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更新之前,先扯一通閒話吧。許一個小小的新年願望,希望自己今年自己能夠重回「勞模」補娘,脫離佛系更新模式。
來頭不小的《妙先生》
新年的第一更,就從本來應該跨年上映的《妙先生》說起。很幸運,在撤檔前我參加了點映會,不用等待「擇日相見」,已經一睹為快了。
號稱《大護法》姐妹篇的《妙先生》,一定檔就受到了不小的關注。畢竟有著《大護法》和不思凡兩大光環加身,更是中國成人動畫電影的香火延續,讓《妙先生》在上映前,就已經備受期待。
實際上,《妙先生》並不是一部「新作」。它改編自2013年不思凡擔綱導演和編劇的同名動畫短片。如果事先看過的話,你會知道《妙先生》其實是一個系列短片,故事圍繞著主角丁果的身世秘密和他的冒險,以單元故事的形式展開。並給大家呈現了一個融合了神話和武俠的詭秘世界,光怪陸離的設定和對善惡情義的思考,處處都彰顯著不思凡的晦澀藝術和黑色幽默。
不過,和《大護法》不同的是,《妙先生》的動畫電影並不是由不思凡執導,而是大膽啟用了新人導演李凌霄。對於新人導演來說,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也因此,我們才能在電影版《妙先生》中,看到繼承與革新。當然還有更多需要國漫成長的空間與重任。
繼承與鬥爭,是妙是謬?
了解了《妙先生》的由來,那就再繼續看看《妙先生》的故事吧。由於沒有上映,對於電影版的內容,補娘儘可能不劇透。咱們還是從原本的系列短片(以下簡稱「13版」)來說。
《妙先生》的主角是一個名叫丁果的少年,他的身上似乎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在13版的故事中,丁果是個修行的少年,他在年幼時被一個叫梁老頭的老漢送了出去。羽翼豐滿之後的丁果,又在師傅的指引下為了找尋某個神秘人,揭開自己的秘密而踏上旅途。在旅途中,梁老頭化身成他的引路人,隨著丁果數度出入險境,他也離自己的秘密和各種詭秘異象的真相越來越近。
原作好像是這麼個故事,又可能不是。這並不是補娘在信口開河,而是13版只有《火澤睽.笑人傳》是相對完整的一段故事,《雨的孩子》和《憤怒的鴨子》都是2分鐘以內的預告片長度。留下的懸念和可腦補的空間可不止一星半點。
正因如此,也給電影版的《妙先生》留下了比較大的發揮空間。整體來說,電影版的《妙先生》是在《火澤睽.笑人傳》的基礎上改編的,其中應該借鑑了部分《憤怒的鴨子》中的設定。《雨的孩子》因為原本也看不太出和丁果的主線故事有什麼聯繫,在電影版中也沒尋覓到很明顯的關聯線索。
從已經公布的電影版預告片,我們可以了解到幾個關鍵信息,我們來羅列一下:
1.彼岸花會導致人心的墮落,但是彼岸花只寄宿在好人身上;
2.要讓人不受彼岸花的影響,只能把彼岸花從宿主身體裡驅趕出來,但這樣一來宿主會死;
3.彼岸花已經讓這個世界呈現出餓殍遍野的末世景象,為了拯救這個世界,只能選擇「殺好人,救壞人」;
把這三個信息串聯起來,其實也就是整個電影版的故事脈絡了。在這裡,可以劇透給大家的是,13版的《火澤睽.笑人傳》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電影版的前傳,但在人物關係的設定上,是有比較大的修改的。
如果說13版中的主角丁果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那麼電影版中,丁果就已經在看透世間滄桑之後,蛻變成了一個冷漠的青年了。在電影版中,善與惡作為最大的矛盾衝突,被放在劇中和觀眾內心的天平兩端上下擺動。在《妙先生》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善惡,有的只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善良的人心中寄宿著金色的彼岸花,彼岸花卻散布著欲望和貪婪,勾引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一顆善心照不亮千千萬萬內心陰暗的角落,用一條命換一朵彼岸花,也只能換來更多人向善的可能。面對這種荒誕的事情,沒有選擇的丁果只能在看透世間冷暖之後,收起自己所有的悲憤和憐憫。以極強的意志力去支撐自己完成這件荒謬的事情。
影片的開頭,以三段故事帶我們了解彼岸花設定的同時,也展現出人性的複雜。這三段故事分別藉由孝文、蕭篤和雲香三位彼岸花宿主,來展示了心存善念的普通人在親情、愛情和大愛面前,對生死的決斷。
這種敘事從節奏上來講,是比較舒服的,隨著三段故事的推近,彼岸花的設定越來越清晰,讓觀眾更容易去接受整個架空世界觀的核心設定,這是非常友好的。同時,在我看來這三位彼岸花宿主即有特色又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臉譜化的。這無疑有助於觀眾將自己代入作品中,去實際了解作品人物的心境變化,順其自然地把觀眾拉近作品對善惡的思考中,這是好的。
