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高萊斯: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上篇)

2020-12-17 華高萊斯

「旅遊三十人」論壇推薦行業讀物,華高萊斯最新知識成果《未來十年的旅遊》正式出版啦!為了方便大家閱讀,華高萊斯【文旅瞭望】欄目正式推出網絡版!與以往【文旅瞭望】以「案例」發布為主不同的是,《未來十年的旅遊》將針對中國國內旅遊,系統闡述旅遊前沿發展趨勢,旨在為旅遊業內人士「答疑解惑」。本書將從旅遊自身發展情況以及更高的維度 ——社會發展進程、科技發展對消費形態的塑造等多個維度,系統闡述旅遊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並分「新資源觀」「新傳播觀」「新客戶維度」以及「新時空觀」四個篇章對旅遊行業如何實現「範式轉換」進行系統闡述。最終,為讀者展示出未來中國旅遊發展的新趨勢。

《未來十年的旅遊》書目

開篇 低垂果實的時代,結束了1.低垂果實的時代,結束了——我們應該如何規劃未來十年的旅遊?第1章 新資源觀2.未來十年,還有什麼能拿來做旅遊?3.弱勢資源,如何強勢搶佔旅遊者的大腦?4.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5.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6.離城近,算得上優勢嗎?7.景點和配套,到底誰更重要?第2章 新傳播觀8.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9.一條宣傳語能活多久?10.我們還需要旅遊宣傳畫嗎?11.旅遊營銷還需要「大V」嗎?12.為什麼IP是旅遊傳播中最難的事?第3章 新客戶維度13.未來十年,如何「捕捉」客戶?14.興趣狂熱粉15.知識拓荒俠16.時代懷舊者17.悅己主義者第4章 新時空觀18.未來十年,成功的旅遊地什麼樣?19.夜遊中,怎樣才算是一場好「秀」?20.旅遊地的旺季與淡季,是否需要平衡?21.旅遊地的「全域」發展,會過時嗎?

作者丨李鴻 華高萊斯市場營銷總監

圖片丨1/6圖片工作室

一、未來的時代,是文旅融合的時代

旅遊業在中國的發展時間不過40年。伴隨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中國的旅遊業實現了從過去篳路藍縷到今天繁花似錦的「蛻變」。如今,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將再次邁向一個新的時代——文旅融合。

開篇文章提到了一組有意思的數據:2018年,上市山嶽景區峨眉山A、張家界、麗江股份、黃山旅遊的業績出現下滑,前景偏黯淡。營業收入方面,張家界下降14.7%,峨眉山A下降0.62%,黃山旅遊下降9.13%,麗江股份下降1.28%①。但在傳統山嶽景區業績下滑的同時,有一類景區卻「異軍突起」,尤其在同年的國慶黃金周,該類景區訂票增長幅度高達36%,超過90% 的遊客參加了這一主題的旅遊活動,37.8%的遊客在該主題旅遊的停留時間長達2 至5天②。這就是「文化旅遊」。

來自智研諮詢機構的調查數據更加印證了「文化旅遊」的市場熱度,在其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文化旅遊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③中我們可以看到,超過半數(50.7%)的自由行遊客更加偏好文化體驗遊,而且該主題的旅遊客群正逐漸向20~40歲的青年和中年群體拓展。

無論是上述的客觀數據,還是發生在身邊的各種「文化熱」現象,我們都不難發現:中國遊客正在悄然地從過去的「景觀消費」轉向如今的「文化消費」,他們在追求「行萬裡路」所帶來的美景享受的同時,更要追求「讀萬卷書」所賦予這趟旅程的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從旅遊到文旅,到底是什麼在推動人們越來越看重文化消費呢?

