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普通人
要如何在高手雲集的職場生存
如果你學歷不好,家境不好,對未來感到迷茫,我勸你不要打開《令人心動的offer2》,很多網友建議節目直接更名為《令人自卑的offer》,因為被按在地上來回摩擦,實在太疼了。
開局3分鐘,你就會對撲面而來的精英濃度感到窒息。
君合律所是國內律師事務所中「兩萬元俱樂部」成員之一,如果你被應聘了,起薪就是2萬元。
但是,來面試的實習生們,多的是不在乎工資的人。先說教育經歷吧,光幾位帶教律師的履歷就已經是望塵莫及了。
年輕的95後實習生們基本也是一水兒的留學背景。
美國南加州大學法律碩士瞿澤林: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院碩士詹秋怡:
同樣也畢業於美國喬治城大學的李晉曄,還在美國參與過有關國際難民庇護救助的法律援助計劃:
還有個履歷最輝煌的,也是這次的學霸擔當王驍,史丹福大學的法學碩士。
還可以從側面看出各位實習生的家庭背景。
有人從小就在國際學校讀書:
有人左手梵克雅寶、右手卡地亞,節目組給的這個特寫也是意味深長:
普通年輕人第一天上班要擠公交地鐵,實習生瞿澤林第一天上班就開保時捷。
普通年輕人下班要回10平米小出租屋,而實習生詹秋怡家在上海本地,下班有媽媽照顧,桌上還有鮮切的水果。
有人說,和第一季溫柔耐心的導師以及善良上進的同事相比,第二季《令人心動的offer》多了一些現實的殘酷。
實習生們中間多了一位「闖入者」——一個沒有鑲金邊的履歷、平平無奇的二本學生,這個叫丁輝的實習生特別顯眼,他有多格格不入呢?
學術出身不好,非法學本科,畢業以後找了一份銷售的工作,由於女朋友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於是辭職去跨專業考了研。
這次來面試君合律所,也是丁輝第二次辭職,他覺得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誠意,是背水一戰。
其實幾位帶教律師的意願已經很明確了,丁輝並不是他們理想的實習生人選。甚至王律師都直接說「可能在hr那裡就會被刷掉」。
但是可能是為了節目更「好看」,丁輝還是以第八位實習生的身份進入了律所。
博睿君:提升學歷趕早不趕晚,別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
02
普通人努力的天花板
可能只是精英們的起點
第一期任務,是給一個要打離婚官司的女性客戶回復法律諮詢郵件,丁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郵件,並且得到了王律師的肯定。
但是依然是墊底的成績,主要原因是他把律所名字的「君合」打成了「君和」。
第二期的辯論比賽中,丁輝發表了一段極具邏輯的脫稿陳述,在對方提出質疑後又逐個擊破,得到了律所大boss王律師的高度肯定:
隊友都歇菜了,只有他以一敵三,抓住對方核心點進攻。最後力挽狂瀾,帶隊取得勝利。
場外觀察員何炅和徐靈菱律師一致預測:「以丁輝這份法律意見,不是第二,就是第一」。
可丁輝最後還是沒能贏得最佳辯手,律師們給的理由是——因為丁輝已經有一年的律師經驗了,新人瞿澤林可能潛力會更大一些。
真的很替丁輝可惜,有一年的律師經驗然後發揮優秀,難道還變成了壞事嗎?
有一個彈幕飄過:偏見,真偏見。
從面試到考核,丁輝三戰全盤皆輸。
輸在他有勇氣。
輸在他有經驗。
輸在他努力用力過猛,動作變形。
曾經會有人嫌棄年輕人躺平、不夠努力。而現在即便努力,還有人嫌你努力的姿勢不夠好看。
博睿君:提升學歷,背水一戰!!!!!
