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對奢侈品公司來說,羅馬神話的意象更可能出現在其品牌敘事中,而不是商業財報裡。然而,羅馬神話裡的「兩面神」Janus Bifrons卻恰如其分地折射出了當今許多成功珠寶品牌背後的發展策略。
近年來,這些公司為超級富豪提供著價值超過10萬美元的奢華鑲鑽首飾,也就是所謂的「高檔」珠寶,同時又以1500美元甚至更低的價格,來滿足「貪婪」的大眾市場。
隨著發展中國家中產階級的壯大,平價類首飾的銷量也將有望實現大幅增長。貝恩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對價格區間內最昂貴和最便宜珠寶的需求增長,推動著珠寶品牌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90億歐元,上漲了133%至2019年的210億歐元。如果加上不知名品牌珠寶以及在私人門店內發售的首飾銷量,高檔珠寶去年的總銷售額應為2000億歐元。
由於全球市場上很多珠寶首飾都還未發展出自己的品牌,因此大品牌可以充分利用市場空間、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然而,過去幾年的情況表明,品牌發展的關鍵機遇在於平價珠寶,而不是價格高達6位數的昂貴產品。根據消息人士的估計,價格高於10萬美元的產品固然重要,但通常只佔老牌珠寶商總銷售額的5%至20%,而3萬美元以上的珠寶則佔30%左右。
於2011年被LVMH集團收購的、義大利珠寶品牌寶格麗(Bulgari)的執行長Jean-Christophe Babin表示,高檔珠寶的市場規模「波動劇烈」,「一年內其規模既有可能實現50%的增長,也有可能遭遇30%的下跌。」
另一方面,以訂婚戒指、金手鐲為代表的價格更實惠的「貴重」珠寶,通常佔品牌銷售額的一半以上,而且發展更為穩定,因為消費者一生中會購買許多這樣的珠寶商品。
「極具標誌性的產品能夠造就一個國際珠寶品牌,」開雲集團旗下品牌寶詩龍(Boucheron)以售價3957美元的「Quatre」戒指而聞名,其執行長Hélène Poulit-Duquesne表示,「品牌日常業務運轉亦主要仰賴於明星產品。」
2019年1月,Boucheron推出了一款名為「Jack」的繩索式手鐲,其18K黃金版的起價為4620美元。「Jack也很好地表達了我們的品牌故事和理念,」Poulit-Duquesne說,「我們希望這些首飾足夠有趣,並且能表現佩戴它們的女性之個性。」
為了配合Jack的發布,Boucheron在店裡設置了一些照相點,顧客可以在那裡拍照並分享他們穿戴著新產品設計的照片——這一點尤為重要,並關注與品牌合作的Doina Ciobanu等一眾網紅們。
許多更具象徵意義的產品通常與出生、生日、婚禮和周年紀念日等重要的人生裡程碑有關,比如Cartier起價4050美元的「Love」系列黃金手鐲,以及Tiffany價值1420美元的「Setting」鑲鑽黃金戒指。
Interbrand全球奢侈品部門主管、《Meta-Luxury:Brands and the Culture of Excellence》一書的合著作者Rebecca Robins認為,「平價親民類產品的購入,很有可能會成為人們與某個品牌產生聯繫的開端。」
當然,平價產品一直以來都是高檔珠寶品牌的搖錢樹。於去年被LVMH集團以162億美元價格收購的美國珠寶品牌Tiffany,最為出名的便是純銀系列首飾,並且都以婚戒及相對便宜的平價產品線為主。在該品牌2018財年的44億美元淨銷售額中,僅訂婚首飾銷量就佔了26%,接近12億美元。
但在過去兩年中,許多比Tiffany更為高檔的珠寶品牌也推出了一系列更實惠的設計。Dior Joaillerie在其「Rose des Vents」系列中增添了更多平易近人的產品,比如2019年度假系列中起售價為920美元的耳環。本月,Chaumet還將推出「Jeux de Liens Harmony」徽章系列,起售價為1490美元。
2019年秋季,高級珠寶品牌格拉夫(Graff)推出了「Threads」鑽石系列,其中鑽石吊墜起價為8500美元。公司執行長Francois Graff表示,該系列目標客戶是那些「不僅會在特殊場合佩戴鑽石、而且還將它們作為日常珠寶來穿戴」的人。
儘管這一系列中還有更昂貴的商品,比如價值9.5萬美元的手鍊,但這家總部位於倫敦的家族企業憑藉「Threads」的平價飾物,吸引了更多更廣泛的消費者來到其門店,從而在品牌官網以及社交媒體上也引起了關注度。Graff指出,「自主購買的現象明顯變多了,這一點尤其能體現在我們的珠寶系列中,女性不再等著別人來送她鑽石禮物。」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歷峰集團旗下品牌卡地亞(Cartier)。其於2019年春季推出的「Clash」系列中,起售價為2120美元的戒指,已經成為公認的暢銷產品。
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尤其是亞洲的中產階級,深深地被這些珠寶迷住了。貝恩諮詢公司最新發布的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直至2025年,平價珠寶都將持續推動奢侈品珠寶客戶群體的增長。
站在珠寶商的立場,從生產角度來看,擴展平價產品線也相對更容易。比起可能要花費數千小時甚至數年時間去製作的昂貴珠寶,走親民路線的珠寶飾物製作起來更簡便。
況且高端珠寶往往在營銷時講究大排場——Bulgari最近將整個Capri島承包下來,向200名左右的客戶展示其華麗的「Cinemagia」新系列產品,而價格更容易負擔得起的珠寶產品則只需要在網上點幾下滑鼠或者直接去門店就可以輕鬆買到。
平價珠寶的銷售渠道也略有不同。雖然高端珠寶品牌往往傾向於在自己的門店或百貨商店來經營業務,但這些「輕量級」產品的零售計劃更靈活多變。Cartier的「Clash」系列就是通過英國Selfridges百貨的一家快閃店以及俄羅斯的多品牌集合店Aizel來完成發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