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會講故事嗎?教育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小學成績差不了

2020-12-16 育兒規

一、哈佛教育心理學家: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小學成績差不了

哈佛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凱薩琳伊莉莎白斯諾,經過多年的調研和跟蹤調查發現:6歲前會講故事的孩子,上小學後,學習和社交能力會比同齡孩子高出一大截。

二、為什麼會講故事的孩子,會有如此大的優勢?

凱薩琳伊莉莎白斯諾教授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和腦科學領域,告訴了我們答案:

從故事中啟發想像、拓展思維、學習知識、增加詞彙、培養興趣、樹立三觀、親善夥伴等等,故事幾乎囊括了成長中所有的能量因子,

①、會講故事的孩子,他/她思維更活躍,想問題更複雜,情商也更高;

②、會講故事的孩子,詞彙量更多,興趣更廣,對新知識有更深的渴求;

③、通過最先進的腦科學技術發現,會講故事的孩子,大腦神經元數量,普遍比其他孩子高很多;神經元是大腦智商的載體,決定了智商的上限值。

所以斯諾教授曾建議: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應該是學前和小學階段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因為會講故事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優勢越來越明顯;而且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是投入產出比最划算的事: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物質,就可以培養起來的能力,沒有比這更划算的教育投入了。

那麼如何培養6歲前的孩子講故事的能力?

三、5個步驟3個要點,輕鬆培養愛講故事的孩子

1、多聽

多聽:幫孩子挑選他喜歡聽的故事,然後一有機會就反覆放給他聽。我家客廳放一個小度,臥室放一個凱叔聲律啟蒙的音箱,隨時讓孩子沉浸在故事的海洋裡。

2、家長重複講給孩子聽

挑選一兩本孩子最喜歡的故事繪本,重複講給孩子聽;不用怕孩子聽膩了,因為6歲前的孩子,就喜歡重複;這是孩子大腦發育的一個過程,也只有通過重複,才能加深孩子的神經元連結。

3、家長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講

重複多遍後(至少3遍以上),當確定孩子對這個故事感興趣,並且有大體的了解後,家長就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自己講。比如,講了一段,然後故意停頓下:「那接下去,小鴨子該怎麼辦呢?」

前期,先培養孩子這樣一段一段的講,再循序漸進。其中要強調一點:

無論孩子講得對錯與否,是否毫無邏輯、亂講一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願意開口講了。這時候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反饋,激發孩子講故事的興趣。

4、讓孩子完整的講一個故事

再過一段時間,當孩子都掌握了之後,就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講一整個故事了。其中要強調一點:不要在乎孩子講的好壞,要在乎孩子講的激情與否。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5、日常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多講故事

比如,吃完飯,一家人坐沙發上,就可以跟孩子說:「寶寶,給我講個故事吧?我最喜歡聽你講故事了。」開車出去玩,也可以跟孩子說:「寶寶,給我講個故事吧?我最喜歡聽你講故事了。」

素材不限,可以是看的繪本,也可以是動畫片,還可以是今天的所見所聞,等等。

除了以上5個步驟循序漸進,還要特別注意三個要點:

①、家長要有耐心

②、孩子要有興趣

③、要及時給與孩子積極反饋

三個要點缺一不可。因為孩子還小,邏輯思維能力還沒發育完全,剛講出來的故事,肯定牛頭不對馬嘴,也沒有任何的意思,所以,家長的耐心很重要;一定要選孩子感興趣的,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讓孩子保持長久的激情;家長的積極反饋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人類大腦的學習機制,需要不斷的去「強化」。「強化理論」之前的文章講過多次,這裡就不詳述了。

四、什麼樣的繪本故事是孩子感興趣的?

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天賦」,所以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一樣,因此需要家長耐心的,一個個故事、一本本繪本講故事,才能發現孩子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有沒有比較便捷的方式?我的方法是,選經典的,選廣大家長好評的,這個成功的概率更高。比如,我孩子最喜歡的是《神奇樹屋》系列,這只是我給孩子買的第二套故事繪本,我就找到了孩子的興趣點。

為什麼當初會買這本?因為這本書太受歡迎了,全球暢銷1.34億套,而且好評不斷,上到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下到各路明星,都給兒女選購這套繪本。

為什麼這麼暢銷?因為很少有一套繪本,能讓你的孩子讀了之後,能同時提高「知識+趣味+想像力+品德+智慧+寫作能力」的。而這套《神奇樹屋》做到了,所以深受全世界小朋友和媽媽們的喜愛。

為什麼小朋友喜歡讀?因為,繪本通常有2種:虛構類(fiction)和非虛構類(non-fiction)。

非虛構書,就是家長比較喜歡買的科普書,但這些書,無論是家長說起來,還是孩子讀起來,都太拗口。所以,讀科普書,雖然能增長孩子的見識和眼界,但是很少能有孩子喜歡讀,並且堅持讀下去的。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把科普書讀下去呢?《神奇樹屋》的作者想到了一個絕佳的靈感,用故事講科普!