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羅納德·英格爾哈特(Ronald Inglehart)率先從社會整體價值觀變遷的角度給出了答案。他在1977年所寫的《寂靜的革命——西方公眾變化中的價值觀和政治方式》④一書中率先提出「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的概念,即在實現了物質保障之後,人們會轉而追求個人自由與自主;而後,在其另一本著作《全球價值觀變遷前景》中進一步強調:「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逐漸改變了大眾的價值目標……雖然人們仍關注社會、經濟、政治上安全保障的價值,但他們明顯增強了對自由、自我的表達以及提高了對生活質量、精神需求等非物質主義方面的要求。」⑤由此可見,人們對非物質需求的日益看重(如對滿足精神需求的文化消費的看重),促使其成為後物質主義時代新崛起的經濟熱點。

經過四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實現了財富的迅速積累。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733元⑥(4399美元)。參照國際標準,中國已經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4126~12735美元)行列。具備了強大經濟實力的中國,開始與其他發達國家一樣,逐漸跨入後物質主義時代,文化消費也勢必在中國經濟版圖中佔據越來越大的分量。

由此可見,無論是基於人們對非物質的精神文化需求還是城市和經濟發展所需,對於當下中國城市而言,發展文化旅遊和增強文化消費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文旅融合的關鍵,在於「講故事」

當問及文化與旅遊如何融合這一問題,業界常說的一句話是:「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然而,就算文化資源極其豐富,文化內涵極其深厚,很多地方對於如何更好地把文化資源轉變成旅遊產品,如何在旅遊過程中提升文化的體驗性,依然找不到合適的抓手。

當然,對於那些「老祖宗」留下的頂級歷史文化資源,基本上可以憑藉其自身的獨特稟賦和強大影響力實現旅遊開發和經營的「一路躺贏」;但對於那些沉默的大多數——資質平平、知名度有限的「十八線」文化資源,雖然影響這些地方旅遊開發的各項因素很多,但關鍵問題在於:他們都缺乏「講故事」的能力,尤其是在這個文旅新時代中講故事的能力。

眾所周知,旅遊需要講故事,文旅更需要會講故事。那些平淡無奇、沒有新意、缺少爆點的故事將會對景點的魅力大打折扣。相反,那些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推陳出新的故事,不僅能讓景點充滿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遊客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和感知,增強文化體驗的趣味性,從而促使文化資源真正成為遊客樂於消費的旅遊產品,讓文化價值轉化為旅遊價值。

那麼,什麼樣的故事才算是好故事?怎樣才算是會講故事?對於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有太多的旅遊從業者依然「自信滿滿」,自以為會講故事。殊不知,從旅遊到文旅,那些過去的舊思維和老辦法已難以適應未來的新時代和新問題。若要講好故事,首先必須破除三大誤區。

誤區1:講故事是導遊的事

一提到講故事,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導遊,認為講故事是導遊的分內之事,講得是好是壞都由導遊負責。毋庸置疑,縱觀國內外的旅遊景區,目前站在旅遊講解第一線的主體人群依然是導遊,但在未來的文旅融合時代,仍把講故事的職責推給導遊一人是不妥當的。

首先,從根本上講,導遊對於旅遊體驗而言只是「加分項」,而非「必選項」,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遊客也許會衝著一個好故事來旅遊,但絕不會衝著一名好導遊來旅遊。

其次,未來導遊的「存在感」將會越來越低。一方面,那些普通導遊將會被專家或專家型導遊取代。正如國家高級導遊蔣金所言:「隨著全新旅遊時代的來臨,作為直接面對遊客多樣化、專業化和個性化需求的導遊,想要充分實現與有著專業性特殊需求的遊客的溝通和交流,其不僅需要具備旅遊專業知識,更需要成為在某一專業領域有著一定積累的專家。」⑦

另一方面,不同於過去的跟團遊時代,現在的遊客更傾向於自由行,導遊的角色已不再必需,取而代之的則是日漸普及的手機智能導遊App和機器人導遊。早在2016年的國際旅遊網際網路大會上,原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就曾斷言:「未來人工智慧發展,機器人導遊完全可以取代現在的導遊!」⑧這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科幻猜想,如今在貴州天河潭景區、揚州瘦西湖和山西平遙古城等景區早已有機器人導遊「上崗」,其全天候、多功能和可互動的強大性能得到遊客的好評。

