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科技創新的瑞安答卷 爭當創新發展「頭部城市」

2020-12-15 浙江在線

2020-10-24 21:41 |記者 項樂茹 孫凜

瑞氣呈祥群英匯,新潮澎湃創未來。昨日上午,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瑞安雲江科創大會在市政會議中心大會堂隆重開幕。海內外院士等頂尖專家、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高管、瑞籍傑出校友、瑞安市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及科創平臺負責人等齊聚一堂,激揚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共商科創引領轉型之路,共謀開放協同發展之策。

本次雲江科創大會以「智能製造 科創未來」為主題,開展「一壇一會一對話」系列活動,旨在以全球視野、開放胸懷擁抱科技革命、傾聽未來聲音,探尋「後疫情」時代、「雙循環」格局下創新發展路徑、智造轉型方案,合心合力打造「城人產」深度融合的創新之城、智造之都。「最強大腦」各路大咖齊助陣,孫義燧、戚發軔、龍樂豪、鐘山、陳鯨、蘇君紅、譚建榮、沈力平等8位海內外院士組成「頂級智囊團」出席大會。

開幕式上,溫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陳建明,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磊,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陸錦,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曹新安,之江實驗室副主任、市科諮委主任委員袁繼新,九三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等參加大會。瑞安市市委書記麻勝聰作大會主旨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秦肖主持,市領導葉建輝、管秀雲、胡立左等參加大會。

陳建明在致辭時表示,近年來,瑞安市委、市政府緊扣打造高水平創新型城市總目標,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狠抓科創人才引育,持續優化科創生態,有力地推動了瑞安科技創新力、城市競爭力的加速提升。本次雲江科創大會的舉辦,不僅為各位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臺,也為瑞安深化推進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強化了支撐,創出了品牌。懇請各位專家學者多到瑞安、溫州走一走、看一看,在瑞安乃至溫州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碰撞出更多的合作火花,找到更多的創新成果轉化興奮點,讓創新創業創造的種子在這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陸錦說,科創工作已經成為瑞安的一張擦亮「智造名城」的名片。2020年是瑞安努力建設「重要窗口」的關鍵年,雲江科創大會的順利召開,可謂正當其時、恰逢其勢。相信瑞安雄厚的人文歷史底蘊、活躍的民營經濟基礎和獨特的海內外瑞安人網絡優勢,將與科技創新元素相互融合、交相輝映,架起科技跨界脈動的新橋梁、開啟共創美好未來的新徵程,為浙江乃至全國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探索新路徑、打造新樣板。

袁繼新為瑞安如何建設創新型城市提出建議,認為必須找準關鍵優勢與短板,以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系統推進全面創新。他表示,創新型城市建設要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圍繞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強投入、搭平臺、建體系、出政策、聚人才;要與數字經濟發展、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和城市數位化「三化融合」,推進數位化服務「先行先試」;要與整體智治、創新生態打造相結合實現職責分工有序、協同作戰有力、整體運轉高效,提升創新型城市建設質量和效率。

麻勝聰說,瑞安要實現「在重要窗口建設中敢於領跑、做好示範、當好旗手」的新使命新要求,必須答好科技創新這份答卷,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全力建設創新發展的「頭部城市」。我們深刻認識到,建設重要窗口,爭當頭部城市,必須堅持科技「第一生產力」,厚植創新「第一動力」,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瑞安始終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更廣闊的創新平臺、更高端的產業集群、更優質的營商環境,真誠希望共建「雲江科創」平臺,加快科技與產業、金融、城市融合發展,在重要窗口建設中,共同書寫「雲江科創」的絢麗篇章。

當天上午,6名學術界和行業翹楚聚焦科技前沿作嘉賓主題演講,26個科創項目、人才團隊現場集中簽約,啟動了瑞安市產業創新「卡脖子」技術全球「揭榜掛帥」活動。大會還對一批先進企業、獲獎項目進行了表彰,推介瑞安市第二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聯絡站。

