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貓哥
來源/大貓財經(ID:caimao_shuangquan)
01
這幾天蛋殼很熱鬧。
離職員工爆料說,蛋殼要破產了。
蛋殼回擊說,沒破產,不跑路,別瞎說。
然後微眾銀行坐不住了,表示高度重視,為了讓那些借了租金貸的人安心,他們大方的表示,2021年3月31日前暫時不上徵信。
微眾銀行為啥這麼緊張呢?因為它是蛋殼租金貸的合作銀行,大筆的錢借給了蛋殼的用戶,當然,利息也不低,快被外界罵死了,這要是出問題,那壞帳率蹭蹭就上去了。
最鬧心的,是蛋殼的用戶們。
房東收不到租金,直接發飆了,對租戶說,「你們報警吧,蛋殼欠房租,我準備收房了」。
租戶也委屈,錢都交了,又不是白住,憑什麼趕人呢?
被房東上門「攆」出去的是家住北京翠福園的小R,房東說自己跟蛋殼公寓已經解約了,要收房子,至於其他的事情,得小R自己想辦法解決。
可是,小R剛續交了26248元房租,才住了半個月!
於是他趕緊聯繫蛋殼,但電話打不通,提示人工服務排隊人數爆滿。聯繫管家,管家說他已經準備離職了,於是小R只好又申請平臺退租。
這本來是蛋殼違約在先,客戶算是無責退租,但是平臺顯示的卻是小R未到期退租,得先扣除一個月房租,想無責退款,得去深圳總部登記……
遇到這種事,再溫和的人也憋不住罵街吧?
他諮詢了一下周圍的小夥伴,更懵了,因為有人選擇扣一個月房租,結果退款也一直沒有完成,顯然想順利拿到錢,沒有那麼容易。
小R的房租還是靠花唄支付的,免息期內還不了,那就得分期了,還有一大筆手續費等著呢。
02
這種個案,數量沒法統計了,其實蛋殼早就已經不對勁兒了。
2月份疫情剛開始,蛋殼就逼著房東減租,不少房東雖然不情願,但最後還是無奈減租了。那會兒蛋殼剛剛在紐交所上市,房東覺得,也就是一時的周轉問題,沒太當回事兒。
沒幾天大家發現,房東減租了,租戶的租金卻漲了,而且越來越多房東無法按時拿到房租。原來蛋殼裡外都坑,吃相已經很難看了。
到了年中,蛋殼又在宣傳年付減租,或者返租金,就為了得到新租客。
這邊大肆宣傳,另一邊各種違約、投訴都快成災了。
租戶交了保潔費,但是保潔公司沒收到;租戶交了維護費用,但是維修公司沒有收到;租戶交了房租,但是房東沒有收到……
房東、租戶、供應商、合作夥伴,都成了受害者聯盟,他們只能不斷的呼籲:
「解約,還錢,發工資」。
在線下,他們組成了維權團,先後光顧了蛋殼公寓的北京總部、深圳總部以及各地的分公司,上門追討欠款,討要說法。
現在,「受害者聯盟」又添了新成員,一些從蛋殼在職或者離職的員工,已經好久沒有拿到工資了,蛋殼在杭州的分公司,已經把門牌摘掉了。
蛋殼一直宣稱經營正常,「不會跑路」,但是仔細推敲就知道,這個承諾太脆弱了,暴雷已經遍布全行業,蛋殼能全身而退嗎?
有點難。
03
蛋殼誕生於2015年,過去這五年,給人的感覺大概是這樣的:
「上半場瘋狂燒錢衝規模,下半場坑蒙拐騙耍流氓」。
2015年初,80後的高靖創立了蛋殼公寓。
他曾經在多家網際網路公司供職,也是心比天大的主,琢磨著一定在35歲之前幹成點事,否則就「廢了」。東看西看,他就看準了長租公寓。
當時,「長租公寓」那就是個大風口,四處可見。
上面鼓勵,資本配合,於是很多玩家就衝進來了。高靖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先是拿到了各種數額不小的融資,然後迅速燒錢衝規模。
這也不怪他,當時的市場就是這樣。
他們咋幹的呢?
