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脫貧攻堅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平度市稅務局堅決落實稅務總局、青島市局要求,以強烈的政治擔當,集中優勢力量和資源,累計籌措資金數百萬元,派出11名「第一書記」、2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因地制宜探索實施精準幫扶有效途徑。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又主動開展「回頭看」「回頭訪」「回頭幫」,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指示,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謀劃開啟鄉村振興。
突出黨建統領,長效扶貧增強村莊持續發展後勁
平度市稅務局堅持從五個方面入手,完善扶貧長效機制,增強持續發展後勁。深入扶貧一線,做到分類施策、精準幫扶。8年來,幫扶11個村莊實現路通、燈亮、水清,收入越來越多,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切實築牢農村脫貧根基。
一是堅持黨建扶貧領方向。多次召開黨委會、局長辦公會討論研究脫貧攻堅工作。主動爭取名額,8年累計派出11名「第一書記」、2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年齡結構從60後延伸到80後,實現扶貧幹部隊伍「老中青」合理梯次配備。重點解決駐村「一難三無」問題,因地制宜謀劃脫貧項目,科學有序推進脫貧減貧。有3名稅務幹部獲平度市委包村共建優秀「第一書記」,1名「第一書記」獲平度「最美攻堅人」稱號。
二是堅持物質扶貧強基礎。局黨委多方籌措資金數百萬元,為扶貧村購買農業機械、新建村委辦公室和村民活動室、安裝水利設施,買農機、打井、修路、修橋,建設「少年稅校」、「莊戶稅校」「益農書屋」「希望小屋」等,優化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培訓村幹部上百人次、村民2000餘人次,培訓滴管、育苗、大棚技術人員300餘人次。
三是堅持產業扶貧謀跨越。通過倡合作、引良種、開網站、建市場、做規劃等方式,實現產業扶貧。幫助村莊成立花生、櫻桃等多個合作社;邀請專家進行良種培育,引導農業升級,創建百畝良種示範田,畝均增收上千元;針對農產品銷路不暢的情況,流轉土地120多畝,建立櫻桃交易市場;調查研究村莊現狀及集體經濟、村民收入,制訂兩年發展規劃。同時,多渠道幫助農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建立淘寶網站,幫助發展農家樂。締造「網際網路 合作社 農戶」嶄新助銷業態,每戶可增加收入1000元。
四是堅持愛心扶貧提溫度。與36個村莊、企業黨支部結對共建,累計看望兒童25人次,捐贈學習用品價值4000餘元;慰問困難黨員162人次,發放慰問品32000餘元;看望高齡老人31人次,發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共計8500餘元;向82個貧困家庭捐助衣物、被褥等300多件,發放慰問品230餘份,合價值22000餘元。累計採購「第一書記」所駐村產的芋頭、地瓜、蘋果等數萬斤。
五是堅持政策扶貧利長遠。全面梳理稅務總局6大方面、110餘項支持脫貧攻堅稅費優惠政策,針對平度市農產品資源豐富、涉農企業眾多的特點,定期更新發布政策指引。僅2020年以來,落實支持脫貧攻堅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實現減稅4.02億元,同比增長22.5%。充分發揮稅收服務經濟職能,全面精準、高效及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精準扶貧再回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在脫貧攻堅進入發起最後「衝鋒」,攻克最後「堡壘」的關鍵時期,平度局黨委主動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回頭訪」「回頭幫」,確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積聚動能和力量。
一是回頭看資金使用情況。對內,看是否規範資金使用範圍,將幫扶資金使用作為「三重一大」議題,在黨委會重點研究,確保做到專款專用,真正用到駐村工作中;看資金使用是否由「第一書記」選派單位集體決定,全權負責,全程監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截留和挪作它用;對外,看「第一書記」駐村期間,是否嚴格執行財務報銷制度規定、根據工作需要,提前預支部分款項用於工作開展;看「第一書記」駐村期間產生的費用是否存在到所駐鎮街、村莊報銷現象。主動對接市委包村共建工作隊辦公室和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確保不出現違規問題。
二是回頭訪要求落實情況。局黨委對照黨中央、稅務總局和青島市局對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對照幹部群眾期待,開展「回頭訪」。局主要領導帶頭,走訪「五大班子」、「公檢法」、群團組織等,走訪10餘個政府部門和鎮、街、園區。到所在地鎮政府、村委查看駐村檔案,與村委書記進行面對面交流,看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發揮情況,看「第一書記」帶頭帶領作用;實地查訪脫貧後群眾的產業發展狀況,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新建的村委辦公室和村民活動室、水利設施、路橋等幫扶項目質效。同時,組織各黨支部、稅務幹部走訪低保戶,同村幹部座談交流,廣泛徵集意見建議。
三是回頭幫提升脫貧質效。針對發現的問題、徵集的意見建議,為貧困村莊大小河子村追加投入資金25萬元,建造第二個冬暖(高溫)大棚,預計增收20餘萬元;為從事飼料加工銷售的青島禾豐牧業有限公司、從事農產品加工的青島凱樂制粉有限公司等涉農企業,精準解讀落實稅費優惠;匯總宣傳涉農稅收優惠政策,在大澤山、雲山等水果主產區,「全天候」服務助力鄉村水果「銷售季」,為果農和收購商辦理髮票開具等涉稅事項。
扛牢扛實政治責任,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打贏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的鞏固和提升。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決策部署和規劃《建議》指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此,平度市稅務局黨委從三個方面入手,激發地方發展「內生動力」,為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貢獻基層稅務力量。
一是結合實際抓落實。聚焦鄉村振興總目標,按照稅務總局推進新時代稅收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圍繞「鄉村振興」、「三農發展」,開展大討論、大調研、大服務活動。黨委成員帶隊,深入到農村和重點項目,深層次推進涉農稅情調研,全方位開展交流互動,多角度查擺問題,針對性制定措施。著力構建「六大體系」,提升「六個能力」,以實際行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二是把握重點促發展。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把握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在招商引資、大項目建設、稅收籌劃和評估等方面積極為企業提供稅收政策服務,把稅源轉化為稅收。同時,立足平度特色做好稅收分析,就地在農字上下功夫。從「春耕」到「開鐮」,再從「夏種」到「秋收」、「冬藏」,充分利用稅收數據及財源建設大數據,持續對平度市農業市場的跟蹤分析,為黨委政府進一步招商引資提供建議和參考。完成稅收分析25篇,10篇分析得到稅務總局領導和平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批示。其中《從經濟稅收角度看疫情期間春耕備耕要素市場情況》,得到稅務總局領導肯定批示。
三是明確路徑求實效。緊緊圍繞新發展理念,遵循稅收經濟規律,緊扣總局黨委「十二個圍繞」的要求,全面推進稅收工作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對接上級局,借腦引力蓄積「智能」,組建專業團隊攻關重點項目,彙編細化鄉村振興優惠政策。制定涉農稅宣方案,建立多元化稅收宣傳中心,舉辦惠農講座宣傳稅法、科技、農業等知識。合理布局24小時自助辦稅廳,實現7×24小時「不掉線」的全天候涉農涉稅服務。以更加精準有效的稅收舉措,推動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鄉村振興。
(作者系國家稅務總局平度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