可見,在未來,講故事的「擔子」不應該再由導遊一人來承擔。旅遊從業者更應該轉變觀念,講故事是一個「群體性」事件,故事的每個參與者(包括景區工作人員、旅遊服務人員甚至遊客),都應該成為這個故事的最佳講述者。

誤區2:講故事是「老祖宗」的事

講故事需要素材。文化故事素材在中國歷史悠久、積澱深厚的廣袤大地上並不缺乏, 這便給許多當地的旅遊開發者造成一個誤區:只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故事素材擺出來,做好歷史考據的工作,就能夠吸引遊客前來旅遊。

如果能挖掘出像秦始皇兵馬俑這樣的頂級優質文化資源,自然可以「有啥說啥」,甚至都不用說,遊客也會熙熙攘攘地來;如果是資質一般、缺乏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十八線」文化資源,若還是本著「有啥說啥」的邏輯,便難以吸引遊客。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地方上「難以為繼」的文旅項目的原因。如××名人文化園、××歷史紀念園等,雖然景區做了充分翔實的歷史考據,也努力論證了這些資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但現實就是沒有人來旅遊。

究其原因,景區誤認為講故事就是「老祖宗」的事,只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故事素材考據出來就能成為旅遊吸引力,只關注了資源本身的文化價值,卻忽視了必須與之匹配的旅遊價值——這些資源和故事是否對外來遊客產生嚮往度和吸引力。

由此可見,並非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拿來做旅遊,並非所有的文化素材都可以用來講好旅遊故事。文化旅遊的本質是文化體驗,而不是歷史考據。考據可以在線上完成,讀書、上網都可以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追溯和研究,但旅遊需要線下空間吸引,需要遊客知行合一和親身經歷,才能最終獲得身心的雙重體驗。因此,講故事不只是「老祖宗」的事,不是向遊客展示歷史考據,而應該回歸旅遊的本質,以形成旅遊嚮往度為出發點,進行文化素材的篩選和文旅故事的演繹。

誤區3:建個景區,用不著講故事

比起上面的例子,有些地方在開發文旅項目上顯然「更進了一步」,不僅對文化資源進行了挖掘和保護,而且投入大手筆去興建旅遊景區,各方面的硬體設施都做得很到位。還有一些地方對於同一類型的文化資源幾乎選擇了同樣的「套路」:打造高度相似的「老街」,從這個古城到那個古城,從名山腳下到高原之上,遊客總能買到一樣的商品,聽到同樣的民謠,品嘗到相似的小吃,甚至到了晚上看到類似的實景演出。

因為憑藉過去的經驗, 只要肯砸錢修建景區, 只要景區建設得「高大上」,景區裡能做到「好吃好喝好招待」,遊客自然而然就會來,講不講故事並不重要。

然而,過去的經驗已經過時,現在的遊客變得更加挑剔。面對「千篇一律」的景區和配套設施,真正吸引他們的是「故事」本身。他們不光看重景區的硬體,對軟體的要求同樣苛刻;他們不光需要旅遊的空間載體,更講究旅遊的故事內容。來自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老師的一席話,恰好道出了廣大遊客的真實心聲,也揭示了這些景區面臨的現實困境:「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哪個地方都有很多名人,都有很多有名的事件,所以一說起來就滔滔不絕。我說打住,我就問一句,現在能讓我看到什麼,玩更沒的玩了。」⑨

可見,景區的「殼」建得再好再美、配套設施打造得再齊全,終究容易使遊客審美疲勞,只有把景區的「瓤」做好,讓故事既有「看頭」,更有「玩頭」;既能突出自身特色,又能常變常新,才能對遊客產生真正的、持久的吸引力。

未完待續

華高萊斯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權必究。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影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焦點

