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umTower West Theatre
- 戲 劇 文 化 的 傳 播 者 -
出軌,是親密關係的永恆痛點。但關於出軌,我們還有什麼可以說呢?尤其在那些文藝作品中,出軌越來越成為設置人物衝突的慣性工具,但關於出軌的深度探討總是顯得稀少。
在英格瑪·伯格曼的《婚姻情境》中,看似平穩的婚姻生活,實則危機四伏。丈夫一再消極地應對妻子,似乎是疲憊婚姻的常態流露,但丈夫早已背叛妻子,享受著宛如平行時空般的、新歡所帶來的另一種甜蜜生活。丈夫終於獲得了他想要的自由。然而,衝破婚姻的圍城後,等待著他的又是什麼呢?
在這裡,出軌顯示出了弔詭的「多義性」。對妻子來說,出軌是背叛。對丈夫來說,出軌是「新生」。但故事還沒完,出軌的含義還將隨著劇情的推進,演化出新的解釋。
而在美劇《婚外情事》中出現了類似的情境設定,同樣是一對看似光鮮的模範夫婦,但致命的暗影早就死死咬住了二人的生活步伐。第五季中的諾亞說,自己與妻子的關係,成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成就、更自信、更富有的阻礙。當然,如果追溯到更早的日劇《晝顏》,出軌這個話題在其中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同情性理解。
說到底,在驚懾於出軌對親密關係的爆破式毀滅時,我們如何在這片廢土之上,找到情感與婚姻迷宮的真正出口才是最重要的。12月18日,讓我們走進鼓樓西,去《婚姻情境》中找尋想要的答案吧。
《婚外情事》由一次俗套的出軌事件,牽出了每一個角色背後的人生困境,逼迫著他們直面內心的問題與危機,完成每個人的自我審視和成長。其實,人到中年,誰還不是個表面平靜、內心沸騰的人形火山口,出軌不過是人生問題層層累積後的總爆發,雖然破壞力巨大,但如果註定躲不過,不如重啟人生,來個徹底的翻轉。
關於出軌,我們到底有多少話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喪失了探討的耐心和勇氣,尤其是在影視作品裡,因為已經成為一個太過尋常的套路,而變成了背景板一樣的存在。
在美劇裡出軌是再平常不過的橋段,揭示中產生活假象背後的一地雞毛與破碎不堪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主題。《瘋狂的主婦》,那些活在紫藤街的女人們,始終會目睹或者參與到一段婚外情之中。剛完結的《致命女人》,大開殺戒的女人們也脫不了婚外情的故事動機推動。
美劇《婚外情事》花了五季的時間來講一段婚外情,和它的英文名字The Affair一樣直截了當。在這部劇裡,關於出軌,他們試圖探到更底層。
45歲的諾亞是紐約公立中學的老師,剛剛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小說,他和結婚20年的妻子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褐石公寓中,共同養育著四個孩子,直到在蒙託克小鎮度假時的一次偶遇,完美的中產階級家庭開始土崩瓦解,暴露出光影下隱藏的暗流。
就像劇中諾亞向出版經紀人推銷自己的小說時得到的反應一樣,出版商對諾亞說的「美國田園生活在商業衝擊下的消亡」、「一個已婚男人遇到一個已婚女人」的情節主題一律不感興趣,一再的追問「到底有什麼不同」,諾亞窘迫之下脫口而出「結尾他殺了她」,終於引起了出版商的興趣。《婚外情事》的這場婚外情的故事展開,也在一場死亡案件的調查、審判過程中娓娓道來。
男人到底在想什麼
美劇中的婚外戀常常成為戲劇衝突的引爆點,但引爆之後,很多美劇都會把重點放在被背叛的妻子身上。《絕望主婦》中丈夫們的背叛或偷腥主要是為了凸顯主婦們的不同性格和處事方式,《傲骨賢妻》中丈夫的花邊醜聞則成了女主角阿麗莎自我覺醒並一步步走向獨立、強大的起點。
男人為什麼會出軌,美劇的創作者常常簡單的歸咎於荷爾蒙或平淡的家庭生活,相對於異彩紛呈的妻子們的掙扎和探索,出軌的丈夫們的角色總顯得扁平甚至滑稽。仿佛出軌就是人性的常態,至於為什麼?男人懶得說,女人似乎也已經不想再問。