這是《神奇樹屋》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孩子會跟著書中的故事回到過去不同的時代,如恐龍時代、冰河時期、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等;又會遇上不同的人,如海盜、日本忍者、維京人、莎士比亞、秦始皇,等等...

這些「穿越」不是瞎說的,而是作者經過了很多研究,加入大量想像,「有根有據的虛構」,讓孩子沉浸在各種充滿精彩冒險故事的同時,獲取很多歷史、地理、科學等知識。

因此,這套《神奇樹屋》系列繪本,在全球的口碑都非常棒,除了它能極大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之外,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讓孩子通過閱讀這麼有趣的故事,對科學、歷史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比如,平白無故讓孩子去讀關於「大氣的組成」這類知識,孩子會覺得莫名其妙。但是因為在故事中,孩子們遇到了旋風和暴雨,自然而然就會想問,這些氣象是怎麼來的?

當孩子有了閱讀興趣,還怕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嗎?所以,這套書能極大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非常大的助益。#童書上頭條#

如果你也想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那麼《神奇樹屋》系列是你的最佳選擇。這套書適合6-15歲的小朋友們獨自閱讀,年齡小一點的,需要家長的伴讀,從而一步步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還沒給孩子讀過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睡前要給孩子講故事,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貓爸曾經看過很多國外的電影,電影裡面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講故事,當時只是覺得這只是哄孩子入睡的一種手段而已,直到貓爸看到這個: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西雅圖兒科專家丹尼特·格拉斯伊博士認為,如果學齡前(6歲)孩子,經常聆聽父母讀睡前故事,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後的學習表現以及上學後的學習成績
  • 給3-6歲的孩子講睡前故事,好處一籮筐,但你知道怎麼講嗎?
    文丨福林麻麻3歲半的悠悠每天都特別鬧騰,精力似乎用不完一樣,每天睡前都折騰的媽媽精疲力盡,但最近悠悠媽好像get了一個新技能,悠悠晚上睡前老實多了。原來悠悠媽在書上看到育兒專家說: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有助於安定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升孩子的想像力。
  • 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但你真的會講故事嗎?
    我們常常會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一幕場景:父母坐在床邊,手裡捧著書本,聲情並茂地給孩子講起了故事。待孩子慢慢睡著後,父母再輕輕放下書本,幫孩子捏好被角,關上燈慢慢離開……這樣一幕場景讓人感到溫馨又熟悉。即便是在各種聽書APP、視頻APP層出不窮的今天,不少父母出於對孩子教育的重視,還是選擇了自己給孩子講睡前小故事。這已經成為了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
  • 你的孩子會在睡覺之前讓你講睡前故事嗎?
    為了儘量避免這種親子問題的過分擴大,許多父母會選擇回家後去看看自己熟睡的孩子,哪怕只是看看他們的小臉,父母也會覺得一天的勞累是值得的。從小孩子的角度來看,如果經常晚歸的父母偶爾早早的歸家,他們自然也會纏著父母多陪自己一會,這時候就會講到「維持親子關係」的行為,最基本的就是給孩子講睡前故事。
  • 你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嗎?講故事對孩子有什麼好處?需要注意什麼?
    五年前,王奶奶喜得孫子,由於兒子兒媳都要工作,王奶奶順理成章地進城去「抱孫子」了。奶奶愛講故事,只要孫子瞪著眼睛聽,她就不停地講,什麼童話故事呀,成語故事呀,小動物長什麼樣啊,怎么喝水呀,都吃什麼呀,講得津津有味。
  • 孩子不願意聽媽媽講故事?抓住這4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2-6歲的孩子是沒有閱讀能力的,所以很多孩子都會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聽,他們想要不一樣的世界。媽媽多給孩子講故事能讓孩子心情愉悅,還可以加強親子之間的交流,想想就覺得是很溫馨的畫面。媽媽一定要選比較適合寶寶心智的內容,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比如有的男孩比較喜歡關於恐龍的故事,你非要給他講龜兔賽跑的故事,他當然不喜歡聽啦!童言童語成人在講故事的時候,都是隨口而來,長期的習慣導致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比較口語化,很多詞語是孩子聽不懂的。
  • 管理者一定要會講故事
    斯基普是個富三代,他35歲看上去卻像個13歲的毛孩子。股東們感覺如果讓他來率領企業,必將面臨一場災難。面對股東們質疑的目光,斯基普給他們講了下面一段故事: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為一家造船廠畫電氣工程平面圖。平面圖的一個小過失,極有可能造成上百萬美元的損失。
  • 家長給寶寶講睡前故事的三大好處!快翻出家裡的睡前故事書吧!
    睡前故事是什麼  睡前故事是專門在寶寶睡覺前講的故事,睡前故事比較適合2-6歲的寶寶,另外,睡前故事多以童話為主,故事的情節不會過於激烈,而且結局都是美好的,父母睡前給寶寶講故事,可帶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寶寶知道自己睡覺後也有父母的陪伴和保護,睡起來就更香了。
