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振興 為脫貧攻堅奠定基礎

2020-12-16 光明網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首要與關鍵,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大力實施提升產業、建好激勵機制等措施,推動鄉村產業健康發展,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發展綠色、特色產業,拓寬營銷渠道。一是建好標準化基地。圍繞當地有發展潛力的主導產業、特色品牌產業,支持企業、合作社與貧困戶聯合建設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原料基地,創辦產業園區,通過強化產銷鏈條,推動產業有機融合,形成完整產業鏈。二是把握好產業與基地建設的結合點。將貧困村特色農業項目優先列入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加大扶持力度,建設一批特色種植養殖基地和良種繁育基地。推進農業產業與特色產業發展、高標準農田和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相結合。三是提升農產品營銷質效。有重點的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營銷,提升農產品知名度,組織開展學校、醫院、機關食堂和交易市場定向貧困村農產品供銷活動。同時,推動建立與電商企業、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的產銷關係,打通物流渠道、拓展企業服務網點延伸到貧困村。

  強化金融支撐,形成良性支撐。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建立涉農資金整合長效機制,設立農業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支持鄉村主導產業培育,整合資源、資產,培育壯大農業投資公司,為貧困戶提供信貸支持。同時,鼓勵農戶規範發展資金互助和信用合作,建立農民資金互助合作健康發展機制,著力形成支持有力、保障有效的良性互惠支撐發展模式。

  建立激勵機制,發揮領頭人作用。一方面,建立激勵機制。有針對性將國家財政資金或涉農項目和貸款貼息項目優先投向涉及貧困戶的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把帶動貧困村、貧困戶作為享受項目、資金等政策支持的必要條件;把帶動關係緊密程度、帶動效果大小作為安排項目、資金數量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發揮致富帶頭人的積極作用。選擇政治思想強、創業意願強、創業基礎強、帶動能力強作為致富帶頭人。引導企事業單位人員回村創辦項目,圍繞培育好、服務好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開拓創業致富培訓,深化信息跟蹤工作,加強對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培育引導。(成華白淺)

[ 責編:趙豔豔 ]