1603546870000

相關焦點

  • 瑞安打造「城人產」融合樣板地 飛雲江畔崛起高水平創新型城市
    作為浙江傳統工業強縣的瑞安,工業企業達1.5萬家。用科技創新引領行業關鍵技術突破,已經成為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共識。連續3年高規格舉辦科創大會;今年1至8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62.48億元,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1.7%;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達3%……每一個數字的背後,是這座城市對科技創新的渴求。
  • 高光瑞安2020①|瑞安這些高能級創新平臺有多「牛」?小布帶你來看
    2020,日新月異,風起雲湧;瑞安,乘風破浪,奮勇前行!「高光瑞安2020」欄目,記錄這一年瑞安發展的高光時刻!讓我們一起回望初心,砥礪前行! 今天,聚焦「創新平臺」,小布帶大家看看瑞安取得的成果。
  •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是一座城市發展活力的不竭源泉。從1992年珠海科技重獎的春雷乍響,到2019年珠海在全國289個城市中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十,創新精神已成為珠海發展的亮眼名片,歷久彌新。  經濟活力是衡量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而科技創新是一座城市發展活力的不竭源泉。從1992年珠海科技重獎的春雷乍響,到2019年珠海在全國289個城市中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十,創新精神已成為珠海發展的亮眼名片,歷久彌新。
  • 江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科技創新總結表彰大會在寧召開
    本報訊 (記者 盛福明 通訊員 李新祝)12月19日,江蘇省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科技創新總結表彰大會暨2020年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本次會議以「科技創新驅動城市軌道交 通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建築出版傳媒 有限公司
  • 中國新天地商業總監陳純:創新是瑞安商業的DNA
    虹橋商務區首個商業地產項目——虹橋天地開業五周年之際,中國新天地商業總監,虹橋天地&瑞虹天地項目總經理陳純表示,不斷地創新升級才是一個成功的商業地產項目的核心。2021年,瑞安旗下的虹橋天地、瑞虹天地、新天地時尚I都將迎來一系列的創新。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12月6日,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以下是在「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論壇」上的嘉賓觀點。  科技賦能保險的思考與實踐  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我們回到企業發展的這樣一個主題上來,就必須要管理好創新風險。而作為保險,它是管理風險的重要工具,而且從實踐來看,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早在2007年開始,就在探索利用保險來管理創新風險。在2007年原保監會和科技部就出臺了關於進行科技保險試點辦法,而且一年之後的2008年,又把這個試點範圍又拓展了6個市和相應的區。
  • 文化賦能城市創新發展 T20南京海外夥伴開啟「雲端」創新對話
    作為 2020 南京創新周合作開放主題日的頭部活動,本次活動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深度聯動米蘭、紐約、倫敦、巴黎、矽谷等歷屆「中國南京周」走入的夥伴城市和地區,共同探討面對新時期挑戰,城市創新發展的無限可能。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勇出席活動。
  • 創新引領 科技驅動 科技城市建設運營的鑫苑實踐
    ,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創新動能,助力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成長為中國優質的科技城市運營商。回望來時之路,鑫苑對以科技革新推動城市迭代發展的探索研究,要追溯到五年前。21世紀,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一個是美國的高科技,另一個則是中國的城鎮化。2015年,時隔37年再次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城市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優先創新創業產業鏈,讓創新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動力,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
  • 最智慧科技護牢「最安全城市」 南京爭當智慧公共安全領跑城市
    正如大會主題「科技引領變革、智慧賦能未來」所言,作為長三角特大城市、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平安建設領軍城市,近年來,南京積極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努力推動現代科技與公共安全深度融合,創新指數綜合排名躍升至全球第21位,GDP總量躋身全國10強,為「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注入了澎湃動能。
  • 廣州科技創新軸:通向城市新未來
    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   由此,廣州第三條城市新中軸面貌愈發清晰。這條軸線匯聚了國際一流的人才資源、科技基礎設施、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創新軸將在更高起點上提升全市科技創新水平,被視為廣州未來經濟轉型、騰飛的關鍵所在。
  • 「三鏈」融合協同發展 爭當產業現代化排頭兵
    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新局面,爭當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產業是發展根基。面對全會「打造區域性創新高地,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安排部署,我市將如何深化認識、持續發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們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著力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 汪雲興:中央全方位支持深圳科技創新發展
    「科技創新」始終貫穿重要講話,無論是深圳過去取得的成績、經驗積累,還是未來的發展要求,都涉及科技創新。其中6個要求中就有2個涉及科技創新。一是在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中,提出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 南寧市良慶區以科技創新步入發展「快車道」
    培育科技創新主體 激活城市發展動能——良慶區以科技創新步入發展「快車道」2019年,南寧市良慶區安排財政科技經費4963萬元,佔一般預算支出2.02%,全額用於科技計劃項目。近年來,良慶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工作部署,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積極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推進重點領域和產業創新,實現了創新載體從無到有、企業創新能力從弱到強轉變,科技創新體系逐步完善,科技創新步入快速發展軌道,為城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2019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廣西賽區選手合影。
  •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論壇」圓桌會議
    嘉賓胡宏兵:各位業界精英,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做個交流,談談科技保險對高科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會有什麼作用,我分享幾個觀點。  其一,我國保險業發展的過程,是一個保險業自身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也是幫助我們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
  • 北京經開區:加快科技創新 躍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十三五」期間,北京經開區推進自主創新、做強主導產業、注重協同發展,區內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升級提質增速、新城建設全面起勢——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9.3%,突破2000億元大關;創新打造區域「黨建協同發展先鋒區」,破題亦莊新城建設……「北京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積蓄成勢,已經躍上了新臺階,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堅實基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王少峰表示。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今天,江蘇省委書記向他們發出激情...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大會向全省科技工作者提出三個問題、寄予三個希望,勉勵他們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中找準舞臺、找到平臺,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徵途上大顯身手、建功立業,勇當江蘇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  01  歲末年初相聚,回顧一年收成鼓舞人心。這一年,江蘇收穫了無比的溫暖、經受了罕見的考驗、交出了厚實的答卷。
  • ...鄭州這五年|創新引領 科技驅動 科技城市建設運營的鑫苑實踐
    ,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創新動能,助力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成長為中國優質的科技城市運營商。回望來時之路,鑫苑對以科技革新推動城市迭代發展的探索研究,要追溯到五年前。21世紀,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一個是美國的高科技,另一個則是中國的城鎮化。2015年,時隔37年再次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城市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優先創新創業產業鏈,讓創新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動力,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
  • 頭部大咖匯聚溫州 共話文旅IP創新發展
    頭部大咖匯聚溫州 共話文旅IP創新發展 2020/12/18 07:04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單暉 瀏覽:1969
  • 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今天,江蘇省委書記向他們發出激情呼喚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大會向全省科技工作者提出三個問題、寄予三個希望,勉勵他們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中找準舞臺、找到平臺,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徵途上大顯身手、建功立業,勇當江蘇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 01歲末年初相聚,回顧一年收成鼓舞人心。這一年,江蘇收穫了無比的溫暖、經受了罕見的考驗、交出了厚實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