  • 華高萊斯: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中篇)
    4.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5.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6.離城近,算得上優勢嗎?7.景點和配套,到底誰更重要?第2章 新傳播觀8.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9.一條宣傳語能活多久?21.旅遊地的「全域」發展,會過時嗎?
  • 華高萊斯: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上篇)
    「旅遊三十人」論壇推薦行業讀物,華高萊斯最新知識成果《未來十年的旅遊》正式出版啦!為了方便大家閱讀,華高萊斯【文旅瞭望】欄目正式推出網絡版!與以往【文旅瞭望】以「案例」發布為主不同的是,《未來十年的旅遊》將針對中國國內旅遊,系統闡述旅遊前沿發展趨勢,旨在為旅遊業內人士「答疑解惑」。
  • 你的孩子會講故事嗎?教育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小學成績差不了
    一、哈佛教育心理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小學成績差不了哈佛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凱薩琳伊莉莎白斯諾,經過多年的調研和跟蹤調查發現: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上小學後,學習和社交能力會比同齡孩子高出一大截。二、為什麼會講故事的孩子,會有如此大的優勢?
  • 你的孩子會在睡覺之前讓你講睡前故事嗎?
    現在社會發展迅速,資訊時代競爭激烈,父母輩的壓力往往不像我們兒時那般簡單。同樣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既然父母工作的時間增多,陪孩子的時間也會相對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初期的親子矛盾往往就會產生。為了儘量避免這種親子問題的過分擴大,許多父母會選擇回家後去看看自己熟睡的孩子,哪怕只是看看他們的小臉,父母也會覺得一天的勞累是值得的。從小孩子的角度來看,如果經常晚歸的父母偶爾早早的歸家,他們自然也會纏著父母多陪自己一會,這時候就會講到「維持親子關係」的行為,最基本的就是給孩子講睡前故事。
  • 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但你真的會講故事嗎?
    但是,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你真的會講故事嗎?接下來,我就圍繞著這一話題,從為什麼、操作偏差和該怎麼做三個角度入手,進行探討。一、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1、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楊絳曾在書中提到,當自己和丈夫坐在書桌前看書時,女兒阿圓也自覺地搬了個小板凳,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書來。阿圓這種對於讀書的興趣,顯然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養成的。
  • ...講好大川故事 促進文旅融合——蘆山地方志服務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方志四川•特稿】講好大川故事 促進文旅融合——蘆山地方志服務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2020-04-29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好「黃河故事」,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一年來,沿黃九省區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科學謀劃沿黃地區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努力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事業中貢獻文旅力量。
  • 講好「蘇州橘子」故事,為文旅添光彩
    橘子不僅是吳中著名的水果,而且文化含量足,理應在文旅事業中充當主角,可否請回來?蘇州是魚米之鄉,同時還是瓜果之鄉。魚米之鄉早已家喻戶曉,有浩瀚的太湖,有河網密布的水系。太湖的捕撈和種養業,讓蘇州人的飯碗中裝滿了香噴噴的白米飯,還有鮮美無比的魚蝦。太湖本身就是大自然恩賜的旅遊資源,遊客湖邊一站,但見水天一色,白帆點點,水鳥曼飛啾鳴,清新湖風沐面,立刻心曠神怡,襟懷遼遠。
  • 東山村:講好「東山故事」,走好興村之路
    近日,「黨建鑄魂·文旅賦能—— 『東山故事』文旅品牌發布會 暨夜市嘉年華」在香山廣場舉行。
  • 你見過會講故事、可以放鬆肌肉的按摩器嗎?