2018年,一個房東的吐槽貼刷屏,內容也非常的扎心,一套120平米的三居室,想租7500元/月,經過自如和蛋殼爭搶,蛋殼以10800元/月的價格拿下,一下就漲了44%。房東非常不安,說,「資本盯上租房,要吸乾年輕人的血吧」。
不論自如還是蛋殼,本質上都是二房東,租房再轉租,專做中間商賺差價,只不過他們不用在電線桿上貼廣告而已。
敢這麼加價收房,哪來的錢?太容易了,主要四個來源。
● 融資款;
● 打時間差,房東按季度收錢,租客按年付費,能佔不少款;
● 租客錢不夠?租金貸都給你選好了,利息比銀行的高多了;
● 這些房租收益權再一打包,發行個ABS,還可以再拿好多錢。
當時大家都希望迅速做大,贏家通吃,老二老三湯都喝不著,所以你跟人家說什麼金融風險、經營風險都是閒扯淡。
別說,市場還挺認這個的,譁譁給錢。
發ABS的時候,蛋殼給自己定了目標,2019年,先管50萬套吧,2020年,怎麼著也得80萬套,2021年3月,86萬間應該不過分。
蛋殼從2015年的2000套房源起家,到2019年已經有43.8萬套。代價也是有的,燒了60多億吧。
04
然後很迅速的,整個行業都玩脫了,整個行業都快崩了。
小玩家開始撐不住了,陸續暴雷,坑苦了租客,資金鍊太脆弱,而且租金貸遇上了監管,一些大玩金融的就先趴下了。
蛋殼也不行。
這麼燒錢,家裡有礦也扛不住,國內的錢不好拿了,那就去美國上市,用股民的錢繼續燒吧。
2020年1月份蛋殼上市,之後股價就一直在下降通道裡,前些天股價跌到了最低的1.27美元,距離13.5美元的發行價,已經跌去了90%。
大家都在等著看它啥時候跌破1美元退市,結果人家強勢逆轉,17日怒漲了71%,為啥這麼厲害了?
其實不是它一夜之間基本面倒轉,是因為市場瘋傳「我愛我家」會收購它。
說了半天,其實大家對它的自我救贖,還是不抱希望。
從這個角度來說,蛋殼的死是一定的,現在也就是在急救室裡苟延殘喘。
為什麼這麼肯定呢?
因為蛋殼有三個對手,哪一個它都搞不定,三個對手合擊,生還的概率極低。
第一個對手是錢,蛋殼的資金缺口基本補不上了。
到今年第一季度,蛋殼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26億元,但總負債達90.2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7.06%。
而且這個負債吧,看起來是越來越難還上了。
股市割韭菜是指望不上了,什麼背景的資金也不敢投了,指望自己掙,只能呵呵了。
蛋殼缺錢缺到啥程度?創始人都開始鋌而走險了。
2020年6月18日,高靖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現在也沒啥結果,但核心是因為6億國資被挪用。
有知情者透露事件的脈絡大概是這樣的:
上市之後,按說是不缺錢的,但高靖卻急吼吼的找到崑山的一個國資基金,商量共同搞一個基金做長租公寓的投資,比例是這麼安排的,蛋殼出6.25億元、崑山的國資基金出6億,安徽某國資出資15億-18億元。
當時政府裡不少人反對,就是因為對蛋殼不放心,但最後還是通過了,打完錢他們發現,高靖說的那個安徽國資根本就沒出錢,蛋殼出的6.25億又被他們借回去了,真金白銀掏了錢的就是崑山的基金,就是這6億,也被蛋殼轉走了5.5億。
合著就是個空手套白狼啊,於是高靖被調查也就正常了。
當然,最後啥結果得等調查,但是無風不起浪。
05
沒錢就很崩潰了,蛋殼有一個對手更強大,他們根本對付不了,這個對手就是趨勢。
跟趨勢最對,再牛的人勝算也不高。
他們在高房價的尾聲不計成本的加槓桿搞擴張,如果房租一直漲,經濟沒問題,還有可能熬出來,但是等他們高成本布局完了,房地產市場開始踩急剎車了。
各種調控接二連三,房價掉頭的風聲日盛,房租也開始掉,租金貸這類業務日益被嚴管,而且經濟越來越難,大家都開始做苦日子、緊日子的準備,租房市場大發展的趨勢沒有了,這時候正兒八經的房東都難,更何況是二房東。
特別是像蛋殼這種瘋狂加槓桿的二房東,一定會率先被槓桿打死。
這還是小趨勢,另一個大趨勢就更打不過了。
好幾千年了,土地崇拜已經深入絕大多數人的心裡,好像都成了與生俱來的基因,沒房婚都結不了,你跟丈母娘說租房更合適,估計她老人家第一個出面反對。
地產商們就很清楚這個規則,當年各種政策鼓勵長租,各大地產商都紛紛響應,姿態擺得很足,但實際上,大多數都是拿一兩個項目做樣子,基本都沒動真格,都是經歷周期洗禮的老油條,不會喊一聲風口就義無反顧的衝進去。
大趨勢、小趨勢都打不過,這麼說,蛋殼是被時代搞死的唄?
那時代還真是有點冤。
蛋殼這種公司,擺著創業的架勢,實際上完全是爛賭鬼。
為啥這麼說呢?
初期不計成本搶房源,資本有要求,時間就是金錢,情有可原。後期經營有困難,本錢都快沒了,體面下場也是有機會的,比如公司賣了,各方利益至少還有個保障吧。
他們不然,籤的合同想撕就撕,談的價格說不認就不認,房東拿不到租金,租客交幾萬房租被轟出門,裝修隊要坑,保潔要坑,員工自然也不放過……
大家都是出來打拼過日子的,背後是幾十萬家庭的生計,這種無信用、無底線的公司,怎麼罵都不為過吧?
信用這東西,用好了就是朋友,玩砸了就是最大的對手。
缺錢還有倒騰的餘地,信用破產了,也就跟活死人差不多了。
現在的蛋殼,雖然還活著,但已經碎成一地渣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