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讓部分行業停滯了,讓大部分行業受挫了,就業找工作顯得格外困難,有人慶幸自己幸好沒辭職,有人慶幸自己現在還有一份能發工資的工作。可能現實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糟糕,但是也相差無幾了。
其中最能體現找工作和賺錢難的一種現象是,一些高技術行業的從業人才不斷湧入低門檻行業尋求生存機會:
1. 電影設計指導轉行去跑了外賣,從月薪4萬的高薪變成月薪幾千
2. 碩士畢業生的轉行做保姆,只為能還得上房貸。
3. 北大畢業生從事房產中介,一年賣了2000多萬
4. 月薪2萬的產品經理轉行跑滴滴
當這種現象,越來越多出現在我們視野和生活當中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去形成一種認知和觀念:
「現在的學歷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你看這些人都來跑滴滴和送外賣了?」
「如今,學歷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如果不是非常高,其實大家的起點都一樣」
高學歷的人都尚且如此,對於學歷一般的人來說,在多數人的認知和價值觀裡,擁有比別人低的起點,翻身會很難很難,基本上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如今,高考已經結束,在我們很多人看來,你高考的成績,考取的大學,很大程度上將影響你的一生。因為這是你人生當中一個重要的起點,你考上了一個好的大學,擁有了別人羨慕的學歷,就擁有了比別人高的起點,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你未來的人生是不會過得太差的。
2020年高考畢業生的數量達到了874萬,是有史以來畢業生數量的新高,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對於這一屆畢業生來說,用學歷來拉開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來增強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是自己找工作的重要武器。在能力和經驗都不足情況下,學歷在某種程度上是他們唯一能贏過別人的東西,站在學歷金字塔上的人可能會覺得學歷是一切,他能影響自己很多東西,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學歷一般,資質平平的人了來說,學歷的起點低,就真的一輩子的也翻不了身嗎?
最近看到了帶貨主播薇婭去杭州一所大學看望畢業生的視頻,視頻中薇婭從自己的角度和畢業生們聊了聊關於學歷和出身的話題,除了那些985,211的學生,是不是那些二本三本的學生就註定沒前途和沒出路了呢?很顯然,從薇婭的經歷來看,學歷的低起點雖然能決一些東西,但是永遠決定不了的結局。
薇婭最早在北京租的房,連個廁所都沒有,不敢叫朋友來家裡做客,房東房租漲個50塊,都會跟他爭論得面紅耳赤,因為條件不好,總覺得差人一截,但是並不妨礙如今成為直播帶貨界的一姐,其實薇婭的成長也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薇婭今年已經35歲了,也就是最近這幾年她才開始大火起來,2003年開始,一直到2012年,她一直都在幹線下實體店,跟實實在在的人打交道,因為最近這幾年線上帶貨的火熱,在加上疫情對於行業發展的加速推進,在行業的機遇和努力之中造就了今天的薇婭。
視頻中,一個即將畢業的的畢業生問薇婭:
「對於我們這種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和那些985,211的畢業生,我們共同競爭一個崗位,我們的起點比被人低,該如何逆風翻盤?」
其中一位即將畢業的學生說出了自己內心的不自信和辛酸:
「雖然我們的學歷起點比不上那些985,211的畢業生,但是恰恰對於我們這種學歷平平,資質普通的人來說,其實需要的機會是更多的,今年我自己在找實習工作的時候,一家公司自己投遞的那個崗位往年一般都會招5個人,而今年他只招2個人,然後自己就會面臨更多的被選擇。」
但是,薇婭對於學歷和職業生涯高度的看法是這樣的:
其實你並不用去在意所謂學歷起點低,你只要把你的事情做好就好,你的努力一定有人看得到,只是那時候的你覺得沒人能看到你的努力,因為你還年輕,你渴望快速成功,你渴望快速出結果。
大家在網上總是能看到一些「努力不一定有結果」「光努力是沒有用的」這樣的話,是因為你還沒遇到,每個人人生的階段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十幾歲就大紅大紫,,有些人二十歲,有些人三十歲,有些人甚至到50歲。
當我們走出學校,開始找工作的時候,為了想找到工資高和自己滿意的工作,我們會不自覺地去和別人比較,別人是什麼學歷,我是什麼學歷,我有哪些做得比別人好的?我有哪些比別人做得不好的?我的優勢在哪裡?我的劣勢在哪裡?