但89分鐘的動畫電影本來就不長,利用三個故事作敘事鋪墊是奢侈而冒險的一件事情。很容易就讓人感覺故事的張力不夠,人物可能也立得不夠穩。實際上《妙先生》確實有這樣的問題,會有一點期末考試還差5分鐘結束,要趕緊寫完最後一題趕著交卷的既視感。勉勉強強留下關鍵的幾個值,很多過程真的沒時間只能省略。所以,結果就是並不影響你去理解劇情,但就感覺差點意思。除了蕭篤、孝文和與雲香在生死之念中,好像還來不及想太多,就已經結束了。
這也造成了戲劇衝突上的減弱,不論是在面對生死善惡的抉擇上,還是男主丁果和女主殷鳳的觀念衝突上。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半路殺出的女主殷鳳和男主丁果一樣,都在尋求解決彼岸花的方法。丁果讓宿主主動求死,而殷鳳卻奉行殺一救百。兩個人在面臨經典的「電車問題」時,站在了很微妙的對立面。不過,這種對立在最後被更大的因果報應四兩撥千斤似的轉移了。
原來,彼岸花的災難其實是人類對自然無休止索取導致的惡果。讓金色彼岸花的宿主求死還是被殺,不過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這也讓丁果和殷鳳瞬間站到了統一戰線。巧則巧矣,但這樣一來人物的豐滿度就要差一些了。
而故事的中段,突然跳出來的回憶殺也略顯敗筆,好像一下子打破了之前的敘事節奏,沒來由地把你拉入了另一個有些錯位的世界裡。這其中包括13版的《火澤睽.笑人傳》以回憶殺的形式出現,並且為了給故事設定一個大boss還修改了人物關係,導致本來沒有關聯的人聯繫在了一起。
這讓我覺得李凌霄導演還是在對抗不思凡導演的過程中,多少還是退避了。13版留下的很多待解答部分,並沒有被交出一個答卷,而是悄悄地改了考題。涉及劇透的部分我們不說,就說故事表達出的思想。
在13版中,我印象很深的是對老子《道德經》的引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13版中,真的能夠讓我看到這句話的兩種解讀,對於被火澤神變成鬼的笑人來說,是天地不仁,所以把萬物生靈都當成草芥。而對於盤踞的火澤神來說,它並沒有多一分的憐憫,或少一分的仁慈,它只是存在於此,看著萬物生靈順著自己的道或生或滅。13版中被執念所困又心存一絲善念的笑人,最終也是被解救的對象之一。
而電影版看起來更加少年熱血一些,在捍衛「大道」的同時,加入了容易引發爭論的矛盾於選擇。在開篇處鋪墊了一個不可謂不宏大的世界觀,還引出了妙先生、循跡者等種種設定。只可惜,這些設定留白的留白,留坑的留坑。沒有什麼說不通的地方,卻又都沒辦法太仔細推敲。這個也許和我們接下來要說的話題也有關。
真的用心作畫,也真的經費不足
皺著眉頭說了很多正經的,到了這個吐槽環節,竟然不小心笑了一下。這並不是嘲笑而是心疼!我真的沒嘗試過在電影院看flash,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看完《妙先生》的感覺。其實,《妙先生》的美術還是相當不錯的,特別是背景。絕對是任何人都會愛上的純正中國風。結尾高潮的打鬥部分,背景真的是美到讓人驚豔。
但人物!人物!人物!真的要重點圈出來表示迷惑。我真的沒想到是那種KTV的flash動畫人物滿屏飄的感覺。這裡說得飄真的就是飄,人物走動的時候,但凡看不見腿都覺得是飄過去的。時不時還會崩畫,而且崩的還是臉的那種。如此想來,女主殷鳳從頭到尾用臉譜來展示表情和心境變化,真的是一個巧妙又安全的設計。勉強全程安全的,只剩丁果了。
在這裡想小小吐槽的是,點映會上居然還有人評論女主太美,人設不夠小眾,我真心求那位大哥放過女主吧。相對來說好一點的是打鬥場景,雖然精彩的連環打鬥不多,但比起走路都在飄的感覺,打鬥已經算是流暢的了。
再說回上面不止一次提到的內容倉促的問題,其實和經費也脫不了干係。國產二維動畫電影的票房巔峰《大魚海棠》好歹還有105分鐘的長度。即便是這個時長,還是在一些情節的過度和故事交代上顯得倉促。反觀只有89分鐘的《妙先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講清楚那麼多事情,感覺都很不容易了。如果能夠多一些經費,給更多的空間相信《妙先生》的故事也會更加生動一些。
不過,經費緊張的另一面,還是能看到製作團隊的誠意。在很多小細節上,諸如可愛的小動物,剛就跨了一通的背景作畫,以及雲香回憶殺的戲曲片段,還是值得好評的。
說了這麼多,絕對不是想趁著《妙先生》沒有上映就先跟風踩一波。實際在看完之後,我的第一感覺還是非常願意主動推給周圍的朋友,以及關注良心補番的諸君去看的。或許,成人向的文藝類動畫電影在國內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想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有人持續認真地關注。在這個過程中,鮮花和臭雞蛋可能都會收穫。我們不需要靠著販賣情懷去支持,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給予足夠的關注,和在自己心裡公正的評價。這樣才能讓業界真正聽到觀眾的聲音,真正把想要傳達的和觀眾想要接收的東西達到一個統一。
最後,給《妙先生》加個油!再定檔時,我還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