    目前,市面上按摩器的種類有很多,想必大家都見過足底按摩器、頸部按摩器、眼部按摩器等,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會講故事的眼部按摩器和會給肌肉放鬆的按摩槍,你一定沒有聽說過,下面就跟筆者一起深度了解下吧。01 會講故事的高智商護眼小熨鬥你可能會說筆者一定在吹牛,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管理者一定要會講故事
    面對股東們質疑的目光,斯基普給他們講了下面一段故事: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為一家造船廠畫電氣工程平面圖。平面圖的一個小過失,極有可能造成上百萬美元的損失。由於我25歲時就獲得了雙碩士學位,又自小在船上長大,所以對自己的工程圖布置滿懷信心。一天早晨我接到一個基層施工員的電話,他問我:「你確定你的圖是正確的嗎?」當然我很確定。
  • 利字當頭的時代,你還會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嗎?
    孔融讓梨是一個經典的道德教育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了將近兩千年。不論是這個故事本身的寓意,還是它所蘊含的文化底蘊,都值得我們把它講給下一代,讓這個故事一直流傳下去。四、孔融傳世的經典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見於《世說新語箋疏》注引《續漢書》。對於如今的孩子來說,最熟悉的應該是三字經中的「融四歲,能讓梨」。除了孔融讓梨,還有一個關於孔融的故事也非常經典,「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敘事的勝利: 在大眾文化時代講故事
    書名  敘事的勝利: 在大眾文化時代講故事  作者  [加] 羅伯特·弗爾福德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7  內容簡介  在這個大眾傳媒讓我們比祖先花更多的時間來吸收故事的時代,敘事是我們生活中基本而不可替代的需求之一。
  • 你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嗎?講故事對孩子有什麼好處?需要注意什麼?
    寶媽聽了也沒多說什麼,只是說:「媽,孩子五歲了,他對死亡有一定的理解了,也會對死人感到恐懼,我知道你講的不是迷信,但是你這樣的事情,孩子肯定會害怕的。」奶奶也後悔不已,趕緊陪著寶媽去醫院給孫子看病。無論誰帶孩子,都習慣於給孩子講故事。
  • 田沁鑫:用戲劇講故事 讓經典融入時代
    人民網文娛年終特別策劃——「收穫2020」文藝星開講|田沁鑫:用戲劇講故事 讓經典融入時代劉穎穎核心閱讀
  • 會講故事才是好演講
    害怕公開表達想法的人經常會對自己說一些很消極的話:  成功的講述者不是天生擅於消除這種恐懼,而是他們會學著管理自己的恐懼,在給別人講故事之前,先重塑講給自己的「故事」: 把消極的心理暗示轉變為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你身體的每一部分都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件事。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智 慧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前不久,河南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明確指出,洛陽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責任重大。眼下,洛陽正加速推進黃河幹流防洪工程、孟津黃河溼地保護項目、吉利黃河溼地保護及試驗區建設項目、新安縣黃河庫區生態綠化及試驗區建設項目、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等,不久的將來,黃河兩岸風光將更加優美。
  • 樓塔全力打造新時代千年文旅古鎮
    樓塔確立了打造「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文創小鎮的目標定位,重點著眼「文化+」戰略,把「文旅賦能鄉村振興6+X」作為提振經濟實力和推動轉型升級的主引擎,全力推動文旅規劃落地,打造文旅融合之城成為樓塔的重中之重。
  • 故事這樣講,感情才會有 感情中你不知道的三個講故事的技巧!
    可能大家會很奇怪為什麼要講故事?從小到大聽我們的爸爸媽媽在給我們講故事講白雪公主的故事,那時候我們隨著故事很快就入睡了。當然我們小編今天要講的不是讓大家很快的睡著了(手動滑稽)那我們講故事呢,就是讓女生能夠了解你,這也是講故事的比較大的一個作用。講故事的第二個作用是什麼呢?那就是讓女生,覺得你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
  • 後疫情時代 河南文旅企業如何實現轉危為機?
    2020年12月29日,豫鑑後疫情時代文旅行業生存與抉擇會議在憶江南度假區山湖別院順利召開。來自河南文旅產業的專家領導濟濟一堂,共同聚焦後疫情時代文旅產業的回血路徑,為文旅產業紓困的同時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此次會議是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指導下,由河南省旅遊行業協會主辦,河南中匯文旅集團、憶江南度假區&江南春溫泉承辦,此外,本次活動獲得了憶江南度假區夜瀾星舍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