  • 會講故事的圖形,看懂無字書,為孩子打開想像力的翅膀
    寶寶平常是很喜歡看各種幾何圖形的,看見這些圖形並不陌生,可是如果讓寶寶自己根據圖形創造出一個故事,是需要媽媽的啟發的,不要擔心寶寶講得不好,智力啟發就是從你認為難的開始,讓孩子開悟,頭腦靈活,充滿想像力。書籤裡有一個故事梗概,可是我並沒有先看,而是直接大膽地和寶寶一起根據自己的想像來閱讀,看看寶寶會有怎樣的奇思妙想,和金髮姑娘開啟一段冒險之旅。
  • 孩子識字量大、會講故事、語言表達能力強!媽媽分享三個實用方法
    孩子眼睛會隨著我的手指移動,通過反覆地閱讀,無意識之間慢慢記住了很多字。雖然沒有刻意讓她認字,卻有意外的收穫。(3)改編故事女兒兩歲左右,我不再只是單純地讀故事,通常講了故事開頭,便邀請女兒一起改編故事,讓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將故事續編下去。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這對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有很大的幫肋。
  • 華高萊斯: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上篇)
    4.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5.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6.離城近,算得上優勢嗎?7.景點和配套,到底誰更重要?第2章 新傳播觀8.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9.一條宣傳語能活多久?21.旅遊地的「全域」發展,會過時嗎?
  • 只會聽故事可不行,孩子要從小學習講故事
    」適合年齡:5 - 99歲沒空聽我囉嗦土豪直接看視頻都說瞎編亂造不靠譜,但是如果瞎編亂造能講出一千零七萬七千六百九十六個講故事的意義不僅僅是故事本身,更多的是一種自我表達,提高有效交流的方式,同時也能提高邏輯性和想像力,這些都是中國孩子比較欠缺的,今天玩具好正測評的這款口袋玩具,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羅莉的故事立方體可以幫助大小朋友培養講故事的本事!
  • 給孩子講床邊故事小秘訣
  • 會講故事才是好演講
    害怕公開表達想法的人經常會對自己說一些很消極的話:  成功的講述者不是天生擅於消除這種恐懼,而是他們會學著管理自己的恐懼,在給別人講故事之前,先重塑講給自己的「故事」: 把消極的心理暗示轉變為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你身體的每一部分都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件事。
  • 華高萊斯: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中篇)
    4.文旅時代,你會講故事嗎?5.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6.離城近,算得上優勢嗎?7.景點和配套,到底誰更重要?第2章 新傳播觀8.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9.一條宣傳語能活多久?21.旅遊地的「全域」發展,會過時嗎?
  • 誰來給孩子講真正的童話故事
    其中一位卻愁眉苦臉地翻著手機,我們都勸她「都出來了,就別惦記孩子了。」 當媽的都知道,有了孩子,全部精力都會放在了ta身上。嘴裡說的,耳裡聽的,眼裡看的,都是和孩子有關的一切,這場聚會真的是來之不易。 這位媽媽一臉沮喪地說道:「現在是輕鬆了,但是晚上回家就難了。我們家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習慣,奶奶在時,都是奶奶講,講著講著孩子就睡著了。
  • 講好家風故事,踐行勤儉養德 龍山小學「家風故事匯」潤物無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7日13時23分訊(幸柏汝)講一個故事、唱一首歌曲、訪一個家庭、談一點感受。12月16日下午,在渝北區龍山小學「儉以養德·家風故事匯」德育課堂上,主持人鄢俊老師與全校學生暢聊家風,暢談勤儉,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的事、身邊人教身邊人的形式,將「勤勉持家,愛家愛國」的正確家風思想吹進學生心中。
  • 培養孩子記憶力,最好趕在六歲前,若能通過三關,未來成績差不了
    還有的家長覺得小孩三四歲前是沒有記憶的,可能什麼都學不了,殊不知,他們的記憶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於身體中。培養孩子記憶力,最好趕在六歲前首先,向各位科普一下孩子六歲前記憶力是如何發展的:0~2歲,以非陳述性記憶為主0~2歲的寶寶,大腦的重量達到了成人的80%左右,與記憶有關的神經元網絡,在這時發展到
  • 寶寶聽完奶奶講故事,嚇得發燒,寶媽詢問後得知奶奶講了這故事
    五年前,王奶奶喜得孫子,由於兒子兒媳都要工作,王奶奶順理成章地進城去「抱孫子」了。 奶奶愛講故事,只要孫子瞪著眼睛聽,她就不停地講,什麼童話故事呀,成語故事呀,小動物長什麼樣啊,怎么喝水呀,都吃什麼呀,講得津津有味。
  • 為什麼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講故事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就這樣,宰相的女兒一共給國王講了一千零一個故事,國王終於被她感動了,變得仁愛又寬容。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故事講得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作為父母,我們可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在晚上臨睡前,會想聽睡前故事,這時候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