在這個意義上,《婚外情事》對男主人公諾亞的心路歷程的呈現顯得很有誠意。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敘事手法的創新。從劇中男女主角、配角的第一視角出發,對同一情節充滿細微差別和出入的回憶和敘述互相矛盾纏繞,暴露出每個人物內心或隱或現的真實想法與欲望。中年出軌男人的內心在纏繞中得到了正視,內心世界被打開。
故事一開頭,男主人公諾亞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生活實在無可挑剔,美麗的妻子,健康的孩子,處女作出版也完成了自己寫作的心願,「我年輕時向自己承諾的一切,我都做到了」。
但隨著劇情的展開,我們看到支撐一個中年男人完美生活的支柱,其實都在搖搖欲傾。事業上,公立學校教書的收入有限,公寓的貸款和孩子上私立學校的學費都要嶽父母資助,處女作反響平平,偏偏嶽父卻是一個名利雙收的暢銷書作家,諾亞不得不忍受嶽父不加掩飾的鄙夷和嶽母的勢利。家庭中,妻子雖然是大學畢業就結婚的College sweetheart,感情穩定,但妻子同時也自負、強勢,對他抱有極高的要求和期待,再加上進入青春期要耗費無數精力心力的問題子女,足以使一個男人感到不堪重負。
在這個時候,艾莉森出現了,年輕,漂亮,氣質中的黑暗和憂鬱有一種天然的神秘感,她只是一個餐廳的服務員,對他的作家身份充滿了仰視的欽佩,除了欲望的享受並無他求,簡直是完美的誘惑。但一時的誘惑並不能支撐這段婚外情長久的發展下去,在諾亞猶豫是否要回歸家庭的關鍵時刻,諾亞的嶽父講述了自己年輕時的一段風流韻事,嶽父說正是這段情事的刻骨銘心使得自己寫出了唯一一本獲得普立茲獎提名的作品,這成為了諾亞日後離婚的內在動因。
在最近播出的第五季中,諾亞說起自己的離婚原因時已經不再拿婚外情做藉口,而是坦然的說出:「我已經到了這樣一個年紀,我覺得我應該更有成就,更自信,更富有,什麼都要更好一點,而我和妻子的關係已經變成了我的阻礙。」
赤裸裸到讓人吃驚。
一個表面踏實靠譜但內心壓抑不滿的中年男人,為了獲得世俗的成功、社會的承認而甘願犧牲髮妻和家庭,這雖然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橋段,但經由男人如此理直氣壯的坦率承認,則真實得近乎有些殘酷。劇集凝視人性深淵的勇氣,讓諾亞這個人物形象從眾多美劇中仿佛如跳梁小丑般的出軌丈夫中立體了起來。
婚外情一旦暴露,妻子們追問的問題裡一定包括:「為什麼是她?」劇中諾亞的妻子海倫也是典型的現代高知女性,丈夫的出軌對象只是一個小鎮餐廳的服務員,憤怒之上又加了一層屈辱。但劇集沒有僅僅給出「中年危機」這樣的常規解釋,或者說,中年危機這個解釋太過大而化之,很難在細節上給予支撐。
出軌對象艾莉森的兒子不幸溺亡使她一直沉溺在懊悔自責中,因此也與丈夫感情疏離,她的童年支離破碎使她一直缺乏安全感和對人生的掌控感,她的婆家陷入破產危機迫使她為了家庭參與販毒。
但這不是一部因為憐愛而進入的「救風塵女子」的故事。艾莉森對兒子的負疚感恰恰對應了諾亞對母親去世的自責,艾莉森對母親的怨恨也和諾亞與父親的關係異曲同工,因此,被艾莉森身上黑暗、憂鬱氣質的吸引,其實不過是諾亞的一種自憐,對艾莉森的拯救也可以看做是一種自我救贖。
隨著劇情的發展,諾亞和艾莉森的關係並沒有善終,但是這段婚外情卻成全了一個中年男人的自我和解。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很殘酷,一個人尋求自我和解卻始終伴隨著對別人的傷害。
女人到底要什麼
近年來的美劇特別熱衷於大女主的人設,不管是《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因為離婚而拾起脫口秀夢想、打破職業天花板的米琪,還是《傲骨賢妻》中從丈夫醜聞陰影中重塑自我,一路在律政界開疆闢土的阿麗莎,遭遇背叛和婚姻變故常常成為女人幡然醒悟、掌控人生、進而走入人生輝煌的轉折點。可是同樣的故事一再上演就有淪為類型套路、心靈雞湯之嫌,所以美劇的創作者也在試圖揭開女人的複雜面相,比如《致命女人》開始毫不掩飾的展現婚變女人的狡黠和破壞性,但真實的生活常常並沒有那麼的狗血,女性的自我認知和探索也常常在覺醒和迷茫、堅定與猶豫中循環反覆。
