些問題的背後沒有美國個別政客「忙前忙後」的影子?!這些人必須認清並接受的現實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而言,中國是促進全球和平繁榮的積極力量而不是消極因素,是機遇而不是威脅。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召見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美商務部長...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二(12月8日)美市盤中,美元指數上漲,稍早一度升至91關口略上方;現貨黃金延續漲勢,最高觸及1875.19美元/盎司;美股三大股指上漲,其中標普500指數首次升至3700點上方。眼下,市場聚焦冠狀病毒刺激計劃談判和英國脫歐方面的消息。
  • 李光滿:形勢紛繁複雜,中國必須對臺灣島實施軍事和經濟雙重鉗制
    其中「海馬斯」多管火箭射程可跨越臺灣海峽,岸基「魚叉」飛彈具備精準打擊海、陸目標能力,可狙擊在大陸沿海的軍事設施,M109A6自走火炮變換速度快且威力大,加上部署在海中的智能水雷,「可對犯臺兩棲部隊構成威脅」。媒體稱,美國一下子對臺出售多達7種主要武器系統,目的是「讓臺灣像刺蝟般難攻」。
  • 美國家情報總監渲染中國是「二戰後對美最大威脅」,網友:真是帝國...
    當地時間3日,川普政府的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刊登署名文章,標題是「中國是(美國的)國家安全頭號威脅。」這篇文章引起多家國際媒體關注。CNN說,「川普的情報負責人警告說,中國是二戰以來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英國《衛報》則注意到,拉特克利夫在川普對中國攻擊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聲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對全球民主與自由的最大威脅」,並揣測「中國決心主導全球」。
  • 美三大軍種指揮官籤署文件,目標一致對準中國,真不怕釀成大禍?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的三大軍種指揮官籤署了聯合文件,分別是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MikeGilday)、陸戰隊司令伯格(DavidBerger)和海岸警衛隊司令舒爾茨(KarlSchultz)。其籤署意圖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
  • 「政治正確」的拜登會選華裔當商務部長嗎?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而另一個備受矚目的職位當屬商務部長。川普政府執政4年,曾陸續與中國、歐洲甚至其鐵桿盟友加拿大掀起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貿易摩擦。對拜登政府而言,如何修復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各類經濟和政治影響,同時改善美國的經貿情況將會是其重要議題。當地時間昨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對於這個重要的職位,拜登已經有了自己的人選。
  • 巴基斯坦驚現最大反叛軍事同盟,中巴經濟走廊安全風險陡增
    (SRA)宣布正式宣布結成軍事行動同盟,其共同目標是「解放」俾路支省和信德省。反對中巴經濟走廊(CPEC)和種族民族主義的不滿也是促成聯盟的其他因素。此外,這個新的聯盟還宣布,它將與其他民族主義激進組織取得聯繫,以建立一個強大而廣泛的反巴基斯坦國家的統一戰線。組織背景俾路支和信德武裝組織之間的聯繫並不新鮮,過去組織曾以各種方式進行合作。
  • 中國不買了,澳部長求助越南買煤炭,一句話讓其期望落空
    這段時間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從今年的八月份開始,中方就對澳大利亞的一系列挑釁行為開始了猛烈地報復,雖然我們並不能,也並不願意將自家的軍艦開到澳大利亞的家門口,但是作為反制,我們揮起了經濟制裁的大棒,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一個海外市場,一旦中國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商品及原材料
  • 印度再禁43款APP,聲稱主要應對中國「威脅」,中印關係難平靜
    11月24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命令,禁止訪問43款行動應用程式(APP),這些應用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國,釘釘、芒果TV等。而禁用理由則是這些APP威脅到「印度的主權和完整」。而經過印度這麼一番折騰,印度用戶使用的前500款主流應用中基本已看不到幾個中國應用的身影。
  • 美國為何害怕中國崛起?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能威脅到美國?
    對美國來說誰的威脅最大?地理冷姿勢帶你漲知識,大家好呀,我是姿勢君,今天姿勢君就來和大家聊聊美國害怕的那些國家。美國自從二戰之後就在全球建立起了新的霸權體系,在姿勢君看來這是美國用美元構建的經濟殖民。和以往英、法等舊殖民體系不同,美國不需要他國的土地、人口甚至覺得這就是拖累,美國只需要印美元,就能夠讓全球大多數國家給美國打工。
  • 「亞洲小北約」?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
    印度政府內部對華強硬派勢力近來不斷鼓吹「突破底線」的對華政策,在涉臺、涉藏等敏感問題上拋棄一個中國的立場。另外,儘管中方對印度在邊境地區開展以軍事爭控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建設表示反對,但印度仍然我行我素。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計劃在「拉達克地區」和克什米爾地區至少修建10條長約100公裡的隧道,以確保軍用、民用車輛能夠在全天候氣象條件下到達中印邊境的主要地點。
  • 數據看中國 | 史上最大自貿協議籤訂,亞洲或成最大贏家,背後竟是長...