其實對於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在職場上剛剛開始還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最忌諱就是去和別人比較,你會和同齡人去比較,你會和比你有能力和經驗豐富的人去比較,一旦覺得產生了差距,你會有想去尋找捷徑這種潛意識,想要快速達到別人的水平,本來自己的狀態還是很好的,在穩步提升的。比較雖然會讓自己感知到差距,但是在感知差距背後更多的是一種心態的變化,自己會想要去尋找捷徑。
其實人到頭來最終需要戰勝的還是你自己,與其和別人比,不如自己和自己比,自己身邊也有不少起點比較低的人,他們也沒有那麼高的學歷,但是他們在自己職業生涯上的發展,也並不是都做得沒有那些學歷高的人好。
自己的朋友啊豪1年前也就是一個普通的本科畢業生,因為想去大城市闖一闖,畢業的時候就選擇去了北京,要知道本科的學歷,對於在北京求職找工作難的年輕人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優勢,甚至可以說是本科有沒有其實區別也不大,對於那些央企和國企來說,很多時候連投遞簡歷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即使是這樣,即使在學歷上看著跟她同臺競爭的人,覺得自己起點低了,他也並沒有覺得自己就是不如別人的,找工作的時間大概花了3個月的時間,因為從事的是媒體方面的工作,所以平時加班也是免不了的。從開始工作的第一年開始,阿豪就明確了自己目標,自己以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打算未來出去自主創業,所以在公司的3年,阿豪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他下班時間還會去學習和了解一些和同事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因為當時阿豪自己是做剪輯的,做剪輯的同時,他還下班去寫文案,寫策劃,拍視頻,看廣告,去投遞各種各樣的網站,一旦有人要了他的方案,他就會覺得自己的水平又進步了一點。
也正是自己目標清晰,再加上自己對於不同崗位之間的磨練,讓她如今已經有了自己的兩家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基本上每一個崗位他自己都有接觸過,在團隊遇到問題和討論方案的時候,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如今他馬上要開第三家公司了。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其實渴望成功是一件好事,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會帶給自己的動力,但是在渴望的成功的同時,回到現實中,我們會發現存在著種種的不公平,我們發現別人比自己更好,別人比自己更優秀,別人比自己更有錢,同樣的條件,別人會比自己做得更好,我們甚至很都時候會去吐槽這個世界的不公。
年輕人太想成功,太想做出一點成績,就會有急功近利的心態,對於一些性價比比較低,甚至看山去付出沒有回報的這些事情,他們會漸漸不願意去做,慢慢就會覺得這些事情對於自己的成功而言是無用的,因為自己心裡潛意識已經給這些事情打了標籤:「付出沒有回報」,從越來越多的人畢業後就從事外賣和快遞的工作這種現象中就能看出,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做沒有回報的事情了,他們把自己付出和和努力看得很重,不希望做沒有回報的事情,也覺得不值得去做,為什麼喜歡跑外賣和送快遞,因為跑多少賺多少,努力和回報幾乎成正比。
但是恰恰在二十幾歲的年紀,你的試錯成本是最低的,你可以嘗試一切你想去嘗試的東西,哪怕到頭來是失敗的,在失敗那一刻可能你是後悔的,但是對於自己未來人生道路和職業生涯的發展,將是一次很好的奠基。
其實對於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去認識和意識到什麼事情是值得,什麼事情是不值得的,世界和行業每時每刻都在悄然發生變化,在最能試錯的年紀,敢於去嘗試和挑戰,其實並不是一件性價比很低的事情,因為你不知道這些經歷能帶給自己什麼,無論是失敗也好,成功也好,這都是你人生和職業生涯道路上獨一無二的收穫,你覺得試錯和冒險性價比很低,原因在於自己的認知,而認知有恰恰會被你的經歷和經驗所影響。
所以往往很多時候,你如果不敢於去嘗試,你對於環境和社會的認知也會停滯不前。
就像薇婭說的那樣,如果沒有當時選秀的經驗,比賽的經驗,專輯的經驗,模特的經驗,電商的經驗,也就沒有現在這樣一個薇婭。
曾經那些你以為以為不值的經歷,可能在未來的某個點,會爆發出他的極高回報率。
起點低不可怕,明白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許未來的你,會感謝曾經滿世界亂撞的你,雖然看上去很愚蠢,但是卻做了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敢做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