諾亞的妻子海倫本來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當丈夫向她坦白自己的婚外情時,海倫對這件事的定性是「毀滅性的」(destructive)。面對重大的婚姻變故,海倫以為對自己最重要的是愛情,讓她最不舍的也是愛情。
劇集中細膩地刻畫了一個被背叛、被傷害卻仍然不能放下深愛的女人為了挽回婚姻的徒勞掙扎,有一集只用了一個極小的細節就表現了事情的不可挽回:海倫和諾亞雖然暫時和好了,但海倫睡覺前下意識的沒有在丈夫面前脫衣服,而是進到了衛生間去換睡衣,這讓已經結婚20年的丈夫都感到驚異,這個下意識的行為恰恰證明了親密感和信任感的消失,一時和解也已經難挽頹勢了。
即使是聰明、強大如海倫,也要一次次的在自我和他人的質疑中,慢慢的了解自己的心。諾亞在和海倫做婚姻諮詢的時候說,海倫並不像她自己想的那麼真愛至上,她一邊用一個安全、有責任感的丈夫維持穩定美滿的家庭,一邊又向自己的父親要錢買大房子、養孩子,她對諾亞也不是沒有要求,總是催著他去和出版商聯絡,發展寫作事業,她自以為自己只要愛情,只要這個人,可實際上她把自己手裡的各種資源整合拼貼成看似完美的生活,卻不能接受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更何況,這就是她真的想要的嗎?
在海倫的新戀情中,她幾乎再一次實現了完美的生活,當醫生的男友,海濱的大宅,連天氣都是每天豔陽高照,可她仍然不快樂,甚至焦慮,這些都迫使著她繼續面對真實的自我。
在和鄰居女孩聊天時,海倫談到更年期解放了自己:「我的一生,我一直感覺被需要,被男人需要,被我的孩子需要,我以為這是我應該做的,現在我終於解脫了,我再也不需要去決定是否要去滿足一個男人的需求了。」做一個上有老、下有小,又要經營家庭、又要打拼事業的中年女人當然不容易,可是女人的疲累和不快樂就僅僅來自於應付日常的捉襟見肘嗎?如果我們能從瑣碎喧鬧的生活中退後一步,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的話,自己的生活又有多少是「自己的」呢?用別人的需求來填滿自己的時間又何嘗不是對生活本身的逃避,對真實需求的忽視呢?拼老公、拼孩子,追逐事業、保持身材,到底是因為擁有這些才符合別人的期待,讓人羨慕嫉妒恨,還是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呢?
在第五季中,海倫的男友對她說:「你這輩子就一次,能不能多關心下自己,自私一點,長久以來,你照顧著每一個人,我希望你的餘生要享受自己的人生。」享受自己的人生,要從弄清楚「我是誰」開始,認識真實的自我,追問真實的內心需求,忽略他人的眼光,勇敢的表達和行動,即使從更年期開始,也是不晚的。《婚外情事》裡海倫一次次的反省和追問,雖然不如職場輝煌或驍勇殺伐看起來那麼熱鬧痛快,卻是每一個現代女性面對的最真實的人生。至於真的活出自我後應該是什麼樣子,新近橫掃艾美獎的英劇《倫敦生活》則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示範。近幾年歐美電視劇中不斷出現各種展示女性力量、探討女性生活的優秀劇集,一方面反映出現實中女性主義運動的切實成果,另一方面也給無數仍在思考、探求中的女性提供了一種理想和參照。
《婚外情事》由一次俗套的出軌事件,牽出了每一個角色背後的人生困境,逼迫著他們直面內心的問題與危機,完成每個人的自我審視和成長。其實,人到中年,誰還不是個表面平靜、內心沸騰的人形火山口,出軌不過是人生問題層層累積後的總爆發,雖然破壞力巨大,但如果註定躲不過,不如重啟人生,來個徹底的翻轉。
「說到感情,我們都是文盲」
《婚姻情境》12.18-12.22,鼓樓西見
編劇:英格瑪·伯格曼(瑞典)
翻譯:閻鴻亞(中國臺灣)
導演:過士行
演員:劉丹、何雨繁
鼓樓西製造 演出日曆
《麗南山的美人》
12.11-12.15
鼓樓西劇場
《婚姻情境》
12.18-12.22
鼓樓西劇場
《終成眷屬》
12.04-12.08
鼓樓西劇場
《雅各比和雷彈頭》
12.25-12.29
鼓樓西劇場