    就在此番表態5天前,11月15日,中國正式加入了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個亞太經濟、貿易「朋友圈」,覆蓋了30%的全球人口、30%的經濟總量、30%的貿易量,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 男色經濟雄起,亞洲男士美容市場的趨勢和機遇
    ● ● ●近年來這種讓導購覺得尷尬的情況頻繁發生,因為在男性美妝博主盛行的今天,男孩子們也開始「花枝招展」起來了。全球範圍內使用男士護膚品和護髮產品的人數都在上升,這一點在亞洲表現得最為明顯,歡迎來到閃亮的亞洲男性美容世界。
  • 國防部長訪問尼泊爾,印度中國先後訪問尼泊爾,兩國關係何去何從
    近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於29日出訪尼泊爾,在中國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就已經訪問的尼泊爾,印度表示訪問尼泊爾就是為了促進雙方合作外交關係。印度前腳剛走,中國後腳就到,可見中印兩國對於尼泊爾的重視,魏鳳和不僅僅會見了尼泊爾總統,還會見了尼泊爾國防部部長以及軍區總司令,從此次會面來看,中國是有意促進雙方的軍事交流。不過從細節分析,中國和尼泊爾的關係要強於印度和尼泊爾的關係,拿事實說話,尼泊爾寧可拒絕印度主導的軍事演習,也要參加中國四川的聯合軍演,由此可見,中尼的關係還是非常友好的。
  • 官方宣布重大喜訊:中國將超越美成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但是從反面看,巨大的人口也代表了巨大的消費能力,從而使中國的市場能力具有不可預估性,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政策又助推了經濟的發展。據中國發改委報告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社會消費品累計總額首破40萬億元,全球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就是中國,而之前這一紀錄保持者一直是美國。
  • 美上將:不能小看中國威脅,可能一覺醒來,已對臺灣傾瀉大量飛彈
    美上將:不能小看中國威脅,可能一覺醒來,已對臺灣傾瀉大量飛彈隨著川普默認大選結果,拜登團隊也開始順利的權力交接,外交開始猜測,拜登執政是延續歐巴馬的外交策略,還是走出一條新路。無論拜登實行什麼政策,美國對華的遏制也不會改變,12月3日的時候,美國上將斯坦利告訴媒體,不能小看中國威脅。近年,中國的軍事力量發展迅猛,超乎美國的想像。因此,遏制中國的舉措,不能停止,也不能放緩,一定要防止臺灣被「佔領」。臺灣對於美國來說非常重要,事關整個亞洲的布局,希望美國不要錯失良機。
  • 商務部原部長陳德銘:中國願為亞洲美好未來作更大貢獻
    :陳海峰   中新社東京5月31日電 (記者 呂少威)中國商務部原部長陳德銘31日在東京舉行的第25屆「亞洲的未來」國際交流會上發表題為「攜手共創亞洲更加美好的未來」的演講,分別從「全球化經濟與亞洲的發展」
  • 美專家口中的「叢林法則」:亞洲一「小國」成踐行者,中國則不然
    美國一位專家認為中國註定無法和平崛起,這位專家為什麼這樣說呢?他的理論依據又是什麼呢?這位美國專家的理論依據是什麼?而亞洲地區一些野心勃勃的「小國」正好是這套理論的踐行者,最典型的就是越南,近些年來,越南稱霸東南亞的野心日益暴露,主動向美國靠攏,在美國解除武器禁令後開始大量進口外國先進武器,2016年,越南直接從武器進口排行榜的第43位一躍到世界第8,另外,越南還將目光看準了美國的「多餘防衛物資項目」,從美國手裡拿下免費的漢密爾頓級巡洋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 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上躥下跳,經濟和軍事實力如何?
    今年以來,雖然疫情對土耳其打擊也很大,但是也是土耳其收穫頗豐的一年。從年初在利比亞搞事,到後來開放難民威脅歐盟,再到9月份支持亞塞拜然打殘了宿敵亞美尼亞,土耳其給國際社會表演了一出出好戲,埃爾多安無疑是總導演。如此的上躥下跳,那麼土耳其的實力究竟如何呢?
  • 美媒:與中國打貿易戰對印度來說是壞主意
    印度總理莫迪在軍事選項有限的情況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抵制中國商品,這是自我依靠和保護主義政策的一部分——而這種戰略恰恰是應對中國崛起長期威脅的錯誤方式。中國的兩難選擇更為簡單:即同時與所有競爭對手對抗是否明智。近幾十年來,印度在軍事和政治上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但它還沒有完全支持美國主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 」等理念,更不用說成為美國的正式條約盟友了。
  • 【醫美】中國面膜消費成亞洲核心市場 醫美逐步「擠佔」傳統
    亞洲由於人口基數大,美業需求旺盛,是全球面膜市場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