03
輸在起跑線上沒什麼
把一手爛牌打好才是真本事
全網都在替丁輝鳴不平,他努力了卻沒能得到應有的回報,讓大家感到惋惜。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不是能力不夠出眾,也不是研究生畢業於華東政法太low,丁輝這麼不被待見,只是因為他簡歷上的二本學歷,而其它選手大多是名校高校畢業。
這太真實了,在這種學歷高低的對比之下,偏見如影隨形。
更扎心一點的則會像丁輝一樣,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盡最大的努力,但爬進精英圈子之後卻發現,他們並不接納你。
在談論的時候,我們總習慣把目光聚集在金字塔塔尖,其實低學歷學生才是中國最龐大而沉默的群體」。
他們沒有高等教育的保駕護航,陪伴他們越過人生的暗礁。
不能簡單歸結為「低學歷學生不夠努力」,許多學生大多出身平凡,來自不知名的鄉村和毫不起眼的城鎮,身後有打工的母親或下崗的父親,和一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
從小在優越環境中長大的人也理解不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贏在起跑線的。
不是所有人畢業都能去國外留學,一年花費幾十萬,在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氛圍中長大,更不是所有人一畢業就能開百萬級別的保時捷上班。
如果丁輝有這種背景,他就不會畢業去做銷售了。
誰都有夢想,但不一定誰都能實現,總有人迂迴地追夢,卻發現越爬到上方空氣越稀薄,最後大口地喘息,卻得不到一絲安慰。
04
不要小瞧普通人的拼搏
沒有人會永遠落後
但二本畢業就活該認輸嗎?
丁輝的存在向所有人證明了,並不是。
為了追平那條起跑線,他做過很多努力。說出來很不光彩,甚至有點狼狽。
他接受學校採訪,回憶自己邊工作邊考研的那段時光:
「我拖著一行李箱的書各個城市跑,利用一切坐公交車、火車以及休息的碎片時間看視頻、聽音頻。要隨身帶著的書很多,以至於行李箱拖壞一個。
辭職備考期間,我學習時間從每天晚上九點學到凌晨三點。喜歡關上窗簾開著檯燈看書,所以很多時候我甚至分不清外面是白天還是黑夜。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我人生中迄今為止最拼的一次。「
迷茫的時候他也會累,會在微博上感慨:「焦慮、緊張,今天都熬過來了,明天還怕什麼」。
直到今天他微博給自己的備註還是:一隻狂飆的蝸牛。
有網友說,「看了丁輝的簡歷,才發現他人生沒有一個月是浪費的」。
他花了全身力氣從泥濘中爬起來,只靠自己,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人間真實。
這可能是全網都在替丁輝感慨的原因:
總有人贏得輕鬆,也總有人拼盡全力只為了普通。沒有哪一種勝利的姿勢更值得被歌頌,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去瞧不起一個拼盡全力的人。
可以想像,一路爬到現在的丁輝經歷過多少挫敗。而他自己內心的鬥爭才剛剛開始,並會一直繼續下去。
坐在這樣一群精英之中,旁邊有人每天掛著斯坦福的工牌、穿著斯坦福T恤,用著斯坦福的水杯。
他不得不用更加堅韌的心態,去掩飾自己的慌張,習慣這種差距。
高中同學二本畢業進了網際網路大廠,試用期那三個月他每天基本只睡4個小時,他瘋狂做任務,動力主要來源是焦慮:「身邊一圈985、211的同學,我除了下苦功還有什麼拼得過人家」。
當普通人偶然觸碰到可望不可即的機會時,他們會像海綿一樣隱忍,吞掉苦,然後再舒展開迎接新的壓力。
並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中鼓起勇氣,迎接新的打擊。
也正因如此,你會更容易理解丁輝的敏感:當他因為錯別字排名墊底,被叫到老師辦公室。對方還沒責怪,他先開始道歉:「抱歉我確實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在知道節目組有中途淘汰的規則,實習不一定能走到最後時。他皺皺眉頭,開始有點慌了。
每一步都如臨大敵,如履薄冰,是因為他知道這次機會來之不易。
沒人喜歡背水一戰,但沒有後路的人往往只能背水一戰。我想一直在品嘗失敗苦頭的丁輝,內心應該也嘔著這樣一口氣。靠沒有後路的決心去爭取,為自己的人生創造轉機。
即便努力的姿態不夠優雅,即便沒勝出會被當做笑話。
但,那又怎樣?
贏得狼狽也是贏,被質疑著前進也是前進。
他們拼盡全力只為了向那些不看好他的人證明:
不要小瞧我們普通人的拼搏,沒有人會永遠落後。
博睿君:關注我,確認2021本科報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