相關焦點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基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邏輯認知,以及對脫貧攻堅成果存在的薄弱環節的分析,梳理新時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本思路和關鍵任務,統籌推進脫貧鞏固與鄉村振興主要措施,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本思路繼續堅持「精準化」基本方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應繼續堅持「精準化」的基本方略。
  •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前謀劃,適時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其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現階段,我國正處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歷史交匯期,也是減貧振興政策的疊加期、交接期。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奠定了基礎,也為健全促進鄉村振興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留出了窗口期。
  • 舊州鎮:打造香菇產業名片 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舊州鎮:打造香菇產業名片 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眼下正值食用菌上市季節,西秀區舊州鎮食用菌基地的香菇也進入了豐產期。據了解,舊州氣候溫潤,適宜香菇生長,再加上食用菌種植屬於高密集勞動產業,對工人要求不高,能有吸納基地附近村民就近就業。
  • 甘肅積極謀劃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檔升級
    ,極大地推動了貧困地區「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為全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快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不僅為甘肅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關鍵支撐,也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礎。甘肅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說,今年脫貧攻堅收官後,甘肅將全面轉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甘肅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持續抓好產業扶貧收官工作的同時,認真謀劃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具體措施辦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開啟農業現代化新徵程。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訪山東社會科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周其森  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當前,國內發展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農民由於外出務工受阻,貧困務工家庭工資性收入減少。
  • 雲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綜述
    抓住融入長江經濟帶,融入成渝經濟圈的最佳區位優勢,昭通市在解決脫貧以後,立足產業基礎,做好人的文章,激發人的內生動力,曾經的人口「包袱」將變成昭通的優勢和紅利。作為全國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之一,怒江州深入探索,將持續加強人才的培養,把大量的人才吸引到農村,吸引到基層,要鼓勵各方面的人才回鄉創業、就業,把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和鄉村振興有效地銜接起來……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把在脫貧攻堅當中形成的一些經驗,繼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當中進一步推廣,成為各地探索的目標和重點。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科學打造長遠扶貧產業 推動脫貧...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山西產業現狀,我們提出新的發展思路,建議通過高規劃,打造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大制度,構建全方位產業保障體系;新舉措,培育現代新型農業產業等方式,實現扶貧產業的持續發展,為人民群眾打造搖錢樹、鋪就致富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大同視察時指出,希望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 統籌推進後扶貧時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主題涉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扶貧生態體系的構建、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後扶貧產業的選擇及成效等,此外,在總結中國扶貧經驗的同時專家學者們也討論了如何將中國經驗進一步國際化的問題。隨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刻的到來,精準脫貧的壓力不斷加大,精準脫貧可能異化為過於重視單向的物質脫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農村的社會建設。忽視社會建設不僅導致脫貧者返貧,還可能加劇鄉村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等問題。因此,在精準脫貧工作中,需要設計一攬子的措施實現與社會建設各個方面的有機銜接,為鄉村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高標準實施奠定基礎。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再接再厲鄉村振興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又主動開展「回頭看」「回頭訪」「回頭幫」,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指示,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謀劃開啟鄉村振興。突出黨建統領,長效扶貧增強村莊持續發展後勁平度市稅務局堅持從五個方面入手,完善扶貧長效機制,增強持續發展後勁。
  • 臨澤蓼泉鎮:溫室蔬菜助力脫貧攻堅 綠色產業引領鄉村振興
    近年來,臨澤縣蓼泉鎮緊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嚴格落實縣委1號文件精神,持續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進特色優勢企業入駐,擴大新型特色產業規模,積極引導群眾發展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同時,整合農業技術人才、營銷人才等優勢資源,加大科技指導力度,定期開展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無公害栽培等各類農業技術培訓,極大的提升了群眾發展溫室蔬菜種植積極性,為群眾增收致富奠定堅實基礎。
  • 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聽聽專家學者怎麼說
    在有條件、基礎好、積極性高的區域樹立一批率先推進的典型,為其他地區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三是總結經驗,整體推進。發掘和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完善落實項目統籌機制,科學研判脫貧攻堅項目中需要延續和升級的內容,納入鄉村振興項目規劃中。
  • 脫貧攻堅路上的平安答卷:脫貧成效可持續 鄉村振興有保障
    為推動教育公平,解決城市和鄉村教育資源不均衡不斷發力,用教育的力量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為邁向鄉村振興鋪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  打造「三村工程」 讓扶貧開花結果  決勝決勝脫貧攻堅是中國向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在國家「精準扶貧」方略的指引下,從中央到地方,從企業到學校,方方面面都已經行動起來。
  • 中國人壽財險發布「安心333」行動計劃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進一步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重大決策落地,落實中國人壽集團公司有關部署,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日前,中國人壽財險推出了「安心333」行動計劃。「安心333」行動計劃是在該公司原有「扶貧保」工程的基礎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新打造的幫扶工程。
  •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雙向發力,為塔頭村量身定製發展路線圖 廣東...
    原標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雙向發力,為塔頭村量身定製發展路線圖 廣東財大:產業成為富民「聚寶盆」鄉村文化形象規劃設計、美麗塔頭·廣財同行文藝匯演……近日,廣東財經大學在廣東揭陽揭西縣塔頭村,開展新時代鄉村風貌提升深調研「美麗塔頭」藝術鄉建活動。學校以塔頭鄉村、鄉民、鄉產為中心主體,通過藝術介入激活傳統文化。
  • 全面小康專家談④|脫貧攻堅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建議》指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建檔立卡明確對象,克服深度貧困、改變發展條件,建立機制防止返貧,是最終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三個創新性制度,都是通過專項文件推動的。解決短板問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發展觀察:「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廣西全州:「六色」經濟讓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廣西全州縣白寶鄉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六色」經濟,建設多彩鄉村,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針對全鄉缺水及石漠化嚴重的實際情況,白寶鄉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瞄準靶心,精準發力,大力培育發展金色(金槐)、紅色(紅辣椒)、黃色(玉米)、紫色(紅薯)、綠色(大西瓜)及烏色(禾花魚)等「六色」產業,全鄉「六色」產業種養面積超過3.3萬畝;同時積極開闢「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種養基地+農戶+貧困戶+企業」產業扶貧模式,將脫貧致富路鋪向千家萬戶
  • 【脫貧門道】然烏鄉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脫貧門道】然烏鄉多頭並舉,齊力推動集體產業發展 2020-12-1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曲江新區自駐村幫扶以來堅持開展產業扶持助力脫貧攻堅,提高群眾收入幫助貧困家庭、群眾走出困境這些建在群眾家門口的合作社不僅發展了村集體經濟,而且能讓群眾就近就業,實現顧家掙錢「兩不誤」,在促進群眾就業增收、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扶貧民宿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鄉村旅遊產業是朝陽產業,發展鄉村旅遊扶貧民宿是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
  • 政企攜手·造血振興開啟「茶產業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新模式
    以「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建設美好家園,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宗旨。在福建省商務廳、寧德市人民政府指導下,華祥苑通過和全閩樂購、下鄉的味道、廈門航空、九牧的跨界合作,與壽寧政府共同推動當地茶產業發展,推出「茶產業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新模式。
  • 哪裡有貧困,哪裡就是主戰場——安徽農業大學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他們正在為定遠縣制定全縣以及70個貧困村扶貧產業規劃。為此,學校組建了10個攻關小組,「打包」制定全縣的扶貧產業規劃。「這些村都有一定的產業基礎,但群眾選產業比較盲目,定位不準,我們幫助他們把好脈、找準路子,在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的基礎上,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農業專家團隊成員、農學院教授董召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